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大宋天子赵祯传奇 > 第八章 范公求学(一)

第八章 范公求学(一)

  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太后驾崩,仁宗正式亲政,处理全国政事。亲政后,赵祯帝立即征召陈州通判范仲淹入京,封为右司谏,执掌朝政讽谕规谏。从此,大文学家范仲淹登上中国历史的舞台。

  对于如何处置刘太后的安排,右司谏范仲淹力排众议,不计前嫌,主张厚葬刘后,不计刘后过失的仁德做法,令仁宗甚为满意。此后,范仲淹在皇上面前,遇有不平之事,均仗义执言,疾恶如仇,深受仁宗器重。

  此后,仁宗一朝发生的一切重大事件都与范仲淹有关。范仲淹更是官至参知政事,主导了大宋王朝轰轰烈烈的庆历变法,对后世革故鼎新、变法维新的思想产生重要影响。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更是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为历代文人墨客、政治家所推崇,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

  范仲淹先祖为唐朝宰相范履冰,世居邠州。范仲淹高祖范隋,唐懿宗时渡江南下,任丽水县丞,时逢中原兵乱,便定居吴县(苏州市)。范仲淹父亲范墉早年在吴越为官。北宋立国后,范墉追随吴越王钱俶归降大宋朝,任武宁军节度掌书记。

  宋太宗端拱二年(公元989年),范仲淹出生于吴县。

  淳化元年(公元990年),范仲淹二岁时,父亲因病死于任上,自此家道中落,母亲谢氏因家贫无力谋生,只好带着他改嫁淄州长山人朱文翰,范仲淹也改从其姓,取名朱说。

  范仲淹继父朱文翰,字苑文,端拱二年考中进士任平江府推官。不久京师召试馆职,便应试入馆,被朝廷授为秘阁校理,负责皇家图书典籍的编校工作。

  宋真宗赵恒继位后,朱文翰很受赏识,被真宗擢升为户部郎中。朱文翰为人耿介刚直,敢于直言朝政,得罪了当时的宰相丁谓等权贵高官,受到诽谤中伤,景德初年被贬出京城,任淄州长史。母亲先去淄州的秋谷口照料继父,范仲淹留在家中读书。

  五代时期,邹平人田敏,少通春秋,笃于经学,后梁贞明年间登科,历任国子博士、司业、祭酒、太常博士、太常卿等高级文教职务。后唐时朝廷任命他为详勘官,校勘雕印《九经》,历经22年,终于完成,周世宗褒奖他为“一代儒学宗师”。

  显德五年(958年),八十岁的田敏告老还乡。虽然八十多岁,但田老先生身体健壮,耄耋之年也不须拄拐杖,徒步奔走往来于大街小巷和山野小道,讲学于长白山之中,每天亲自为众多学子讲经授典,求学者纷至沓来。

  前后12年,田老先生培养了一大批饱学之士。一时间,邹平地区学风大盛。与田敏同时,历城人田诰也在长白山西南麓的明水讲学。因此,长白山一带成为北宋初期全国讲学成风、儒学昌盛最出名的地方,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学子数不胜数。

  古时,许多佛寺的法师高僧几乎都是饱学之士,有的是当地著名的儒学大师。地处长白山腹地的醴泉寺,是济东的大佛寺,唐朝时期日本僧人曾来此求法拜佛。相传南朝宋齐之间,由庄严法师所创建。

  唐中宗时,寺僧仁万重建。寺成之日,东山岩石间有泉水涌出,掬而引之,味甘芳,唐中宗特赐名“醴泉寺”。当时聚集着一批颇具儒学造诣的和尚,寺院的住持就是远近闻名的儒学大师普济法师。

  听说醴泉寺大师云集,少年范仲淹求学似渴,决心到到醴泉寺拜师求学,与母亲商议后,辞别母亲,整理了一下简单的书籍衣物,范仲淹背上包裹,便直奔相距50多里路的醴泉寺而来。

  范仲淹来到醴泉寺,拜高僧普济法师为师,学习儒学经典,寄居寺内。寺院住持普济大师与范仲淹见面叙谈后,深感这范促淹为人诚恳,求学心切,而且心志高远,便欣然收留了范仲淹这个儒学徒弟,给予各种学习及住宿的方便。

  初始,住持每天单独为范仲淹讲授一个时辰,其余时间由仲淹自学。自学中遇到的疑难,第二天请教师父。师父根据仲淹提出的问题,即题讲解。范仲淹暗自叹服,师父讲得透彻。每次讲授,都使范仲淹觉得心地敞亮,识见大增,一天一个新境界。

  范仲淹在醴泉寺寄宿读书,鸡鸣即起,就读呤诵,攻读诗书,直到夜半才和衣而眠,给僧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碗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腌菜,调拌于醋汁,吃完继续读书。这便是成语“划粥割齑”的由来。但他对这种清苦生活却毫不介意,而用全部精力在书中寻找着研究学问的乐趣。

  一天,范仲淹正在吃饭,一位好友过来看望他,发现他的饮食如此之差,心中实在不忍,就送了一些银子给范仲淹改善生活,但被范仲淹委婉地谢绝了。

  好友见他不肯接受银两,第二天便送来许多美味佳肴。范仲淹好意难却,只好接受了。可是,几天过去了,食品发霉变质了,也不见范仲淹吃一口。

  好友有些不高兴地说:“你也太清高了,一点儿吃的东西都不肯接受,岂不是太不近人情了?”

  范仲淹笑笑说:“老兄,你误解了,我不是不想吃,而是不敢吃。我已经习惯食用粗茶淡饭,担心现在吃了大鱼大肉,以后就再也咽不下去粗粥和咸菜,过不惯清淡的生活了。你的好意我心领了,请你千万不要生气。”

  长山至秋谷口,相距百余里,中间由孝水联结起来。秋谷口又称秋口,位于淄博博山城东荆山之麓。这里群山怀抱,孝水中流,泉水绕城,景色幽美。孝水,又称笼水,俗称孝妇河。

  孝水发源博山颜神镇,北流经淄川入长山县境,绕长山城南,鱼子沟水汇入,经城西北吕家庄,向西流经原梁邹县城(今邹平旧口)西北,与济水汇合,东流入海。

  传说当地有一农妇颜文姜,贤德孝悌,自丈夫死后,一生未再改嫁,终年侍奉婆母,特别周到细心。她每天到十里之外的山泉挑一担甜水,供婆母饮用。如此日复一日,月复一月,不论寒暑,无怨无悔。

  这事感动了神灵,水缸处突然冒出一眼灵泉,甜水随用随长。颜文姜便用一个编织的笼子罩住泉眼,从此免除了天天担水之苦。

  久而久之,婆母感到奇怪。一天,婆母乘颜文姜外出,发现了水缸旁的笼子,用力一掀,那知灾难随即降临,大水涌出,波浪涛天,淹没了当地的房舍街巷,一片汪洋大海,婆母也被淹死。

  颜文姜晚上归来,发现婆母去世,痛哭悲伤,取过婆母手中握着的笼子,向北一指,滔滔洪水便向北流去,流成了一条远去的大河,洪水渐渐退去,这便是笼水,后来的“孝妇河”。自此孝妇河岸边长大的人,代代传诵颜文姜孝道的故事。

  范仲淹特别孝顺,母亲的冷暖苦乐,时时挂在他心上。母亲刚去秋口之时,他天天想念母亲,寝食不安。

  一天,他请假要到秋口探望母亲,大师担心他路径不熟悉。他说:这孝水不就是引路的吗!他独自一人沿着孝水河岸,溯流而上,走了一程又一程,过了一村又一村。

  大半天的光景,终于从孝水下游到了孝水上游岸边的秋口。母子相见,泪流满面。一段时间里,他常常从长山步行百里到秋口省亲,母亲也常常顺着孝水流去的方向张望。潺潺孝水,便成了连接范仲淹与母亲的一条亲情河。

  范仲淹孝水探母的故事,感动周围的父老乡亲,人们赞不绝口,四处传颂。

· 推荐:中国名人传记 红色经典 世界名人传记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