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深艳:艺术的张爱玲 > 第37节:身携的戏剧--服饰篇(3)

第37节:身携的戏剧--服饰篇(3)

  从人通常的穿衣心理来说,穿件自己觉得漂亮的衣裳走在外面,是以为或希望路人看了也同样觉得漂亮的,少有明知将遭人侧目,仍刻意为之的。张爱玲"完全不管别人的观感"的心理已非常态,或即如潘柳黛所说,是另有用意。

  张爱玲在《自己的文章》中写道:"大红大绿的配色,是一种强烈的对照。但它的刺激性还是大于启发性。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因为它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在写作上,张爱玲看重启发性,求回味,所以她取"参差";生活中,她却正好相反,要求刺激,因为不如此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衣服是一种袖珍戏剧

  张爱玲曾说:"对于不会说话的人,衣服是一种言语,随身携带着的一种袖珍戏剧。"美国专栏作家苏珊•布朗米勒在她的《女性特质》一书中有一句与此意思相近的话:"戏院是建在衣架上的。"张爱玲是把着衣当做演戏来对待的,视觉的刺激形成了噱头,戏剧化效果由此而生。虽说"生活的戏剧化是不健康的"(张爱玲语),但病态也可以有戏剧化的美。

  1943年,张爱玲把她的小说《倾城之恋》改编成同名话剧,在周剑云的大中剧团上演。柯灵时隔40年后回忆起由他介绍张爱玲与周剑云在一家餐厅见面的情景,对那天张爱玲的装束还记忆犹新:"那时张爱玲已经成为上海的新闻人物,自己设计服装,表现出她惊世骇俗的勇气。那天穿的,就是一袭拟古式齐膝的夹袄,超级的宽身大袖,水红绸子,用特别宽的黑缎镶边,右襟下有一朵舒蜷的云头--也许是如意。长袍短套,罩在旗袍外面。"周剑云在抗战前是明星影片公司三巨头之一,交际场上见多识广,那天态度竟有些拘谨,柯灵认为是被张爱玲显赫的名气与奇装"吓"的。其实是替她害羞,如苏青与潘柳黛做客张家受窘是一样的心理。

  张爱玲如此奇装炫人、惊人,她是理论先行的。

  1942夏,张爱玲因太平洋战争中断香港大学学业,回到上海;秋天入圣约翰大学不久又辍学,遂以笔谋生。最初自然地选择了她最熟悉、最喜爱、最有感想的电影与服装为写作题材,她在《泰唔士报》上写影评。1943年1月,她在德国人办的英文期刊《二十世纪》上发表了《中国人的生活与时尚》一文。后来她又以中文写了同旨不同文的《更衣记》,发表在《古今》半月刊上。

  将《中国人的生活与时尚》与《更衣记》对比,包括逐字逐句的对比,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不仅可以看出张爱玲中英文俱佳的文学素养,看出她观察与认识事物的才气,看出她在分别针对中国人与外国人时不同的思维与表述方式中显出的灵巧;由两篇文章面世相距一年,可以看她思想与观点的变化;两篇文字还有章节的差异,可以猜度她的用意。

  中文里的"水红",英文她用liquidred来表述。"水"她用liquid,而不用water。Water的意思较为单一,而liquid是指包括水在内的清澈的、透明的、明亮的液体。细思中文"水红"的含义,不一定是"红色的水",而是带有水的某些特征诸如清澈透明的红色,当然liquid更恰当。在这些看似细枝末节处,最能表现张爱玲的语言水平,至少证明两点:对于中文的"水红",她深解其意;对于英文,她有词语辨析的功力。

  中文里有些看似比较"虚"的词句,张爱玲则化花梢为平实,比如"云肩背心",她就英译为"云状肩的无袖夹克";英文中有些比较"坐实"的,她就运用中文特有的寓意功能加以虚化,诗化,中国化。比如形容中国女子因为穿着紧身背心,所以外面的衣服再瘦小,身体的原本曲线也显不出来,她在英文里只是说这时女子身体的存在就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更衣记》里的形容则是:"像一缕诗魂"。再如《中国人的生活与时尚》与《更衣记》形式上的不同之一便是分章节加了小标题,其中一节叫《不幸的少女》,该节中也有此句,《更衣记》里则称之为"薄命的人";她也会为了简洁而灵变,比如《更衣记》里的"元宝领",原意为形状像元宝一样的衣领。一般人译起来可能会犯难,因为"元宝"为中国所特有,英语中找不到对应的词语,通常只能在译句里作解释性地翻译,结果不可避免地陷入繁琐。张爱玲简单地译为"银锭衣领",非常巧妙地化解了这个棘手的问题。"银锭"的标准形状就是"元宝",读者会轻易地由前者联想到后者,恐怕没有什么能比这种"形象的联想"更好的方式了。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