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耶稣的抉择
撒旦退去吧!(《马太福音》四10)
耶稣受洗的当天,他和施洗约翰作了一次彻夜长谈。约翰诚恳地对耶稣说:
“我相信你就是上帝所恩许的那位弥赛亚。你对上帝启示的理解与体会比我深刻得多。你的聪明、智慧和能力也远远超过了我。你应当担负起拯救祖国和复兴民族的重担,我甘愿作你的一名马前卒,像先知们预言的以利亚那样,为你的事业铺平道路。现在我所能做的只是唤醒同胞们的良知,使他们有悔改的心,因为有了悔改的心才能接受你所宣讲的真理。你的任务比我艰巨得多。让我们各尽所能共同努力吧!”
耶稣被约翰的诚挚感动了,他激动地搂着约翰的肩膀说:
“约翰,愿上帝与我们同在。他肯定会给我们指引道路,让我们为完成他所交付给我们的使命贡献一切一直到死吧!看,天亮了,我相信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开始了!”①
①《圣经》上没有这段记载。
耶稣受洗后辞别了施洗约翰打算回拿撒勒去,但是他却在一种崇高的使命感的驱使下不自觉地向荒山走去。约翰的话还在他的耳边回荡:“我相信你就是上帝所恩许的弥赛亚!”
“我真的是弥赛亚吗?”耶稣自问。
“你是我的爱子,我喜悦你!”心里的那个声音又在向他召唤。
“是的,我是弥赛亚,我是上帝的儿子!”耶稣非常自信地回答了自己的问题。“既然如此,我以后该怎么办呢?”
耶稣登上了一个山头,面向耶路撒冷坐下来陷入了沉思:弥赛亚的具体使命是什么?怎样来完成这项神圣的使命?
耶稣长时间地祷告,求上帝指引道路。他反复思考犹太民族一千多年来的历史,想从错综复杂的历史经验中理出一个头绪来。他夜以继日地苦苦思索,祷告,忘记了饥渴,忘记了疲劳,忘记了睡眠。他的思路逐渐清晰起来。他领悟到大卫、所罗门时代之所以兴盛,固然有其政治、经济因素,但更主要的却是宗教因素;所罗门晚期之所以衰败以及随之而来的民族灾难的根源也在于此;玛加伯时代的民族复兴并不是弥赛亚王国的降临;当前犹太人外有罗马异族的民族压迫,内有**的祭司体制的宗教统治;撒都该派狐假虎威欺压同胞,法利赛派假冒为善,言行不一,把传统礼仪的桎梏强加在平民身上,奋锐党失之鲁莽,热情有余而理智不足,相比之下,艾赛尼派的道路是很值得考虑的,因为目前犹太民族面临的主要危机不是罗马帝国的民族压迫,而是犹太人背离上帝的宗教危机。要想拯救犹太民族摆脱当前的困境,在他面前有五条现成的路:
第一条是奋锐党的道路:这也是当前民众中呼声最高的一条道路。奋锐党人认为犹太民族所面临的危机主要是罗马帝国的统治,出路只有一条——武装反抗。他们坚持传统的弥赛亚观,认为上帝恩许的弥赛亚是一位大卫式的民族英雄,他将带领犹太人冲锋陷阵驱逐罗马统治者,重建“大卫的王国”。奋锐党人是民族起义的主力军,为争取民族解放,他们甘愿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因此,他们在多次起义失败之后仍然毫不气馁,目前正酝酿再一次的大规模武装暴动①。耶稣对奋锐党人的自我牺牲精神极为赞赏,但并不同意他们的做法。首先,他认为罗马人对犹太人的民族压迫只是个表面现象,正像先知们曾经反复解释的那样:民族压迫是上帝对犹太人施行惩罚的一种方式;现在的情况是上帝借罗马人的手来惩罚犹太人,驱逐罗马人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犹太人不悔改,即使武装起义成功地赶走了罗马人,上帝还会用另外的方式来惩罚犹太人;其次,罗马帝国对犹太人来说实在是太强大了,犹太人武装起义不但没有获胜的可能,而且还会招来一场更大的灾难。
① 参见《马太福音》二十四6;《马可福音》十三7;《路加福音》二十一9。
第二条是撒都该派的道路: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而对罗马人妥协投降,既不考虑国家民族的利益,更不反省自己的罪过,反而恬不知耻地自夸为民族生存的惟一道路,这是一条为广大犹太人民深恶痛绝的死路,耶稣当然不能去与他们同流合污。
第三条是法利赛派的道路:法利赛派看到了罗马人的强大,吸取了前几次武装起义失败的教训,回避正面冲突,转而采取消极抵抗的不合作态度,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未尝不是一种可取的做法。不过在宗教生活方面他们却走进了一个误区,他们虽然自觉地严守《摩西律法》以保持犹太教的传统,但事实上有些法利赛人已从宗教上的极端形式主义堕落成哗众取宠、假冒为善的伪君子。他们盲目自义,骄傲自大,看不起普通的犹太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人们悔改的绊脚石和“瞎眼领路的”①人,这是耶稣所极力反对的。
①“瞎眼领路的”:见《马太福音》十五14,二十三16。
第四条是艾赛尼派的道路:耶稣对艾赛尼派可能十分了解,也十分尊重,但他并不完全同意艾赛尼派的主张,例如,艾赛尼派像法利赛派一样强调绝对遵守《律法》已达到了教条主义的地步,耶稣则主张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在大道理的前提下可以变通地遵行《律法》;艾赛尼派特别注重取洁礼仪,以水为净,耶稣则主张取洁礼仪固然重要,但那只是形式而不是本质;艾赛尼派因反对撒都该派而不参加耶路撒冷圣殿里的献祭礼仪,耶稣则认为不应把撒都该派与圣殿混为一谈,虽然圣殿的祭司职位全被撒都该派所把持,但圣殿仍然是上帝的居所,到圣殿去献祭并不等于与撒都该派同流合污;艾赛尼派主张离世苦修,耶稣则主张应该像普通人那样生活,因为离世苦修只能独善其身而不能兼善天下,绝对不能完成拯救犹太民族的使命;艾赛尼派自命清高,卑视群众,只强调本社团成员间的彼此相爱,耶稣则主张深入群众,爱一切人,甚至要爱仇敌。因此,耶稣不完全赞成艾赛尼派的道路。
既然上述四条道路都不足取,就只剩下一条道路了——施洗约翰所走的道路。耶稣积极支持约翰开展“悔改运动”,不过他觉得施洗约翰传达的是上帝审判世人的信息,是世界末日的信息。“悔改运动”只是弥赛亚历史使命的第一步,并不是他的最终目标,因为上帝不是要惩罚人类,而是要拯救人类。
经过反复思考,耶稣决心走自己的路:弥赛亚不是犹太民族复兴的政治领袖,而是全人类灵魂的救世主,他的使命不是等待一个天国来临而是积极地去建立一个地上“天国”,首先拯救犹太民族,再进而拯救全人类,实现上帝对全人类的救赎。①
①虽然《圣经》上没有这段记载,但根据“耶稣受试探”的记述可以推断耶稣很可能作过这样的考虑。
方针已定,应该首先解决什么问题呢?夜色朦胧中,耶稣看见眼前的大小石块都像面饼一样,蓦然想起自己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吃东西了,不禁饥肠辘辘起来。饼!饼是应该首先解决的问题,这并不是因为他目前正饥火如焚,而是他想到了大多数同胞在罗马帝国和犹太祭司贵族的双重压迫下生活贫困,最迫切的要求就是解决吃饭问题。这时,他心里仿佛有一个声音对他说:“你若是上帝的儿子,把这些石头变成饼不就可以解决人们的吃饭问题了吗!”但是,另一个洪亮的声音立刻回答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上帝所说的一切话。”耶稣心头为之一震:有道理!物质生活是必须解决的大问题,但不是人生的根本问题。大卫、所罗门时期曾经较好地解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但人们却背离上帝去敬拜偶像,结果招来了沉痛的民族灾难。所以,心灵的需要比物质的需要更重要。要解决心灵的需要,必须整顿当前的宗教生活,进行心灵建设,使人们痛改前非,回到上帝的正道上来,迎接天国的到来。这正是施洗约翰所倡导的“悔改运动”的目的,应该全力支持约翰的工作。
用什么方式建立天国,怎样号召群众呢?心里那个模糊的声音又出现了:“行神迹啊!你可以在大庭广众面前从耶路撒冷圣殿的屋顶上跳下去,以显示你是上帝的儿子,因为经上记着说:‘主要为你吩咐他的使者用手托着你,免得你的脚碰在石头上。’这样,人们就会相信你就是先知预言的那位从天而降的弥赛亚,拥护你作王了。”那个洪亮的声音又立刻驳斥说:“不可试探你的上帝!”因为寄希望于神迹是对上帝的试探,纵然侥幸成功,得到人们的拥护,这种拥护也是不坚定的,一遇挫折肯定就会土崩瓦解。应该踏踏实实地在“悔改运动”的基础上唤醒人们的良知和对上帝的忠诚,才是最妥善的办法。
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天国呢?耶稣举目远望,夜幕中,耶路撒冷可能已是万家灯火,再往远处看去,他的目光仿佛超过地中海看到了整个罗马帝国的一切世俗尊荣。心里那个模糊的声音发出了最后一个诱惑:“你若向我低头下拜,我就把世上万国的荣华富贵都给你!你将像罗马皇帝那样成为世上的至尊。”耶稣想这是享受、权威、虚荣的诱惑。我要建立的天国不是罗马帝国式的世俗政权。天国是不朽的。想到这里,耶稣不禁大声斥责说:“撒旦,退去吧!经上记着说:‘当拜主你的上帝,单要事奉他。’即使我得到了全世界,却失掉了永恒的生命,那有什么可取的呢!”①
①《圣经》中记载有耶稣受试探的故事,所谓“魔鬼的试探”应该是指那些不符合上帝旨意的,从世俗角度出发的考虑与设想。
耶稣终于作出了抉择:开展一场“天国运动”。天国就是上帝直接统治,上帝把公义、和平、幸福归还给这个被扭曲了的世界。这个世界是现实的,不是未来的。天国在人们心里,是人们心灵上的纯洁与平安,“行公义,好怜悯,与上帝同行”(《弥迦书》六8)。于是,他决定首先全力支持施洗约翰的“悔改运动”,为“天国运动”铺平道路。
2. 一鸣惊人
我的殿必称为万民祷告的殿。(《以赛亚书》五十六下)
耶稣既决定了自己要走的道路,就下山去找施洗约翰。他在约翰的门徒中遇见了一些加利利的熟人,其中有渔民出身的西门、安得烈、雅各、约翰等。这些人原先就认识耶稣,早就佩服耶稣的为人及才智,现在看见连施洗约翰都如此推崇耶稣,就更加敬服他。
这时,耶路撒冷的犹太当局见施洗约翰的悔改运动声势越来越大,又风闻加利利的奋锐党人积极策划武装暴动,很害怕这两股力量联合在一起,就想先发制人,首先打击施洗约翰。于是,他们派了几名祭司和利未人到约翰这里来探听虚实。
祭司们来见施洗约翰,问他说:
“你是什么人?是上帝恩许的弥赛亚吗?”
“我不是弥赛亚!”约翰直截了当地回答。
“你是以利亚吗?”他们又问。
“不是!”约翰回答。
“那么,你到底是谁?”他们追问道。
“你们没有读过先知以赛亚的书吗?我就是那在旷野里高声喊着说‘修直主的道路’的人。”约翰肯定地回答他们。
被差来的人中有一个法利赛人,他指责约翰说:
“你既不是弥赛亚,又不是以利亚,也不是先知,你凭什么给人施洗呢?”
约翰昂然回答说:
“我不过是用水给人施洗,但你们中间有一位是你们所不认识的,他虽然是在我以后来的,但我连当他的仆人都不配!”
这些人见抓不到约翰什么把柄,只好回耶路撒冷交差去了。
这一切都被耶稣看得清清楚楚。他认为这些人来的目的绝不只是探问约翰是谁,耶路撒冷的犹太当局肯定另有阴谋,与其大家聚在一起,树大招风,不如分散活动以减小目标。他将这个意见对约翰说了,约翰完全同意耶稣的分析。于是耶稣带着几名愿意跟随他的人另外找地方去开展悔改运动。他们来到约旦河的另一个地方,学着施洗约翰的样子为来听道的人们施洗,不过耶稣并没有参预施洗的事,他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宣讲悔改的福音上①。来听耶稣讲道的人逐渐增多,耶稣的话不但使许多普通犹太人深感振奋,而且也引起一些经学家、法利赛人的兴趣,他们也常混在人群中聆听耶稣的宣讲。过了不久,犹太人的逾越节快到了,耶稣带着自己的门徒到耶路撒冷去守节。他们沿山路而行,路过耶路撒冷城东不远的小山村伯大尼,在这里认识了拉撒路(拉匝禄)和他的两个姐姐马大(马尔大)和马利亚。耶稣一行在伯大尼略事休息就动身进了耶路撒冷城。②
①参看《约翰福音》四1~3。
②《圣经》中没有记载拉撒路姐弟认识耶稣的经过,但可以推断他们是耶稣的老朋友。
这时,耶路撒冷城里已经来了不少守节的犹太人。耶稣进了圣殿,只见外邦人院子里挤满了兑换银钱和出售祭品的小摊贩,人声喧闹,羊叫牛鸣,乱乱哄哄,哪里还有一点神圣庄严的气氛。原来,犹太人来耶路撒冷守节时要向圣殿奉献什一税,献什一税不能使用社会上通用的罗马钱币,因为罗马钱币上铸有罗马皇帝像或其他神像,用这种钱向圣殿奉献是一种亵渎,必须把钱兑换成圣殿专用的钱币;献祭用的牛、羊、鸽子、斑鸠等物无法随身携带,只能到耶路撒冷来购买,于是,兑换银钱、贩卖祭品的商贩就应运而生。他们向祭司们行贿获准在圣殿的外邦人院子里摆设摊位进行投机买卖;祭司们则公开向他们征税,这项收入成为圣殿当班祭司们的一项可观的“外快”。耶稣见了这种情况,不禁心焦如焚,一贯和蔼的脸竟变得铁青,使人望而生畏。他找到一根绳子,把它拧成鞭子,率领门徒们推翻兑换银钱的桌子和卖鸽子的凳子,把牛、羊以及众商贩统统赶出圣殿去。众商贩不认识耶稣,不知道他有什么来头,都敢怒而不敢言。有人大着胆子问耶稣说:
“你有什么权力把我们赶出去?”我们是交了税的!”
耶稣回答说:“你们把上帝的殿弄成了市场,糟踏成这个样子,任何一个虔诚的犹太人都有权力把你们赶出去!”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充满了权威和力量。商贩们只好乖乖地收拾起自己的东西退到殿外边的街道上去了。耶稣赶走了众商贩,又带领门徒打扫院子,一些来守节的犹太人都为耶稣的正义行动喝彩,纷纷自动起来帮忙,不一会儿就把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成为守节者等待献祭的场所。人们安安静静地围着耶稣听他讲道。①
①《约翰福音》把“洁净圣殿”事件记录在耶稣传教活动的初期,而前三《福音书》却记录在耶稣传教活动的末期,两种记载都不能轻易否定。我想很可能是耶稣第一次洁净圣殿后离开耶路撒冷,商贩们又卷土重来,所以才有耶稣第二次洁净圣殿事件,但两次过程不同。请参阅本书第134~136页。正是由于这第一次洁净圣殿事件,耶稣才引起了当局的注意,成为“危险人物”,以致他后来的活动带有半地下、半逃亡的色彩。
听众中有一位年老的法利赛人,名叫尼哥底母。他听说有人把圣殿院子里的商贩统统赶了出去,不禁大为惊奇。多年来,他对圣殿中的这种不正常现象非常气愤,但慑于撒都该派的权势,敢怒而不敢言,如今有人敢于挺身而出,伸张正义,做了他想做而不敢做的事,当然由衷地佩服此人的胆识,很想亲自认识认识这位奇人。他来到圣殿的院子里,只见人们围着一位容光焕发的青年人听他热情洋溢地宣讲悔改重生的道理。尼哥底母没有想到洁净圣殿的勇士竟是这样一位敦厚善良、和蔼可亲的人,实在大出意外。尼哥底母兴奋极了,真想立刻就和耶稣打招呼,但他不愿意打断耶稣的讲论,就站在人群中静静地听了很久,直到觉得疲倦才恋恋不舍地离去。
当天夜里,尼哥底母亲自到耶稣的住处来拜访他。尼哥底母直截了当地提出了问题。
“老师,我今天听了你所讲的悔改重生的道理,很受教益。我相信上帝与你同在,否则你不可能讲出这么精深的道理。但是,我想请教一个问题:重生的真谛是什么呢?”
“您老人家称呼我为‘老师’,实在不敢当。不过我告诉您一个真理: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天国。”耶稣回答。
“人怎样才能重生呢?我已经老了,难道要我重新投胎吗?”尼哥底母疑惑地问道。
“我所说的重生不是**的重生,而是指心灵的再造,让圣灵对人的心灵做一番彻底的净化与改造。这就是重生的真谛。”
耶稣见尼哥底母似懂非懂,就接着解释说:“从肉身生的属于肉身,从圣灵生的就属圣灵。打个比方来说,圣灵仿佛风一样,您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它也确实对您产生了作用,但是,您看不见它,也摸不着它。圣灵就是这样,您看不见它,也摸不着它,不过它确实存在并在人心灵中产生作用。圣灵的作用就是使人重生。”
“怎么会有这样的事呢?”尼哥底母接着问道。
“上帝是爱。出于对人类的至爱,他把自己的独生爱子赐给人类,叫那些相信他的人不至灭亡,反得永生。这就是刚才说的,人必须先重生,然后才能见天国,才能获得永生。有人认为上帝要惩罚人类。不对!不是上帝要惩罚人类,而是人类自己惩罚自己。人类犯了罪,无法自救。上帝为拯救人类而派自己的儿子到世上来,让人类借着他而得救,信他的人就不被定罪。然而信与不信取决于人类自己。譬如,光来到世界上,人们不知道悔改,不爱光倒爱黑暗,因为作恶的人都爱黑暗而不爱光,甚至恨光。这样,人类的罪就不是上帝定的,而是人自己定的。所以我说不是上帝惩罚人类,而是人类无视上帝的救恩而自己定了自己的罪,自己惩罚了自己。重生的真谛就在这里,而重生的第一步就是悔改。”
两个人谈了很久很久。耶稣的回答使尼哥底母明白了许多道理,他对耶稣更加佩服,直到深夜,尼哥底母才告辞回家。
3. 上帝赐福给撒玛利亚人
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约翰福音》四23)
逾越节过后不久,耶稣带着门徒取道撒玛利亚回加利利去。第二天,他们来到撒玛利亚的叙加(息哈尔)。叙加位于基利心山和以巴路山(厄巴耳山)之间,是南北交通要道,据说它就是古代的示剑(舍根)。正午时分,他们觉得疲倦了,就在雅各井(雅各伯泉)旁边休息。耶稣打发门徒进城去买食物,自己一个人坐在井旁边等候。这时,有一个撒玛利亚妇人到井上来取水。耶稣口渴,就对那位撒玛利亚妇人说:
“给我点水喝,好吗?”
那妇人听了,十分惊讶。因为从口音与衣着来看,向她讨水喝的分明是个犹太人,而犹太人对撒玛利亚人成见极深,素来不与撒玛利亚人交往,更不能用撒玛利亚人的器皿喝水,否则将被认为是沾染了不洁,更何况素不相识的男女是不能单独交谈的。于是她就回答说:
“你不是犹太人吗,为什么向一个陌生的撒玛利亚女人讨水喝呢?”
“你如果知道上帝的恩赐,又知道我是谁,你就一定会向我讨活水喝了。”耶稣回答说。
“你又没有取水的器皿,这井又深,你如何能有活水呢?再说,这口井是我们的祖先雅各留给我们的,他和他的儿子们以及他们的牲畜都喝过这口井里的水,我们世世代代也喝这口井里的水。难道我们喝的不是活水吗?”那妇人笑着问道。
“我所说的活水,不是指这口井里的水。人喝了这口井里的水还会再渴,但若喝了我给的水,就会永远不渴。我的水是生命的活水,它要在喝它的人心灵里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耶稣说。
“先生,既然这样,请把你的活水给我喝吧,使我能够永远不渴,免得我喝这口井里的水,喝了又渴,渴了又喝,还要跑这么远的路来取水。”那妇人要求说。
“我所说的活水不是物质的水,而是一种精神食粮,是上帝的恩宠。你肯接受吗?”耶稣说。
“我肯,因为我看你是一位先知。我们的祖宗在这里的基利心山上敬拜上帝,你们犹太人却说上帝不在这里,上帝在耶路撒冷,只能在耶路撒冷敬拜上帝。您说应该在哪里敬拜上帝呢?”
耶稣很认真地回答说:“你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犹太人主张只能在耶路撒冷敬拜上帝,撒玛利亚人则主张在基利心山上敬拜上帝。依我看,你们都不对又都对。你们之所以都不对,是因为你们认为上帝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只能在一个地方,所以犹太人认为敬拜上帝只能在耶路撒冷,而撒玛利亚人则认为只能在基利心山,这样就都错了。实际上,上帝是无所不在的,他既在耶路撒冷,也在基利心山,所以,既可以在耶路撒冷敬拜他,也可以在基利心山上敬拜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你们又都没有错。关键的问题是应该如何认识上帝。上帝是灵,凡真心敬拜他的,必须用心灵按真理来敬拜他。至于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方式敬拜他,都是次要的问题。”
正说着,耶稣的门徒回来了。那个撒玛利亚妇人立刻撇下水瓶跑回城里去把耶稣的话告诉了周围的人。人们觉得耶稣讲得很有道理,和犹太人反对他们、批驳他们的话完全不同,就跟随那个妇人去见耶稣,请他住下来向他们讲解上帝的道。耶稣就在那里住了两天,向撒玛利亚人宣讲悔改的福音,播种天国的种子。许多撒玛利亚人接受了耶稣所讲的道理,所以撒玛利亚后来成为初期基督教会很兴旺的地方。
过了两天,耶稣带着门徒离开叙加回加利利去,在那里开展悔改运动与施洗约翰遥相呼应。
4. 天国运动
宣告耶和华悦纳人的禧年。(《以赛亚书》六十一2)
公元28年,加利利和庙里亚的统治者希律·安提帕担心犹太人在悔改运动的口号下进行武装暴动,下令逮捕了施洗约翰,把他囚在监狱里。许多跟随约翰的人转到加利利来跟随耶稣。耶稣认为悔改运动已经为自己所要开展的天国运动铺平了道路,就决心开始自己的工作。他让门徒留下来继续为人行悔改的洗礼,自己回到了故乡拿撒勒。
一天,耶稣像往常一样到拿撒勒的犹太人会堂里去守安息。犹太人会堂里守安息的崇拜礼仪程序一般是:先诵读《律法书》选段,再诵读《先知书》选段,随后是讲经;讲经的人多半是请外地来的客人或外出归来的本地人担任。那一天,会堂管理人读完《律法书》选段以后,把一卷《以赛亚书》递给耶稣,请他挑选一段读给大家听并进行讲解。耶稣打开经卷,找到一段,大声读道:
主耶和华的灵在我身上,
因为耶和华膏了我,
叫我传福音给贫穷的人,
差遣我去医治伤心的人,
向被掳的宣告自由,
向被囚的宣告释放,
宣告耶和华悦纳人的禧年。
《以赛亚书》六十一1~2
耶稣读完,把经书卷起来还给管会堂的人就坐回原座。人们坐在那里等着他讲解所读的经文。沉默了片刻,耶稣站起来宣布说:
“这段经文今天应验在你们中间了。”
会堂里的犹太人纷纷议论起来。这段经文是先知以赛亚关于弥赛亚的预言,耶稣的话分明是以弥赛亚自居。他不是木匠约瑟的儿子吗,怎么竟敢自称是弥赛亚呢!真是太放肆了!甚至有人大喊:“这是亵渎!”“这是僭越!”
耶稣并不生气,他镇静地回答说:
“请大家不要乱嚷。你们不能接受先知的这段预言,我一点也不感到意外,因为根据经书上的记载,先知在自己的家乡是从来不受欢迎的。先知以利亚(厄里亚)的时候,以色列遭受特大旱灾,三年半没有下雨,饿死的人不计其数,但以利亚没有奉召回家乡去,却到西顿(漆冬)的撒勒法(匝尔法特)去显神迹;先知以利沙(厄里叟)的时候,以色列人中有许多生麻风病的人,但他只治好了一个叙利亚人乃缦(纳阿曼)。这说明上帝施行救恩不是根据种族和血统,而是根据信心。”
人们听见耶稣的意思是说外邦人比他们更配得到上帝的救恩,直气得大喊大叫,七手八脚地把耶稣推出会堂去,甚至威胁说要把他推下山崖去摔死。耶稣却从从容容地离开他们走了。
耶稣见拿撒勒人对他反应冷淡,就离开拿撒勒往北到了迦百农(葛法翁)。迦百农是加利利海西北岸的一个较大的城镇,交通方便,信息灵通。
离迦百农不远有一个渔村叫伯赛大(贝特赛达),那里有耶稣的几家亲戚和朋友。耶稣在那里住了下来,每到安息日就到迦百农的一所较大的犹太人会堂里去宣讲天国的福音,希望在这里奠定天国运动的基础。
耶稣的老朋友西门彼得(西满伯多禄)、安得烈(安德肋)和西庇太(载伯德)的儿子雅各(雅各伯)、约翰(若望)都经常跟随耶稣,愿意做他的门徒。耶稣带着彼得等四人在加利利的各个犹太人会堂里巡回讲道,宣传天国的福音,同时给人医治疾病。不久,耶稣的名声就传遍了加利利,许多犹太人从四面八方聚集到耶稣周围聆听他的训诲,其声势比当初施洗约翰的悔改运动大得多。
5. 十二门徒
耶稣倡导的天国运动很快就赢得了不少犹太人的支持,形成一个犹太教的新教派。因为耶稣是拿撒勒人,所以人们称这个新兴的小教派为“拿撒勒派”①。这个新兴的小教派人数不算太多,但充满了活力,使古老的犹太教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耶稣深知,要想使拿撒勒派发展成犹太教内的主流派,通过天国运动来振兴犹太民族,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集团帮助他发动、组织、教育和领导群众。于是,他开始在众多的追随者中间注意物色人才。经过仔细的观察和慎重的考虑,耶稣挑选了十二个门徒,以象征古以色列人十二支派之数来代表整个犹太民族。这十二门徒是:
①参看《使徒行传》二十四5。
西门彼得(西满伯多禄):原名西门,是迦百农的渔民,和弟弟安得烈原先是施洗约翰的门徒,经施洗约翰的指引转而追随耶稣。西门性情刚猛,以自己的忠诚、勇敢在众门徒中赢得了很高的威信,被公认为十二门徒之首,是耶稣最亲密的三个门徒之一。耶稣对西门非常器重,给他起名叫“矶法”(刻法,Kepha,是阿拉米文的音译,意思是“磐石”,希腊文译作“彼得”,因此一般称他为“西门彼得”或只称“彼得”,以与十二门徒中另一个名叫西门的相区别),曾亲口夸奖他说:“你是彼得,我要在这磐石上建立我的教会……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马太福音》十六18~19)
安得烈(安德肋):是西门彼得的弟弟(一说是哥哥),迦百农的渔民,为人忠厚老实,有长者之风。他是最早追随施洗约翰的人之一,后来听施洗约翰称赞耶稣是弥赛亚,在施洗约翰的指引下和哥哥西门彼得一起跟从了耶稣。
雅各(雅各伯):迦百农渔民西庇太(载伯德)的儿子,耶稣的表弟。雅各性格暴躁,耶稣给他起名叫“半尼其”(波纳尔革,Boanerge,是阿拉米文的音译,意思是“雷霆之子”),在十二门徒中又被称为“大雅各”以与另一个名叫雅各的门徒相区别。雅各也是先追随施洗约翰后来又追随耶稣,成为耶稣最亲密的三个门徒之一。约公元44年雅各被犹太当局杀害,是十二门徒中殉道最早的人(《使徒行传》十二1)。
约翰(若望):大雅各的弟弟,耶稣的表弟,在十二门徒中年龄最小,最为耶稣所喜爱,是耶稣最亲密的三个门徒之一。据说耶稣去世以后,约翰在小亚细亚的以弗所(厄弗所)长期主持教会工作,直到公元1世纪末才寿终,《新约圣经》中的《约翰福音》、《约翰书信》、《启示录》都是他的作品。
腓力(斐理伯):伯赛大人,会讲希腊语,是耶稣在加利利最早选召的门徒之一。待人热情,肯帮助人,跟随耶稣后,又介绍自己的朋友拿但业(纳塔乃耳)跟随耶稣。
巴多罗买(巴尔多茂禄):据说又名拿但业,为人坦诚朴实,耶稣曾称赞他“心里没有诡诈”(《约翰福音》一47)。
多马(多默):又名“低土马”(狄狄摩;多马是个希腊名字,阿拉米语音译为“低土马”),是一个比较希腊化的犹太人。为人审慎,不轻信,不盲从,办事稳健。
马太(玛窦):又名“利未”(肋未),原是一名税吏,交游甚广,精明干练,有丰富的社会经验,活动能力极强,在税吏阶层人士中很有影响,是“罪人”悔改得救的代表人物。据说,《新约圣经》中的《马太福音》就是他的作品。
雅各(雅各伯):是亚勒腓(阿耳斐)的儿子。据说他的母亲名叫马利亚,是耶稣的母亲玛利亚的同辈亲属,因此他也是耶稣的表弟。因与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同名,故又称“小雅各”。小雅各为人老成持重,善于思考,有远见。公元44年大雅各殉道后,据说小雅各继任耶路撒冷原始基督徒社团的领袖,约公元48年与彼得一同主持了耶路撒冷宗教会议(《使徒行传》十五6~21),《新约圣经》中的《雅各书》可能就是他的作品;公元62年耶路撒冷发生犹太人暴动,小雅各殉难。
达太(达陡):又名犹太(犹达),是小雅各的弟弟,耶稣的表弟。为人平易谦和,善于联系群众。据说《新约圣经》中的《犹大书》可能就是他写的。
西门(西满):加利利人,奋锐党成员,勇武剽悍,富有武装斗争经验,通过他可以了解奋锐党等犹太激进派的动态并对他们施加影响。
加略人犹太(犹达斯依斯加略):是十二门徒中惟一的一个非加利利人,聪明能干,足智多谋,善于管理,对犹太民族复兴运动极为热心,耶稣让他掌管钱袋,负责他们这个小团体的经济;只是他锋芒毕露,爱表现自己,名利之心过重,最终堕落成出卖耶稣的叛徒。①
①学者们对“加略”一词的解释很不一致:有人认为“加略”是犹太南部的一个地名;有人认为是指以萨迦支派;有人认为是犹大的姓氏;有人认为在希腊文中“加略”一词与“匕首党”的发音近似,因此,“加略人”可能是“匕首党”之误,犹大可能是奋锐党中最激进的匕首党人;有人认为无法考证。
耶稣把这十二个人团结在自己身边,成为他们这个新兴教派的领导核心,并经常派他们到各地去宣传天国的福音,扩大本教派的影响。
6. 医疗传教
你的信救了你。(《马太福音》九22)
当时,犹太下层平民不仅要为起码的温饱生活苦苦挣扎,而且在精神生活方面,除了异族压迫的痛苦外,还要忍受撒都该派、法利赛派等宗教贵族的歧视,因为他们不懂《律法》,很难严格遵守那些繁琐的宗教礼仪而被视为“罪人”。因此,背负着生活压迫和精神压迫双重重担的犹太下层平民的生活是十分困苦的。不少人为生活所迫而身患重病,不少人因忍受不了精神上的折磨而悲观失望,甚至精神崩溃成为精神病患者(即所谓“被鬼附着的人”)。由于医学不发达,人们对疾病没有正确的认识,只好求助于宗教,认为疾病的根源在于人本身有罪,这罪使恶鬼附体,从而产生了疾病,治病就是把附在病人身上的鬼赶出去并使罪得赦。
耶稣长期生活在民间,以其超人的聪慧学习、积累了不少医药知识,对下层平民的心理状态更有深刻的了解与体会。他不同意巫医驱魔的办法,但他认为不少疾病其实是沉重的精神负担而引起的错觉,心理因素占主导地位,只要用一种正确的不可抗拒的精神因素“驱逐”了这种错觉,病人就会痊愈。作为一名虔诚的犹太教徒,耶稣认为这种不可抗拒的精神因素就是对上帝的信仰,信仰能够产生力量,力量又可产生奇迹,可以医治百病,可以起死回生。他坚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马可福音》九23),信心甚至可以移山倒海(《马太福音》十七20),信心是解除人们精神枷锁的惟一力量,是医治和拯救人类的惟一力量,唤起人们的信心不仅是解除人们疾病的手段,也是实现天国运动的有效手段。
耶稣在开展天国运动的同时,出于对病人的怜悯,使用这种“信心疗法”治好了不少病人,人们把这些事作为耶稣所行的神迹来广为传扬。不过耶稣从来不把治病赶鬼作为自己事业的目的,也从不用这种方法使人们相信他是上帝的儿子,是弥赛亚。他每治好一个病人,就告诉那病人说:“你的信心救了你!”这种做法在人们心中增添了启发信心的积极作用,不少病人诚心诚意地来找耶稣求他治疗,于是耶稣也就根据需要使用这种医疗传教的作法。他曾使瞎子看见,聋子听见,哑巴说话,瘸子行走,麻风病人洁净,精神病人清醒,甚至使“死人”复活。不过,这些“神迹”都是行在有信心的人身上,对没有信心的人耶稣从来不使用这种方法。例如,拿撒勒人没有信心,耶稣就不在拿撒勒行“神迹”(《马可福音》六1~6),希律·安提帕为了好奇而要求耶稣行神迹,就被耶稣拒绝(《路加福音》二十三8~9)。
有一次,耶稣在迦百农的犹太人会堂里讲道。他的话深深地打动了人们的心灵,使他们不由得肃然起敬。这时,会堂里有一个被认为是污鬼附体的人突然挤进了人群,冲到耶稣面前大声喊叫说:
“拿撒勒人耶稣,我们并没有得罪你,你为什么要毁灭我们呢?我们知道你是谁,你是上帝的圣者!”
耶稣并不回答,只是默默地注视着他,眼睛里充满了怜悯与威严。人们都静了下来。那个“被鬼附着的人”手舞足蹈地乱嚷了一阵,在耶稣的目光逼视下逐渐安静下来,喊叫声越来越低,最后只剩下了喃喃低语。
耶稣严肃地对那个人说:
“住口吧,从他身上出来!”
这声音虽然不大,却使人感到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那个人突然摔倒在地上,过了一会儿竟然清醒过来像正常人一样了。人们纷纷议论说这是耶稣把污鬼从那个人身上赶出去了《马可福音》一21~28;《路加福音》四31~37)。
麻风病在《圣经》中又称癞病,是不是现在的麻风病,很难确定,但它肯定是一种很严重的皮肤病。《圣经》中记载,犹太人认为麻风病无药可治,患者极其不洁,必须隔离,不准进入人群,见到人的时候要大喊“不洁净!”好让人躲开他,以免沾染不洁,如果他不遵守这种规定,故意进入人群,就要被人用石头打死。(《利未记)十三1~十四57)有一个患麻风病的人冒死跑到耶稣跟前,俯伏在地恳求说:
“主啊,如果你肯,就必能使我洁净。”
耶稣十分了解麻风病人的可悲处境,不禁动了怜悯之心,顾不得污秽,伸出手来摸着他,说道:
“我肯,你洁净了吧!”
那个人的麻风病竟立刻痊愈了。耶稣严厉地吩咐他说:
“你千万不要把这事告诉别人。你去见祭司,请他按照《摩西律法》所规定的给你检查,并为你得洁净而献祭,好向大家作证。”(《马太福音》八1~4;《马可福音》一40~45;《路加福音》五12~16)。
耶稣在迦百农传教的时候,有一些法利赛人和犹太教经师从耶路撒冷等地来听他讲道,其中有些人是诚心诚意地来听道的,但也有些人是专门来吹毛求疵的。有一天,耶稣在西门彼得的家里讲道,听讲的人很多,屋里屋外都站满了人。
有一个卧床多年的瘫痪病人,听人说了耶稣的事迹,很想听听他的教诲,并求他给自己治病。这天,他请来四个朋友,把自己的愿望告诉了他们。他们说耶稣正在西门彼得家里讲道,正是个好机会。于是,四个朋友就用床抬着那个瘫子去见耶稣,走到西门彼得的家门口,见听讲的人太多,根本无法进去。其中一个人出了个主意:“看来我们从门里是进不去了。我想,干脆把他抬到房顶上去,把房顶揭开一个洞,把他连床一起缒下去好了。西门是我们的朋友,我们给他把房顶修好,他不会生气的。”当时犹太人的房子很简陋,房顶只是在木板上面盖上一层泥就行了。朋友们一看实在没有别的办法,于是他们就这样做了。
耶稣正在讲道,忽然听见房顶上一阵响动,只见一个瘫子连床一起从房顶上缒了下来放在自己面前。那瘫子的嘴动了几动却没有说出话来,只是用两只含着泪水的眼睛望着耶稣。耶稣见那人的眼里充满了乞求、希望与信赖,再一抬头,见房顶上也有四双充满期待与信心的眼睛正目不转睛地望着他。他立刻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就低下头对那瘫子说:
“朋友,你的罪得赦了!”
旁边有些法利赛人和犹太教经师一听这话就低声议论起来:“这个人竟敢如此放肆地说这种僭妄的话!除了上帝之外,谁有权柄赦免人的罪呢?”
耶稣看透了他们的心思,就对他们说:
“你们为什么议论呢?说‘你的罪得赦了’或者说‘起来,走吧!’哪一样容易呢?”
于是,耶稣俯身对那瘫子说:
“起来,拿起你的褥子回家去吧!”
那瘫子一听这话,一种难以名状的兴奋、愿望充满了他,驱使他忘掉了多年的瘫痪,忘掉了一切,只有一个念头:起来,起来!只见他用手撑着身子坐了起来,然后又慢慢地站起来,当着众人的面,拿起褥子回家去了。(《马太福音》九2~8;《马可福音》二1~12;《路加福音》五17~26)。
有一次,两个瞎子听说耶稣能够治病,就跟在耶稣后面大声喊着说:
“大卫的子孙,可怜可怜我们吧!”
耶稣问他们说:
“你们要我做什么?”
“把我们的眼睛治好,让我们能够看见东西!”他们回答。
“你们相信我能做这些事吗?”耶稣又问。
“我们信!”瞎子毫不怀疑地说。
耶稣见他们的信心是真诚的,就用手摸了摸他们的眼睛,对他们说:“照你们的信心为你们成就吧!”
他们的眼睛便看见了。耶稣再三地嘱咐他们说:“千万不要告诉别人是我给你们治好的。”(《马太福音》九27~30)
有一个女人,患了血漏病,这是一种很难治疗的妇科病。十二年来,她找遍了当地的医生,花光了所有的财产,受了不少痛苦,但是她的病非但没有治好,反而更加沉重。她听说耶稣有治病的异能,就抱着很大的希望来求耶稣给她治病。当时耶稣正被一大群人簇拥着,她不敢公然去求耶稣,因为犹太教认为患这种病的人是不洁的,接触这种病人也是不洁的《利未记》十五25~28)。她只好偷偷地挤在人群中从后面尽力靠近耶稣,悄悄地摸了摸耶稣的衣服,心想:我只要摸摸他的衣服,病就能好了。果然,她一摸耶稣的衣服,就觉得身上血漏的源头立刻干了,病就痊愈了。
耶稣正和门徒们边走边说话,忽然感到有一股力量从身体中放射出去,就转过身来问道:
“谁摸了我的衣服?”
“老师,你看这么多的人拥挤你,哪能不碰一下你的衣服?”门徒回答说。
“不!碰我和摸我不一样,肯定有人摸了我的衣服。”耶稣认真地说。
那女人见隐瞒不住,就战战兢兢地挤到耶稣面前,俯伏在地把摸他衣服的缘故和病已痊愈的经过说了一遍。
耶稣听完,和蔼地对她说:
“你的信心救了你。平平安安地去吧,你的病完全好了。”(《马太福音》九20~22;《马可福音》五25~34;《路加福音》八43~48)
耶稣医疗传教的重要意义不在于其治病本身,而在于其社会意义。人类学家玛丽·道格拉斯(MaryDouglas)曾指出:“人体对于所有的人来说都是相同的,只有我们的社会条件是各异的。建立在人体基础上的种种象征被用来表达不同的社会体验。”①这就是说,我们对耶稣医病的“神迹”应该扩大到对当时社会的宏观世界的角度去观察,即把身体当做缩小了的社会,把社会当做放大了的身体。对耶稣医疗活动的态度也是对当时社会的态度。在那时,一些因疾病原因而被排斥在社会群体之外的人,与其说他(她)还活着,但对社会来说,其实他(她)已经死了。对这类人采取什么态度是对人们的一种考验。例如对麻风病患者②,耶稣医治的麻风病人患的并不一定是真正的麻风病,也许只是某种严重的皮肤病。他(她)被认为是患了麻风病,他(她)也自认为是患了麻风病,从而被社会抛弃(其实,“病态”并不等于“疾病”,“医治病态”也不等于“治疗疾病”。当然我们不应该苛求那时的人有这种概念)。如果承认这种社会现象,这个患者的“病态”就会因绝望而加重,从而也加重了“疾病”,终于死亡;反之,如果拒绝这种社会现象,对患者表示同情,不抛弃他(她),他(她)的“病态”(或“病感”)就会减轻或解除,从而使“疾病”有转机。这两种态度代表两种对人的价值观念,同时也表现了上帝的慈爱与人为的律法的矛盾,其社会意义不在于是否真的治好了患者的疾病,而在于尊重患者的人格,他(她)也是上帝的儿女。这是向传统律法的冲击,对一切患者来说,耶稣给他们带来了人的尊严,带来了生命,不是在来生,而是在今世。
①转引自约翰·克罗桑《耶稣传》,第100页。
②《福音书》中的麻风病笼统地指一切严重的皮肤病,包括牛皮癣、湿疹等,并不一定是现代标准的麻风病。
7. 施洗约翰之死
凡妇人所生的,没有一个大过约翰的。(《路加福音》七28)
约公元28年夏,加利利和庇里亚的统治者希律·安提帕见施洗约翰号召的犹太人越来越多,深怕他们以宗教活动为掩护进行政治暴乱,就借口施洗约翰公开抨击他娶弟媳希罗底为妻而把他逮捕入狱。当年冬,希律·安提帕见犹太人武装暴动的风声越来越紧,便想用杀一儆百的办法暂时稳定一下局势,于是就把施洗约翰杀了,而且编造了一个故事来转移人们的视线:
公元28年冬,希律·安提帕过生日,当天晚上,他在王宫里大摆筵席接受宾客及下属们的祝贺。正当他们兴高采烈地开怀畅饮的时候,随着一阵欢快的音乐声,一个盛装的美丽少女蒙着薄薄的面纱出现在大厅里,她就是希罗底与前夫腓力生的女儿莎乐美。莎乐美向希律·安提帕祝寿,在音乐伴奏下翩翩起舞。她身轻如叶,忽而像彩蝶飞舞,忽而像飞燕穿林,使宾客们目不暇接,不住地拍手称赞。希律·安提帕更是高兴得手舞足蹈。忽然,乐队奏起了高亢快速的调子,莎乐美随着乐曲的节奏旋舞起来。她越转越快,在烛影中简直成了一团彩雾。在场的人无不看得目瞪口呆。突然,乐曲戛然而止,莎乐美立即像一尊希腊女神一般容光焕发地亭亭玉立在大厅中央。大厅里寂静无声,过了一会儿人们才从欢乐的沉醉中清醒过来,以热烈的掌声表达对莎乐美的敬意并向希律·安提帕祝贺。莎乐美飞也似地扑向希律·安提帕,俯伏在他脚下。酩酊大醉的希律·安提帕忘乎所以地拉起莎乐美,对她说:“孩子,你的舞跳得真好!我要奖励奖励你。你喜欢我送你什么礼物?我起誓,不管你向我要什么,我都给你,就是向我要国土的一半,我也给你。”莎乐美也很高兴,但她不知道该向希律·安提帕要什么礼物,就快步跑进后厅去问母亲希罗底。希罗底因施洗约翰公开抨击她而怀恨在心,早就伺机进行报复。这时,她见希律·安提帕起誓奖励莎乐美,就告诉莎乐美说:“去向你父亲要施洗约翰的头!”莎乐美毕竟还是一个孩子,不懂得什么是政治谋杀,果然跑出去对希律·安提帕说:“父王,求你立刻把施洗约翰的头赐给我!”希律·安提帕吃了一惊,但他立刻就明白了这意味着什么,就装作已经在众人面前起了誓,不能反悔的样子,命令卫兵到监狱里去把施洗约翰斩首并把他的头放在盘子里端来赐给了莎乐美。这样,他就把杀害施洗约翰的罪责轻易地推到希罗底母女身上了,而善良的犹太人民竟相信了他这套骗人的鬼话。
约瑟弗斯在《古犹太史》中曾记述说:“希律(指希律·安提帕——引者注)处死了他(施洗约翰),尽管他是个义人……”“当其他人因他的说教激发起高昂的热情并加入了他周围的人群时,希律王变得恐慌起来。对人具有如此之大影响的口才可以导致某种形式的暴乱,因为看来他们每做一件事情都会得到约翰的引导。因此,希律王决定在约翰的作为引起造反之前,最好先抓住并且除掉他,这比等待暴乱、陷入困境和看见他的误导要好得多……由于希律王的猜疑,约翰被带到了马克路斯监牢并在那里被处死。”①
①转引自约翰·克罗桑《耶稣传》第47、48页。
希律·安提帕为娶弟媳(也是他的侄女)希罗底为妻而与自己的正式妻子邻国纳巴提亚国王阿勒达的公主离婚,从而破坏了两国的政治同盟。过了几年,希律·安提帕被阿勒达战败,不得不请求罗马人帮助他维持自己的王位与封地,直到公元39年。②
②参见上书第47页;阿·诺兰《基督教之前的耶稣》第16页。
8. 派遣门徒
要收的庄稼多,做工的人少。(《路加福音》十2)
耶稣听到施洗约翰遇害的消息,立刻就明白了这项事件的政治含意。他意识到这很可能是罗马—犹太当局对犹太人民进行镇压的前奏。天国运动虽然不是政治运动,但是追随他的群众对天国运动的意义还不十分理解,他们中间有不少奋锐党人,不能排除他们利用自己的声望来进行武装起义的可能。为了避免与罗马—犹太当局发生正面冲突,耶稣决定当年冬天不再举行大规模的公开传教活动。他以十二门徒为骨干挑选了70个门徒,两个人为一组分别到他们熟悉的村镇、家庭中去宣传天国的福音,因为这个时期人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活动。
耶稣倡导的天国运动带有对现实社会的反抗、改革性质。自从初进耶路撒冷第一次洁净圣殿之后,他在某些人眼里就成了“危险”人物,因此他们的活动似乎是处于公开与隐蔽之间,既不搞大张旗鼓的公开抗议示威,也不搞秘密暗杀。他们总是默默地用实际行动,如医疗、讲道、交友、共餐等,向现实社会中的不公发起冲击,同时尽量避免正面冲突。因此,农村家庭布道是最合适也是最有效的工作方式。
耶稣吩咐他们说:
“我现在派你们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向他们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信福音。’要收的庄稼很多,做工的人却太少,所以你们要努力工作。你们出去,身上不要带钱,行路不要带口袋,也不要带两件衣服。你们无论进哪一个城或哪一个村,要先打听那地方谁是好人,就住在他的家里直到离开那地方,并且吃喝要由他供给的,因为工人得工价是应当的。你们进入他们的家的时候要祝福他们平安。他们的家若配得平安,你们所求的平安就必临到他们的家。凡不接待你们、不听你们话的人,你们就离开他们。离去的时候要把脚上的尘土也跺下去,并且对他们说:‘你们这里的尘土我们都跺掉了。虽然如此,你们应该知道天国近了。’你们要知道,我派你们出去,犹如羊进入狼群,所以你们应当处处谨慎,在恶人中间要像蛇一样机警,在善良的人中间要像鸽子一样淳朴善良。你们要有思想准备,因为你们可能要为我的缘故而被人憎恶,甚至可能被抓到衙门里去受审问、遭鞭打。然而,坚忍到底的人必然得救。不要怕那些只能杀**而不能杀灵魂的人;应该惧怕那位能把人的灵魂和**都投到地狱去的神。凡在人面前承认我的,我在我天父面前也承认他;在人面前不承认我的,我在我天父面前也不承认他。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人不配作我的门徒,爱子女过于爱我的人不配作我的门徒,不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来跟从我的人也不配作我的门徒。凡顾惜自己生命的,必丧失生命,凡为我而丧失生命的,必将得着生命。凡接待你们的,就是接待我,凡接待我的,就是接待那差我来的父。同样,凡弃绝你们的,就是弃绝我,凡弃绝我的,就是弃绝那差我来的父。你们要尽力与施洗约翰的门徒和睦相处共同合作,因为不反对我们的就是帮助我们,况且我们的目标原是一致的。”
耶稣这次派出了70位门徒,是一次有组织的大规模传教活动。直到第二年春天,门徒们才陆续回到耶稣身边来。
9. 增饼“奇迹”
施比受更为有福!(《使徒行传》二十35)
公元29年春,被耶稣派遣出去宣传天国福音的门徒们陆续回来以后,耶稣见他们奔忙了一冬天,很是辛苦,就打算带他们到伯赛大附近的野地里去休整休整。但是,民众已经从四面八方聚集来了,这是门徒们冬天传教收到的效果,人们听了门徒们所讲述的天国的福音,更想听听耶稣亲口讲的福音。他们不约而同地跟在耶稣后面,有些人甚至跑到耶稣前面去等待他。耶稣走到哪里,他们就跟到哪里。耶稣见有这么多的人等着听他的教诲,像是一群嗷嗷待哺的婴儿,又像一群没有牧人的羊一般,心中非常不安,就停下来找了一块合适的地方向他们讲起道来,一直讲到日落西山。
当时天气已经相当暖和,人们露天过夜问题不大,但吃饭却似乎是个大问题,因为听道的人太多了。门徒对耶稣说:
“老师,天快黑了,你也该休息休息了。让这些人各自去找吃住的地方去吧!”
“不要让他们散去,你们给他们晚饭吃吧。”耶稣回答说。
“人这么多,就是买20两银子的饼也远远不够他们吃的,再说到哪里去买这么多的饼呢!”门徒腓力说。
沉吟了一下,耶稣问门徒们说:
“你们有多少饼?”
“这里有一个孩子,他随身带着五个饼和两条鱼。”安得烈回答。
“够了!你们去让这些人在草地上坐好,等我分食物给他们吃。”耶稣说。
门徒们按照耶稣的吩咐让听道的人每50人一排或100人一排,在草地上坐好,安静地等着。
耶稣和十二门徒站在高处,让那个带着饼的孩子站在他身边。
“天已经晚了,我们应该吃晚饭了。这个孩子随身带着五个饼和两条鱼,他愿意拿出来让我分给大家吃。我感谢这个孩子,也请大家记住:施比受更为有福!耶稣大声说。
耶稣说完,就拿起饼和鱼来向天祈祷,感谢上帝的恩赐,然后把饼和鱼掰开,分放在十二个篮子里,让十二个门徒每人提着一个篮子向人们分发食物。
人们被这意外的情景感动了,纷纷把自己随身带着的食物拿出来放进篮子里。当时犹太人出门一般都随身带着些干粮,耶稣知道这一点,他相信自己的感召力。十二门徒提着篮子向人们分发食物,只见人们领到一份食物后却把更多的食物放进篮子里,篮子里的饼和鱼不但不见减少,反而越来越多,最后,不但所有的人都吃饱了,而且把剩下的饼和鱼收拾起来竟装满了十二个篮子。计算了一下,吃饭的人数竟有五千多人!①
①参见《耶稣传》,赵紫宸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第127页。
耶稣发现这次集会听道的人和往常大不相同。这五千多人中主要是青壮年犹太人,妇女和儿童并不多。从他们分排吃饭的情况看,他们似乎都很有纪律。这种情况引起了耶稣的注意: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同时聚集到这里来?
为什么听道的人主要是青壮年?这是一次有组织的集会吗?组织者是谁?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耶稣悄悄地把十二门徒之一的奋锐党人西门叫过来,把自己的疑问告诉了他,问他说:
“你看这次集会是奋锐党组织的吗?他们想要干什么?”
“老师,我也觉得这次集会和往常不一样。人群中确实有不少奋锐党的朋友,不过我没有听他们提到过这件事。我只听到有些人议论要拥护你做他们的领袖,因为你是他们的弥赛亚,是犹太人的王。”西门回答说。
“你去找你的朋友了解一下。”耶稣吩咐他说。
耶稣又问加略人犹大,因为他发现犹大和人群中的一些人很熟识。
犹大很兴奋地告诉耶稣说:
“老师,我不知道这次集会是谁组织的,但我听不少人说他们要拥护你做犹太王,不管你同意不同意。老师,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他们都是真心敬拜上帝的以色列人,他们甘愿为重建大卫的王国、实现上帝的恩许而赴汤蹈火!”
耶稣沉默不语。
“老师,人心可用啊,老师!”犹大有些迫不及待了。
门徒们全被刚才发生的“奇迹”感动得兴奋万分,他们把耶稣围在当中,似乎群众的要求也就是他们的要求。
耶稣觉得群众有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门徒们也有这种想法却使他大为失望,同时也觉得目前的局势比较严重,应该在群众提出要求之前采取行动,万一处理不当,说不定会出现失控的局面。于是他果断地命令十二门徒马上乘小船离开那里,自己单独留下来处理善后。
门徒们走后,耶稣抚慰并遣散了人群,然后独自到山上去祷告并思考这次集会的前因后果以及自己今后的行动计划。
10. 受挫
你们也要去吗?(《约翰福音》六67)
耶稣使五千人吃饱的事被当做一件了不起的神迹很快传遍了加利利,许许多多的人从各地赶来寻找他。聚集的人越来越多,天国运动的声势也越来越大。这种局势立刻引起了罗马—犹太当局的密切注意。他们派了不少人混在人群里监视耶稣的行动,准备一旦风吹草动就立即逮捕耶稣,镇压群众。
聚集在耶稣周围的人中有些人认为耶稣就是上帝恩许给以色列民族的复国救主——弥赛亚,酝酿着要拥立他作犹太王,以他为旗帜号召民众,准备大规模武装起义,推翻希律王朝,驱逐罗马人,重建以色列王国。其中以奋锐党最积极,他们通过十二门徒之一曾是奋锐党人的西门去说服耶稣答应他们的要求。
耶稣拒绝了奋锐党人的要求,明确地告诉他们:天国运动不是一场政治运动,他不是犹太人期望的传统意义的弥赛亚,他要建立的天国更不是传统的以色列王国;他并且告诫奋锐党人不要贸然举行武装暴动,因为从双方的军事实力来看,犹太人绝不是罗马人的对手,武装暴动肯定会遭到罗马人的残酷镇压,以色列民族的处境将更加悲惨,公元前586年耶路撒冷被毁的历史悲剧将会重演。
耶稣的态度使奋锐党人非常失望。他们也提醒耶稣:即使耶稣不反对罗马—犹太政权,恐怕他们也不会放过他,不如孤注一掷以图侥幸。耶稣回答说他非常了解自己的处境,但是,如果只牺牲他一个人而能挽救整个以色列民族免遭毁灭,正是他所追求的目标。
双方接触几次以后,奋锐党人见耶稣的信念和决心毫不动摇,就离开他走了;一部分群众见耶稣不是他们原来期望的犹太王,也离开他走了;一部分人发觉了罗马—犹太当局对他们的注意,害怕政治风险,也不来听道了。热情振奋的群众集会逐渐冷落下来。天国运动遇到了挫折。
公元29年夏,耶稣带领着十二门徒离开了加利利。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