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记文学 > 明朝一哥王阳明 > 第十五章 大礼议(5)
第十五章 大礼议(5)
第十五章 大礼议(5)
而且,关于平反冀元亨的请求也没有任何答复。
阳明愤怒了。他上了一道措辞婉转、态度强硬的奏疏,将追随自己的将士们大大褒奖了一番,说自己不配封爵升官,要回家侍奉老父了。
他确实该回绍兴看看,不然就真的没有机会再见到父亲了。
王华已经七十七岁高龄,亲朋好友济济一堂,为他庆寿。
老头明显心不在焉,盯着正门发愣。双亲已逝,还有谁能让他如此牵肠挂肚?
还好阳明及时赶了回来,老头顿时喜笑颜开,精神抖擞,拉着儿子的手问长问短,喋喋不休。
内阁收到了阳明的奏疏,见他字字在理,无法反驳,不作回应显得理亏,便来了个软处理:将阳明的父亲王华、祖父王伦、曾祖王杰三代都封为新建伯。
依旧华而不实,但总算让老人在临别之际获得了一丝心理慰藉。
收到朝廷诏书的第二天,王华含笑而终。
这下杨廷和彻底踏实了:按照成例,父亲去世,儿子得在家“守制”三年。也就是说至少三年内,不用为如何安排王阳明而头疼了。
有什么关系呢?父亲的死让阳明沉寂了许多,他的心已不在那片曾经向往的宫阙庙堂之间,荣辱毁誉,听其自然。夏天在微风的吹拂中鉴湖赏荷;冬天去欣赏姚江的雪景;春日微醺的和风里,则带着食物和酒具,同弟子们去城外踏青郊游……
甚至连沸沸扬扬的大议礼也激不起他心湖上半点涟漪,即使杨廷和一方节节败退,自己的学生席书、方献夫正炙手可热,他仍旧一言不发。
为什么?
因为他太明白政治和学术的关系了。
很明显张璁、桂萼乃至朱厚熜都利用了阳明心学,黄绾、席书、方献夫一定也在为“道治合一”而欢欣鼓舞,毕竟“为帝王师”自古以来就是文人不切实际的梦想,但问题如果真像他们想的那么简单,你如何解释王门三期的邹守益,恐怖片发烧友陆澄,王门四期的舒芬又都站在反对朱厚熜的一边?
平心而论,杨廷和一方的初衷确实是想通过对正统理学的强调,使朝政纳入一种稳定而有序的机制。其之所以以失败告终,表面上看是相权不敌君权的结果,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保守落后的程朱理学已不再具有说服力,从根本上败给了阳明心学。
在黄绾等王门弟子,参加大议礼不是为了像张璁一样升官发财,而是出于服膺心学,认为“礼本人情”确实更符合人性,符合礼的本义,有利于改造社会现实。于是,他们用更令人信服的心学思想击溃了杨廷和一方僵硬死板的程朱理学,却也同时摧垮了嘉靖朝的士气。结果是想利用心学改变社会风气的目的没有达成,反倒造就了一个更为独裁,更不受制约的皇帝。
对此,王阳明早有预见。所以在大议礼期间,门生故吏,数不清的人写信向他垂询意见,他总是不置可否、不作评论。
这天夜里,玉宇无尘,银河泻影,阳明独自来到碧霞池畔,静默良久,方道:“无端礼乐纷纷起,谁与青天扫宿尘?”
月光洒满了池塘,凉风徐徐袭来,阳明衣袂翩翩,遗世而独立。
世人良知不能明觉,所言所行总是缺乏远见。有人领悟了一点新思想就沾沾自喜,既而有怀才不遇之感;有人为了贯彻执行自己的思想不择手段乃至付诸暴力,结果呢?
再深刻的道理,再独到的见解,如其可能导致一个更**,更倒退的后果,那我情愿不说、不写。就这一点而言,王阳明超越了后世鲁迅之流太多太多。
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望着那些各怀鬼胎、上蹿下跳、执迷不悟、如狼似犬的人们,你怎能不发出“谁与青天扫宿尘”的感叹?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