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明朝一哥王阳明 > 第十五章 大礼议(2)

  第十五章 大礼议(2)

  第十五章 大礼议(2)

  礼部尚书毛澄也知道这太强人所难,跑到内阁向杨廷和问计。

  杨廷和告诉他可以举西汉定陶王、北宋濮王的例子,这俩人都是继统又继嗣。实在不行就搬出程颐的话:为人后者谓所后为父母,而谓所生为伯叔父母。

  在意识形态领域,程颐虽说比朱熹弱点,却也相当于社会主义国家恩格斯的地位。因此,以杨廷和为代表的高层主要用程朱理学做理论依据,要求朱厚熜以孝宗为“皇考”,兴献王为“皇叔考”。

  朱厚熜当然不干,反问道:“父母可移易乎?”

  不干又能怎样?诺大一个紫禁城以乾清门为界,外面杨廷和说了算,里面张太后说了算,一干宫女太监还不知道是谁的眼线,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宫闱血案的男主角。因此,朱厚熜不得不向文官集团求情,希望他们能让步。甚至派宦官私下找到毛澄,苦苦哀求,重金行贿,搞得老头左右为难,回绝道“独有一去,两不相帮”。

  朱厚熜清楚,问题的关键还在杨廷和,因此频繁地请他老人家过来喝茶套近乎。

  杨廷和茶照喝、嗑照唠。不继嗣?没门。

  用现代的眼光看,为两个死了的人争皇考皇叔考实在无聊,杨廷和又不是迂阔不化的腐儒,何以如此不近人情?

  因为活着的人。

  继了嗣张太后就是朱厚熜的妈。其太后的位子保住了外戚集团才不至于树倒猢狲散,也只有这样皇权和戚权才能彼此制约,内阁才能放开手脚干事,朱厚熜才能避免成为朱厚照第二。

  然而,杨廷和的苦心孤诣被一个人打破了——朱厚熜的亲妈蒋氏。

  蒋氏听说了朝廷的变故,跑到北京来要见儿子。这就使问题复杂化了。

  如果按照杨廷和的设计,蒋氏就成了朱厚熜的叔母,叔母见了皇帝得称臣。但实际上蒋氏是皇帝的亲妈,“子不臣母”是《春秋》上的微言大义,《春秋》的作者又是孔子,和孔子比起来,程颐就黯然失色了。

  杨廷和陷入了悖论。

  可惜朱厚熜没有发现这道突破口,万般无奈的他找到张太后,说自己情愿避位归藩,奉母终养。

  历史行进到三岔口时总是交由它指定的人选来改变车轨,这次是张璁。

  朱厚照死的那年张璁才考上进士,而且年事已高(47岁)。

  不过他很赶趟,在生命中最后十几年发挥了把余热,借“大议礼”一跃成为那个群星闪耀的时代的男二号。

  除了爹妈,张璁这辈子最应该感谢的人是王阳明。没有心学做理论支撑,他不可能抓住杨廷和的漏洞,一击命中一鸣惊人,一举登上了时代的舞台。

  张璁早年听过王阳明的课,虽未拜入门下,但同王门弟子走得很近,心慕王学。

  考上进士的张璁去礼部报到实习。虽然这年头流行“被就业”和被自杀”,但张璁的毕业分配还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被分配”,揆诸后事不难推断,六部之中专挑礼部,这是人自个儿争取来的。

  通往成功的道路已经施工了四十七年,他等不及了。

  于是,张璁翻开了名片夹,两个至关重要的名字映入眼帘。

  黄绾和方献夫。

  黄绾此刻在南京任职,小学究方献夫当年以上司的身份拜阳明为师,随即连吏部员外郎都不做了,辞官回家,专心治学。

  张璁对二人的判断非常准确。黄绾作为王门斗士不爽杨廷和久矣,方献夫你研究了那么久哲学也该用实践检验检验了吧?

  因此,他找到这俩人,虚心请教,反复研讨,写下了那篇一石击起三层浪的《大礼疏》。

  张璁在疏中详细分析了杨廷和的论据,认为汉定陶王、宋濮王都是在很小的时候就被汉成帝、宋仁宗预立为嗣,养之宫中,跟眼下武宗无嗣而迎立朱厚熜不可同日而语,又着重强调了子不臣母和若继嗣兴献王一支将绝嗣的现实,力使览者动容,无法反驳。

  张璁的奏疏让问题明朗起来,由此可以给“大议礼”定性了:一场以政治斗争为核心,以理学心学为武器的意识形态层面的较量。

  不难看出,张璁之所以心慕王学是因为他觉得这是一种有效的晋升工具,其奏疏中言之凿凿、谈来谈去的四个字“礼本人情”也是阳明心学的重要主张。

  在程朱,礼是圣人依据天理构筑的外在规范;在阳明,心即天理,礼缘人情。因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以礼才得以行万世而皆准。

  其实,即使是孔子,在论证“仁”时也以人皆有孝悌之情做理论依据,不能不说程朱理学与阳明心学的这次正面交锋,天理与人情的短兵相接,最高规格的真人PK,杨廷和一方从一开始便埋下了失败的伏笔。

  84 桂萼发家史

  张璁的它山之石借得如此巧妙,以至于孤立无援的朱厚熜在看完《大礼疏》后喜极而泣道:“此论一出,我父子之情得以保全了!”

  有人喜出望外就有人忧从中来,杨廷和头大了。

  从时人的评价中不难看出,张璁这道奏疏确属不刊之论。比如当时赋闲在家的杨一清给老朋友乔宇写信说:“张璁此论,圣人不易,恐终当从之。”南京吏部尚书石宝也暗中告诉张璁:“慎之,大礼说终当行也。”

  既然撕开了口子,想压下去就不容易了。那些在杨廷和改革中失势的官员纷纷跳了出来,声援张璁,而王门一期的席书,王门二期的黄绾、方献夫、黄宗明等人也坚定地站在张璁一边,为他提供理论弹药。

  再加上朱厚熜以退位要挟,杨廷和扛不住了,提出一项折中的方案:嗣还得继,但准许朱厚熜追认其父为“兴献帝”。不过,这个“帝”是带括弧的,必须注明是“本生父”。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