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明朝一哥王阳明 > 第十二章 先秦精神文明建设(3)

  第十二章 先秦精神文明建设(3)

  第十二章 先秦精神文明建设(3)

  第三,仁者虽然具备恭宽信敏惠等风范,但仁不等同于“德”。德是一切善行的总称,而仁只是一种比较现实的生活理想。

  仁不是道德,那仁是什么?

  仁是一种文化,一种为礼乐制度提供理论基础的文化,是孔子政治主张的哲学原理。

  证据就是孔子对管仲的评价。

  管仲本来是公子纠的家臣,后来却投靠了公子纠的竞争对手公子小白(齐桓公),显然很不道德。

  不过没关系,因为管仲辅佐齐桓公数次击退了北方的狄人,孔子就对这个思想和行动都很法家的政治家顶礼膜拜,不吝溢美之词——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要不是管仲,恐怕我们都要像野蛮民族那样披头散发穿衣打扮了!)

  孔子之后,第一个起来反对儒家的是墨子。

  墨子主张“兼爱”。与“仁爱”不同,这是一种不分人我,不分远近,一视同仁(“仁”字前放一“同”字,“仁”“兼”之别立现),无差别的博爱。

  时势造愤青。

  墨子生活的战国初期和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早就不可同日而语。

  在春秋,诸侯称霸时都打着“尊王攘夷”的称号。王指周天子,夷指那些不遵从周礼乱称王(比如楚庄王)的化外之人。由此可见,遮羞布还是要要的,野心还是得藏着掖着的。

  到了战国,形势急转直下,社会愈加动荡,政治愈加黑暗,战争愈加频繁,民众愈不聊生。

  贵族阶级的代表、宋国公子的后代孔子的复古主张全面破产,平民阶层的代言人墨子应运而生。

  墨子认为,之所以会出现国与国之间征伐无度,家与家之间相互掠夺,人与人之间算计残害的社会现实,是因为人们不相爱,这一点和儒家的看法是一致的。

  也就是说,爱人是肯定的,没有问题,分歧就在于怎么去爱,是仁爱还是兼爱?

  墨子认为爱是无私的,不“兼”则无“爱”。按儒家那套照感情亲疏画个圆,越靠近圆心越爱,那最爱的只能是圆心,也就是自己。如此一来,人人都会沦为自私自利甚至损人利己之徒。

  长此以往,你损人利己,别人也损人利己,最后是大家都受损,最初提出仁爱主张的人也不能幸免。

  与其如此,还不如大家一开始就互助互爱,互惠互利(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最后全人类都无差别地相亲相爱,每一个体都不欺人且不被人欺,欺实马也就无处藏身了。这才是治标之本。

  兼爱的理论基础是人人生而平等(人格上的),因此,墨子强烈反对统治阶级的铺张浪费(比如厚葬)以及对音乐等精神享受的追求。虽然这跟他平民出身深知物质生产的不易有关,但主要还是为了反对儒家的礼乐文化。

  墨子长年的草根生活使他对乱世成因的判断和孔子大相径庭。

  孔子认为之所以会天下大乱是因为君不君臣不臣,喜好犯上作乱的野心家太多。

  墨子的认识正好相反,不是犯上作乱而是以强凌弱,是既得利益集团对民众利益肆无忌惮地剥削与瓜分。孔子为之摇旗呐喊的礼乐制度不过是把人划分为三六九等,尊卑贵贱,而其主张的有差别的爱即仁爱不过是让利益集团抱得更紧,最终导致阶级矛盾越来越严重,天下也越来越乱。

  墨子希望建立一个机会均等,按劳分配的社会,而且知行相当合一,不管别人兼不兼爱,先从自身做起。

  墨家弟子一个个团结互助,以苦为乐,还经常搞些小孔成像之类的科学实验,确实令人敬佩。但问题是,你自己“赴汤蹈火,死不旋踵”可以,但以此要求所有人就不现实了,毕竟大家都不是活雷锋,更何况墨家还反对精神享受。你把《超级女声》禁了去看看90后的脸色,网易因故延期开服哪个《魔兽世界》的玩家不问候两声丁磊家里的女性亲属?

  墨子也清楚自己的想法太一厢情愿,不符合人性,于是想了两条制约的方案。

  第一条叫“明鬼”,就是把殷商时期的鬼神论拿出来重新包装一番来吓唬人——你要不兼爱,鬼神就敲门。

  第二条叫“尚贤尚同”,就是以绝对客观、公正的的标准选举出一个德才兼备无所不知的圣人来领导、监督大家,用开明**的办法确保人人兼爱。

  墨子的思想很进步,当我面对一个又一个潜规则时,当我遭遇生活中任人唯亲、裙带关系等恶心人的悠久传统时,我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形象就是这位在酱缸文化形成之初的伟大思想家,他为我们的文明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即使这种可能是如此的浪漫与不切实际,即使连生物学的研究也表明:DNA总是在不断地复制自身,要在残酷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它就只能“帮”与自己有亲缘关系的DNA。

  69 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

  无论孔子还是墨子的主张,都不适应当时“大争之世”的社会现实。

  宋襄公遵循周礼打仗不仅一败涂地还被时人耻笑为蠢猪;吴越争霸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一个比一个阴险,简直就是拼智商加飚演技。那个时代的主角是商鞅和孙武,能争一分是一分,没有人试图去恢复儒家的周礼,更没有人乐意去构建墨家理想中的大同世界,就如同现在给你1000万,你是拿去投资房地产还是投资文化创意产业?我相信所有人都会选择前者——人生不满百,长线投资见效慢挣得再多有鸟用?

  士人们绝望了,老子出现了。

  老子是战国时期的人,关于这一点梁启超和冯友兰已有客观详尽、无可辩驳的论证,在此不再赘述。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