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明朝一哥王阳明 > 第五章 万里乾坤共寂寥(7)

  第五章 万里乾坤共寂寥(7)

  第五章 万里乾坤共寂寥(7)

  世界是多元的(也就是多维度),只有站在更高的维度更容易看清低纬度发生的事,它们是同时存在的事实,打个类似的比喻:瞎子感觉不到光和颜色;聋子感觉不到声音,但并不表示它们没有,它们都是一种真实的存在。

  所以,再次请出“人择原理”。

  幼儿园的小萝莉提问:“为什么偶们的宇宙是酱紫滴?”

  人择原理如是说:因为只有这样的宇宙才能允许人类这种智慧物种的存在,才能让你这个不事生产的精神贵族意识到‘宇宙’这个概念,从而才能一天到晚不关心国家大事,不努力工作,不知道华尔街已经次贷危机,不知道大白兔奶糖换了个包装重新登场,而在这叽叽歪歪,坐而论道,空谈些形而上的废话。

  确实如此,如果这个世界曾出现过无数次可能。那么,只有这一次,产生了你和我。

  因此,是我们选择了“能量守恒”而非“能量守恒”选择了我们,或许它在另一个维度,根本就是谬论!

  既然能量守恒都不能做到普适,则程朱理学又如何?

  王阳明在解答科普青年的同时,内心已经完成了推翻和重建的转变。

  于是,诡异的事情发生了。

  有人风传,说刘瑾余怒未消,准备派人到龙场来加害阳明,阳明听说后淡然一笑,不置可否。一天傍晚,山腰落日,雁背斜阳,仆人们屋前屋后都找不到阳明,正无可奈何,却听见霹雳哐啷的锤打声。

  众人循声走去,但见阳明抡着一个大锤,正在打造一具石棺,眼看就要成形。

  众仆面面相觑:主人这是咋了,没见他喝三鹿啊,怎么就脑残了呢?

  一个胆大的上前去小心翼翼地询问,阳明泰然自若道:“吾今惟死而已,他复何计!”

  这回阳明没有再耍诈,没有“佯狂避世”,而是经过深入思索,种种磨难,完全将庄子“齐生死”的哲学“知行合一”了。

  庄子的哲学是“变”的哲学,他认为天地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从而提出了“齐万物”。

  既然“这世界变化太快”,那为什么要有统一的标准?顺其自然之性,则不治天下而天下自治。正所谓“物之不齐,宜听其不齐,所谓以不齐齐之也。”由此,在庄子眼中,万物平等,无分贵贱,无分有无,物之所存,道之所存,存在即合理,是谓“齐万物”。

  推而言之,一切存在形式,没有不好的,所谓的“死”,也不过是人从一种存在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存在形式而已。于是大伙不高兴了:“庄子庄子,果然喜欢装13。说得轻巧,你死一个我看看?”

  的确,哪怕你说得天花乱坠,贪生怕死终归是人的本性。

  话说庄子的妻子死的时候,庄子鼓盆而歌,那个平时喜欢跟他斗嘴的倔老头惠施看见了,就这个问题再一次跟他争执起来。

  庄子急了,说:“天地之间本来没有我,后来纷扰杂乱之中产生了气,气变有形,形变有生,最后又变而之死,这是和春夏秋冬四时的交替变化一样的自然规律。”

  嗯,是一个可以自洽的理论,但还是没有解释为什么会“贪生怕死”。

  后来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研究《庄子》,提出情感为“人之束缚”,补充了庄子的理论。

  这也是王阳明此刻坦然面对死亡时的心态:真正有知识的人,通晓了宇宙的真相,知道了事物之发生为必然,则遇事不动情感,不为所缚。正如飘风坠瓦,击一小儿与一**之头。小儿必愤怒而恨此瓦,**则不动情感,因此所受之痛苦亦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