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孙子评传 > 三、孙子在中国现代战争中的作用

  三、孙子在中国现代战争中的作用

  在中国现代史上,发生过1924-1927 年的北伐战争,1927-1937 年的十年内战, 1937-1945 年的抗日战争, 1945-1949 年的解放战争和195O-1951 年的抗美援朝战争。指挥这些战争的不少杰出的军事家,都能在新的战争条件下,运用《孙子兵法》的战略战术原则,以智谋巧取敌人,打过许多漂亮的胜仗。

  现代中国革命的领导者**,早年就研读过《孙子》等兵法著作,对于中国古代的军事理论十分熟悉。他曾说:"我确实读了许多中国古代打仗的书,研究过《孙子兵法》之类的著作。"①因此,他能熟练地运用孙子的理论去指挥作战。**对孙子(包括孙膑)战略战术的运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全面了解战争情况。他经常引孙武:"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一语来说明问题。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他告诫说:"中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子书上'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句话,是包括学习和使用两个阶段而说的,包括从认识客观实际中的发展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去决定自己行动克服当前敌人而说的;我们不要看轻这句话。"在《矛盾论》一文中,作者又指明:"孙子论军事说:'知彼知己,百战下殆。'他说的是作战双方。"在《论持久战》一文中,作者继续强调:"孙子的规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仍是科学的真理。"显然,孙子关于全面地了解敌我双方情况的理论,曾给**的长期军事实践以巨大的影响。

  (2)故意造成敌人的错觉,发起出其不意的攻击。孙子的"诡道"十四法有云:"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计篇》)**在论述如何制胜敌人时,也经常指出:"我们可以人工地造成敌军的过失,例如孙子所谓'示形'之类(示形于东而击于西,即所谓声东击西)";"有计划地造成敌人的错觉,给以不意的攻击,是造成优势和夺取主动的方法,而且是重要的方法。"十分明显,**一再论述的先"示形"惑敌,再突然攻击的战术,是从孙子那里学来的。

  (3)避实击虚,避锐击情。这是孙子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的又一战术。

  **在十年内战时期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就经常采用这样的战术,打垮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围剿"。他分析第三次反"围剿"的方针说:"此方针之中心是避敌主力,打其虚弱。"这就是孙子的"避实而击虚"(《虚实篇》)的战略。采用这种方针,可以使敌人"兵力疲劳,士气沮丧";而我军却"养精蓄锐,以逸待劳"。他还直接引用孙子的话来阐述这次反"围剿"的打法:"孙子说的'避其锐气,击其情归',就是指的使敌疲劳沮丧,以求减杀其优势。"可见,孙子的避锐击情的"治气"战术,在当时发挥了极有力的作用。

  (4)攻其必救,"围魏救赵"。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提出了对付敌人的这样的策略:"如果敌在根据地内久踞不去,我可以??一部留在根据地内围困该敌,而用主力进攻敌所从来之一带地方,在那里大肆活动,引致久踞之敌撤退出去打我主力;这就是'围魏救赵'的办① 吴黎平《永远铭记**关于战斗的唯物主义的教导》,载《**同志 八十五诞辰纪念文选》第88页,人民出版社1979 年版。

  法。"孙武提出的"攻其所必救"的战术;孙膑进行的"围魏救赵"的著名战法,**把它熟练地运用到抗日游击战争中去了。**学习孙子的用兵艺术,真是出神入化。

  领导现代中国革命的另一位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之一的刘伯承,也对《孙子兵法》有过深入的研究,并把它运用于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在本世纪20 年代,当刘伯承还是个青年军人,参加护国运动、护法战争的时候,他就用功学习过《孙于兵法》。抗日战争时期,他坚持在太行山敌后根据地进行抗战,并亲自给部队讲解如何用《孙子兵法》去战胜敌人。他讲解孙子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句话,强调必须"了解敌人,研究敌人","要把敌人的装备、编制、训练、战术都了解清楚,不然今后作战要吃亏"。他特别赞赏孙子说的:"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然后指出:"要根据实际情况,机动灵活地改变自己的战法,便可以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他部署兵力和用兵作战,常常按照孙武说的:"其势险,其节短";他根据孙子"我专而敌分"、"以十攻其一"的战术,提出了"杀鸡要用宰牛刀"的理论;他对孙子"兵者,诡道也"的名言深有体会,主张把军事上的"伪装法"发展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他能熟练地运用孙子关于"正奇之变"、"避实而击虚"的战术,常说"虚虚实实,虚则实之,实则虚之";他对孙子"攻其所必救"的战法尤其熟谙,常用此战法歼灭来救之敌。

  在解放战争中,刘伯承对孙子的战略战术,有了更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当时蒋介石一相情愿地要把自己的部队指挥得像孙子所说的"率然"那样,互为配合,首尾相应,"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针对敌人的用兵策略,刘怕承提出了这样的战法:"夹其额,揪其尾,断其腰,置之于死地而后己。"这无疑是对孙子战略思想的发展。他的这种战法,在解放战争中大显神威。(以上均见杨国字、陈斐琴编《刘伯承用兵录》,战士出版社1982 年版)由于他提出的卓绝的军事理论和在历次战争中表现的出色的用兵艺术,陈毅元帅曾赞扬他是:"论兵新孙、吴"。作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涌现出来的现代孙武、孙膑,他是当之无愧的。

  新中国建立后,刘伯承曾担任军事学院院长。在这期间。他经常对学员讲解《孙子兵法》,并组织座谈讨论。对于《孙子》的讲述,他能抓住要点。择其精华,把全书概括为六个问题,即谋略(计)、兵势、正兵和奇兵、虚和实、用兵的主动性和灵活性、用间。他在解释《孙子兵法》所论述的战争规律、哲理和谋略时,能结合大量的战例、历史故事和生活实践,讲得深入浅出,妙趣横生。(见陶汉章编著《<孙子兵法>概论》第3 页)应该说,刘伯承对孙子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有杰出贡献的。

  在195O-1951 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彭德怀将军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也曾经运用孙子的兵法理论,打败过美国麦克阿瑟率领的侵朝美军。由于战争的频繁和国运的多蹇,这一时期《孙子兵法》的注释和研究著作仍然不少。较著名的有:李浴日的《孙子兵法之综合研究》.陆达节的《孙子考》,刘文的《孙子释证》,杨杰的《孙武子》,支伟成的《孙子兵法史证》,陈元华的《孙子新诠》.温晋城的《孙子浅说补解》,公羊寿的《孙子兵法哲理研究》,陈启天的《孙子兵法校释》,朱怀冰的《孙子十三篇阵中笺释》等。李浴日的《研究》,搜罗古今中外学者,特别是国外学者、军事家对孙子的评论,证以中外战争史例,尤其是近现代国外的战争史例,内容丰富,视野开阔,实为当时的杰作。陆达节之《考》,对本国有关《孙子》的注释、研究著作,亦搜罗宏富,带有总结的性质,为世人所瞩目。温晋城的《浅说补解》,出版于抗日战争时期,带有强烈的时代感。他在《序》中说:"今日的世界,多少侵略者在那里横行霸道,没有自卫的兵法是不足以图存";"这本书在现时代,尤其在我们中华民族现在所处的艰难困苦的时代,是重要极了。"《孙子兵法》在这一时期,成了革命战争的法宝,救亡图存的宝典。在中国现代的革命战争中,人们赋予孙子的军事理论以新的意义。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