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认识来源于实践
为了战争的需要,并总结战争的经验,孙膑在如何认识客观事物的问题上,继承了孙武关于认识论的许多观点,更加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和指导作用。现分别就下列几个主要观点进行评述。
(一) 注重了解客观情况
战争要取得胜利,首先必须了解各方面的情况。这是当时的许多军事家和思想家都懂得的道理。孙武曾经提出,在战争时要调查了解敌我双方的"五事"、"七计",必须"索其情",作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光辉论断。《吴子》中专有《料敌》一篇,记载吴起"论六国之俗"的情况,提出:"凡料敌有不卜而与之战者八","有不占而避之者六",强调要根据观察所得的敌情而确定作战方针。战国时代在齐国讲学的一些兵家,也深知战争时了解敌情和地理环境的重要。他们说"不明于敌人之政,不能加也;不明于敌人之情,不可约也;不明于敌人之将,不先军也;不明于敌人之士,不先阵也。"(《管子·七法》)"凡兵主者,必先审知地图。辕之险,滥车之水,名山、通谷、经川、陵陆、丘阜之所在,直草、林木、蒲苇之所茂,道里之远近,城郭之大小,名邑、废邑。困殖(渭荒瘠与可耕)之地,必尽知之,地形之出入相错者尽藏之,然后可以行军袭邑。"(《管子·地日》)上述这些战时必须详细了解各种情况的理论,必然会给孙膑以深刻的启示。孙膑要求战争的指挥者了解的情况也相当多。他指出:一个优秀的将帅,必须"上知天","下知地","内得其民之心,外知敌之情"(《八阵》)。对于上下内外的情况都了解清楚,才能制定合宜的战争计划,有效地打击敌人。在上述诸多的情况中,孙膑尤其着重要了解地理环境。他说:"险易必知生地。死地,居生击死"(同上);"料敌计险,必察远近"(《威王问》);"故善者制险量阻,敦(督促)三军,利屈伸"(《善者》)。他并用简洁的语言总结道:"量敌计险,胜。"(《篡卒》)显然,熟悉地形和了解情况,就能顺利地打击敌人。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孙膑所指挥的马陵之战,正是由于他熟知当地环境,把敌人引到"隘塞死地之中",因而"尽破其军"的。调查、观察周围外界的情况,从而获得正确的认识,再用这个认识去制定行动的计划,指导战争的实践,以达到制胜敌人的目的。这是孙膑关于认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
(二) 必须掌握事物规律
通过调查和观察,了解到一些客观情况,这个认识还是很肤浅的;用肤浅的认识去指导实践,就容易出偏差。因此,孙膑认为要提高实践的成功率,必须懂得和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他把事物的规律称为"道"。
在《孙膑兵法》中,谈到"道"的地方有数十处之多。它们的意义也各不相同:一是作道路解。如说"行止道","行起道"(《兵失》);"进者有道出,退者有道人。"(《奇正》)二是作办法解。如说:"张军毋战有道?"(《威王问》)"击圆之道","击方之道"(《十问》)。三作引导解。如"其德在于道"(《篡卒》),就是说军队有良好的德行在于正确的引导。四作道义解。如说"夫兵者,??此先王之傅(辅)道也"(《见成王》),即认为用兵是辅助道义的。除了上述各种解释之外,孙膑用得最多的,是把"道"作为规律解。如说:"先知胜不胜之谓知道,"(《陈忌问垒》)这里的"知道",就是懂得战争"胜不胜"的规律。篇中又阐述:"知孙氏之道者,必合于天地。"(同上)此处指明,孙氏所讲的规律,一定符合天地万物的客观实际。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孙膑所讲的"道"也有许多门类。他论述"兵之道"说:"凡兵之道四:曰阵,日势,日变,日权。察此四者,所以破强敌、取猛将也。"(《势备》)在孙膑看来,作战时掌握了用阵、势、变、权等各种手段的规律,就能"破强敌、取猛将",赢得战争的胜利。他井批评当时的许多将领。对阵、势等手段"皆以为用,而莫彻(明白)其道"(同上),即不懂得其规律,因而功效不大。孙膑又指出:"兵胜敌也,不异于弩之中招也。此兵之道也。"(《兵情》)他把用兵胜敌比作用弩射矢中的:用弩射矢需要发者、弩、矢各方面的协调,用兵胜敌也要君主、将、卒各方回的配合。孙膑认为,这又是一条"兵之道",即用兵作战的规律。在心《八阵》篇中,他强调"知道者,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可见,对于天文、地形,都要掌握它的规律、原理,他还论述说:"料敌计险,必察远近,??将之道也。"(《威王问》)所谓"将之道",就是将帅指挥作战的规律,它首先必须了解敌情,计算地形的险易,观察道路的远近。在"将之道"外,孙膑并阐述过"卒之道"(《略甲》),亦即士卒参加作战的规律。可惜由于竹简严重残缺,这"卒之道"究竟有些什么步骤,已不得而知了。
对于上述这些用兵作战的规律,不懂得、不掌握它,行动是盲目的,就会带来不利的后果。孙膑指出:"不知道。数战不足,将兵,幸也。"(《八阵》)显然,不懂得战争规律的将军,带兵作战依靠侥幸取胜,那是很危险的。在与威王、田忌进行长时间的交谈后,孙膑认为,他们"未达于道也"(《威王问》),即不明白战争胜败、国家兴亡的规律。他接着论述道:"吾闻素信者昌,立义??;用兵无备者伤,穷兵者亡。"威王、田忌这些齐国上层统治集团中的人物,不懂得"素信者昌"、"穷兵者亡"的规律,因而孙膑预言:"齐三世其忧矣!"(同上)
相反,如果懂得用兵作战和国家兴亡的规律,后果就大不一样。他强调说:"知其道者,兵有功,主有名"(《兵情》);"得其道,则(敌)虽欲生不可得也"(《月战》);"明主、知道之将,??兵出而有功,人而不伤,则明于兵者也。"(《客主人分》)掌握了作战的规律,就能在战争中"有功"、"有名",使敌人无法"生"还,而我军的"伤"亡可减少到最低程度。孙膑还宣称:"求其道,国故长久。"(《陈忌问垒》)显然,找到治国的规律而遵循着它去做,就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从了解客观情况,到进一步要求掌握事物规律,经常强调"知道"、"察道"、"彻其道"、"达于道"、"得其道"、"求其道"的重要性;说明孙膑的认识论在不断深化。他不满足于表面现象的肤浅感知,而认为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求得其内在规律的掌握,才能使实践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 对战争胜负的预测
同孙武一样,孙膑也认为,战争的胜负是可以预先测知的。他一再申述:"见胜而战"(《八阵》),"必胜乃战"(《杀士》);"善战者,??见胜如见日月;其错(措)胜也,加以水胜火。"(《奇正》)在孙膑看来,一个清醒的指挥者,在战争开始之前,即能预见这次战争的胜负,就像见到日月一般;他所安排的与敌作战的阵势,就像"以水胜火"那样攻而必克。
因此,善战者总是看到一定能获胜后才出战,决不贸然行动。他批评那些糊涂的决策者说:"兵不能见福祸于未形,不知备者也。"(《兵失》)他认为,不能预见用兵的福祸,因而也不知道作战前的准备,必然导致战争的失败。
如何预测战争双方的胜负呢?孙膑在《地葆》篇中说:"绝水、迎陵、逆流、居杀地,迎众树者,钧(均)举(去)也,五者皆不胜";又说:"五地之败;已溪。[谷]、川、泽、斥(盐碱地);五地之杀,曰:天井、大宛、天高、天隙、天招(低洼泥泞之地)。"这是论述地形的优劣对战争胜败的作用。他又从兵力的状况判断战争的胜负,说:"[积]胜疏,盈胜虚,??众胜寡"(《积》),即兵力密集的将战胜稀疏的,充盈的将战胜空虚的、众多的将战胜寡少的。
除了地形、兵力这些客观条件之外.在预测战争双方的胜负时,更重要的,应着眼于其军队的素质、指挥的得宜等主观条件。孙膑指出:"恒胜有五:得主**,胜;知道,胜;得众,胜;左右和,胜;量敌计险,胜";"恒不胜有五:御将,不胜;不知道,不胜;乖将,不胜;不用间,不胜;不得众,不胜。"又说:"兵之胜在于篡(选)卒";"胜在尽[忠],明赏,选卒,乘敌之[弊],是谓泰(太)武之葆(宝)。"(《篡卒》)这里列举了许多取胜的主观因素,不外乎君主、将帅、士兵关系的和谐,懂得战争的规律,调查了解情况,士兵的精选,严明的赏罚,以及抓住战争的时机等等;又列举了许多不胜的主观因素,大致与取胜的情况相反。孙膑还专门撰写《将败》和《将失》两篇,详细列举会导致战争失败的将帅品质上的20 种缺点,以及由于将帅指挥上的错误而形成败局的32 种情况。可见,对于战争胜负的预测,在孙膑的心目中是非常清楚的。
能够开列如此众多的预测战争胜负的条件,这种知识的获得显然来自于战争实践和以往战争经验的总结。孙膑曾经说过:"战而知其所??。"(《陈忌问垒》)此话虽然由于竹简的残缺而无法了解其全部内容,但他强调实践("战")才能懂得对敌的策略、胜负的规律,则是很明显的。孙膑预测战争的胜负,不依靠占卜等迷信活动、而是根据对实实在在的主客观条件的分析,根据"战而知"所掌握的规律。这又一次表明,孙膑所持的认识论,坚定地站在唯物主义的无神论和反映论一边,而与唯心主义的天命论和"不虑而知"的先验论相对立。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