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记文学 > 孙子评传 > 一、朴素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一、朴素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孙武在战争中观察世界,其世界观是直觉的、朴素的。在他的关于世界的论述中,没有宇宙的起源、万物的形成等深奥难测的哲理。他只是感到世界是客观存在着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天神鬼怪的主宰,一切都事在人为;客观物质条件是事情成败的基础,人的主观愿望不能离开客观物质条件;世间事物都有一定的活动规律可寻,人们必须掌握和利用这些规律。孙武对世界的描述不加雕琢,与各种唯心主义思想划清界线,表现了明显的倾向性。
(一) 没有天神鬼怪的主宰
古代世界的思想领域,充斥着天神鬼怪的活动和各种迷信传说。孙武在其兵法著作中叙述军事规律和战略战术,避开与鬼神迷信的各种瓜葛,井与之展开不调和的斗争。《孙子·用间篇》谈到,战争取胜的一个重要条件在于"先知"。孙子接着指出:"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这里所谓"取于鬼神",是指卜筮、祈祷之类的对鬼神的贞问、求拜;所谓"象于事",是以其他偶然的吉凶之事拿来类比、推断;所谓"验于度",是用日月星辰运行的位置、度数来测定祸福。"取于鬼神"、"象干事"、''验于度",都是没有科学根据的迷信活动。此种迷信活动,是从世界上的事物皆由天神鬼怪在冥冥之中主宰这一观念出发的。孙武的"不可取于鬼神"的论断,否定了鬼神主宰世界的糊涂观念,指明要在战争中洞察一切,取得各种情报,只有依靠知道敌情的人。在《地形篇》中,孙子又论道:"故兵有走者,有驰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音。凡此六者,非天之灾,将之过也。"他认为军队作战出现的六种失败情况,完全是由将帅人为造成的过错,而决非天神带来的灾难。对于"天",孙子还特别作过解释:"天者。
阴阳、寒暑、时制也。"(《计篇》)这里的"天",是处于自然状态的"阴阳、寒暑、时制"的交替运转,没有一点有意志的人格神的色彩。孙子辽提出,军队在作战过程中,必须"禁祥去疑"(《九地篇》)。这里所谓"祥",即妖祥,也就是对吉凶的预兆;所谓"疑",即疑惑士兵的关于祸福的谣言。这些妖祥谣言,无疑是有神观念的表现。孙子主张禁而去之,说明他对有神论的坚决摒弃态度。
应当指出,春秋战国用占卜.观察天象变化、星辰位置来预言吉凶祸福的事还相当盛行。如公元前555 年楚师北上伐郑,晋董叔观察天象说:"天道多在西北,南师不时,必无功。"(《左传·襄公十八年》)公元前525 年吴伐楚,楚"阳为令尹,卜战,不吉"。司马子鱼争着说:楚国旧例。"司马令龟,我请改卜。(《左传·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10 年吴伐越,史墨根据星辰位置预言日:"不及四十年,越其有吴乎!越得岁(木星)而吴伐之,必受其凶。"(《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到战国时代,这种风气仍然不衰。《尉缭子·武议》说:"今世将考孤虚(日辰),占咸池(星象),合龟兆,视吉凶。观星辰风云之变,欲以成胜立功,臣以为难。"此言是针对时弊而发的。《汉书·艺文志》"兵家"中有"兵阴阳家"一类,据称:"阴阳者,顺时而发,??假鬼神而为助者也。"可知这些"兵阴阳家"的著作中,掺杂着许多鬼神迷信的事。《汉志》著录此类图书,有"《师旷》八篇、《甚弘》十五篇"。师旷、苌弘都是春秋时人,他们又都曾以乐调或星辰来预测吉凶。上述图书,若不是他们自著,也一定是他们言行的汇编。兵阴阳家肇端于春秋时代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孙武"不可取于鬼神"、"禁祥去疑"的命题,表明他对当时的迷信活动坚决排斥。与兵阴阳家分道扬镶,充分显示出他的军事哲学的战斗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特色。
孙子军事哲学的这种无神论的观点,与当时无神论思想的抬头是分不开的。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和科学的发展,政治和军事斗争的激烈,许多思想家都感到,流行的关于天神主宰吉凶祸福的说法是不足取的。虢太史嚣曰:"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左传·庄公三十二年》)他把"听于神"的举动当作亡国之兆。周内史叔兴解释宋有"陨石"和"六退飞"的现象,说:"是阴阳之事也,非吉凶所生也。吉凶由人。"(《左传·僖公十六年》)他用宇宙中阴阳之气的变化来说明各种怪异现象,否认天神在预告吉凶,指出吉凶都是由人决定的。公元前524 年,郑国发生火灾,有人建议祭神禳火。执政子产曰:"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左传·昭公十八年》)他公然否定天道和人事的关系。上述这些带有无神论色彩的思想为孙武的军事哲学所继承、并加以推进和发挥。
春秋后期,"五行"之说逐渐流行。原来在西周末年,周史伯就曾说:"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国语·郑语》)这里把金、木、土、水、火说成是构成"百物"的五种元素,就是所谓"五行"。《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载郑游吉曰:"则天之明,因地之性,生其六气,用其五行。"杜注"五行"曰:"金、木、水、火、土。"《左传·昭公三十二年》载蔡史墨曰:"天有三辰,地有五行。"早期的"五行"学说。用五种物质来说明世界的构成,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因素。但后来,"五行"学说逐渐变成了定向的"相生相胜"说,如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水胜火,火又胜金,并与人事吉凶联系起来,成为一种神秘主义哲学,这种神秘主义的东西大约在春秋末期已显露其端倪,故孙武在其兵法著作中强调:"五行无恒胜"①。即五种物质并无一定的"恒胜"规律,如水能胜火,但当火大水少时,火又能胜水,把水烧于。孙武''五行无恒胜"的命题,克服了神秘主义的色彩,反映了自然界的本来面貌,进一步表述了他的朴素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① 汉简《孙子兵法·实虚》。通行本《孙子·虚实篇》"恒"作"常",当是避汉 文帝刘恒之讳而改。
(二) 依靠客观物质条件
人们愿望的实现、计划的成功,是依靠客观物质条件。还是依靠天帝鬼神或修身养心的方法,是判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试金石。孙武的军事哲学在论述战争如何能够取胜时,十分注重客观物质条件。他在《形篇》中指出:"兵法:一日度,二日量,三曰数,四日称,五日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这就是说,土地的大小.物产的多少,人口的众寡,军事实力的强弱,决定着战争的胜负。孙武所说的"地"、"度"、''量"、"数"、"称",都是客观物质条件。
为了保证战争的胜利,孙武主张在战争之前要积极做好各种物质准备。
他说:"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形篇》);"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九变篇》)李签注曰:"夫善用兵者,守则深壁,多具军食,善其教练;攻其城则尚撞棚云梯、土山地道;陈则左川泽,右丘陵,??为不可胜也。"张预注云:"便吾器用,养吾武勇,是立于不败之地也。"何氏注谓;"慎固其封守,缮完其沟隍,或多调军食,或益修战械。故曰:物不素具,不可以应卒(猝)。"显然,孙子所谓"先为不可胜"、"立于不败之地"、"吾有以待"、"吾有所不可攻"云云,主要是指的物质准备。孙武特别强调,在战争中要利用地形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战法,以制胜敌人。他在《地形篇》中说:"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他把地形分为六种,论述了各种地形应如何打法,然后总结道:"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在《九地篇》中,孙子又根据战争环境的特点,把地分为九类,再论述在这些土地上的作战方法。《孙子·行军篇》则阐述了军队处在山、水、斥泽、平陆等地形时,如何利用其地形特点进行攻击和防御。他着重指出:"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由此可见,行军作战,必须处处依靠地形的帮助。《孙子》佚文中还有这样一段话:"深草蓊秽者,所以逃遁也;深谷险阻者,所以御车骑也:隘塞山林者,所以少击众也:沛泽杳冥者,所以匿其形也。"(引自《通典》卷一五九)这同样是说明如何利用地形来作战。显然,在孙武看来,世界是一个客观的物质的存在,人们凭藉这客观世界的物质条件,才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三) 掌握利用事物规律
世界不仅是物质的、客观存在的,而且各种事物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寻。
人们必须掌握和利用这些规律,才能顺利地进行各种活动,取得预期的效果。这是孙武的世界观所表述的又一重要思想。他在《火攻篇》中,论述火攻必须在"风起"的时候进行,并总结了"昼风久,夜风止"的规律。梅尧臣注曰:"凡昼风必夜止,夜风必昼止,数当然也。"这是孙武观察自然界所得到的结果。他进一步论述说:"凡军必知有五火(五种火攻方法)之变,以数守之。"这里的"数"即指火攻的技巧、规律。掌握规律,守候窥测,待时而动,乘机进攻,必能成功。可见在火攻时,掌握事物"变"化之"数"(规律)是多么重要!军队士气的变化亦有规律。孙子论道:"朝气锐,昼气情,暮气归。"军队指挥者必须掌握和利用这个规律,选择进攻的时机。"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情归。"(《军争篇》)这样就能顺利地击垮敌人,事半功倍。军队驻扎的地方对于战争的胜败关系极大,这里也有它的规律。孙于阐述:"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行军篇》)军队驻扎在高处、阳面,有水草而便于生活,地面坚实而不会塌陷,这样将士不会发生各种疾病,战争就必然取得胜利。军队在行进过程中,也要注意周围事物变化的规律。他举例说:"上雨,水沫至,欲涉者,待其定也。"这是因为上流有雨,很可能洪水爆发,如果不"待其定"而涉,就有被冲走的危险。他又说:"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同上)这是因为上述处所有山崩、地塌、水没、泥陷,或被敌人围攻、堵截等危险。掌握了周围事物的各种规律,并采取趋利避害的措施,就能在战争中减少失误,顺利地达到战争预定的目的。
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其上没有天神鬼怪的主宰: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依靠客观世界的物质条件;世界上的事物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寻,掌握利用这些规律可以顺利地导致战争的成功。上述这些思想,构成孙子军事哲学中朴素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虽然孙武的表述缺乏理论系统,他所总结的客观事物的规律也是肤浅的,但是他的这些思想在当时的哲学领域中具有明显的进步作用。他坚定地站在唯物主义无神论这一边,促进了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发展。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