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孙子评传 > 七、孙武军事思想的局限

  七、孙武军事思想的局限

  由于孙武所代表的是春秋时代诸侯国的统治集团,亦即封建领主阶级的利益,当时的生产力还很不发达,武器还相当原始,交通和通讯联络设备也极落后,因此,孙武的军事思想不能不带着他那个阶级和所处时代的局限性。归纳起来,有如下三点:

  (一) 对战争的本质认识不清

  马克思主义认为:"战争--从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历史上的战争,只有正义的和非正义的两类。我们是拥护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的。""战争--这个人类互相残杀的怪物,人类社会的发展终久要把它消灭的,而且就在不远的将来会要把它消灭的。"(《**选集》合订本第155、158 页)孙武对战争引起的原因、性质分类和历史发展的规律未能掌握,更不表明拥护何种战争,反对何种战争,这就必然限制了孙武军事思想论述的高度和深度,对战争动向和军队建设也缺乏理论上的探讨。

  而且,孙武为封建领主统治集团争夺土地、人民、赋税、财富的战争出谋划策,他在论述战略战术、军事后勤时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为侵略战争张目。如他在《军争篇》中一再主张:"侵掠如火","掠乡分众,廓地分利"。这就是说、战争中侵害和掠夺敌国,要像火一样地凶猛;掠夺敌国乡里的粮食、财物,要分兵数路进行;开拓占有敌国领土后要分兵扼守,占据有利地形。在《作战篇》中,他又主张军队在战争中要"因粮于敌"、"务食于敌";在《九地篇》中,他并宣扬:"重地则掠";"掠于饶野,三军足食。"孙武的这些军事主张,如果是在国内统一战争时期,那末他的"掠乡"、"掠于饶野"的活动,必然会损害人民的利益;如果是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时,那末他的''重地则掠"、"侵掠如火"的思想,是地地道道的鼓吹侵略了。

  (二) 将帅对士兵的愚弄态度

  当时各国的将帅,都是封建领主统治集团的代表人物。他们进行战争的目的,是要使这个集团扩展领土,获得丰厚的财富,统治更多的人民。而当时的士兵,大多是按户籍征发来的并田制下的农奴,获得小块土地占有权的自耕农,城市中从事工商业的平民,还有不少是国有或私有的奴隶。他们参加战争则是被迫的,对统治集团获取领土、财富的**不感兴趣,因而缺乏积极性主动性。这样的军队中的官兵关系,要处理好当然颇费斟酌。

  如前所述,孙武在官兵关系上主张"上下同欲",将要"视卒如婴儿"、"视卒如爱子","与众相得"。这是孙武力图融洽上下的感情,以使士兵能"与之赴深溪"、"与之俱死",赤胆忠心为其效力。但是另一方面,孙武又不许士兵有知识。会思虑。他强调:"将军之事,??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人不得虑。""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九地篇》)孙子把士卒当作"群羊",要使他们"无知"、"无识",供将帅任意驱使,这就充分反映了剥削阶级对待士兵的愚弄态度。

  如果以军事行动需要保密来为孙子的上述这些话辩护,显然是有些牵强附会的。孙子这里所论述的治军方法,倒和老子的治民方法很有些相似。《老子》曰:"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六十五章)"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三章)老子主张"愚民"、"使民无知无欲",从而便于统治者的统治;孙子主张"愚土卒"、"使之无知无识",从而便于将帅的带领。二者的方法和目的是一样的。

  为使士兵奋力拼搏,以获取战争的胜利,孙武甚至主张:"帅与之(士卒)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焚舟破釜";"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九地篇》)孙武给将帅出如此的计策:登高去梯,断绝士兵的退路;把士兵像弩"机"放箭一样"发"射出去,决无回还的余地;引士兵人危险的境地,置士兵的死活于不顾。这简直是把士兵的生命当作赌资,孤注一掷,更加暴露了剥削阶级对待士兵的欺骗性。在使用间谍时,孙子主张:"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皆死。"(《用间篇》)这也未免过于残酷,草营人命。对于间事暴露后要处死间者与闻者的做法,同他对士兵的愚弄态度是一致的。

  (三) 某些作战原则的片面性和绝对化

  由于当时生产力的不发达,武器装备、交通条件和通讯设备还十分原始,战争的规模不大,时间不长,加之孙武本身思想方法上的弱点,导致孙武总结的某些作战原则带有片面性和绝对化的倾向,在今天看来显然是不完全正确的。

  例如,孙武在战争中只讲速决,反对持久。《孙子·作战篇》说:"兵贵(速)胜,不贵久";"其用战也(贵速)胜,久则钝兵挫锐":"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这里孙子没有分析各种各样的具体情况,一味地贵速胜而斥持久,他的片面性是显然的。事实应该是这样:如果一个强大的国家去攻一个弱小的国家,那当然是速胜最好:如果一个大而弱的国家去抵抗一个小而强的国家的进攻,那就不能速胜而只能打持久战,逐渐消耗敌国的力量而恢复自己的力量,在不断积累的小胜中争取总体力量对比的变化,从而赢得最后的胜利。中国现代的抗日战争,就是通过这样的持久作战才取得胜利的。当然,战略上的持久并不排斥战役上的速胜,而且它们正是相辅相成的。总之,战争的速与久,何者有利,要看具体情况而定,并非一切都是速好。

  再如,孙武所提出的用兵"八戒",也有许多是片面的、绝对化的。以"高陵勿向"和"背丘勿逆"来说,在现代有先进的武器和强大火力的配合下,则"高陵"和"背丘"是完全可以"向"和"逆"的。"归师勿遏"一条,在当时就未必正确。对于"归师",正可以利用它在回归途中,无心恋战,出其不意地加以拦截,把它击溃。公元前627 年秦晋崤之战,晋国就是在秦师回归时,在崤山险要地带进行狙击,把它打得全军覆没。再说"围师遗阙",在现代条件下,对于被包围的敌人正可以用强大的火力将其歼灭,完全不要缺其一面。即使在春秋当时,"围师"取胜,也不都是"遗阙"的。公元前475 至前473 年,越军长期围困吴都,未缺一角,终于将其灭亡。至于"穷寇勿迫",更应作具体分析。固然,有的穷寇作垂死挣扎,进行拼命的反抗,会产生巨大的力量;但有的穷寇在穷途末路时会惊恐万状,抱头鼠窜,丧失抵抗的能力。在解放战争即将胜利的前夕,**写下了有名的诗句:"宜将剩勇追穷寇",纠正了当时的一些错误思想,也是对孙子"穷寇勿迫"主张的批评。

  孙武又反对攻城,极力贬低攻城的作用。他认为:"攻城则力屈"(《作战篇》):"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谋攻篇》)。他描绘攻城的艰难,说;"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大盾)、(运土填堑、掘城墙或挖地道的大车)、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闽(积土山附于城),又三月而后己。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攻城果真如此艰难吗?春秋时代固然有一些攻城不拔、长期消耗的例子,但也有攻城比较顺利的例子。公元前632 年晋攻曹城,用挖曹人祖墓的计谋使"曹人凶惧",因而攻之,很快就"人曹"(《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589 年,齐国围攻鲁之龙城。因龙人杀了齐顷公之嬖人,"齐侯亲鼓,上陵城。三日,取龙"(《左传·成公二年》)。公元前582 年,楚师伐莒。因"渠丘城恶","莒城亦恶","莒恃其陋而不修城郭",楚人很快"克其三都"(《左传·成公九年》)。公元前549 年,齐乌余袭鲁高鱼城。时"有大雨",乌余从城下的出水洞穴钻人城内,"以登其城,克而取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23 年,齐使孙武的祖父孙书伐莒之纪鄣城。孙书"使师夜缒而登,登者六十人,缒绝。师鼓噪,城上之人亦噪。莒共公惧,启西门而出"。接着,"齐师入纪"(《左传·昭公十九年》)。由上述可见,春秋时代已有不少以智谋取胜、以声势夺人,顺利攻克敌城的战例。显然,孙武认为"攻城则力屈",时间久而耗费大,反对在任何条件下攻城的思想,也是片面的,不符实际的。在现代条件下,有先进的武器和设备,孙武关于攻城是"下"策的论述,当然更不合时宜了。

  孙武的军事思想尽管存在着上述的局限和缺点,但瑕不掩瑜,他的军事思想仍然是全面丰富、细致深刻的。这里凝结着他辛勤探索的劳动成果、闪烁着他总结思考的智慧火花。他的关于战争取胜要素、军队组织建设、战略原则、战术技巧、特殊战法、军队后勤等方面的论述,不仅总结了历史的和当时的经验,而且有他创造性的发挥,代表了春秋末年军事科学理论所达到的最高水平。孙子的这些军事思想,给后世的军事家以深刻的启发和影响,在中**事科学的发展史上树起了第一块里程碑。它是中**事思想遗产的宝贵财富,对今天军事理论的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至于孙武军事思想的一些局限,或者为他的阶级和时代的认识条件所决定,或者为初期探索过程所不可避免,这些是不能苛求于前人的。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