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记文学 > 孙中山谋略大全 > 革命和建设非用群力不可
辛亥革命时期,很多人都认为人类历史是由少数英雄人物创造的,国家进步,革命的胜利乃至人类文明的发展,都是由少数几个杰出英雄造成的。
孙中山在长期革命摸索中,思考过这么两个问题,其一是怎样才算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治”?其二是怎样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治”?孙中山对革命目的和革命失败原因的发问,使他在革命活动后期,对唯心主义英雄史观进行了重大突破,提出了“革命和建设非用群力不可”的策略。
首先,他是从自己所提出的资产阶级民权思想出发,认识到重视“人民”的必要性。他继承并改造了中国传统“民为邦本”的思想,提出了诸如“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国家大事,人人都可以过问”,“中华民国之建设,必当以人民为基础”等口号,承认人民在国家和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为军人和官吏为人民所养,是为全国人民办事的公仆,而人民才是国家真正的主人。只有用人民之群力,才能建设好国家。
孙中山反复强调要重视人民,要尊重人民的意愿,正是他在革命探索中,力图认识“民治”的真正涵义的表现。他试图以重视人民为实现真正意义的民治的过程和途径。
其二,是对人民重要力量的认识。他在革命数次失败之后,慢慢认识到了工人和农民在革命中的巨大作用。特别是辛亥革命的胜利,使他有了崭新的认识。正如他所说:“中国专制政治之毒,至二百余年来而滋甚,一旦以国民之力,踣而去,起事不过数旬,光复已十余行省,自有历史以来,成功未有若是之速也。”也正是这次革命的胜利擦亮了他的眼睛,使他认识到革命是国民的事业,不能只靠一二个人去做,要靠多数人去做,“群策群力之足恃”。
孙中山在思想感情上这一变化,在辛亥革命之前并没能马上付诸行动,他还没有魄力去依靠人民大众奋斗,特别是无法用积极的口号和措施,去发动农民,没能形成广泛的群众基础,辛亥革命失败了。这次失败使他下定了“合群力为革命力量”的决心,他正言宣告,革命要想取得成功,一定要请全国人都同心协力去做。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中国工人运动风起云涌,农民运动汹涌澎湃,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强大力量。1922年1月的香港海员大罢工,9月的粤汉铁路和安源煤矿工人大罢工,10月开滦矿务局大罢工;1923年1月,海丰县总农会成立,2月7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2月广东工会联合会、新学生社等70余团体举行示威活动,要求收回关税主权,抗议帝国主义侵略;1924年工运、农运迅速发展,建立了武装,即广州工团军和农民自卫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这些斗争,不但有力打击了封建帝国主义,也有力地支持了孙中山的革命活动,这些斗争的熊熊之火,使孙中山有了更新一步的认识,当他看到许多赤脚破衫的农民到广州来参加农民大军时,极具远见他说:“这是革命的起点。”也正是这个时候,孙中山认识到了工人和农民是否参加革命,是革命成败的关键。正如他自己所说:“国民革命之运支,必恃全国农夫工人之参加,然后可以决胜。”也正是这时,孙中山认识到农民才是中国人民真正的大多数,是革命的基础。他认识到了“工人既有了团体,要废除中外不平等的条约,便可做全国的指导,作国民的先锋,在最前的阵线上去奋斗。”还认识到了,一般国民来参加革命,是革命的“后盾”。如他所说:“革命成功,中国能独立和解放,其所恃为后盾者,实为多数之民众,若知识阶级,若农夫,若工人,若商人是已。”
反动势力的相对强大,在早期革命失败上己得到了证实,孙中山发现若只凭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来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是不可能的。如果发动所有的革命力量,合群力而革命,反动势力必将土崩瓦解。就此,孙中山提出要使中国进步,真正建立一个资产阶级国家,“非用群力不可。”他说:“我们要求中国进步,造成一个极合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的国家,非用群力不可。要用群力,便是在合群策群力大家去奋斗,不可依赖一人一部分用孤力去做,用孤力去做,所收效果,是很小很慢的。”
正是因为这种认识,在孙中山的努力下,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积极开展工人和农民运动,为北伐战争初期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孙中山还注意到了工农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他认为物质财富是由工人和农民创造出来的。如果工人和农民都愿意去做工,生产的效率便是很大,便能在国家建设中发挥极大作用,因此在国家建设之中,也要合各阶级之合力,而不能单凭掌握了机器的资本家。
孙中山用他的所有活动,来实行“革命和建设非用群力不可”的策略,一直到1925年3月11日,在他的《遗嘱》里,还提出“要唤起民众”的口号,作为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家,在理论上是超前的,在整个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史上也属罕见。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