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记文学 > 孙思邈评传 > 一、救 蛇《续仙传·隐化》:
一、救 蛇《续仙传·隐化》:
(孙氏)偶出路行,见人欲杀小青蛇,已伤出血。思邈求其人,脱衣赎而救之,以药封固,放于草间。后月余,复出行,见一白衣少年,仆马甚盛,下马迎拜思邈。谢言小弟道蒙君所救,父母欲见。而思邈每以药救人极广,闻之不以为意。少年复恳拜请,以别马载思邈,偕行如飞。到一城廓,花木正春色和媚,门庭焕赫,人物繁盛,伊若王者之居。少年孙思邈入,见一人端美,白帢绦衣,侍从甚众。欣喜接谢思邈日,深思道者,固遣儿相迎。前者小儿偶出,忽为愚人所伤,赖脱衣赎救,获全其命。感再生之恩,今面道者,荣幸足矣。俄顷,延思逸入,若官闲。内见中年女子,领一青衣小儿出,再三拜谢思逸。言,此儿痴骆,为人伤损,赖救免害。思逸省记,尝救青蛇,即帢此无所也。又见左右,皆阉人宫伎,呼中合帽为君王,呼女子为妃子。思邈心异之,潜问左右,日此泾阳水府也。帢帽乃命宾僚设酒馔伎乐以宴,思邈辞以辟俗服气,唯饮酒耳。留连三日,问思逸所欲?对日,居山乐道,思真炼神,目虽所窥,心固无欲。乃以轻销珠金,赠于思邈,坚辞不受。曰、不以此为意耶?何以相报,遂命其子取龙官所颁药方三十首与思逸。谓日,此真道者,可以济世救人。俄又命仆马,送思逸归山。深自为异,历试诸方,皆若神效。古代中医书,经常托之神话来烘托其灵验,也有固有奇验而认为神授,这是古人惯用的手段。不是谓来之洞府,就称得之龙宫,或是仙人手授。比《要方》早169 年写成的《刘涓子鬼遗方》就是托词于得之丹阳①郊外黄父鬼的所遗。而且此风一直到明、清之际,君不见陈士铎②的《石室秘篆》、《洞天奥旨》书中的一方一法,都说成是黄帝①、天师②、歧伯③、张机④、华伦⑤??等在晚上或梦中赠予的。至于救蛇获报的故事,在小说、戏剧、曲艺中早就屡见不鲜,更其是在唐代。
所以乔世字认为"世以其遗书(指《要方》)神验,遂传为龙宫所授"(见明·嘉靖二十二年乔世定刊版《要方·乔世宁序》),真是一言破的。
③ 指居寓于长安的孙思邈。
① 丹阳,今江苏省镇江市一带。
② 陈士铎,字敬之,号远公,别号朱华子。清·山阴人.著有《百病辩证箓》14 卷,成书于1687 年;《石室秘箓》6 卷,成书于1687 年;《洞天奥旨)16 卷,成书① 黄帝,姓公孙,为少典氏子,长于姬水,居于轩辕,故称轩辕氏;年十五受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以土德王,故又称黄帝。约生活于公元前10000-4000 年。为道教始祖,因《内经》托名于他,故医家也认作鼻祖。
② 天师,其一,指黄帝。其二,黄帝称歧伯为天师。其三,《庄子》认为"以天为师,非天之师"。故而并非人名。
③ 歧伯,黄帝时臣,与黄帝共研医学。
④ 张机(约145-203 年),字仲景,东汉。南阳郡涅阳人。为《伤寒杂病论》作者,此书至今奉为医家圭臬。至于是否曾在建安中官至长沙大守,至今还是"存疑"。
⑤ 华佗(141-208 年),字元华,东汉·谯人。精于外科,是最早使用腹腔手术、麻醉的医家。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