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谋子司马懿 > 敌不动我不动,积蓄力量后发制人(2)
敌不动我不动,积蓄力量后发制人(2)
如此而已。
反观曹爽,则吸取了他父亲的教训,避开秋季可能到来的大霖雨,改在春季出发。他还发动了关中、陇西的羌、氐部族运输兵粮,从而省去了魏军的劳役。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志在必得!
名将曹真之子曹爽,能否打好这场**战,一举击败蜀汉与司马懿两个超级对手?
天下拭目以待。
只有内行才能看出来:曹爽的军队貌似强大无比,实则不安定因素实在太多。
头一个不安定因素是关中兵。伐蜀大军的主力是关中兵,关中兵现在名义上的统帅是夏侯玄,但实则夏侯玄到任没几个月,板凳还没坐热。在陇西、关中混迹数十年的郭淮,才是他们真正的主心骨。
郭淮是司马懿的旧部。在对诸葛亮的抗战中,司马懿最信任郭淮,而郭淮也对司马懿佩服得五体投地。郭淮不是一介武夫,他智勇双全,完全明白曹爽策划的这场伐蜀之役的政治意义。但是由于司马懿的二公子司马昭也在军中,所以他暂时还不清楚老上司司马懿对于此战的态度,只好采取观望态度。
第二个不安定因素,是带兵主帅。曹爽集团此次出征的人员有曹爽、夏侯玄、邓飏、李胜。曹爽和夏侯玄虽然是名将之子,但之前并没有过任何领兵作战的军事经验。邓飏、李胜更是书生秀才,难以参赞军事。这样的将领,不遇到困难则罢,一旦战场形势突变或陷入僵局则必将不知所措。
第三个不安定因素,就是曹爽自作聪明带上的司马昭。曹爽带司马昭的本意,是想减少朝中阻止用兵的阻力,且有借重司马氏威望以镇服军心的意思。但是司马昭何等能耐,岂是你曹爽能用的?司马昭一门心思琢磨着怎样实现父亲的意图,在曹爽军中大肆破坏。
第一步,当然是找郭淮。
司马昭秘密联系郭淮,透露了父亲的意思。郭淮对于老上司的话自然言听计从,立即受命而去。
司马昭除了找郭淮,还找了曹爽的参军杨伟。找郭淮,是动之以情,找杨伟只能晓之以理。杨伟此人与司马懿政见相同,头脑很清醒,当年曹叡在位时曾多次劝谏皇帝不要大兴土木。司马昭对杨伟陈说不宜伐蜀的利害,杨伟也深以为然。
司马昭一切办妥,便托属下给父亲时时送信,把军中的情况和自己搞的破坏,事无巨细汇报给司马懿。
司马懿收到儿子来信,深感欣慰。现在需要他做的,就是坐等曹爽军队在汉中受挫。虽然世间已无诸葛亮,但蜀汉其他将领想必也不是省油的灯吧?
成都,蜀汉后主刘禅得到消息,决定支援前线。诸葛亮临终前指定的头号接班人蒋琬,正驻扎涪陵;刘禅便派出二号替补费祎,让他带领军队前往汉中支援。费祎领命,亲自点兵,整肃三军,正要出发,远远地一个老头儿喊:等等!
费祎一看,是八十多岁的来敏。来敏这老头子,有点神神道道,很不受诸葛亮待见。但因为是本地先贤的缘故,只好尊崇之。不知道这老头子今天跑来有什么事情?
来敏跑到跟前,上气不接下气。喘完气,来敏拿出一副围棋,拉着费祎的手:来来来,玩一局。
前方情势万分危急,三军将士整军待发,求援文书犹如雪片一般飞来,救命如救火,这老头子居然要下棋?而且你下五子棋也就算了,你要下围棋?那几个小时不就废了?
费祎居然呵呵一笑:好,玩一局。
两个人居然当着三军将士的面,坐下对弈。偏偏来敏老头子年纪大了,反应还慢,一步棋想半天。但费祎气定神闲,稳坐在这风口浪尖,毫无焦躁倦怠的神色。催援军出发的使者来回跑了好几趟,连战马都不耐烦地打着响鼻。两人继续对弈,仿佛置身无人之境。
不久,来敏一推棋盘,哈哈大笑,向费祎拱了拱手:“老朽不过是试探一下你,看来你很稳得住,肯定可以旗开得胜!”费祎也笑着拱拱手,下令三军出发,驰援汉中。
曹爽的军队已经陆续走出骆谷,这时候,地形的限制就凸显出来了:十万魏军从骆谷出来,乃是呈一字长蛇阵,人数优势被消解殆尽。而前锋直面兴势围,易守难攻。
郭淮来到兴势围前,发现兴势山上绵亘数百里都是蜀军的旌旗,深沟高垒严阵以待。郭淮本来就没有战意,哪里还管他是疑兵还是真兵,立即下令:拔营起寨,撤退。第一个不安定因素成功引爆。
曹爽得到郭淮擅自撤退的消息,没有办法。他虽然是名义上的统帅,然而面对骄兵悍将根本无法节制,只能发动本部兵马试图攻打兴势围。但是,曹爽也被漫山遍野的蜀汉军旗给吓住了。按照这旗帜的数量来看,估计对方有接近十万的兵力吧?
曹爽一时不敢轻举妄动,只好先扎下大营再说。
祸不单行。在这节骨眼上,偏偏后勤线也出现了问题。负责运输粮草的关中兵消极怠工,羌、氐部族又不堪其苦。再加上骆谷过于险恶,坠落山崖而死的牛、马、骡、驴不计其数。饱受劳役之苦的百姓和羌氐人怨声载道,痛哭流涕。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曹爽面对兴势围,没有把握进攻,而后勤线上又非战斗减员严重,便请求朝廷增兵。
朝廷的兵,主要有两块:第一,西防蜀汉的关中战区;第二,东防孙吴的荆扬战区。东边的军队,现在司马懿手里。司马懿岂会拿出自己的军队去玉成曹爽的好事?他借口诸葛恪对边境虎视眈眈,调不出兵来。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