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司马迁评传 > 五、私淑"至圣先师"孔子

  五、私淑"至圣先师"孔子

  孟子有言:"予不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②孟子自许为孔子的私淑弟子,对孔子的学说作了发扬光大。司马迁说:"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司马迁为孔子作传,许为"至圣"①,从此,一代哲人的光辉形象根植在中华民族人心中。司马迁更以恢宏的气魄,吸收孔子学说和六艺经传的精华,效法孔子精神,继《春秋》作《史记》,完成一代大典。司马迁是继孟子之后,又一个取得重大成就的孔子私淑弟子,发扬光大孔子的"春秋历史学",为后世许多思想家,尤其在史学建树方面所不可企及的伟人。

  1、高山仰止。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在今山东曲阜。

  孔子是先秦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史学家。司马迁北涉汶泗,访问孔子故居;讲业齐鲁之都,细审学术源流;探寻孔子所走过的足迹,访查孔子的生平事迹,研究孔子的学说言论,为孔子作传,命名为"孔子世家"。诸侯立"世家",表示"开国承家,世代相续"②。孔子为布衣,其学为世人所宗,代代相传,故称其传记为"世家",以示推崇。《太史公自序》说:"周室既衰,诸侯恣行。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见其文辞,为天下制仪法,垂六艺之统纪于后。作《孔子世家》第十七。"孔子的思想学说能够拨乱反正,为后世立法,这就是司马迁作世家的原因。

  司马迁笔下的孔子,具有远大的政治理想和执着追求的精神。孔子的政治理想是以"礼"力治,达到"仁"的境界。"仁者,爱人。"①仁的境界就是一个充满了普遍人**的社会,上下有序,一片和融。实现仁的手段是"礼"。所以《孔子世家》以"礼"为线索叙述孔子一生行迹。孔子幼年时"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年少好礼","懿子与鲁人南宫敬叔往学礼焉。"他还曾和南宫敬叔"适周问礼"。齐景公问政,他答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讲的是礼。夹谷之会,他辅助鲁定公挫败齐景公,也是以"会遇之礼"。他劝定公堕三都,根据的是"臣无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的礼。他由曹去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卫灵公问兵阵,他说:"俎豆之事则尝闻之,军旅之事来之学也。"他"追迹三代之礼",熟知其沿革损益而盛赞周礼。他删诗,"取可施于礼义"者。他教弟子,"以诗书礼乐"。孔子言礼,以身作则,一丝不苟。"君命召,不俟驾行矣","鱼馁,肉败,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见齐衰、瞽者,虽童子,必变"。子贡说,孔子一生恪守的格言就是:"礼失则昏,名失则愆。"他死后,"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这是鲁国人民受孔子精神感召,世世相承,按时行礼来表示对他的悼念。可见孔子一生是把"礼"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其目的是用"礼"来区别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等社会伦理以及等级贵贱,为当时的统治者提供治理动乱社会的药方②。

  ② 《左海经辨》载《皇清经解》卷一二五一。

  ① 《孟子》卷八《离娄下》。

  ② 《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赞》。

  ① 《史通》卷二《世家》。

  ② 《盂子》卷八《离娄下》孔了以"礼"为核心的治世药方,不合时宜,以致他周游列国,到处碰壁。孔子从政,一生中最得意的时间不过是五十六岁那年为鲁司寇,"与闻国政"三个月。这三个月与孔子一生七十三岁相较,是多么短暂。最后,他想得到一块祭肉,也成了泡影,只好离开鲁国。他周游列国十四年,吃尽了苦头,却一无所获,落魄得"累累若丧家之狗"。最艰难的一段是被困于陈、蔡。孔子一行被隔离在旷野,粮也断了,跟随的人也病了,孔子仍然"讲诵弦歌不衰"。①子路发起了脾气,子贡变了脸色。孔子坚信自若,引用《诗经》:"匪兕匪虎,率被旷野"来开导。他要弟子们追步伯夷、叔齐和王子比干。子路、子贡说:"先生的道至高至大,但天下不能容,是否稍稍降低一点标准呢?"②颜渊作了坚定的回答。他说:"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十分称赞颜渊,说:"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这个故事生动地表现了孔子至大至刚的个性和人格,也是孔子坚守理想信念的反映。《论语》载,"孔子罕言利"①,表现一种反功利精神。但在《孔子世家》里,司马迁塑造的孔子形象,"知其不可而为之",并不是反功利的精神,而是一种执着追求的精神,不达目的,绝不休止。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彻底的,忘我的,无私的奉献。这种奉献表现为"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但它只是反对急功近利,而并不是不要收获。《孔子世家》写孔子在政治上的潦倒落魄,"知其不可而为之",恰恰是以孔子在政治上的悲剧,来为尔后从事整理六经作铺垫。也就是说,司马迁笔下孔子的奉献精神,恰恰是为了社会经世的某种目的而献身的功利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才使得孔子在政治理想破灭以后,仍不甘心于沉寂无闻,而发愤致力于教育文化事业。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真精神,可以说是司马迁与孔子在人格和个性上的契合点。所以司马迁激昂地写道: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孔子的奋起和努力成功了,他成为人伦的万世师表,成为司马迁学习追步榜样。他景仰,他崇拜,简直到了忘情的地步。司马迁用夸张孔子及其弟子的贤能来表达他无限敬仰的感情。司马迁说,孔子"与闻国政三月",使鲁国大治,移风易俗,道不拾遗,甚至使邻近的大国齐国恐惧,要主动送一大片土地与鲁国修好。司马迁又借楚国令尹子西的口说,楚国的贤人没有一个赶得上孔子的高足弟子,以此衬托孔子的超凡入圣。最后,司马迁禁不住要直接说话了。司马迁说:太史公日:《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刁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②孔子的道德学问,像高山一样使人瞻仰,象大路一样导人遵行。孔子的悲剧,使司马迁伤感,他徘徊在演礼的讲堂,陷入了久久的沉思。孔子不苟合取容的精神,孔子办教育、述《六经》的功业,更使司马迁奋起,使司马迁看到了一代哲人的伟大,啊,孔子是无冕之王!司马迁激动了。在他的眼前仿佛展现出一条金光大道,他也仿佛看到了自己事业的追求与成功,于是他无限深情地① 参阅聂石僬《司马迁论稿》第151-152 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年出版。② 这一节行文及引语,系依据《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

  ① 为行文流畅作了语泽。《孔子世家》原文作:"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大子。夫子盍少贬焉?"② 《论语》第九《子罕》。

  申说要为孔子作世家的理由。

  司马迁说: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己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2、考信于六艺。司马迁对孔子的推尊,不是抽象的,而是十分具体的,即考信于六艺,折衷于夫子。先说考信于六艺。

  "考信于六艺",语见《伯夷列传》。司马迁说:"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六艺,即六经。司马迁述史,考信于六艺,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曰取材,二曰验证。

  取材。明王守仁说:"以事言曰史,以道言曰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①王守仁的"五经亦史论"未引起人们的注意。嗣后清人顾炎武、章学诚提出"六经皆史"的论断,受到了思想界、史学界的高度评价。其实早在西汉,司马迁就以《六经》为史料,撰写《史记》。《殷本纪赞》云:"太史公曰:余以《颂》次契之事,自成汤以来,采于《书》《诗》。"五帝、夏、殷、周诸本纪,三代、十二诸侯两年表,齐、鲁、燕、晋、宋、卫、孔子诸世家,以及仲尼弟子列传等篇,主要以六艺经传为史料。《太史公自序》云:"厥协《六经》异传。"十分鲜明地指出,要把《六经》异传综合起来,吸收到《史记》中去。验证。《太史公自序》云:"论考之行事。"行事,指所述之史,有论有考。《五帝本纪赞》云:"择其言尤雅者","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以古文验证百家之言,这是司马迁考信的原则之一。古文又以《六经》为主要文献,《史记》中作了反复的提示:《司马相如列传赞》:"《大雅》言王公大人而德建黎庶,《小雅》讥小己之得失,其流及上,所以言虽外殊,其合德一也。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淮南衡山列传赞》:"《诗》之所谓"戎狄是膺,荆舒是惩",信哉是言也。??夫荆楚剽勇轻悍,好作乱,乃自古记之矣。"《张释之冯唐列传赞》引《书》曰:"'不偏不党,王道荡荡,不党不偏,王道便便',张季、冯公近之矣。"《货殖列传》:"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使俗之渐民久矣。"司马迁"考信于六艺",《诗》《书》被经常引证。《礼书》叹美礼之用,"宰制万物,役使群众",为"洋洋美德"。《乐书》说:"治定功成,礼乐乃兴。"又说:"凡作乐者,所以节乐。"这是司马迁对音乐价值的一大发现。乐以节乐,抑制纵欲,于是礼乐相通。对于《易》,司马迁说:"盖孔子悦而喜《易》,《易》之为术,幽明远矣。"①又说:"《春秋》推见至隐,幽明远矣。"①《易》的内容讲天道,讲性命,故为幽明之变。《史记》中凡讲幽明的地方,就引用《易》理来说明。田完兴起于齐,卦得《观》之《否》就是例证。《外戚世家》综合依据《六经》讲人伦的夫妇关系。司马迁说:"《易》基乾坤,《诗》始《关瞧》,《书》美厘降,《春秋》讥不① ②《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赞》。

  ① 《传习录》卷一。

  ① 《史记》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赞》。

  亲迎,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礼》之用,唯婚姻为兢兢;夫乐调而四时和,阴阳之变,万物之统也,可不慎与?"总之,孔子删《诗》、《书》,定《礼》、《乐》,作《春秋》,序《易》,即整理六经,是孔子一生奋斗所成就的大事业,它沉淀了古文献中的精华。司马迁以六经作为评判历史价值与取舍的尺度,即考信于六艺,是符合当时的实际的,同时也寄托了作者的深意。3、折中于夫子。

  司马迁征引孔子言论评判史事人物,贯穿《史记》全书。《殷本纪赞》:"孔子曰:殷路车为善,而色尚白。"《封禅书》:"或问缔之说,孔子曰:'不知;知缔之说,其于天下也,视其掌'"。《鲁周公世家赞》:"余闻孔子称曰:甚矣鲁道之衰也,诛泗之间,龊龊如也。"引孔子之言评论、印证史事。《孝文本纪赞》:"孔子言'必世然后仁,善人之治国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诚哉是言!'"引孔子之言起兴,用以评论孝文帝为仁德之君。《吴太伯世家赞》:"孔子言吴太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宋微子世家赞》:"孔子称'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殷有三仁焉。'"直引孔子之言以评论历史人物。《留侯世家》、《万石张叔列传》、《田叔列传》都以孔子之言为权威性的脚注,用以印证自己的评论。《伯夷列传》:"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儒林列传》:"孔子闵王路废而邪道兴,于是论次《诗》《书》,修起《礼》《乐》。适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世以混浊莫能用,是以仲尼于七十余君无所遇,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矣'。西狩获麟,曰'吾道穷矣'。故因史记作《春秋》,以当王法,其辞微而指博,后世学者多录焉。"这是把《论语》的成句,孔子的言论,直接熔铸在自己的文章中,是那样的自然、贴切。最精妙的地方,是司马迁把孔子的话化用在文章中,完全成为自己的思想和用语。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虽百世可知也。"②这本来是说文化上的因革损益;可是司马迁在《佞幸列传赞》中化为憎愤佞幸的语言,他说:"甚哉爱憎之时,弥子暇之行,足以观后人佞幸矣,虽百世可知也。"孔子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①这是孔子抒发自己为政的理想,只表示一种志向;司马迁凝练成为一个单词,用以描写文景之世的太平景象,赞颂文帝之德,他在《孝景本纪赞》中说:"汉兴,孝文施大德,天下怀安。"这里"怀安"一词就是孔子抒志言论的凝缩。这类例证很多。如《管晏列传赞》,司马迁以愿为晏子"执鞭"来抒发内心深处叹知己难遇的感慨;《吕不韦列传赞》,用一个"闻"字,评论吕不韦官运亨通,养客好士,编述《吕氏春秋》,只不过是一个投机钻营,博取声名的"闻"者。这里的"执鞭","闻"等字眼,都是凝缩的孔子之言。由此可见,孔子思想养育司马迁思想是多么深厚。

  孔子论人,对智者、贤者、仁者、君子等词汇,皆有特定的含义和标准,具有高度理性化的内容。例如"君子"一词,在《论语》中,使用频率达一百零七次,基本含义有二:一指有道德的人,二指在上位的人。司马迁得心② 《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赞》。

  ① 《论语》第二《为政》。

  应手地运用,因其有特定含义而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同时在运用中又将其含义加以丰富和扩大,使所评论的历史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如说壶遂"深中隐厚","内廉行修","斯鞠躬君子也";蒯成侯周"操心坚正","可谓笃厚君子矣";万石、建陵、张叔,是"讷于言而敏于行"的"君子";甚至说文景时期,游敖嬉戏的六七十老翁是"有德君子"。司马迁在"君子"之上冠以修饰语,描述千差万别的各类有德君子,已经不是儒家笔下道貌岸然的有德君子或政治长者,而被巧妙地点化成为描写人物情性或品格的文学词汇。

  司马迁断言:"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在司马迁以前,此言未免夸大。但自董仲舒推尊于前,司马迁力行于后,尤其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推动,孔子在西汉日益显赫起业,成为独尊的儒术教主,在尔后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成为自天子王侯至庶民百姓的万世师表。司马迁发扬孔子学说及其精神的功绩是不容埋没的。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