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野心优雅:任志强回忆录->CHAPTER 13 我的私享生活 她永远是大事

她永远是大事

  平常的日子里很难和女儿在一起,通常都是长假带女儿出去。春节、五一、十一是带女儿到全国各地去度假的最好时机。春季去武夷山、海南、昆明、桂林这些气候温暖的地方,五一、十一则爬黄山、去沈阳、上少林、下青岛,女儿毕业那一年安排的是迎奥运、看奥运。

  七月就开始了奥运的开幕式预演,站在家里的阳台上就能看到鸟巢的灯光,少不了要让女儿到现场去看开幕式和各种比赛,虽然我的工作仍然很忙,但让女儿去看预演和开幕式则是更重要的大事。

  我的家在盘古大观南侧的楼上,华亭嘉园是华远开发建设的小区,用公司发放的住房补贴,我在这里购买了第一套商品房。站在楼顶层的平台上,正好可以清楚地看到水立方和鸟巢,站在阳台上甚至可以居高临下看到李宁在鸟巢顶圈的奔跑,这大约是最佳的摄影地点。

  每次预演家里都聚了许多朋友,拍夜景和烟花,会比周边任何一个角度都更宽广。临近开幕式的最后一次预演时,家里也来了许多朋友,在阳台上欢聚、照相。

  一会儿就来了两个民警来敲门,询问家里都有些什么人,尤其是不许有外国人!

  我告诉这两位民警,这是我的私人住宅,家里住了许多外国籍的朋友,但我并不违法,警察无权干涉。警察可以在屋顶上站岗、放哨、保卫奥运的安全,但却不能干涉我在私人住宅中接待家属和朋友。我告诉民警,开幕式很可能连凤凰电视台都会来(凤凰电视台曾专门到我家来看过场地,准备将采访台放在我家的阳台上,但后来他们选择了盘古大观)。这两位民警听到我的回答有些吃惊,也许这种情况让民警难以处理。一位女民警(可能是助手)要打电话向上级请示。我说你不用害怕,不管有多少外国籍人士,都不会是坏人。

  巧得很,那天在我家居住的有夫人舅舅的女儿和孩子,她们已经是美国籍了,还有我的好朋友阎阳生一大家人,阎阳生的弟弟和孩子是法国籍,还有几个朋友是香港人,都是为了奥运专门到北京来的。我无法满足让所有的朋友都能看预演和开幕式,但可以让他们到家里来看外景和烟花。灯光下的水立方不停地变换着屋顶与墙壁的颜色,如果不是站在高处,是无法看到这种屋顶的颜色变化的美景的。灯光下的鸟巢更是要从高处俯视,才能看出那种壮观的美。

  当我亮明了身份之后,这两位民警才放了心,虽然他们仍向上级报告这些情况,但我相信,他们的上级也会相信我这个遵纪守法的政协委员的,更不用说本届奥委会的主席、副主席都是充分了解我或者说是可以朋友相交的人。送这两位民警出门时我告诉他们以后不许再到我家里来敲门了,进了我家门后的任何事情都由我负责。

  以后他们再也没有来打扰过我了。

  如果是个普通的家庭,或许民警会提出许多不合理的要求,但当民警知道了我的身份,有了可以信任的安全保证之后,反倒可以不用那么紧张了。楼顶上除了民警之外,还有武警,他们有他们的安全职责,但不影响我们和平相处。

  开幕式当天,许多朋友专门带着相机来照相,哥哥是个摄影爱好者。这里照的照片在摄影杂志上刊登了许多张,连王文波这个专家级的摄影大师,也专门跑到我家的阳台来取景。

  这个消息传开之后,刘淀生等摄影迷也在闭幕式时背着三、四套各种各样的工具跑到这里来照相。几个大阳台上,开闭幕式时都架起了几十台机器,几十个人忙得团团转。

  这个暑假中女儿和全世界的体育爱好者们一样,沉浸在奥运的赛事和喜悦中。

  父亲对女儿的情意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虽然许多父亲不善于表达,但却可以为了女儿去摘天上的星星,纵有千辛万苦也绝无丝毫怨言。

  小时候的女儿最喜欢和我睡在一起,睡前听我读书、讲故事,但睡了之后的女儿,却像在梦中练武,一会儿拳打脚踢,一会儿翻来覆去,总要不停地起来给她盖被子,常常睡着睡着小脚丫就跑到了枕头上,从没有一次安安稳稳。

  每次和女儿睡在一起的第二天醒来,都像熬了一夜,但心里仍然是甜滋滋的,好在女儿只在周末回家。直到女儿上小学时,女儿回家时总是愿意和我睡在一起,这也许是天性。

  后来工作越来越忙,周末经常出差,陪女儿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心中却时刻惦记着女儿的一切。女儿的事,在父亲的心中,永远都是大事。

  一次女儿要看周杰伦的演唱会,而我知道这个消息时距离演唱会开始只有几天的时间了,我为了保险,分别托了冯仑、杨希、阎维文三位朋友帮助寻找演唱会的票,只怕不能满足女儿提出的要求,无论如何也要圆了女儿的心愿。当我从冯仑那里拿到演出票时,高兴地将这个消息发到了微博上,以让女儿知道,结果在微博上引起了许多的争论。有的说我在惯着孩子,应让孩子自己排队去买票,他们不知道我的女儿那时还在住校,有的说这么贵的演出票,是一种奢侈性消费,不利于对孩子的教育,有的说这样会将孩子变成了追星族,还有的说我在微博上发布是一种炫耀,总之批评占了多数。但我知道父爱是不讲代价的一种付出,没有道理只有亲情,对子女的教育中最重要的首先是爱,如果一个家庭之中缺少了父母的牵挂,就不会是一个温暖的家。

  有能力满足女儿这种并非常有的特殊要求,我认为是做父亲的责任,如果我有能力托朋友帮忙,为什么不努力去做呢?既然我已经严格地让女儿从小就脱离家庭,去全托的幼儿园、全托住宿的小学,培养其独立的生活精神,为什么不能让女儿把家当作最可靠的避风港呢?

  父亲永远是女儿的靠山,让她可以放心地去外面闯荡,也许她会在远离父母的看护后受伤,但她知道家是她可以无忧无虑安心疗伤的地方,她可以不用有任何顾忌地向父亲提出任何合理要求,甚至可以赖在父亲的怀中撒娇,对于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来说,这是她的权力。

  如果我无法满足女儿的要求,或不能满足女儿过分的要求,我会坦白地向女儿解释,平等地与女儿商量解决问题的替代方案,但我绝不会拒绝女儿的任何要求,更希望让女儿相信父亲永远都是她的后盾。

  在女儿的学校中,女儿的许多同学的父母也许是比我更富有的私企老板,也许是有显赫地位的政府官员,也许是特殊身份的明星,但我的女儿知道这些都不是她想要的,父母的财富与地位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父亲能给她的一份爱。

  从出生到现在,我没动过女儿一手指,也从没对女儿大声说过话,父亲的权威不是靠打或喝斥来树立和维护的,而是靠身体力行的榜样作用影响的,你的每一言、每一行都会在女儿幼小时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和夫人都没有吃零食的习惯,夫人的“愚民政策”,让女儿在上幼儿园之前甚至不知道冰棍、冰淇淋这类产品和饮料的滋味,家里放着的巧克力糖除了招待客人,几乎没人动,这种除了水果之外不吃零食的习惯,一直影响着女儿。

  每次带女儿回我的父母家看爷爷、奶奶时,妈妈总是准备了一大堆的零食,给孙子、孙女们吃,还要亲手剥开送到孙子、孙女的嘴中,女儿除了为让奶奶开心吃下之外,从不主动去吃。

  对孩子的教育不是靠讲大道理,而是言传身教中的感化,父母和长辈的行为是最好的案例,孩子总是首先从最亲近、最信赖的父母身上寻找做人的行为规范,并由观察中学会了待人接物的礼节,从父母对长辈和晚辈的态度中学会爱和恨,从父母对社会与事物的评价中分辨好与坏,从而慢慢形成了孩子自己的道德标准。古语云“子不教,父之过”。不是说父亲应如何去教育子女,但子女的学坏,除了可能被社会所影响外,首先来自家庭中的影响。

  男人们在小时候常被父母为培养男子汉气概而教育压抑自己的感情,不能自由地宣泄,常常让男孩子不敢在父母面前哭,也不敢在女孩子面前哭,更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哭,这种情感与心灵的压抑,就让男孩子们转而用另外一种方式发泄,就会用打架、争强去展示自己的勇敢,甚至在女孩子面前用暴力来显示自己的权威和强壮。其实每一次的展示之后,他并不能博得正义的欣赏,于是就当众一次比一次更强悍,而事后一次比一次更虚弱,内心中越加空虚,外表就越要假装强悍。在这种压抑之下成长的男孩子,当了父亲或丈夫时也仍然难以改变,内心世界中有一种恐惧,会在突发事情或情绪激动的时候暴露出来。

· 推荐:中国名人传记 红色经典 世界名人传记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