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华为教父任正非 > 第七章 独特的企业文化:华为“狼性文化”

第七章 独特的企业文化:华为“狼性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旗帜,海尔精神领袖张瑞敏说:“所有成功的企业必须有非常强烈的企业文化,用这个企业文化把所有人凝聚在一起,企业就会永不衰竭,永葆青春。”

  任正非崇拜狼,华为的文化也自然带有狼性。任正非说:“企业就是要发展一批狼。狼有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企业要扩张,必须有这三要素。每个部门都要有一个‘狼狈组织计划’,既要有进攻性的狼,又要有精于算计的狈。”

  依靠“狼性文化”,华为渡过了艰苦的岁月,站稳了脚跟,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了下来。“狼性文化”在华为一次创业过程中功不可没。随着华为走向国际化的步伐不断加快,“狼性文化”开始被否定,但是“狼性”作为一种精神被保留了下来。

  敏锐的嗅觉

  发达的嗅觉是狼寻找猎物的“强力武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狼依靠敏锐的嗅觉捕捉机会。“哪儿有肉,隔老远就能嗅到,一旦嗅到肉味就奋不顾身”。

  华为也培养了一群“狼”,这些“狼”嗅觉异常发达,能够嗅到“千里之外”的“肉味”,因此他们迅速抢占了先机,不断攻城略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老远就能嗅到

  狼拥有敏锐的嗅觉,距离两千米远就可以嗅到被捕猎动物的味道。狼的态度也很单纯,对成功坚定不移地向往。狼的耐心总是令人吃惊,它们可以为一个目标耗费很长时间而丝毫不感到厌烦。凭借敏锐的嗅觉、专一的目标、锲而不舍的耐性,狼总能获得成功。

  任正非能摸准产业脉动,并能做出正确的战略判断,像“狼”一样,对市场近于“血腥”的利润或“血腥”的寒冷都能提前嗅到。

  任正非,用“狼”来形容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他有着敏锐的嗅觉,能嗅出常人不能嗅出的味道。早在华为成立之初,做产品代理就使他看出了通信市场潜藏着的巨大商机,他毫不犹豫地“扎”了进去,研制出c&c08机,“农村包围城市”,开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了。

  适当领先的技术可以带来机会和利润,因此华为瞄准革命性的主流技术,实现质的飞跃,20世纪90年代,任正非已经嗅出了市场的味道,咬紧牙关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依靠集体奋斗,日夜攻关,重点突破,研制第一台数字程控交换机。

  1995年,任正非大胆预期新技术带来的无限机会,把研发目标转向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任正非坚信基于gsm的wcdma的技术方向,集中精力攻关。虽然,目前中国3g牌照迟迟不发,但是总会有发放的一天,那时华为将引领中国的移动通信技术前沿。

  华为市场策划与推广部部长郭海卫说,1999年,华为最先和中国移动一起做神州行预付费业务。当时他们已经提前觉察到这个将要出现的市场,私下做了技术储备。中国移动一提出需求,就立刻全力响应。一期工程全国铺了25个省市的点,只有华为一家承建。结果业务推出后,中国移动尝到了甜头,在二期招标时一次性给了华为8.2亿元,这是华为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合同,且利润率远高于其他产品。之后别的厂家跟进,如今该工程项目的价格只有当初的1\/5了。

  近年来,下一代网络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华为凭借着发达的嗅觉,嗅出了这股味道。它静悄悄地完成了从试验、试商用到商用的转化。2003年10月,华为在日内瓦国际通信展上推出了一整套下一代网络解决方案。

  2004年12月25日,国家发改委、信息产业部、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中国工程院等联合宣布,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的示范工程核心网cernet2主干网在北京正式开通。在这一工程的设备招标中,三家中标单位中就有华为一家。由于华为对下一代网络技术给予了很大的关注,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了中国下一代网络规模商用的“领航人”。

  敏锐的嗅觉带来了非凡的洞察力,任正非带着“狼群”总能赶在前面,先发制人,引领着前沿技术,这也使得华为生生不息,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

  奔跑的速度

  在盛大年轻主帅陈天桥身上,我们看到了狼奔跑的速度。2003年,陈天桥突然蹿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首富的位置,惊艳亮相之后,东奔西突:突袭新浪、垂青网络电视、结盟百度,速度之快令人叹服。

  作为老对手,摩托罗拉琢磨华为这匹难缠的“土狼”可不是一天两天了。摩托罗拉亚洲区总裁高瑞彬说,用户总觉得华为的反应速度快,机房一有问题,华为就能派人连夜赶到,立马修改。

  华为的最大优势是,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华为“狼团队”反应速度之快令国外同行都竖起了大拇指。华为曾经在45天内就完成了泰国ais智能网的安装测试和运行工作,而在国外电信设备商看来,这至少要半年。

  1996年,香港和记电信获得了固定电话运营牌照,但是它面临着一个难题:必须在3个月内完成所有移机不改号的工作,和记找了许多欧洲的设备供应商,但是它们最快的也得6个月,而且开出的更是天价。就在这“节骨眼”上,有人推荐了华为,华为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就圆满完成了任务。

  1997年,天津电信的人提出“学生在校园里打电话很困难”的问题。华为中研部副总裁方惟一回忆说,任正非当时紧急指示:“这是个金点子,立刻响应。”华为两个月后就做出了201校园卡,推出后市场反应热烈,很快推向全国。等其他公司反应过来时,华为已做了近一年时间。实际上,这项新业务只需要在交换机原本就有的200卡号功能上进行“一点点”技术创新,但就是这个小小创新,使华为在市场上变劣势为优势,最终虎口夺食,占据了40%的市场份额。

  2000年春节,黑龙江的一个本地网交换机中断,网上运行着多种机型,不知道问题出在哪个厂家的设备上。华为的技术人员在1天内从深圳赶到黑龙江,发现问题不在华为。偏偏出问题的厂商又迟迟没有回应,华为只好将自己的接入网改接到另一路由器上,通话才恢复。用户大喜,亲热地招呼:走走,出去喝酒。

  2003年6月中旬,华为员工刘彦玲接到去阿塞拜疆开局的任务。她刚刚在家前后不过一个小时,就赶快整理资料,经过20个小时没合眼,又匆匆办理签证,26号抵达阿塞拜疆。当时的阿塞拜疆经济不佳,很像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商品短缺。刘彦玲在那里熬了两三个通宵,开局圆满成功。7月31日回国的她终于可以美美地饱餐一顿了。但是8月19号,又突然接到通知,要把俄罗斯v110问题拿下,她又开始了艰苦的攻关。10月1日,刘彦玲飞抵莫斯科,10月9日,升级活动开始,升级第二个局和第三个局就大费周折了,业务没跑起来,也没法定位问题出在哪里。她和几个同事开始认真研究协议,找问题,反反复复,终于找出了点眉目,随即开始修改代码,迅速将方案修改完毕。接着升级,每一次呼叫,华为人心都怦怦跳个不停,呼叫终于开通了。大家欢呼起来。

  “充满扩张的力量”

  狼有一种强者心态,无论是凶猛的猎豹,还是身强力壮的野牛和驯鹿,或是有“长跑冠军”美称的黄羊,一旦狼下定决心,就会寻找适当的机会,果断出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中华民族是一种忍耐的文化,而不是扩张的文化。我们就是要在利益均沾原则上强行推行扩张文化。”任正非有着打破传统的气魄,他强调,“华为要用5~10年的时间将内部关系合理地理顺,使之充满扩张的力量。”

  果断决策

  饥肠辘辘的狼群碰到了猎物,它们会毫不犹豫地做出决策,果断决策让狼抓住了最好的时机,向猎物发动突然袭击,美美地饱餐一顿。

  华为创立的时候,正是中国商品短缺的年代,巨大的需求和有限的供给矛盾突出。但是中国电信市场被跨国巨头垄断,价格昂贵,巨额的利润都装进了外国人的钱袋。由于没有独立的技术产权,政府只能花巨资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技术被外国电信运营商垄断了,中国企业要立足,拥有自主技术是关键。华为面临着一个选择:搞自主研发风险大,等于找死;不搞技术研发,就是等死。任正非在关键时刻成了指路人,果断做出决定:死也要死得光明磊落,搞技术研发。

  从1994年起,华为开始进入无线业务。中国电信决定采用新的制式——gsm制式,华为的ets450制式已经过时。当时华为人担心产品最早也得1998年才能上市,那时国外厂商早已分割完市场了。经过一番研究后,1996年,任正非果断敲定:挥师gsm业务。华为常务副总裁徐直军后来在接受《财经》杂志采访时也表示,现在来看“当时的决策是正确的”。华为的这一决定为进入3g市场培养了后备军。

  在进军美国市场前,任正非曾经与钱伯斯有过接触,并向他表达了友好合作的愿望,但是思科根本看不上这个“无名小辈”。钱伯斯提出干脆思科兼并华为得了,最终双方不欢而散。后来“老虎嘴上拔牙”,任正非提出“敢打才能和,小输就是赢”。最后,以体面的方先和解,华为名声大振。

  古人云:“当断不断,必受其乱。”任正非深知这一弊端,当机立断,果断决策,争取到了最好的商机,使华为一帆风顺地走下去。

  执行力至上

  狼体型如狗,与魁梧的肉食动物相比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但是狼却是动物世界里的强悍者。狼能够将体型和力量比自己大得多的牛置于死地,甚至敢于与强壮的狮子叫板,连素有“群兽之王”称号的虎也惧怕群狼三分。狼之所以有这样的威力,关键在于它惊人的执行力。

  日本软银公司董事长孙正义谈到:“三流的点子加一流的执行力,永远比一流的点子加三流的执行力更好。”中国民营企业大多数寿命都很短,很大原因是工作效率低,执行力度不够。要提高竞争力,执行力是关键。

  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华为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绩,在高速飞奔的道路上没有出现过执行力模糊、团队模糊的危机,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强大的执行力。

  在新员工培训中,有一条铁的纪律:“穿皮鞋、西裤、衬衫、打领带,一个都不能少。”在进入公司的第一天起,就将被仔细检查,不合格者立即改正,否则就有可能被退回。许多人习惯了随意的休闲装束,对这种要求感到“浑身不自在”,而华为却坚决执行这一规定,因为这是完成学生向职业转变的标志。

  任正非认为,执行力就是竞争力。军人出身的任正非深知,要保证战斗力就必须有强劲的执行力。华为也染上了浓重的军事色彩,在军事化管理中,公司强调:不合理的制度只有修改后才可以不遵守。任正非也明白,公司的规章制度是有不合理之处,但是他为了保证执行的效率和速度,宁可犯一些错误。

  1999年4月,员工汪宏被派遣到肯尼亚,负责ets450项目的工程实施。这是华为在非洲的第一个项目,任正非希望把它做成样板工程。为了尽快了解现场,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汪宏来到距肯尼亚首都80多公里远的工程现场奈瓦夏小镇(naivasha),迅速开展工作。一天深夜,用户打来电话说华为设备所在的机房有异味飘出,汪宏紧急奔赴现场,原来是其他厂家的电流模块被烧掉了,正散发出难闻的味道。为保证安全,他接连测试各项设备,直到凌晨3点多钟。经过9个月的艰苦努力,经过测试,合作方对结果非常满意。

  在??塞俄比亚开局更是不容易,基站建在一座海拔近4000米的山上。一路上都是土路,早晨8:30出发,11:00才能到机房。为争取更多的时间,他中午只能留在山上,饿了就啃面包。基站上气温低,风力大,架设天线困难。但他克服了重重难题,圆满地完成了任务,顺利通过了验收。

  华为今日的成功,正是依靠着华为人强大的执行力才完成的。华为贯彻执行力只有一个原则:万众一心。方法、手段只是形式,重要的是统一思想,使上下级相互认同,真正走出执行力实现难的瓶颈,实现共赢。

  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狼子野心”,狼是难缠的,不达目的永远不会罢休。它会想尽各种招数,实现自己的目的。跨国公司称华为是“难缠的土狼”,令它们坐卧不安,很有道理。

  华为研制出自己的交换机以后,承接的第一单业务就是浙江义乌试验局。当时华为刚刚起步,“群众基础”不好,没有打广告的经济实力,大多数业务都是赊销。因此,义乌是华为展示自己、获得生存权的一次最重要的机会,一旦失败了,华为就要倒下。一位曾经经历了那场惊心动魄的苦战的华为人说:“如果那次真的出了什么错,没有搞成,就没有今天的华为了。”带着公司的希望,华为人奔赴义乌,前后整整四个月,大家与机器吃住在一起,经过反复的调试,完成了第一个试验局。

  1992年,华为万门机的方案基本确定了,就招募了一批技术骨干开始研发。为了尽快研制成功,科研小组从周一到周六,早出晚归,一心扑在机器上。一个休息天,在公司吃完午饭,刘平刚想美美地睡一觉,就被李一男叫走,进行联合调试。忙碌一番后,李一男在一个模块上拨号,另一模块电话振铃响了起来,两人欢呼起来。李一男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刚才做试验时,是不是设置了‘永久连接’?”刘平检查一下果然是。去掉永久连接后又不通了,软件还是有问题。经过反复的琢磨和试验,电话终于打通了,而一天的时光也溜走了。

  窄带电话网信令网是技术的制高点,后来的电话就是采用这一网络运行模式。在开发这一技术的过程中,华为人遇到了一些难以克服的技术难题,大家都快要急死了。马上邮电部就要派人去测试了,设备却老死机,反复检查,发现是某个部件出现异常高温导致的,但问题一时无法解决。在测试当天,大家的“鬼点子”来了,在那台机器后面放了一台台扇,总算蒙混过关了。

  邮电部人员刚走,他们就马上又开始忙了。大家把设计图纸和各部件都检查了一遍,“众里寻她千百度”,问题还是没解决。干脆鏖战,一次偶然的机会,终于找到答案了,原来一个电容焊反了,调整过来就正常了。等到故障排除时,技术人员在机房已经住了一个月了。

  正是靠着这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华为人不断攻破一个个难题,为华为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狮虎也惧群狼三分

  人常说,见过成群的狼,没有见过成群的虎。狼喜欢群体行动,狼群行动具有超强的一致性,同心协力。不论胜败它们都共同面对:胜利则共享胜利的果实,失败则拼死相救。这种超强的凝聚力确保狼群在行动中同进同退,内部保持着高度的协调。

  单个的狼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狼群。狼群为了达到目的勇往直前,不管前面是狮子、老虎,还是拥有先进武装的人类,统统不是它们的对手,会被它们全部吃掉。

  三国时期的孙仲谋言:“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单枪匹马是没有力量的,天才也是产生于天才的民众之中的。华为依靠群体的力量,群策群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乘风破浪前进。

  战无不胜

  狼猎食时通常不会单独行动,而是依靠群体的力量共同奋斗。众狼一心,众志成城,狼群的阵势,就是凶猛的猎豹也要退让三分,狼的团队精神震慑四方。

  任正非的“狼团队”之所以有着强大的攻击力,也是源于强大的团队合作。他认为,英雄是一个群体,个人要抑制英雄情结。

  华为在产品研发过程中,遵循国际上最规范的软件工程化设计方法。这种方法需要群策群力,每个人都必须开放自己,形成一个良好的团队,使集体智慧得到最好的发挥。

  1996年,张爱东从浙江大学毕业不久,来到华为,就接到h产品急需的t120协议的研究任务。1998年,h产品进入生死关头,硬件单板开发出来没有进行过一次升级,软件面临着与国外产品互联互控的问题,整个系统运作稳定性极差。中研总部对h产品线进行了重新调整,他开始负责软件工作。至此,华为集中所有精英开赴宁夏,集中作战。回深圳后,在华为4号楼的一个房间里,他们又开始了艰苦的攻关。十来个人分为开发与测试两组,大家切断与外界的一切联系,过起了集中营般的生活。期间,大家学习软件版本库,进行版本控制,首次提出了“虚拟mcu”、“虚拟终端”等大网组建思想,并一一付诸实践,解决了福建、云南等地的组网问题。但是,h产品在市场上仍然是屡战屡败,华为人却屡败屡战。

  2002年的一天,喻建华等3名华为员工匆匆来到俄罗斯,他们肩负着艰巨的任务:要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在莫斯科开通华为第一个3g海外试验局。这是华为派去的第二批技术人员了。此时关于3g标准的争论仍不见分晓,3g的泡沫愈演愈烈。莫斯科这家运营商对此也犹豫不决,以前另一家公司曾在这里栽过跟头,这次与华为合作,他们心里也没底。

  运营商摇摆不定,给华为带来的困难很大。没有核心机房,大批试验局物料滞留在海关,运营商不同意华为使用他们的内部传输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在这时,机会来了。国际电信联盟和gsm协会在莫斯科举办了一个研讨会,华为终于有展示的机会了。时间限定3天,华为人迅速安装好基站,装好软件。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兴致勃勃却又扫兴一半。控制器和基站就是接不通,数据业务也有问题,视频点播速率太慢。还有最后一天时间,大家可急坏了,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他们在机房架起会议电视,通过宽带接到互联网,一直连接到遥远的上海开放实验室,同时通过长途电话与总部联系,就这样,三地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沟通,共商对策。经过一个不眠之夜,故障终于排除了。在运营商的带领下,专家们和有关部门官员在奔驰的测试车上,饱览了莫斯科街景和市貌。此外还在手机上,一眨眼工夫就下载了一段“懒猫伸腰”视频流,在场的俄罗斯人都惊讶了。

  这是一支战无不胜的队伍,在一系列的技术攻关中,他们团结一心,共同排除故障,依靠集体的力量取得了一次次的成功。拥有这样的队伍,华为能不成功吗?

  管理需要团队

  尤西姆说:“管理团队的能力比一把手的领导能力更重要,管理团队更能有效预示公司的绩效。”

  ibm前ceo郭士纳的许多战略决策都是来自于企业中的许多高级幕僚,如接受原ibm高级副总裁丹尼·韦尔什向it服务转型思想的建议;与丹尼·韦尔什反复讨论酝酿发展电子商务的决策等。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ceo杰克·韦尔奇在听取了顾问的建议后,推行六西格玛,最终超越了摩托罗拉。

  在管理上,任正非也认识到靠一个人的决策难免会出问题,所以管理决策需要一个班子,要靠集体的智慧。

  2001年之后,任正非开始着手改变这个局面。他任命洪天峰为公司的coo,负责公司的日常业务。

  2001年,华为成立投资决策委员会,由资深副总裁费敏担纲。

  2002年,华为成立营销工程部,郑宝用担任总裁。郑宝用病后由徐文伟接任。

  2004年,任正非痛下决心,正式将公司战略与营销职能统一划归营销工程部,任命徐直军为部门总裁。

  2004年11月,华为又做了一次重大调整,将公司层面的日常最高决策层重组为执行管理团队(execute management team,emt),主要业务部门经过重新组合,组建了市场和服务、战略和市场营销、产品和解决方案、运作和交付四大部门,分别由胡厚坤、徐直军、费敏和洪天峰负责。加上财务、策略和合作、人力资源三大部门,被重组成七大部门。

  目前华为已形成在董事长孙亚芳领导下,常务副总裁徐直军、财务总监纪平、产品总裁费敏、销售与服务部门总裁胡厚坤、资本与人力部门郭平、首席运营官洪天峰等“六大金刚”各司其职,协同合作的新气象。

  “门户开放”

  狼和秃鹫是一对很好的搭档。它们都很喜欢吃动物的腐肉,但狼在陆地上活动,用眼睛所能看到的范围有限。秃鹫在高空飞翔,观察的范围就比较大,容易发现动物的尸体,但是它不能撕开动物厚重的皮毛。所以,秃鹫就找狼帮忙,分工合作就可以共享可口的食物。狼对食物很珍惜,总希望独享,然而它明白,如果没有秃鹫的引领,自己是绝对不会轻松地找到食物的,因此狼对秃鹫满怀感激,愿意与它共享食物。

  任正非明白,华为的崛起离不开客户的支持。为此,华为在发展的过程中以让利的方式与客户成立合资公司,建立普遍的客户关系。

  1996年,招商银行开始与华为合作,推出买方信贷业务,允许邮电部门从招商银行贷款购买华为的设备,华为再从银行提取货款。

  1997年,任正非首次提出与用户建立合资公司,让利赢得客户的信任。这既促进了销售,又疏通了长期客户关系。

  犹如20世纪初,美国由于错过机会,为分得一杯羹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一样,华为是一个后起小生,虽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魄,但是公然与跨国巨头做对,难免会碰得头破血流。何不采取迂回的政策,友好相处呢?任正非充分估计了华为的实力,提出要与跨国巨头发展友商关系,韬光养晦,互惠互利,尽量为自己争取宽松的发展环境。

  2003年3月20日,正当华为遭受“狮子王”的疯狂撕咬时,3com伸出了援手,两家成立合资公司。官司结束后,华为产品短期内无法进入美国市场。但是,通过3com,华为名正言顺地进入了美国市场,而3com则借助华为迅速在中国市场上打开了局面。同年8月29日,华为与西门子宣布成立鼎桥合资公司,共同研发td-scdma,昔日的“冤家”终于走到了一起,开始和平相处了。借助西门子,华为迅速打进了欧洲腹地;而西门子,联合华为,在中国市场上又增加了很大份额。

  2003年9月16日,德国英飞凌科技公司总裁兼ceo舒马赫来到华为,与董事长孙亚芳亲切握手,在3g领域华为又多了一位朋友。英飞凌是全球第六大半导体厂商,在2g、3g芯片和全套解决方案上技术成熟。双方在北京共同宣布,合作开发低成本的wcdma手机平台。此次合作对于快速研发wcdma商用手机平台,迅速占领市场,实现共赢提供了条件。

  截止到2005年为止,华为已经先后与德州仪器、ibm、摩托罗拉、朗讯、英特尔、sun等大公司展开了合作。

  “狼性文化”的扬弃

  古往今来,狼给人类留下的印象是凶残狡诈,人们把狼性归结为野蛮、残忍、贪婪、暴虐。任正非自称是一匹来自东方的“土狼”,“凶猛而难缠”;华为的企业文化也定位为“狼性文化”,“狼精神”在华为一次创业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狼性文化”是战争年代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规模的疾风暴雨式的革命运动已经过去,合作共赢成为时代的要求。时代在变,企业文化也应该随着变化,这才是客观真理。

  现在,在许多场合任正非已经不再讲“狼”了,而是大力提倡“友商”,学“以土地换和平”的拉宾,努力营造和平氛围,为华为的国际化开路。

  “狼性”是时代的“产儿”

  任正非提出“狼性文化”,可以说是对几千年来中华文明的传统的叛逆,为滞后的农耕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是对传统的振聋发聩的批判。

  但是,任何事物都离不开它的时代,“狼性文化”也是时代的“产儿”。任正非当初选择“狼性文化”是时代的必然,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20世纪80年代,他推出“狼性文化”无可厚非。“狼性文化”是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文明转型的产物,是市场经济初级阶段、不规范的体制和刚刚起步的企业发展的产物。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启动,刚经历了“文革”的创伤,各项制度都有待于完善。为了迅速摆脱落后的状态,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政府给予外资企业许多优惠条件,这些外资企业在中国享受着“超国民待遇”。本来“家底”就“殷实”的外资企业一拥而入,迅速占领了巨大的中国市场,形成市场垄断,攫取着高额的利润。

  中国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经济实力比较弱小,民营企业刚开始成长。然而,就在“家门口”,它们就遭到了外资企业的强势“围剿”,若与之正面硬抗,无异于“鸡蛋碰石头”,只会落得个被歼灭的下场。而且由于两者的地位差别,竞争一开始就不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本来起跑就晚了,还要突破重重障碍,生存更是举步维艰。于是,它们要想生存,就需要有“狼的精神,要有敏锐的嗅觉、强烈的竞争意识、团队合作和牺牲精神”。因此,它们自然会选择“狼性”,不大讲究规则。

  20世纪80年代是冒险的时代,也可以说是中国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没有“狼性”,畏首畏尾,企业根本就不会成长起来。

  在西方资本积累时期也存在这一现象。在原始资本积累时期,疯狂的殖民掠夺和奴役,“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践踏人间的一切法律”,铤而走险……所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原始积累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

  “狼性文化”使华为人具有深重的忧患意识,时刻保持警惕,积极捕捉战机、果断决策、蓄势待发、有效执行、团结协作,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正是由于不起眼的“狼团队”奋力拼搏,华为才得以生存下来,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这种文化,为华为的成长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如果没有“狼精神”,或许华为就活不下来,也就走不到今天了。

  “狼性文化”是时代的产物,它也必然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这是客观的事实。

  “狼性”更要“人性”

  在一次创业阶段,“狼性文化”为华为的成长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随着华为走向国际,“狼性文化”的弊端日益暴露。“狼性文化”是市场发育不完善、体制不规范的产物,随着市场逐步成熟,各项规则会逐渐完善,为有序竞争创造了环境。

  说到底,“狼性文化”是战争文化,给华为自身也带来了不少麻烦,“狼”跑到哪里,都会引起对手的高度警惕。思科首先开始遏制,华为招来了令人头疼的官司;欲收购马克尼公司,遭到了英国政府的拒绝,生意泡汤,爱立信得手;欲在印度投资办厂,又遭到印度政府以国家安全为名的强烈反对……一连串的麻烦使华为在海外的扩张受阻,虽然包含着一些歧视,但是也不能忽视“狼性文化”的影响。

  为了华为的发展,任正非的身体健康每况愈下,糖尿病、高血压、颈椎病都有。由于狼的无情竞争,华为内部气氛紧张。紧张地加班,拼命地工作,未老先衰……更重要的是“狼群”内部开始出现不和谐,许多人开始走出去创业,甚至成为老东家的竞争对手。

  对于华为遭遇的这些难题,任正非也已经意识到“狼性文化”需要转型,“狼性”只是手段,人性才是根本。做企业确实需要有点狼性,时刻有危机感,处处行动要领先,但是“狼性”也遵守规则,有秩序的竞争。但是,“狼性”最终还要回归人性,只有散发着人性光芒的企业才能基业长青。

  企业凭借强大的执行力、战斗力和凝聚力跃过了生存线,开始了向大企业迈进的过程,这就需要减少文化中的刚性,这是企业保持长久活力的关键。华为已成功完成了一次创业,现在正在向二次创业过渡,人性化成为转型的关键。

  著名经济学家毛仲强说:“现代企业管理的重大责任,就在于谋求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两者的一致,两者越一致管理效果就越好。”这就是人性化的管理,关怀员工,激起他们的工作热情,企业才能更快进步。近年来,任正非身体力行,逐渐放弃《华为基本法》,废除“加班文化”,实现管理与国际接轨,“狼性文化”正在经历着艰难的转型。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平共赢成为时代要求,人的作用和价值日益彰显。华人企业领袖施振荣曾说,创业的三十年实际上是在经营人性。这一人性化管理使宏碁人才辈出,迅速成长为全球大企业。

  随着华为向国际大公司迈进,任正非已在有意识地淡化“狼性”,遵循国际共同的商业价值取向,与国际巨头为友,有了真正的“绅士”风度,人性越来越浓。

  从“狼性”到“兼容并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对跨国大企业而言,需要有一套全球化的标准和规则,在制定和执行的时候就要考虑到文化的包容性和共生性。在一个地方成功的经验,在另一个地方可能会导致失败,所以必须尊重差异,做到兼容并蓄。

  要做世界级企业,就要有世界级企业的气魄,兼容并蓄。要真正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大公司,首先就要有一种兼容并蓄的大企业文化。任正非要做世界级企业,国际化是成就这一目标的关键。走出国门,在国内一度成功的“狼性文化”就面临着一个门槛,带有鲜明个性的华为特色就需要转变。

  企业跨国经营,要实现商业目标需要融合三种文化:企业文化、自己国家的文化、目标市场国家的文化。近年来,华为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淡化华为文化,考虑到跨文化的差别,发展兼容并蓄的文化也日益迫切。

  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习惯作风等方面差异很大。一次,在华为印度研究所,一个项目组在讨论技术方案时双方争执不下,国内去的员工相互拼命叫嚷,争吵场面激烈,这时一位印度经理悄悄把一方拉到一边,说:“你们不要那???大声,如果你很愤怒,就使劲握着拳头,等平静下来再去讨论。”

  文化融合是引进海外人才的关键。华为海外研究所招募外籍员工很困难,因此必须破除狭隘的企业文化和民族文化。2000年以后,任正非对“狼性文化”的宣传逐渐淡化,华为文化开始向西漂移,逐步建立具有普遍价值的商业文化。“狼性文化”在完成了它的使命后淡出,华为文化逐渐有了更多的包容性,更有了大企业的气派,实现对“狼性文化”的超越是华为迈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 推荐:中国名人传记 红色经典 世界名人传记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