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前言
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海军作战部部长、五星上将切斯特·威廉·尼米兹(1885—1966)出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弗雷德里克斯堡一个普通的日耳曼移民家庭。幼时家境贫寒,经历过一段艰难岁月。贫困的山区生活培养了尼米兹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意志,而得克萨斯人淳利、豪爽的民风又造就了尼米兹乐观开朗的性格。在少年尼米兹的心中,始终有一种要冲破命运的樊篱、去成就大业的渴望。他不愿被困于封闭狭小的山乡,而希望到广阔的世界去驰骋、翱翔。
机会终于在他15岁时悄然而至——海军军官学校向有志青年敞开了大门。对于海洋,尼米兹并不陌生,当过水手的祖父娓娓动听的诉说。曾使他满怀蔚蓝色的梦想。能够到舰艇上去当水兵,到海洋上去航行,在神秘浩瀚、魅力无穷的海上世界施展自己的抱负和才华,这正好契合了这位雄心勃勃、力求发展的少年的心愿。尼米兹果断地作出了持续一生的选择——当海军去!从此义无反顾,也从未动摇。
进入海军军校的尼米兹,视野大开,干劲十足。他刻苦钻研、虚心求教,获取了大量受益终生的知识和技能,并结识了一大批志向远大的海军同仁,其中包括日后成为他左膀右臂的哈尔西。1905年,尼米兹以全班114人中第7名的优异成绩毕业。
以在“俄亥俄”号上实习为开端,尼米兹与舰艇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漫长的海军生涯中,他亲自驾驶、指挥过包括潜艇、战列规、驱逐舰、巡洋舰、大型航空母舰在内的所有类型的舰只,从事过除航空兵以外的海军的每一项工作。在实践和教学中,他勇于开拓,勤于思考,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开创了基层海军发展的新局面。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出众的指挥才能、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他日益受到高层人士的赏识,也奠定了他日后的发展基础。早在珍珠港事件爆发之前,尼米兹已深得罗斯福总统器重,并被提名为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只是由于他自己的退让,这一职务才交由另一将军担任。
珍珠港的黑色风暴使美国海军遭到致命打击,使包括尼米兹在内的美军官兵痛心疾首、义愤填膺。也正是在这个时刻,尼米兹下定决心,摒弃一切杂念,临危受命,力挽太平洋“狂澜”。在特殊情况下做到这一点决非易事。当时的美国海军几近倾覆,且军心涣散、士气低落,要把残缺不全的兵力聚集到一起,以对抗气焰嚣张的强大日军并最终战胜它,这不仅需要大无畏的气魄、超人一筹的韬略谋算、卓越的战术指挥才能,而且更需要不惜一切的献身精神、置荣辱于不顾的勇气。
尼米兹具备成就大业的一切素质,他凭借高超的斗争艺术不仅扭转了战争初期的不利局面,而且把战争逐步引向了深入,直至最终击败敌军。在浊浪冲天的太平洋战场上,日美双方剑拔弩张、斗智斗勇,绘出了一幕慕惊心动魄、惨烈悲壮的战争画面。可以说,正是尼米兹和他率领的一批勇士挽救了太平洋战场美国海军的命运,也挽救了美国的命运。在尼米兹的领导下,美国海军在战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仅太平洋战区就拥有大小舰船5000余艘、飞机1.5万架,以及数十个航空基地和海军基地,构成了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尼米兹手下有21名陆海军将官,统辖6水海军陆战师和6个陆军师,他本人也逐渐威名远扬,成为一位非凡人物。
尼米兹所指挥的太平洋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一部分,这一胜利具有世界意义。尼米兹和一大批代表同盟国的将领也因而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
当然,作为二战时期西方的一代名将,其思维方法、价值观念以及为人处事的方方面面都有许多我们无法苟同的地方,其发展道路也显示了他个人奋斗的勃勃野心。他提倡统一指挥,有个人权力欲的因素;与麦克阿瑟争斗不休,也难以掩饰其嫉妒和失落的不平衡心理;而当他担任海军作战部部长之后,又转而反对统一指挥,大力为海军的发展鼓噪舆论,反映出其作为海军将领的局限性。
诚然,我们无意以我们的标准来评定和衡量一个西方将领。见仁见智,相信读者自有高论。
但是,以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为范畴,人们不应忘记,一位有着亚麻色头发、炯炯有神的双眼,颇具儒将风范的传奇人物与一场恢宏壮阔的战争之间的联系。
历史向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杰出贡献的人们致以深深的敬意。
王帆
1994年9月27日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