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拿破仑大传 > 第五章

第五章

  歌德说:“在最终的时刻,拿破仑来到上帝面前。魔鬼开始宣读波拿巴家族的罪行。圣父喝令停止,不允许德国的诉状念个没完。‘要是你不敢与他对抗,就别指望把他下地狱。’”

  一、流放之初

  苍茫的大海,水面上风平浪静。危岩上,拿破仑独自站立,背着双手,极目远眺。空旷、寂寞,时刻困扰着他。

  远远看去,昔日的帝王更加肥胖,个子显得更矮,年龄已经被淡化。此刻,他仍然穿着绿色衣服,荣誉军团的星章闪闪发光;手上,拿着三角帽。脑袋很突出,褐色的头发密密麻麻,已经出现了白发,双肩有力地托着脖子。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印痕,没有皱纹,只是臃肿的下巴有伤大雅。唯一漂亮的是鼻子和牙齿。

  医生们详细地记录了他的健康状况:“脉搏一般在六十二以下,胸部发达……”拿破仑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也清楚,当然,他要充分地利用自身的能量。他说:“我好像听不到自己的心跳,难道我没有心脏?上帝赐给我两大宝物,第一,能随时随地入眠;第二,严格控制饮食……多吃容易生病,少吃当然没有坏处。”

  他认为,充沛的精力能够挽救生命。他曾对梅特涅说:“之所以会死亡,是因为缺乏活力。昨天,我从车上重重地摔出来,但是,我对自己说:不能死。换了别人,肯定死了。”

  二、人格魅力

  是什么支撑着拿破仑?自信,精力,想象。

  拿破仑自己曾说:“我与其他人不同,那些道德和老规矩不适合我。”他的第一篇政治论文,开头就突出“我”。人到中年时,仍然初衷不改:“只有我,我的地位让我懂得,什么是统治。”他在任执政时也说过:“我坚信,要统治法兰西,除我之外,别无他选。我的死亡,将是法国最大的不幸。”不过,他只对亲信才说这样的话。对俄战争失败,有人问他:“现在由谁来维护法国的荣誉?”他回答:“我的名字。”

  也许,人们把这归结为野心。其实,这是拿破仑自信的反映。抱负越远大,成就越高,这是规律。为此,他曾对朋友罗德雷解释道:“我从不承认自己有野心,如果有,那也是上帝赐给我的。但它不会唆使我去排挤别人……我从没想过为野心去奋斗,更不会屈从于野心的支配。只是在恰当的时候,它才会冒出来。”

  当他还是将军时,就明确了自己的信念:重建法国。这是一种使命感,他对罗德雷说:“时代已经不同。我的使命是建立国家,绝不是摧毁国家。”有一次,他提到诗人高乃依,自喻道:“此人的伟大从何而来?请问红衣主教,您知道这是什么?天才!它来自上苍之火。”红衣主教说,诗人并未见到上帝的火花。拿破仑轻蔑地回答:“他正是因此才伟大!”这无异于他在自己宣布:“我是天才!”

  坚强的意志,不懈的追求,这是拿破仑生就的本领。在他看来,兴趣只是完成事业的前提,意志如同智慧,是最强的动力。对于天才,他这样描述:“我崇尚权力,我爱它,只不过,这是艺术家的爱。琴师爱琴,是为了奏出动听的乐曲。”

  当他只是个二十七岁的年轻将军时,就得到了周围人的敬佩。他只知命令,生来的指挥人才,无须人教。有谁能比他指挥得更好吗?自信,带给他威严;那些君主帝王们,除了嫉妒别无他能。少年时代,同学就将他看做疆场上的统帅。提到拿破仑,将士们会感到发自肺腑的敬意。他的一个亲信曾写道:“他讲话时,人们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因为,他的话强劲有力;就是他不说话的时候,都能威慑大家;人们都知道,他不说话并不是因为不高兴。我们都感受到,他有一种崇高的思想,没有人敢与他轻浮。”

  一次,拿破仑在马尔梅松和朋友聊天时认真地说:“我从不觉得有什么事可笑或滑稽,权力更是如此。”他的另一特点是善于分析,称得上是个心理学家。他对自己分析得很透彻,曾教导弟弟路易:“为君之道,威严尤为重要,不可苟于言笑……人民爱戴国君,不应缺少敬仰、尊重与畏惧。如果国王只知道‘好好好,是是是’,国家必然乱成一团。”而他自己赢得的爱戴与敬畏,无人可及。

  他强调威严,并非是冷血无情。相反,随着年龄的增长,拿破仑待人越来越平易。他说:“真正伟大的人,不会只盯着自己的业绩不停地傻笑。”他从不张扬自己的成绩,对此一笑了之。加冕典礼之前,拿破仑像个孩子似的说道:“以后,各国君主都要管我叫皇兄,有趣吧?”

  有一回,拿破仑嘱咐去圣彼得堡的大使说:“要知道,亚历山大皇兄是个很讲排场的人,喜欢出外游玩。这回,要让他玩个痛快!”不过,有时直率过头,会令那些君主们感到尴尬。那次,在德累斯顿大王公们的宴席上,他说:“想当初,我是个没人看得起的中尉。”在座的人大惊,低下头看着自己面前的盘碟不知所措。拿破仑若无其事地继续说:“后来,有幸在瓦伦斯第二炮兵团做中尉……”

  在提尔西特时,他正好与沙皇同桌,却探起身子问隔一桌子的人:“你们那里一年能收缴多少糖税?”在场的人都十分窘迫。因为,皇帝们是从来不提钱的,他们只知道花钱!

  拿破仑一生真诚,从不隐瞒自己的错误。马尔蒙在记述中写道:“拿破仑是不说假话的,他的正义感很强,能够宽恕别人的错误。只要你有充分的理由,他就会考虑你的意见。如果是合适的场合,你可以对他畅所欲言。”这段话是非常可信的,因为写此话之前,拿破仑刚刚斥责过马尔蒙。

  对于那些献媚讨好的人,休想从拿破仑这里得到好处。同时,敢于直言相谏的人,他倒是非常尊敬。作家夏多布里昂曾经抨击过拿破仑,但他却不计较。在他执政期间,会经常邀请那些敢于在会上顶撞他的人吃饭。法俄战争中,有名俘虏毫不隐瞒地讲了莫斯科大火的情况。拿破仑大怒,下令把俘虏带走,但立即命人召回,而且握着他的手说:“你是真正勇敢的人!”梅于尔曾骗过他,用新歌剧冒充意大利作品赢得他的赞扬。帕西罗也在他的作品中混进西玛罗萨的咏叹调,当他得知事情的真相后,一笑而过。

  至于那个德·斯塔埃尔夫人,整整骚扰了拿破仑十五年。她鼓吹欧洲自由,为此,拿破仑禁止发行她的书籍,说她在煽动民众的情绪。没想到,这反而提高了德·斯塔埃尔夫人的地位,他自己也没有否认,有些适得其反。

  一次偶然的机会,拿破仑在巴伐利亚的军官名册中,发现了过去的战友。于是,任命他为侍从官。两个人已经分离了十四年,出乎意料地在战场上重逢。拿破仑与他并肩而行,随后,两个人共同坐在一块石头上闲谈。当他要为拿破仑牵马时,拿破仑连忙阻止:“这不是你的事。”说着,吩咐仆人把马牵走,然后与友人回忆起过去:“还记得吗?在贝桑松的尉官食堂里,你愤怒地把餐巾扔在地上,喊道:决不与雅各宾党同桌共餐!”边说边叫来参谋人员,把老战友介绍给他们:“看,这可是当年的英雄。”然后,转过头来问战友:“弹药够用吗?大炮的性能怎样?还需要多长的准备时间?”

  1813年,埃尔富特那一幕,应该在拿破仑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时,魏玛共和国首相冯·米勒,竟然敢与暴怒的拿破仑抗争。事情是这样的:两个顾问用密码通信,被法国哨兵截获。写信者被逮捕。拿破仑向米勒发泄怒气,扬言要放火烧毁耶拿,并枪毙两名犯人。米勒面无惧色,争辩道:“陛下,您不可以这样做。百姓是无辜的,否则,您将犯众怒,历史会记住您的错误!”他越说越激动,直逼拿破仑,像是要动手的样子。拿破仑的手不由自主地握住剑柄。同伴连忙拉住米勒。过了一会儿,拿破仑平静下来,说道:“你很勇敢,值得信赖。我会命令贝尔蒂埃重新调查此事。”后来,那两位顾问被释放。

  荣誉,带给了拿破仑自信:“如果法兰西想借助我强大起来,就必须宽容我的弱点,我的尊严不可侵犯。我宁可被杀,也不受辱!”布里昂在他的书中说:“波拿巴年轻时代并不关心法律,但有着极强的荣誉感,这正好弥补了他的道德意识。”在他执政时期,突然与布里昂分道扬镳,要知道,布里昂是他军校时的好朋友,而且长期跟随于他,原因是,这位朋友卷入了一场金融丑闻之中。事过多年,他也不允许布里昂进入荣誉军团,并说:“崇拜金钱的人可能会成为富翁,但却与荣誉无缘。”后来,热罗姆的一张支票不能兑现,拿破仑说:“就是倾家荡产,也要偿还债务。荣誉不可辱!”

  加冕后,拿破仑把当年的一个公证人叫到面前。这个人当初劝约瑟芬,不要嫁给品行恶劣的人。拿破仑叫他来,就是要为自己恢复名誉。他说:“统治者最令人鄙视的,就是没有道德。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执政者的品行不端,自然会影响社会风尚,危害深远。”拿破仑谈论这个话题,绝不仅仅因为波旁王朝或者督政们的言行才有感而发。他是个非常自重的人,因此能够不怒自威。有谁听到过拿破仑说肮脏下流的话吗?绝对没有。任执政期间,他禁止约瑟芬与那些举止轻浮的人来往。多年之后,拿破仑知道约瑟芬又去见了塔里昂夫人,写信责备她说:“塔里昂夫人不懂自重,你不要与她有什么关系,我现在越来越看不起她。”

  塔列朗多年与一女人同居,拿破仑知道后,下命令让他正式娶这女子,否则就撤他的职。贝尔蒂埃被封为亲王时,拿破仑说:“你的浪漫史太久了。现在,你已经五十岁,如果活到八十岁,剩下的三十年留给你的妻子吧。”法国大革命时期,艺术中出现了裸体像,拿破仑命令必须蒙上布。当时,巴黎某广场有一喷泉,水从裸体女人的乳房喷出,拿破仑吩咐把这些“奶妈”搬走,他说:“水神是处女,不可猥亵。”对于自己的女友,他也明令禁止,不许招摇。虽然他会给她们很多钱,但是,不得利用他的关系得到提升。另外,他对外提倡夫妻共居一室,并说:“这样有利于家庭稳固,能保证丈夫的忠诚,增进夫妻情感。约瑟芬如果能够长期如此,就会知道我的全部心思。”

  拿破仑是个知恩图报的人。这不仅是仁慈,应该是一种骄傲,因为,他有能力让有恩于己的人,得到丰富的回报。他对外宣讲,不会依靠任何党派,不让自己因欠人情而被动。青少年时代的朋友和军校同学,在拿破仑执政后,很多得到提升。就连当年布里埃纳军校的一个神甫,拿破仑也照顾他,让他到马尔梅松庄园做图书管理员,其实,那里没有一本书。当年军校的门房,后来成了他乡间别墅的守门人。当他还是个尉官时,曾追求过一个贵族少妇,十六年后,少妇向他求助,不仅得到了帮助,而且连她的弟弟也受到恩泽。当年,他曾与悲剧演员乔治娜交往过,多年后,听说她生活困难,主动派人送去很多钱。

  在爱情方面,亦是如此。马尔蒙曾说:“拿破仑心地善良,有恩必报,是个重感情的男子。”他曾在加冕典礼时对罗德雷说:“无论如何,我都没有权利,难道因为我身居高位,就可以抛弃曾经共患难的妻子吗?……我不是个没有良心的人。”他在给约瑟芬的信中写道:“忘恩负义是卑鄙到极点的行为。”

  三、名如泰山

  对于拿破仑来说,出身、门第,是他所不齿的。因为,他本人就是依靠自己的奋斗获得成功的。一般来说,拿破仑不能很好地平等待人。他会出于自身的利益,挑选最能干的人为己所用,不过,他又在意民心的向背,不得不口上宣扬人人平等。正是这些矛盾,造成了他的悲剧。

  为什么法兰西军队所向披靡?因为逃跑的是军官,士兵代替了军官,最终成为将军。多年来,拿破仑就是不给梅特涅和施瓦岑贝格荣誉军团的大十字纹章。后来,施瓦岑贝格的住宅起火,两个人救火中的勇敢感动了拿破仑,这才发给他们勋章。他的弟弟路易在荷兰滥发勋章,拿破仑知道后,不承认这些授勋者。他对路易说:“功勋章要发给真正的功臣,怎么能随便颁发于人呢?……另外,你有什么资格以自己的肖像为勋章,还滥发给人?”

  拿破仑的自负众所周知,他说有本领的人不论出身。有一次,梅特涅把波拿巴家族的家谱表呈献给帝王,拿破仑说:“把这些没用的东西拿走!”然后发布公告:“波拿巴家族起源于雾月十八日即1799年的雾月政变,波拿巴夺取政权之日。。”有一次,有人与他争论起波拿巴的家族世系,他怒不可遏地嚷道:“任何人也不可以侮辱我,不要把我与国王相提并论!”但是不久之后,他又说:“我要做帝王们的布鲁图布鲁图:因反对恺撒称帝,将其刺杀。,共和国的恺撒。”人们对他的话感到难以理解。他说:“我没看到谁是贵族,我放走的不过是些贱民。可是,什么是贱民?我培养了一批贵族。”

  有人觉得拿破仑未掌权前,是假意追求自由,一旦大权在握,就丢掉了当初的原则。这确实是个矛盾,他自己也说:“我来自人民,与民众是一家……贵族们趾高气扬,从不懂得宽恕。”于是,他成了政治家。不过,他口口声声只能奖赏功臣,却把荣誉军团的绶带挂在自己儿子的摇篮上,这不是很荒唐吗?另外,得知西班牙被废黜的国王称他皇兄,拿破仑非常生气,叫塔列朗告诉他要称“陛下”。这些,都是拿破仑身上的弱点,还好,他自己意识到了,心情好时,就会努力克服。

  关于皇位的继承,拿破仑一直尤为关心。他说:“有人说我谋权篡位,实在是可笑。那是因为路易不配坐这个王座。如果我是路易,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思想怎样开放,也要阻止爆发革命……上帝赐给我好运,让我拥有力量;我、帝国都是新生事物。”他给弟弟路易写信说:“我会对一切负责,包括克洛维斯克洛维斯(480—511):法兰克王国的创建者。西罗马帝国于476年灭亡后,军事首领克洛维斯统一高卢,建立法兰克王国,建都巴黎,并皈依天主教。其王朝按家族名,称为墨洛温王朝(481—751)。时代到法国大革命;任何人若故意诋毁政府,都是对我个人的攻击。”看来,拿破仑为了维护正统王制,自负到了极点,竟要对旧君王负责。难道他忘了,废黜了旧君王,他才能够上台!

  综观拿破仑的一生,他考虑最多的就是地位、身份问题。奥斯特里茨战役大捷,当天晚上,拿破仑在考尼茨宫查收胜利品。俄国和奥地利的军旗不停地送到他面前,败军的文件等等,令人目不暇接。可是,巴黎的信使一到,他立刻抛下一切。他关心的不是巴黎的公函,而是一封某妇女的来信。此妇女说,贵族区弗隆德弗隆德:1648—1653年间,法国国内为反对专制制度而兴起的政治运动,参加者又称为投石党人。人扬言说再也不会进宫。拿破仑看了大怒:“哼,看来是要造反了,难道我会怕他们!这些无能的旧贵族,马上让你们知道我的厉害!”

  上述事件发生前不久,拿破仑把罗德雷从客厅叫到台球厅,他一边打球一边随意地说:“听说参议院对贵族没有感情,而且也不想效忠帝王。”罗德雷回答:“陛下,他们对您是忠心耿耿的。”拿破仑说:“我不需要对我个人忠诚。应该忠于我的帝制,不管谁继承我的王位,都应该对他尽忠。这才是真正的贵族精神,你们缺乏的就是这些!”

  此话已经暗示了皇位世袭的问题,因此,拿破仑的第二次婚姻最初就埋下了苦涩的种子。只有两件事是不以拿破仑的意志为转移的,即子嗣与出身。所以,他希望与正统王室联姻,这样可以一举两得。其实,他也是没落的贵族出身啊。他说:“我的身世比较复杂,有人曾努力寻求我的家谱,甚至追溯到上古时代,可是,也有些人说我是平民出身。这些都是错误的。波拿巴家族,曾经是科西嘉岛的望族,虽然算不上高贵,但总比那些只会吃喝享乐的纨绔子弟强得多。”

  说这些话时,拿破仑才十六岁,一些贵族子弟常取笑他。青少年时期所受的蔑视,在他的头脑中留下了极深的烙印。因此,当他能够呼风唤雨时,当然不会去提拔那些无能的旧贵族。他并不是真正的贵族,所以对门第、出身并不看重。表面上看,他是法国人,其实,血管里流着意大利人的血,所以,他也没有把自己真的融入到法兰西,正如他不能接受旧贵族一样。他以自己的意志,征服了法国,也征服了贵族,但却总觉得失落。

  拿破仑为法兰西赢得了无数的荣誉,不过,真正与正统君主们较量时,并没有占到多少便宜。因为他不是纯正的法国人,法国并不是他心目中的祖国,只不过像他钟爱的情妇。所以,他追求她,能为之献身;但又抛弃她。正是这种不确定,给了他快乐。他说:“我只热恋一个情妇,那就是法兰西。她对我始终如一,为我不惜一切。如果我需要五十万青年,她会毫不犹豫地交出!”情人间也会有产生矛盾的时候,因为,他们想彼此控制。拿破仑这位专制的情人说:“苍天可鉴,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法国!如果我给她的自由不够多,那是因为她不需要如此多的自由。”他常常孤傲地站在客厅中央,目光犀利地扫视宾客,大嗓门地说话。如果是亲信们,他会更加尖锐:“为什么还是老样子!轻浮,虚荣!什么时候能够改掉这些坏毛病?”

  同样,法兰西对他也持怀疑态度。他们用拿破仑自己的话说:“登上王位后,你已经不是法国人。你要把自己变成荷兰人,就算外国的环境再好,但它不是你的。”罗德雷评价拿破仑说:“他打错了算盘。法兰西对他不会比对拉法叶特更热情。他们崇拜、尊重他,是因为他有利用的价值。”这样的关系当然不会稳固,因此,他的作用失去时,情妇就会无情地抛弃他。

  拿破仑说:“如果我还有来生,一定要知道像高乃依这样的诗人会如何评价我。”他非常崇尚历史,认为这是真正的哲学。如果他必是如此痴迷于历史,也许会有不同的人生之路。他的理想与计划,始终围绕着历史与想象,前者属于理性,后者则归于感性。历史,让他的思想翱翔于现实之外。在那样的时代,他才能出众,特立独行,只有历史能够为他提供借鉴。恺撒是他奋起的动力,在罗什福尔,提米斯托克里斯成为他的榜样,从而决定退出政坛。

  拿破仑任第一执政时,甚至有过写几篇罗马史的冲动,以证明“恺撒没有想当国王的念头,他遭到暗杀,原因是他想联合各政党来建立新秩序。”他说,恺撒被害的地点是元老院,当时,那里有四十名反动分子。其实,他是借此暗示,必须清除参议院。

  为了纪念自己的丰功伟绩,拿破仑派人把八座精美的大型浮雕安装在凯旋门上。他常常邀请各国历史学家和艺术家,与他们交流,目的在于通过他们,使自己名垂千古。当他发现自己的画像太过逼真时说:“当年,亚历山大大帝没有坐着让人画过像。”因此,他要求画家画一幅“骑在马上,神态自若”的像。他喜欢腓特烈大帝的书斋,经常在那里发布军令。在无愁宫时,他把曾经为腓特烈大帝作传的作家请来。在伦巴第,他参观奥古斯都门。在马德里和莫斯科,他仔细地了解了西班牙国王和俄国女沙皇的生活习惯。他乐此不疲,结果表明,这些都是值得的,它们帮他圆了早年的英雄梦。

  拿破仑的一生,不断用自己的双手记录着自己的历史。军务日志中写道:战役的开始、结束,他都有详细的记录。他把这当做艺术来对待,为的是给后人留下史料,也留下自己的英名。当他得到意大利王冠时,回想起了五年前的事,如同处在梦中:“不久的将来,也许,我们会在尼罗河畔得知,计划已成泡影,那时,失望甚至是绝望;但是,我军是不可战胜的,意大利以为我们还在红海海岸时,我们却如神兵天降,到达米兰。”这期间,亚平宁山中的牧民都知道,他已经从埃及回到巴黎。

  在与教皇的斗争中,拿破仑曾给欧仁写过一封长信,而且以欧仁的口气写给教皇。信中说:“能与拿破仑并驾齐驱的只有居鲁士居鲁士(公元前600—公元前529):波斯国王。与查理曼。”拿破仑在春风得意时,对奥地利大使说:“你要清楚,我,是罗马皇帝,夏多布里昂怎么能把提比留斯提比留斯(公元前42—公元前37):罗马皇帝。与我相比?他不过管辖从罗马到卡普里的地区!图拉真图拉真(52—117):罗马皇帝、奥理安奥理安(212—275):罗马皇帝。就大不相同了。他们依靠自己的能力成功,名扬四方。你看不出来我与戴克里先戴克里先(245—313):罗马皇帝。政权的相似之处吗?”

  在拥有太多的荣誉与成就后,我们仿佛看到:拿破仑能够取得胜利,是因为他英勇善战。他会从敌人的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他与俘虏谈话时,常常说:“你应该这样,而不是那样。不然,胜利就是你们的。”

  他曾在瓦格拉姆胜利后,对布勃纳伯爵说:“我知道你们都非常勇敢,攻击力极强。你们知道我有多少兵力?……看来,你们的消息很灵通嘛!参观一下我的部队如何?……那好,看看我的地图吧。阿斯佩恩—埃斯林战役失利,是我的错误。”但是,滑铁卢战役,是拿破仑心中解不开的结。在圣赫勒拿岛,有个军医鲁莽地问他对威灵顿的印象,拿破仑没有回答。

  拿破仑非常重视自己的声誉。为了自己的名声,他愿意付出一切。他不只追求当时的荣耀,而是要像拉丁文那样,世代流传。因此,名垂青史,是他奋斗不已的目标,虽然,他明明知道生死无常。

  他曾修改加冕誓言,宣誓中不仅包括保护法兰西的疆域与人民,还要致力于臣民的荣誉。他让人在诺曼底古战场上树起纪念碑,上面镌刻着:“伟人惜英雄”。他不只在战场上畅想未来,在他命人为失业者建房时,他说:“为官一任,定要造福一方百姓,令后人能够感念我们的恩德。”在他即将退位之时,坚决不肯放弃领土,因为,这些领土记载着他的英名。

  离开人世之前,拿破仑由衷地感叹:“我对荣誉胜过生命,想借此万古流芳。谁知到头来终成空!除了名字,我什么也没有给儿子留下。”

  四、孜孜不倦

  精力——拿破仑的又一性格要素。他的精力从何而来?

  计算应该是首要的。这并不是上帝赐予的,他说:“作战之前,我会与自己辩论,不停地否定自己……对于作战计划,我会慎之又慎。我会做最坏的打算,表面上看,我很轻松,其实内心高度紧张。”

  有一次,他对罗德雷坦率地讲出了自己的心绪:“我不停地工作,思考再思考。如果说我对某件事已经胸有成竹,必将在此前深思熟虑;哪怕是细枝末节,也要前思后想。我要考虑到所有可能。其实,哪里有上帝在保佑我。只不过我比别人考虑得更成熟而已。”

  正因为如此,拿破仑对每件事都精益求精,都以数字化思考。他的胜利,就源于他的数字推理。如果哪个官员汇报说,命令已经执行;拿破仑会把这种没有具体解释的报告退回,要求详细报告。事无巨细,他件件认真,以此来决定下一步的工作。他在给欧仁的信中写道:“三百多万份肉食你是怎么发的?……我应该能够知道干菜、酒、盐和酒精的总数。我要求按军团、按单位计算。你怎么能让他们笼统地算出一百多万份干草?你要清楚,我只有七千匹马……什么?四个月要十一万法郎!那么一年就是四十万!这笔钱可以供养整个意大利了!”

  拿破仑的信件,全部由他口授,然后从军事或行政部门发出。不过,要想从信件中详细地了解拿破仑的思想秉性,不免有些以偏概全。即使他在意大利战局不利时,也会想到给国内去信。有一次,虽然军事繁忙,他还是给那不勒斯国王缪拉写了信,详细地给他讲解舞会上应该怎样接待宾客,什么时候去剧院,应该邀请什么样的人,不能请哪些人等。筹备埃尔富特与帝王们的会谈时,拿破仑忽然想到,要找个负责人,把女演员们介绍给大公。他对法国社会问题的安排,最能说明问题。他说:“一般,每个家庭会有六个孩子,可能会有三个夭折,长大成人的三个中,两人接替其父母,还有一人可为国效力。”这就是他的精确计算!

  另外,他的精力还体现在办事的高效上。他经常在命令中加上“快,行动起来!讲求效率!”这句话。普鲁士国王曾说:“你看他骑马的时候,总在疾驰,至于后面发生什么,他就不管了!”不过,拿破仑在谈判桌上比骑马要高明得多,必定要三思而后行。他的口头禅是“分秒必争”。因为,他总有做不完的事。

  有一次作战期间,拿破仑写信批评贝尔纳多特:“因为你的缘故,耽误了我一整天,你可知道,战场上分秒必争!”

  拿破仑毫不顾惜自己的身体,这也累坏了他的下属。战场上,他驱使将士们快步如飞;对于公务,同样不放松。在与俄国签约时,他要求塔列朗两小时内拟出条约。关于自己再婚的必要性,他下令法国驻外使节在一天内发出通告。一天夜里,他突发奇想,要增加巴黎的人口。第二天早晨,他就吩咐内务大臣:“我要求巴黎十年之内,居民人口增至二百万。你对此有何建议?”

  有大臣提出:“陛下,能否改善巴黎的供水情况?”拿破仑听了说:“你提得很好。明天,就会有五百人去拉维莱特开凿运河。”

  拿破仑曾这样评价自己:“我很清楚自己的身份。虽然,十二音节诗的格律我永远也记不住,但是,有关部队的情况,我是了如指掌。”他如此说,是因为知道自己有着超出凡人的记忆力。作战过程中,那些重要关隘,他记得一清二楚。邮政局局长说过:“陛下能够顺口说出两个城市间的距离,而我放下参考资料就一个也不知道了。”

  当时,那些暴发户们喜欢找到一种事物作为自己的宗谱徽章。如星星、保护神、猛兽等。拿破仑将蜜蜂作为皇朝的徽记,这与他的观点相吻合。即能者上,庸者下。他认为,勤奋是成为天才的重要因素。他自己则夜以继日地工作,这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他因为勤奋而拥有荣誉,为后代青年树立了榜样。

  许多人都亲眼看到过拿破仑连续工作的情况。他的好朋友罗德雷曾说:“他的精力旺盛,能够长时间地工作而不知疲倦。甚至可以不间断工作十八个小时,而且能够交替做几项工作。我从来没见他懈怠过工作,就是在极疲惫的状态下,他仍旧会全神贯注地工作。起草法典的日子里,不管埃及传来什么样的消息,也不会影响他对这件事情的关注;而法典工作也没有影响他对埃及发布命令。他能够专时专用,同时会很好地见缝插针,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时间工作。”

  因此,拿破仑对下属的要求也极为严格。他的私人秘书常常在深夜被召见,凌晨四点才能休息,可是七点时又有了新任务,还必须两小时内完成。有时,会议要从晚六点开到第二天凌晨五点。在维也纳肖恩布鲁恩宫的三个月时间里,拿破仑的公文信件达四百三十封,这还不包括他的私人信件,同时,他下达了无数的命令。他凭着充沛的精力,主宰着法兰西。他认为,自己的组合能力,无人能及。他能够随时根据需要改变计划,不断调整组合。

  拿破仑认为,胜利是大家共同合作、齐心协力的结果。任何一个人的失职,都会影响到大局。他不会让激情左右自己的决定、自信和尊严,使他能够克制自己的情绪。历经磨难之后,他对任何事都能够泰然处之,曾说:“我饱尝世间的磨难和挫折,当它们再次降临时,我已经处变不惊,只是在一小时后,才会感到痛苦。”得知奥斯坦的长子夭折,他去信安慰道:“活着就要经受苦难。勇敢者才能战胜挫折。”

  当然,拿破仑也有情绪激动的时候。他有些神经质,有时令他狂怒不已。有一次,贝尔蒂埃被塔列朗挑唆,惹怒了拿破仑。拿破仑气得脸色铁青,一把揪住他的衣领,用力推到墙上,吼道:“要是你再敢说这些话,看我怎么处置你!”有时,窗子怎么也关不上,他会把窗子卸下来扔到街上。不过,有时候他却是在以发怒为手段,借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过后,他会承认:“刚才,我不是真的生气,知道吧?”那次在华沙的时候,他说:“你错了,在这里,我还没有真的发怒过。”还是塔列朗了解拿破仑,他说:“他比魔鬼厉害得多,不知蒙骗了多少人。看到他在发怒吗?那是假的,是他在表演!”

  所以,拿破仑是个理性的人。他没有凭借感情处罚过敌人或叛徒。对于被他击败的敌人,也能平等相待。

  拿破仑的精神力量,是他得以成功的重要因素。这不是一般的想象,而是得益于多年的战争经验。他说:“战斗中,我很少抽剑,我用的是眼睛,而不是武器。重要的是,整个过程中,让自己保持旺盛的斗志,这样才能胜利。”

  军人的基本素质——勇敢,在拿破仑身上有着不同的体现。每次战争中,他都英勇杀敌,但他却说:“人是会惧怕死亡的。”他自信地认为,自己具有临危不惧的勇敢。但他鄙视两人间的决斗,认为那是毫无意义的。

  有一次,他在书房里对梅特涅喊道:“对我来说,百万人的性命也不算什么。”可是,他却会在战场上说:“如果各国君主目睹眼前的惨状,就不会再发动战争了。”他在给约瑟芬的信中说:“战争中,尸体和鲜血随处可见。看到这些,我很难过。”在维也纳肖恩布鲁恩宫时,他写道:“我刚刚知道,洛鲍岛上有近两万俘虏在挨饿,这是不仁道的。请马上送去面包,让他们吃饱。”可是,当他听说停战之后,还有法国士兵被杀,怒不可遏地下令:“洗劫村庄,并要放大火烧,让他们不敢再轻举妄动!”

  拿破仑把战争看做艺术。他说:“不要以为读了若米尼的兵书,就能指挥作战!……我经历过六十次战役,却不敢说精通战争。”西班牙战役后,他劝导一名将军:“战略是能否取胜的关键,而军队的装备则在其次。”同时,他认为军队的士气在作战中尤为重要。他甚至会说:“有时,生死存亡的一刹那,会因为突发的灵感决定最终的胜负。”其实,他这样说不是没有根据的。人们在经历过战争后,会有一定的积累。他说:“战争中,最勇敢的士兵也会想到退却。关键之时鼓起他们的勇气至关重要。”

  作为三军统帅,拿破仑深知正确指挥的重要。他给哥哥约瑟夫的信中写道:“国王带兵时,士兵们感受不到统帅的存在。如果一个人不是将才,就不要占着统帅的位置。”欧洲的君主中,只有拿破仑出身军队。因此,他熟悉军中的一切,了解将士们的心理。他自己也说:“关于战争的兵力、器械、炮火等,我样样精通。”

  拿破仑在军队中一视同仁,革命的平等思想体现得最为充分。表现突出的人才能受到嘉奖,虽然,他对自家兄弟没有如此,但是,当他发现兄弟们的失职时,会严厉地责骂他们。他曾斥责热罗姆说:“你的信写得模糊不清,记住,战争中必须精确、肯定、明了!”得知约瑟夫在布伦大摆架子,与别人攀比时,拿破仑指责他说:“任何人都无权超过统帅。这里,只有将军!亲王没资格设宴。管好你的团才是你应该做的。”

  埃劳战役中,损失惨重,有位军医想破例照料一名受伤的将军,拿破仑说:“所有的伤员平等,将军也不例外。”战斗结束后,拿破仑总会站在伤员旁边,看到他们被抬上担架才放心:“这是个勇敢的战士,救活他,就少了一份损失。”军营中,他会对士兵嘘寒问暖。士兵们也敬爱自己的统帅,甚至会与他讲知心话。每当论功行赏时,他会征求大家的意见,然后亲手颁发鹰章。

  其实,在内心深处,拿破仑也渴望和平,只不过这种愿望算不上强烈。他属于新时代的军人,懂得精神胜于武力。著名雕塑家卡诺凡为拿破仑雕塑的大理石像,拿破仑看后,觉得面部表情过于严肃,不满地说:“你以为我是靠拳头征服世界的吗?”后来,他自己说:“战争是时代的错误。真正的胜利不需要凭借大炮与刺刀……和平的失败,才会导致战争。”

  有谁比拿破仑征服过更多的人吗?他所征服的不仅是军队,也包括个人,甚至有伟人。他认为,每个人的行为,最终目的是利己。人们因为享乐、贪婪等而聚敛钱财,或者因为虚荣、嫉妒而追逐名利。他觉得没有什么是至高无上的理想,所以,他依赖物质手段,当然,有时也会追求永恒的荣誉,但这不是他的本意。用歌德的话说:“拿破仑时刻拥有理想,却不知道理想到底是什么。其实,他总在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却不承认理想的存在。”

  拿破仑的观点是,“人性中善与恶、勇敢与怯懦,是与生俱来的;至于后天发展如何,决定于他所受的教育和所处的环境”。他的成功就在于,善于利用人的天性。他能够洞察别人的心理,曾说过:“我喜欢分析……‘为什么’和‘怎么样’,让我不断地进步。”有时,训斥人也是他的一种手段,因为“我会根据他们的反应,知道他们在想什么。这就像戴着手套击铜,无声无息;如果换成用锤击铜,就会铿然发声。”

  谈话和提问,是拿破仑了解不同人的方法。有时,他的问题多得让人难以承受,连珠炮似的发问,让对方不知所措。另外,他喜欢自说自话。他的一个亲信说:“我们的帝王有自言自语的爱好,并且以此为乐!”有时,他与人谈话长达五到八个小时,甚至会更久,而且,几乎都是对方在听他说。他的语速很快,法语并不纯正。

  拿破仑是个非常节俭的人。他在执政期间曾说:“人们都会认为,我赢得了这么多战争的胜利,一定会有些资产。其实,我现在的财产只有八到十万法郎,再加上我的住房。做人何必要贪婪呢?有一天法兰西不再欢迎我时,我可以无牵无挂地离开……可是,我周围的人都在盗窃,聚敛了大量资财……怎么办?法兰西已经腐朽。小人得势后,总会想尽办法为自己谋得利益……装修杜伊勒里宫,他们竟然开口要二百万!我要求缩减到八十万,这帮无赖!”罗德雷对他说:“可是,你在战场上耗费的钱比这些多得多。”拿破仑回答:“所以我更要节俭。”他能够克己奉公,看不惯周围的人贪赃枉法。

  如何应对人,拿破仑有他自己的一套方法。每一步,都经过深思熟虑,不同的人不同对待。对于元帅和将领,只要他们立功,拿破仑就慷慨地赏赐。于是,这些人拥有了财富与荣誉。当然,拿破仑也因此而获益:首先,群星灿烂,他自己也脸上有光;其次,将领们会因此更加依赖于他。那些穷苦出身的军人,暴富后肆意挥霍,欠下债务时,只得求助于他。因此,他可以更好地控制这些人。关键之时,全凭他一人做主。

  将帅中对拿破仑忠心不渝的,应该是贝尔蒂埃和迪罗克。内伊则把自己比成上好子弹的人枪,随时听候帝王的吩咐。而拿破仑,只对早年的战友,或者能够共患难的人才有感情。拿破仑离不开这些战友,虽然他会对这些人毫不留情地发脾气。瓦格兰姆战役后,他在营帐内责骂马尔蒙,怪他把事情弄得一团糟,但是,十几分钟后,又任命马尔蒙为元帅。当他情绪低落时,甚至会厌世:“我觉得战友都不可以信赖,我处在痛苦之中。”

  即使是早年的朋友,如果犯了错误,哪怕是元帅,拿破仑也会铁面无私地责骂。他曾训斥朱诺:“你简直荒唐得可笑!难道不明白自己是干什么的?别让我再看到你!”在伦巴第,他指责一个将军:“因为你的无能,贪污成风。为什么我到今天才知道你胆小如鼠?滚吧,我不想再见到你!”在西班牙,有个将军临阵投降,半年后,拿破仑见到他,当众斥骂了一个小时:“普通人可以投降,失败是正常的。也许,我也会成为俘虏。但是,荣誉第一!战场上,统帅投降,就该被枪毙!你投降就是犯罪,贪生怕死的东西……”

  对于那些外国使臣,拿破仑通过察言观色,了解他们的心理。生日那天,外宾们站成半圆形,拿破仑走到梅特涅面前停下来说:“大使先生,能告诉我贵国的皇帝需要什么?难道想让我去维也纳?”他的态度蛮横,目的是让全欧洲知道他的威严。可是,两天后梅特涅私人觐见时,拿破仑说:“现在没有外人,我们不是法国帝王与奥地利大使,不用说那些道貌岸然的话。”

  第一次与奥地利议和前,拿破仑把会面地点安排在狩猎场。他说:“我在那里时,一半时间是吃饭,另外的一半时间在同对方谈论战争。总共两个小时。”他接见科本兹伯爵科本兹(1741—1810):奥地利政治家。在首相考尼茨的提携下,官运亨通。1791—1805年出任驻巴黎大使。时,亲自布置杜伊勒里宫的会客室,天色已晚,却只点了一盏灯。伯爵甚至难以看清拿破仑在哪儿,只好迷惑地坐在主人给他安排的沙发上。接见亲王大公们时,拿破仑更是绞尽脑汁。在提尔西特,他在两天之内遍邀亲王大公;在德累斯顿,虽然为客,仍以主人自居,广纳名流。不过,他绝不与王后们来往。

  对于各国民众,拿破仑却不能够得心应手了,与法国和意大利人的相处算是不错的。他对参政院说:“我尽可能满足大多数人的意愿,即讲求民主。”但是,在黑人共和国,他并不很受欢迎,只是在波兰较好些。最令拿破仑感到棘手的是德意志人,因为,他们所具有的品质,正是拿破仑所缺乏的。所以,他对德意志人总是喜忧参半。在埃尔富特,他想通过戏剧影响德意志的国王大公们,却禁止上演喜剧。他说:“莱茵河这边的人,不懂得喜剧。可以演高乃依的《青娜》,这部戏人物风趣,而且里面有讲述王室仁慈的内容,会对我们有利。”他觉得德意志人比较固执,会对当甘公爵之死耿耿于怀。拿破仑说:“我们要开拓他们的道德视野,这样可以缓解心情抑郁。德意志有许多这样的人。”

  实际上,法国的民众,对拿破仑是望而生畏的。十年中,人们一直惧怕他。他自己也说:“统治者在民众面前,要具有威严,不可以讨好群众。那样的话,如果满足不了他们的要求时,就会怨声载道!”不过,这种严厉与他天性中的真诚相矛盾,有背于他的本意。他没有能力用金钱去拉拢群众,于是,用皇冠、排场等来吸引群众。只是,这样一来,他与民众的距离逐渐疏远。

  于是,他想通过宗教来控制人民。他曾在参政院讲话:“什么是宗教?我觉得它并不神秘,只是一种社会秩序。它宣扬平等,给人们创立了天堂的概念,为的是让穷人安分守己……如果财产平等,社会将难以存在;可是,没有宗教,就难以实现财产的不平等。富人挥金如土,穷人饿死街头,为什么会有这种事实?因为人们把希望寄托在上帝身上,相信死后能进入天堂。”

  不过,拿破仑还是会尽力救济穷人。当然,群众也是他利用的对象。他说:“万民之主,能够扭转乾坤,统治世界,并不是因为他是领袖,而是因为他发动了群众。影响君王的人,顶多是个阴谋家;能领导群众的人,才有能力改变世界。”

  想象,也是拿破仑性格中的要素之一,丰富的想象带给他自信和动力。然而,也正是因为他的幻想与现实不断发生冲突,最终导致了毁灭。

  拿破仑说:“我到底该怎么做?一切都处在变化之中。我不能支配自己的思想,只得任凭它们发展……人总会受到事物发展规律的限制,而且要适应环境。”这是他写给妻子的家书。那些想象力极强的人,是不会让自己被原则捆住手脚的。他会与时代同步,放飞自由的心灵,在前进中寻找未来。所以,时代造就了拿破仑,他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他说:“思想敏锐的人不会在意理论,他只不过利用理论,就像几何学者,绝不是为了按直线移动,只是不想改变方向而已。”

  他的雄心壮志在欧洲。虽然,他不断地通过战争朝自己的目标努力,但他是向往和平的。只是,时代和环境不允许和平,他不肯屈服于人的性格也造成了战争的结局。

  至于自己的理想,他说:“首先,把每个国家的人民组织成一个民族整体,这样,有利于统一各国的法律、原则、思想等;其次,可以依照美利坚合众国或希腊同盟,建立欧罗巴合众国。这是多么宏伟壮观的前景,必将无比兴盛与繁荣!目前,法兰西已经统一;只是,西班牙还希望渺茫;至于意大利,还得需要二十年才有可能;德意志就更难了。我要为此而不懈努力,像统一法国政党那样,去争取,去奋斗。我不怕因此而招来非议,事实会向他们证明一切……欧洲应该联合成一体,人们有共同的祖国。这是大势所趋,总有一天会实现。”

  五、爱多恨少

  拿破仑之所以具有杰出的才干和超人的想象力,是因为他的思想清晰。战场上,他可以牺牲成千上万的性命,却会为一个受伤、流血的士兵伤心不已。约瑟夫曾对他说:“只有我是关心您的人。”拿破仑不高兴地回答:“我需要的是五亿人的爱戴。”

  他有着极强的自信,认为自己能够肩负治理各国的使命。因此,他不免有些偏执。比如,在剧本里,他都不允许有爱情故事:“爱情只能导致悲剧。在拉辛拉辛(1639—1699):法国伟大的诗人。他使17世纪的法国古典主义戏剧达到近乎完美的境地。1667年他的《安德洛玛克》一剧首次上演,轰动一时。时代,爱情是人生的全部,当然不能期望那样的社会能够有什么丰功伟绩。”至于他本人,也会努力地排除爱情的影响。他说:“我没有精力去顾及感情。我认为,爱情是缺少理智的行为!……我不会爱上谁,甚至连兄弟们也不爱。我佩服的是迪罗克,他严肃、果断,从不会流泪!让女人们去多愁善感吧,男人应该意志坚定,不然怎么去领导战争,更别想统治国家。”他说:“达律才称得上我的朋友,因为他与我同样地冷漠无情。”在圣赫勒拿时,他说:“我已经五十岁,还谈什么爱情……我没有爱过哪个人,也许对约瑟芬有过一点爱,可那时我才二十七岁。加西翁的观点我很赞同,他说并不在意生命,甚至送给别人也不可惜。”他不愿意承认自己热烈的感情,只用“可能”“一点”来形容。

  其实,他对约瑟芬的感情,也不一定是出于真正的爱,更多的是因为嫉妒。后来,他在视察建筑中的塞纳河大桥时,遇到了昔日的情敌伊波利特。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但他看到此人时,仍面色发白,心跳加速,好久才平静下来。

  不过,自称冷血的拿破仑也有仁慈的一面。有一次,在意大利战场上,有只狗在主人的尸体旁嚎叫,他同情地说道:“可怜的家伙,在为它的主人伤心吗?我被狗的悲痛感动了,甚至想宽恕敌人。现在,我终于理解了,为什么阿基里斯把赫克托的尸体扔给哀泣的普莱姆了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特洛伊城被攻破,国王普莱姆之子赫克托战死,阿基里斯出于怜悯,将赫克托的尸体扔还给其父。。无数将士在战场上浴血奋战,我却无动于衷;也许,会有很多人有去无还,我都没有落泪,为什么竟然被那只狗的嚎叫感动了呢?”

  拿破仑的信中,常常充满了深情。他在致康巴雷斯的信里写道:“我刚知道你生病了,非常着急。你还好吗?真希望你早日痊愈。你自己也要努力啊,尽快恢复健康,就算是为了我对您的友谊,也该如此。”他在致科维札的信中写道:“亲爱的医生,您赶快去看望一下宰相。宰相病了好几天,我怕庸医耽误了他的病。另外,别忘了去看看拉塞佩德。他的夫人前些天也病了,要抓紧治疗,让他们早日康复。他们都是我爱的人,您务必要治好他们。”

  谢尼埃,一直撰文反对拿破仑,但困顿时,拿破仑却出钱资助他,而且给了他一份工作。卡尔诺身负巨债时,拿破仑替他偿还所有欠款,而且给他一大笔养老金。卡尔诺为此要为拿破仑工作,拿破仑只是让他撰写一篇军事论文,让他得以心理平衡。

  百日王朝期间,拿破仑还曾暗中派人给旧贵族送去钱款。有一次,拿破仑无意中发现一沓请求救济的申请书,于是,在每份申请书边上都注上要给的钱数,后来一一兑现。虽然他在生气时,扬言要枪毙无数的军官,但实际上仍然留任原职,可是,他们最终却背叛了他。

  不过,他要求几个朋友对自己必须无条件服从。这是他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造成的。在圣赫勒拿岛,蒙托隆有一段与他的关系不好,他说:“我把你当做自己的亲生儿子,因为,我爱你,相信你也爱我。我是个很专一的人,不会同时爱几个人。父母们总爱自欺欺人,其实,他们绝做不到对所有的孩子一视同仁。我不能接受不完全的爱,那对我无疑是伤害。”

  因此,拿破仑不喜欢西方妇女的开放。他向往东方,曾经说:“上帝的意思,妇女们要听命于男子,只是我们被扭曲了,她们才敢踩在我们的头上。男女不能平等!女人如同我们的财产,她们给我们生孩子,我们却不会给她们生一个。男女有别,每个人在有权利的同时也有责任。女人已经有了美貌、魅力,当然要依赖于男人。”

  拿破仑的一生,总被一个问题困扰着。即为什么没有一个人能统治全人类?

  他对宗教是排斥的,曾说:“我发现《旧约》中有一位伟大的人物——摩西。所以,我不能再接受谴责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年):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为传播其学说,经常在雅典城的街头巷尾宣传其思想,其名言为“美德即知识,愚昧是罪恶之源”,主张应让有知识、有才干的人治理国家。公元前399年,被以“对国家所奉的神不敬”等罪名判处死刑。和柏拉图的宗教。谁能证明,赏罚分明的上帝真的存在?现实是,善良的人受到欺负,流氓地痞横行霸道。看看塔列朗就知道了,他会寿终正寝。”因此,他不喜欢听弥撒,从小到老,哪怕是流放到荒岛,也不信奉任何宗教。对于自己的成就,他说是努力奋斗的结果。《圣经》里记载的种种奇迹,他是不会相信的。有一次,他对属下说:“摩西根本没有能力让二百万人解渴。”

  什么最终的审判,这对拿破仑是没有威慑力的。他讨厌空谈道德,虽然有时会为了政治目的偶尔为之。在圣赫勒拿岛时,他说:“如果上帝真能看到我的委屈和困顿,并且能够帮助我摆脱这种境况,我会多么高兴啊!难道这是非理要求?我问心无愧,不怕上帝审判。”因此,他决定,去世前不请神甫为自己忏悔。不过,他又说将来的事不可预料。

  拿破仑认为,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他说:“打猎时,我曾经让人解剖过鹿,发现它的器官与人的非常相似。其实,人只不过比它们高级一些而已。生物链起于植物,终于人类。”更令人惊叹的是,拿破仑还发表过心理、物理学方面的言论。在圣赫勒拿的一个圣诞节,他说:“上帝为什么会允许一个暴君诞生,让他驱使无数的士兵冲锋陷阵,甚至丢掉性命?孩子的灵魂在何处?疯子的灵魂又是什么样?谁能解释电学、流体学、磁力学?也许,这就是大自然的奥妙所在。”

  拿破仑的有神论思想愈来愈明显。有一次,因为著名的学者拉普拉斯不承认有上帝存在,拿破仑说:“别人不承认,你也应该承认上帝的存在,因为,你亲眼目睹了造物主创造的事物。我们承认上帝,因为事实证明了它的存在。”在圣赫勒拿岛,他说过:“确信上帝是存在的。”

  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原因在于他的自尊。他不接受被击败的事实,只好归咎于命运。在他强盛的时候,充满自信:“我的心坚如磐石,闪电也奈何不了它。天掉下来,我们可以举枪接住!”不过,他最终听从了命运的安排。他说:“或许,上帝已经设计好这一切,命中注定,谁也无法更改。有谁能违背上帝的旨意吗?”他曾对魏玛伯爵夫人说:“请相信,上帝操纵着一切。我无能为力。”可是,他对冯·米勒却说:“总的看来,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冥冥中有只看不见的手主宰着一切。我是受到上帝的眷顾,才取得些成绩。”

  不过,拿破仑不甘心把自己伟大的业绩都归功于上帝。路易有一把名贵的刀子,犹豫半天,不知道该不该送给他。拿破仑知道后,从弟弟手中夺过刀子:“放心,除了面包,我不切别的东西!”一次,他得知约瑟芬出去算命,非常不高兴,可是不久,他又问约瑟芬算命的情况。1820年,施瓦岑贝格亲王去世,拿破仑感到宽慰。因为,他第二次结婚的那个晚上,施瓦岑贝格亲王的官邸失火,他觉得是不祥之兆,亲王已死,这下放下心来。

  不过,他的决定从不会受到迷信的影响。相反,他巧妙地利用这些,为自己的政治服务。他在整个欧洲面前摆出“上帝的骄子”的姿态,对容易被诱惑的沙皇说:“顺天而行,才能兴旺发达。”有时,才能、天命和权力,会被拿破仑混在一起。他说:“运气会让我避开灾难。”

  拿破仑反对自杀。他执政后,明令禁止自杀。他认为自杀是懦夫的行为。不过,最后几次战役中,他曾有意战死沙场。在枫丹白露的最后几天,以及滑铁卢惨败后,拿破仑确实感到了厌倦人生。

  一次,拿破仑站在卢梭墓前说:“如果这个人没有到过世上,法兰西会比现在安宁。”有人问为什么,拿破仑回答:“他引发了人们的革命意识。”那人问:“您反对革命?”拿破仑说:“事实会证明一切,如果为了世界和平,卢梭和我最好都不要来到人间。”

  慢慢地,拿破仑的思想在变化。但是,孤独感却自始至终伴随着他。他说只有在沙漠中才感到自在。独自坐在剧院的包厢里,欣赏悲剧,这对他来说也不失为一种享受。也许,这预示了他的悲剧命运。他说:“什么是幸福与不幸?没有幸福,也就没有不幸。”

  拿破仑在岩岛上说过:“世界在我的肩上,不堪重负啊!”

  六、被困孤岛

  遥远的古代,火山爆发,炽热的岩浆从海底迸发出来,形成了小岛。峭壁悬崖,像海中矗立的黑瘤,阴森恐怖。岩石上的大炮,让我们知道这里有人类居住。脚踩在地上,会听到咔咔的响声,那是风化了的火山岩层。

  这,是大西洋中的一座死火山,远离欧洲大陆,被英国统治。是的,它就是圣赫勒拿岛。岛上的农民勤劳质朴,东印度公司统治有方,因此,这里也称得上热闹。但是,没有人愿意长期居住在这岩层上。这里约有1200名黑奴和中国人,他们住在这里也是迫不得已,为那些住上几年就走的白人服务。

  在这个岛上,人的寿命不会超过六十岁,因为环境太恶劣了。气候极其湿热,天气多变。刚才还闷得喘不过气来,眨眼间便大雨倾盆。忽而热得全身汗流,忽而冷得浑身发抖。白天暴晒,晚上又闷得难受。这样的环境里,痢疾、晕眩、发烧、呕吐等极为常见,更严重的是染上肝炎。英国每批新人来圣赫勒拿岛换防,总要死上几百人。岛上的人患有疾病很正常,只有四五处能够不受季风袭扰,住起来比较安全。

  岛上有一块寒冷的高地,海拔1700尺,荒无人烟,雾气极重,最不适于居住。那里,只有稀稀拉拉的橡胶树,由于海风的摧残,歪歪斜斜地苟延残喘。这一带被称为死林。拿破仑的住所就在这儿,英国人之所以选中此处,就是要害死心中的夙敌。

  拿破仑没来之前,这里是五十年前建成的马厩,此次临时改成人住的房屋。那些黑奴和木匠,就在马粪上铺了地板。拿破仑搬进去没几天,地板就开始腐烂,臭气弥漫,不得不住到另一间房子里。他和随从住进了牛棚。卧室阴暗、狭窄,褐色墙布上满是白硝渍。做饭时,每个房间都能闻到油烟味,这倒与他三十年前在瓦仑斯时的情况有些类似。不过,那里是干燥的,而这里,潮气太重,以至于每本书都是湿的。仆人的住处更是简陋,一下雨就会四处漏水。

  拿破仑有两间小屋,每间长十四尺,宽十二尺,高十尺。卧室里的地毯,已经磨没了毛。屋里的陈设极其简单:薄窗帘、火炉、油漆木椅、两张小桌、一个洗脸盆架和一张沙发,如此而已。书房只有一张桌子,两把椅子。摇摇欲坠的架子上,满是书籍,旁边有张床。还好,拿破仑在卧室里摆了些战利品,有奥斯特里茨用过的小行军床,外加一盏银灯。

  房间里最多的客人是鼠!它们吃小鸡,甚至敢咬病马的腿,连贝特朗将军的手也咬过。谁和老鼠同住?三位伯爵和一位男爵,还有他们的家属,另外有两名仆人。刚来时有四十人,六年后,拿破仑去世时还剩下一半。

  拉斯卡斯拉斯卡斯(1766.6.21—1842.5.15):法国海军军官、伯爵。长期流亡英国,因编纂过《历史地图集》,引起拿破仑的注意。1815年,百日王朝期间投奔拿破仑,携子随拿破仑流放圣赫勒拿岛。在18个月中,真实记录了拿破仑的谈话和口授作战史。1823年,发表了《圣赫勒拿岛回忆录》,轰动整个西欧。和他的小儿子在这里住了一年。他是个流亡贵族,比拿破仑大一些。百日王朝时,引起拿破仑的重视,并且成了他的亲信,被封为伯爵。这是个办事果断的人,后来著有《圣赫勒拿岛回忆录》,得到几千英镑的收入。他的个子比拿破仑还矮,也和当年的波拿巴一样瘦。他的修养很好,为人随和,是拿破仑流放期间最喜欢的伙伴兼秘书。他给拿破仑讲笑话,逗他开心,而且还教拿破仑说英语。但遗憾的是,最终,拉斯卡斯离开了这个岛。此后,没有人能够像他一样,带给拿破仑快乐。

  贝特朗贝特朗(1773—1844):法国将军,优秀的工程师,几乎参加了拿破仑所有的战役,授封为伯爵。迪罗克阵亡后,升任宫廷总监。1814年与1815年两次随拿破仑流放,直至安葬拿破仑后才离开圣赫勒拿岛。1840年,贝特朗再次随人前往圣赫勒拿岛,将拿破仑遗体接回法国。著有《札记》,记载了拿破仑去世前7年中的大部分谈话。,对拿破仑的忠心无人能及。不过,他性情急躁易怒,不愿意记录拿破仑口授的话。贝特朗的夫人是克里奥人,年轻貌美,不甘心长年生活在这个环境极差的小岛上,她总是怀念巴黎的日子,常常感到委屈。一天,吃饭时,拿破仑看到她的座位空着,非常不高兴,说这里可不是旅店。贝特朗听了很是内疚,第二天,躲了一天没露面,拿破仑为此也很难过。他说:“如果在这里不尊重我,比在巴黎时更令人伤心。”

  古尔戈古尔戈(1783—1852):法国将军、历史学家。1814年布里埃纳战役曾救过拿破仑。1815年随拿破仑流放圣赫勒拿岛,记录了拿破仑口授之战争史,后发表两卷本的《圣赫勒拿:男爵古尔戈将军日记》。,在拿破仑的最后几次战争里,身为副官。他对拿破仑有着深厚的感情,追随他来到圣赫勒拿岛。可是,环境迫使他有些动摇:“我这么做值得吗?”来岛上不久,古尔戈遇到了一位可爱的女士,为此心神不定,在日记中写道:“为什么我没有自由?”对于拿破仑来说,这个年轻人很重要,因为他懂得战术,而且精通地图学和数学。只是,环境的原因,使得拿破仑的情绪很差,脾气暴躁而且易怒。来到岛上的第一天,就产生了矛盾。因为,古尔戈年轻气盛,不能容忍拿破仑对拉斯卡斯的器重。最后,拿破仑只得用命令压制住古尔戈:“你们随我来,让我很受感动。现在,我们已经亲如兄弟,要知道,有很多眼睛看着我们呢。”

  孤岛让拿破仑学会了宽容,也学会了体贴,古尔戈对此感受颇深。他常常像父亲似的和古尔戈交谈,并许诺为他找一个富有、漂亮的科西嘉姑娘。拿破仑会笑着对他说:“你是个男子汉,只是有些不够成熟。”

  不久,古尔戈的十字架被拉斯卡斯的仆人偷走了,拿破仑知道后,为了避免矛盾,假说是自己拿错了,亲自还给了他。古尔戈发牢骚说钱不够用,拿破仑劝他:“将军!如果因为钱少而逃跑,那是懦夫的行为!”他告诉古尔戈,可以自由离开。不过,他会很快改变主意,对古尔戈说:“亲爱的孩子,你看上去心情不太好。去冲个澡吧,那会让你精神起来。别胡思乱想了,不然会生病的。我已经不再富有,但仍有些积蓄。我知道欠你很多,所以,我希望我的朋友们在这里高兴,如果你们板着脸,我会更加伤心。你知道我会有多难过?”大家听了拿破仑的话,都感到很痛心,沉默,谁也不出声。人们感到,这栋房子,就像将要喷发的火山。

  接下来的几天,大家都比较克制,没有再发生新的争吵。可是,和睦的氛围没有坚持一周,一切又恢复了老样子。古尔戈觉得岛上的生活无聊而单调,两年后,他就离开了这里,走之前,口袋里装着拿破仑的对头总督洛的介绍信。

  蒙托隆伯爵,陪同拿破仑流放到孤岛,忠心可嘉。还是个孩子时,他就跟着波拿巴学数学。后来,追随他参加过二十次战争。就是拿破仑死后,他对波拿巴家族的忠心仍然不改。在这个岩岛上,他陪伴拿破仑度过了六年。回国后,又跟随拿破仑的侄子一起被囚禁了六年。拿破仑执政时,贝特朗是宫廷总监,蒙托隆主管御厨,古尔戈负责御厩。来到岛上后,三个人互相嫉妒,谁也不服从。时间实在是难以打发,几个人无事生非。最后,谁也不理谁,必须要交流时就靠纸条传递意见。后来,蒙托隆的夫人和孩子们,离开这里回到巴黎。

  岛上,谁对拿破仑最忠诚?仆人!这三个仆人中,马尔尚跟随拿破仑已经有四年了。另外两个是科西嘉人,拿破仑离开法国时,找到了他们,这样,他把自己的出生之岛与死亡之岛联系起来。这三个人从不与敌人打交道,基布里昂尼是个话很少的人。桑迪尼时常请假,说是出去打猎。其实,他是想刺杀总督,然后自杀。拿破仑知道后,禁止他采取行动。不过,等桑迪尼离开后,他心中暗想:“科西嘉人都是好样的!”

  赫德森·洛爵士,监狱之岛的总督。瘦高个子,年近不惑。红头发,满面雀斑,脸颊上褐色的斑非常突出,脖子上青筋暴露,淡黄色的眉毛,却很浓,甚至挡住了眼睛,难以正视。

  总督的住所,地处岛上避风最好的位置,花园是当地最古老而且最华丽的。拿破仑第一次见到他,心中暗想:“好可恶的一张脸!肯定是个阴险狡诈的家伙,像个威尼斯警察似的。很可能,我会命丧他手。”

  拿破仑并不是对岛上的英国军官都如此厌恶。其他的几位军官和海军大将,都与拿破仑相处得很好。洛爵士与富歇不相上下,曾经是驻意大利的英国谍报处处长,如今,怀着和富歇同样卑鄙的念头从事着现在的工作。他自认为肩负着欧洲和平的重担。

  英国报纸,竭尽所能诋毁拿破仑。最可气的是,很有名的一份英国报纸,毫无根据地诽谤拿破仑处死了雅法俘虏,并且说他的妹妹们作风下流。甚至,英国政府专门为拿破仑制定了一项法案,规定:若有人胆敢企图拯救拿破仑,格杀勿论。不过,一些辉格党人,还有贵族院的两位议员,对拿破仑充满同情。这就是塞克斯公爵和霍兰勋爵,而且,霍兰勋爵夫人还特意给拿破仑送来书籍和水果。另外一个贵族妇女,曾经对拿破仑恨得咬牙切齿。如今,却勇敢地站出来,在伦敦四处奔走,为他呼吁。有位伟大的英国律师写下二十一篇论文,证明扣留拿破仑是不合法的。

  至于那个总督,恶名昭著。因为他,整个小岛才变成了囚场。为此,他还特意制定了二十四条规定,如果有谁违反,将严惩不贷。他命人在詹姆斯敦城大街贴上布告,禁止任何人与法国人交往,甚至不得擅自走近拿破仑住所附近。拿破仑等人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严格监视。六年的时间,英国军官们不眨眼地盯着这里。有一面蓝色小旗最为重要,因为如果发现拿破仑失踪,将挥动此旗,可惜的是从来没有用过。

  拿破仑住所周围,十二英里的范围内为界区,后来缩小到八英里。晚上九点开始,实行警戒,五十步一名士兵。贝特朗的家离这里有一英里,如果九点后要见拿破仑,就要由两名带刺刀的士兵护送才行。

  生来喜欢骑马的拿破仑,在这里,只能在英国军官的陪同之下,而且是在界内骑一会儿。为此,他提出抗议:“我对贵国的将士并没有意见,经历过无数战火之后,在我心里,军人是一样的。但是,我不会做任何承认是犯人的事。”刚到岛上时,拿破仑还不习惯对他的约束。有一次,他绕开英国军官的视线,带着古尔戈闯入私人园地,并告诉园主:“请为我保密,别让任何人知道我们来过这里!”可是,到了后期,他从没有出界过。有时会有要出去的冲动,可一想起要由英国军官随行,便又放弃了。

  这样,拿破仑的户外运动越来越少,当然影响到了他的健康。更何况,当地的气候如此恶劣。整天闷在屋里,疾病迅速恶化,拿破仑常常感到两腿肿胀。另外,赫德森·洛爵士只顾自己吃喝玩乐,常常忘记派人给拿破仑送新鲜的饮水或牛奶。拿破仑的胃病发作得更加厉害,想换张宽一点的床,都没被批准,只好把沙发挪到旁边!

  来岛后,所有人的钱都被没收。没办法,拿破仑只好把一些银盘拿出去典当。总督知道后,禁止居民购买,同时,派人以最低的价格买走。半年后,报上有文章指责他的野蛮行径,让他恼羞成怒,于是,规定了更加严格的条款,给拿破仑的饮食更为糟糕。

  这个总督,比恶棍还混账,想尽办法折磨那些已经没有自由的人。他在滑铁卢周年纪念时,故意在长林附近阅兵,为的是刺激拿破仑。如果邮局传来讽刺拿破仑的作品,总督会特意叫人送给拿破仑的仆人;可是,有人把小罗马王的胸像寄到岛上时,却被粗暴地没收,说里面可能藏有密信。拿破仑写给英国摄政王的信,也禁止发送。后来,有人通过多方渠道,把一绺小罗马王的头发送到拿破仑手中。可恶的总督知道后,连忙向当局汇报,说有人企图释放笼中的囚徒。

  他还曾假惺惺地看望过拿破仑。拿破仑等他走后,命人把咖啡倒掉,说:“刚才那个人离杯子很近。”拿破仑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总督却把心地比较善良的英国军医奥马拉调开。整个岩岛,侦探遍地。他们监视所有的人,到实在无聊时,竟然会彼此互相监督。

  拿破仑来到岛上第三年,奥马拉向伦敦汇报,说拿破仑的肝病,因为气候和环境的原因,再加上缺乏运动,情绪低落,病情大大恶化。摄政王应该看到了这份报告,可是,拿破仑仍然被拘押在圣赫勒拿岛。

  阴险的总督假充好人,说他将努力为拿破仑能够骑马锻炼提供机会。其实,他的歹毒目的是,如果拿破仑再如此下去,很可能因中风而死。他说,要让那个犯人死于慢性病,这样,英国医生就可以下定论,说被囚禁者属于自然死亡。

  刚到圣赫勒拿岛时,拿破仑写下了长达十二页的抗议书,希望能带到欧洲。他在文件中拒绝被人称做“波拿巴将军”,因为那就否认了他的帝王之位。很快,岛上对他的限制越来越多,拿破仑被激怒了。他知道总督要来,就躲进屋内,告诉仆人说他不在家。

  可是,有一天,他在花园中撞上了讨厌的总督,他警告拿破仑花钱太多,要知道节俭。拿破仑忍无可忍:“你有什么资格跟我说这些?不就是个小狱卒吗?你能指挥的不是土匪就是逃兵。你可以处置我的生命,但休想让我屈服!”总督听后,跳上马跑了。拿破仑叹气道:“如果在杜伊勒里宫,我会为刚才的表现脸红的。”

  从此以后,总督对拿破仑的监视一如既往,但有事时只找拿破仑的仆人说,再也没有与拿破仑见过面。有一天,他突发奇想,要见一见被囚者。仆人们拦着不让他进屋,忽然听到门里的人嚷道:“叫他带上砍头的斧子。想闯我的房间,那就从我的尸体上跨过去。把手枪给我!”

  直到拿破仑死后,总督才再次见到他。

  这些日子以来,拿破仑总是尽可能地多睡会儿,好让白天短些。铃响后,马尔尚进来,拿破仑问了天气情况,然后,披上外衣,戴好头巾。他想洗个澡,可是没有香皂!奥马拉医生进来问候,和拿破仑用意大利语闲谈,聊着岛上的趣闻。喝咖啡,没糖。报纸来了吗?没有。

  古尔戈来了,开始笔录。拿破仑边走边说,在小屋里来回踱步,桌上,是一张埃及地图。拿破仑经常和古尔戈一起吃早饭,然后,两个人讨论着如何用大炮作战。下午,拿破仑坐在卧室的沙发上看书。累了,就看一会儿伊萨贝为他妻儿画的像。书架上,有两只鹰和烛台,是从圣克卢宫带来的。中间,是小罗马王的大理石半身像;墙上的镜框里,是他的四张小画像。另外,还有一幅约瑟芬的画像。对了,有只金表,表带是用玛丽·路易丝的头发编成的。

  晚餐是一天中最丰盛的。拿破仑仍然穿着那件绿色旧军装,佩戴着荣誉军团勋章。站在旁边侍候的是个巴黎仆人。餐厅里霉味很浓,基布里昂尼小心翼翼地为拿破仑切肉。人们默默地吃着,偶尔说上几句话,内容大多是巴黎的物价。吃完晚饭,大家来到客厅,读高乃依的剧本,已经翻来覆去念过许多遍了。拿破仑的感情过于充沛,反而念得不够自然。有时候,听众会不由自主地睡着了。

  每天要一分一秒地等时间,简直是度日如年。这样,过了六年。通常,用来打发时间的办法是读书,或者口授。以前,拿破仑一直没有时间静下来读书。读些什么呢?大多是当初想读却没时间读的书。那时,他年轻气盛,站在世界门外,四处求学,讲求实用。如今,对他来说,世界的大门已经关闭。过去,他对历史感兴趣,现在,他开始研究诗文。其实,他本身何尝不是一篇史诗?

  最开始读伊里亚特的作品,有时会读到深夜。他说:“直到今天,我才能够理解荷马。他和摩西一样,是时代的产物……我不明白,书中的人物为什么会态度粗鲁?他们不是具有很崇高的理想吗?”他不大喜欢奥德赛,认为那些是冒险者的故事。他喜欢索福克里索福克里(公元前496—公元前406):古希腊著名悲剧家。的《奥狄斯》,另外,埃斯库罗斯的《阿伽门农》,密尔顿的《失乐园》和《圣经》,他都很感兴趣。《青娜》是他爱不释手的作品。

  当装有书箱的船到达小岛时,拿破仑高兴的像个孩子似的。在岛上,他收集了三千册书,挤满了潮湿的书架。只是,他读得太快,一小时就翻完一本书,读完了,就扔在地板上。为此,仆人不停地为他搬书。

  开始时,拿破仑的动作同以前一样利索、敏捷。但有一件事被他忽略了:这里,有的是时间。结果,他给自己规定的事很快就做完了。当年,与近卫军告别时,他曾答应在厄尔巴岛期间写下他们的业绩。可是,第一次放逐,没有时间写。这次,被流放后的第一年,就口述完成了全部内容。这部作品,源于一时的冲动和灵感。后来,他发现有本书对1815年戛纳登陆的记录不真实。于是,他滔滔不绝,还向蒙托隆做着手势,终于口授完当时的情况。此后,他凭着惊人的记忆,口述了百日王朝的全部过程。要知道,有关档案都在五千里之外呢。

  有一次,他听到下议院的一则消息,非常激动,连续口述十四个小时,直到记录完毕。有时,连做笔记的人都支撑不住了,就换人接着写。

  很多时候,拿破仑会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里,尤其是当初取得的那些胜利。有人劝他:“陛下,为什么我们不记下意大利与埃及的战争,或者回顾一下执政时期的作为?”于是,他开始口述那些战役的详细经过。几个星期之内,三年间他所指挥的几次重大战役,无一缺漏。他在屋子里走来走去,全神贯注地口述。屋外的一切,此刻对他都是不存在的。阿尔科拉战役被完整地记录下来,拉斯卡斯嚷道:“《伊里亚特》也比不上这个精彩!”拿破仑苦笑道:“唉!你以为还在宫中吗?”

  滑铁卢之战,拿破仑反复口述了多次。因为,尽管已成事实,他还是难以接受,为什么最终会失败?后来,在一些英国同情者的帮助下,文件得以运往欧洲。于是,拿破仑竭尽所能,再次口述滑铁卢战役。他说:“这会让我感到痛心疾首。”

  当然,回忆录中难免有失实之处。这并不是拿破仑有意而为,因为他想强调自己,才出现了失误。比如,在讲述战争经过时,有时会把下属的功劳说成是自己的。但这并不影响大局,基本上是正确的。

  可是,没过多久,拿破仑对口授就失去了兴趣。他曾打算用几周的时间记录下1800年之战,但却拖延了下来。他吩咐古尔戈收集有关俄罗斯战役的材料。当初,古尔戈也亲自参加了1812年的战争。他开始阅读一本描写拿破仑的英文书,而拿破仑就在身边,甚至会给他纠正书中的失误之处!

  拿破仑听到巴黎来的消息时,会马上口述答辩,而且条理分明,措辞得当。他曾计划写一篇关于战争艺术的论文,但随即改变了主意,说道:“将来的军官们会因为打了败仗而责备我,说是按照我的经验出现了错误。”他是个重实践、轻理论的人。如果口授中出现了问题,他最终会说得一清二楚。

  有时候,会有访问者来看望拿破仑。这样,因为情绪不错,漫长的白天也显得短了许多。英国旅游者、学者、殖民地大亨,拿破仑都乐于接见。因为,他们可以把他仍然思维敏捷的形象带到欧洲。

  拉斯卡斯的日记在欧洲发表后,引起了广大人士对他的同情。他却说:“你们去向欧洲控诉吧!我本人并无怨言。”随后,又说:“要么发号施令,要么,就不要出声。”

  那些从岛外来的人,会告诉拿破仑许多趣事。而岛上服役的军人,绝大多数都同情拿破仑。英国水兵上岸休假时,常常在他住处附近徘徊,为的是找机会与他交谈,并会送给他鲜花。拿破仑为此非常高兴。军队换防时,他会接见全体官兵,仿佛他们是法国人,而自己仍然是帝王。他问将士:“服役多久了?负过多少伤?我最佩服的是第五十三团,希望听到它胜利的消息。宾厄姆将军,勇士们要离开你了,我知道你很伤心。不过,为了安慰你,宾厄姆夫人将为你生个小宾厄姆!”军人们大笑,将军的脸涨得通红。分手时,士兵们会向这位被囚禁者衷心欢呼,表示祝愿。

  各个盟国都在岛上派了专员,不过,他们来此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他们君主的好奇。拿破仑当然拒绝接见他们。他们留在这里,是为了证明拿破仑被牢牢地监视,无法逃脱。虽然他们在岛上一住几年,却从来没有见到过他。这其中,只有一个人例外,就是法国专员侯爵先生。他是被路易十八派来监视拿破仑的。他帮助拿破仑得到最新的杂志,拿破仑把自己的书借给他作为回报。

  拿破仑心情好时,会主动找些活动消遣。一天晚上,他随手翻阅着当初的官方年鉴,忽然像着了迷的补锅匠,说道:“真是了不起。我竟然统治了8300万人口,占全欧洲人口的一半还多!”接着,他和拉斯卡斯谈起往事。大家都笑了,拿破仑也很兴奋,叫人拿来香槟。欢乐的时光过得很快,已经是晚上十一点了。极为高兴的拿破仑笑着说:“多么快乐的时光!老伙计,你让我可以心情愉快地上床睡觉。”听众不禁为这句话感到酸楚、伤感。

  没事的时候,拿破仑就把蒙托隆七岁的儿子抱到腿上,给他讲拉封丹拉封丹(1621—1692):法国著名寓言家。的寓言故事。有时,孩子没能分清故事中的狼与羊,逗得拿破仑哈哈大笑,孩子给他的囚徒生活带来了快乐!

  有时,吃完晚饭后,拿破仑在屋里散步,哼着意大利咏叹调,自娱自乐。要是夜里睡不着,他就让拉斯卡斯给他讲巴黎富人区的花边新闻,或者对古尔戈说:“谈谈你的恋爱故事吧。我从来没有精力注意女人,我怕她们会管着我。”实在无聊时,他会在会客室,与仆人们靠着门量身高。

  很多时候,拿破仑上午把自己闷在屋里,直到下午才出去透透气。有一天晚上,实在热得难受,就在外面待到半夜才进屋,还说自己打了胜仗,竟然能够在户外停留这么久。有一次,他从梯子爬上了仆人们的阁楼,因为他听说那儿很整洁,想亲眼看看。结果,他惊奇地发现,衣柜里还有很多衣服。他下意识地摸了一下当执政时穿过的制服,那里还有瓦格拉姆战役时的马刺,马仑哥战役时穿过的斗篷。过了一会儿,他才默默地下了楼梯。

  忽然有一天,拿破仑遇到了一个比自己境遇还要悲惨的人。这就是托皮亚,是马来人,遭人绑架后被卖作奴隶,来到这遥远而荒凉的小岛。他从早到晚地在花园里劳动,拿破仑在路上碰到他时,忍不住会多看他两眼,同时给他一枚金币。托皮亚则会说着不太标准的英语表示感谢:“谢谢,您是好人。”“太可怜了!”拿破仑对身边的人说,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自己的命运。“妻离子散,背井离乡,被卖为奴!还有比这更悲惨的吗!如果是船长干的,他就十恶不赦;要是船员一起劫持了可怜的托皮亚,情况就不同了。恶事都是个别人的主意,犹大就出卖了他的主子!”

  再次遇到托皮亚时,拿破仑感叹道:“人多么可怜啊,像一架机器,虽然相貌不同,但心是一样的。如果托皮亚是布鲁特斯,他会自杀;如果是伊索,现在应该是总督;如果是虔诚的基督徒,反而会为自己的枷锁感恩。可是,他只是个可怜的托皮亚,只能老老实实地低头干活。”过了一会儿,拿破仑又说,“不错,托皮亚和理查王有着天壤之别。但是,把他带到这里的人,真是卑鄙!托皮亚有自己的家,有朋友,有原本属于自己的生活,现在却沦为奴隶,流落在荒岛,直到老死,真是造孽!”说到这儿,拿破仑忽然停住,疑惑地看着拉斯卡斯,说道:“我知道你在想什么,的确,他不是岛上唯一的受难者。”拉斯卡斯点了点头。拿破仑激动得喊了出来:“这不合适!是的,他们对待我还算好的,至少还要假惺惺地注意影响,不至于那么露骨;而且,我得到了补偿,我们是有名望的受害者……很多人在注视我们。甚至有人在为我们哭泣,为我们悲叹……厄运,也会带给我们声誉。”

  不久,拿破仑买下了可怜的托皮亚,准备把他送回故乡,好与家人团聚。没想到,总督从中作梗,他说:“波拿巴是在拉拢人心,图谋建立第二个黑人共和国,就像圣多明各岛圣多明各岛:当时分为两部分,其中的一半属海地,黑奴已解放,并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黑人共和国。那样。”于是,托皮亚只能留在岛上,成为沦落荒岛的奴隶,与拿破仑终生相守。

  七、骨肉天涯

  母亲的来信!莱蒂齐娅在信中写道:“我年事已高,恐怕经不起两千里的跋涉,也许,我会死于途中,但至少可以离你近些。”这封信发出一年后,拿破仑才收到,他流着泪反复阅读。反法同盟国不允许母亲来,竟然说:“万一她要帮那个魔鬼逃跑怎么办?”此时,莱蒂齐娅和她的孩子们,都被逐出了法国。

  她不能再回到故乡。当初,是因为科西嘉岛处在动乱之中;这一次,全欧洲都不允许她返归科西嘉。她只好去了罗马,还好,教皇收留了她。为了儿子,她不停地奔走呼号,想把儿子迁到环境好一些的地方。沙皇倒是同意了,可是哈布斯堡和英国一心想置拿破仑于死地,怎肯答应?而且,他们不准叫亲属给拿破仑寄钱。

  莱蒂齐娅上书各位君主:“我,是一个痛不欲生的母亲,满怀希望,请求各位点燃我的生命之火。关于拿破仑被囚之事,恳请诸位予以考虑。我相信,你们是善良的,能够凭借手中的权力,善待你们曾经是朋友的君主。我祈求你们,因为,你们能够代表上帝的意愿。国家的利益是有限的,而你们会因为宽容而流芳千古。”

  没有回复!

  拿破仑后来才知道,母亲被诬蔑在科西嘉阴谋叛乱,说她提供了数百万巨款。教皇派人去调查此事,莱蒂齐娅说道:“请告诉各位:如果我有几百万巨款,当然会用来救我的儿子。那样,可以装备一支舰队,完全能够从岛上把他救出来。把他囚在那里是不仁道的。”

  拿破仑知道这些话,心中充满骄傲和自豪!他还没听到母亲的另一番话呢,莱蒂齐娅曾质问一个奥地利贵族:“为什么我那儿媳只顾在意大利享乐,而不去圣赫勒拿岛陪伴她的丈夫?”

  他的兄弟吕西安与约瑟夫去了美国,不久,热罗姆也去了。他们都改了名字。西班牙的革命者把约瑟夫拥上墨西哥宝座。拿破仑知道后兴奋不已:“我猜,约瑟夫不会同意。因为他追求的是享乐,怎么肯把重担搭到自己肩上?不过,这对英国倒是件好事。因为,如果约瑟夫主宰墨西哥,肯定会与西班牙和英国决裂。看来,我应该支持他当墨西哥国王呢。他是爱我的,会为我向英国政府说话。可惜的是,他肯定不会答应。”

  其他的弟妹们,没有什么消息。热罗姆最长寿,拿破仑三世时,他还健在。拿破仑很少接到亲人的来信。卡罗利娜曾经向母亲要钱,莱蒂齐娅拒绝道:“这些钱都是帝王的。”她在给吕西安的信中写道:“当一个人失去高位后,如果还过着奢侈的生活,与人比富,只能被人嘲笑。”至于奥斯坦与波利娜,仍然在演喜剧,和当年在马尔梅松宫时一样。

  不久,拿破仑得知,贝尔纳多特已成为瑞典国王。德西蕾呢?这个拿破仑最早的情人、未婚妻,最终成了王后,并且活到第二帝国。瓦莱夫斯卡伯爵夫人,丈夫死后,改嫁给一个法国贵族。拿破仑听后表示赞成,想到自己为她和儿子所作的安排,放心地说:“她的生活应该可以,有一定的积蓄。”那个没有心计的古尔戈答道:“皇上每月都给瓦莱夫斯卡夫人一万法郎。”拿破仑涨红了脸,问道:“你怎么知道?”

  国王缪拉和内伊元帅,最终被枪决。拿破仑生气的是,缪拉竟然愚蠢到从卡拉布里亚登陆。对于马尔蒙,拿破仑也没有过多的埋怨,只是说:“我为马尔蒙感到惋惜,以前,我真的很器重他。他不是个坏人。人都是怯弱的。”事实上,正是马尔蒙破坏了每一个可能使拿破仑得救的行动!

  此时的巴黎,对波旁王朝的统治怨声载道。逃亡贵族和新贵族虽然无德无能,却仍然身居高位。有个叫黎歇留的,一直逃亡在国外,对法国毫不了解,现在竟然镇守要地。老将拉法叶特,已经成为无产阶级的领袖,正酝酿着新的革命。有些省份想要悬挂出三色旗拥护拿破仑二世,马尔蒙,这个拿破仑当年的战友,粉碎了这一运动,后来他当上了大臣。

  拿破仑读到这些消息时,并没有太多的反应。每天,都有人被判处死刑。在流放的第一年,拿破仑还曾对革命抱有希望:“为什么我此时被囚禁,命运真是无情!是谁在那里领导人们行动?谁来拯救绞架上的勇士?”为此,他不停地在屋里徘徊,直到第二天。

  有一次,拿破仑嚷道:“如果我是在美洲,除了庄园外,什么也不会管。”其实,不过是说说而已,他是不会去美洲的。他自己就说:“如果我去美国,要同约瑟夫在一起,不用在这里吃苦,也不用人担心,可是,我的事业也就没希望了。命中注定,我要死在这里,除非,我能回巴黎。”

  不久,为了看守拿破仑一个人,英国政府竟然要把部队从二百人增加到三千人。圣赫勒拿岛上的驻军,每年花费要32万英镑,但这有什么用呢?士兵们都站在拿破仑这边。为了救拿破仑,有六名来自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军官被捕。他们打算用类似潜水艇的装置把他带出岛去。另外,有两个去印度的船长,想用船把拿破仑带走。拿破仑仔细地听了他们的建议,没有同意。还有一次,拿破仑正与古尔戈工作时,蒙托隆闯进来说,有个人的护照只剩下一小时期限,必须立即决定。拿破仑觉得不可行,也拒绝了。

  为什么他不接受别人的帮助逃走?因为法国此刻动荡不安,所以,他决定留下来。他固执地认为,巴黎的人们会召他回去。不久,巴黎发生暴动,有人说,法国可能召他回去,拿破仑也觉得有希望,却又说道:“为什么要我回去呢?难道还会让我指挥军队?可是,我已经老了……为了儿子,我决定留在这里。我要用自己的性命,为儿子争回王冠。”

  虽然拿破仑并不惧怕死亡,但是,有时候仍然会情绪消沉。一点小事不顺心,都令他难以接受。有一次,贝特朗因为生气,没有来这里吃饭,为此,拿破仑一连几天心情郁闷。他说:“我知道自己已经无足轻重,没想到,最亲近的伙伴也不肯来看我,这太令我失望了……”拉斯卡斯想劝解,被他阻止了:“你什么也不要说。让我把话说完,好了,一切都过去了,算了吧。就当没发生这件事。”在这样的情绪下,任何人也休想见到他,他会说:“我已经死了,谁也不见。”然后,把自己关在屋里,一声不吭。

  这天,蒙托隆和古尔戈,因为装修房间的事吵起来。拿破仑为他们调解,伯爵夫人气得直哭。拿破仑提议下棋,之后,大家共进晚餐,饭后,朗诵《以斯帖记》《以斯帖记》:《圣经·旧约》的一卷,叙述犹太美女以斯帖嫁给波斯国王薛居斯一世为王后,劝说服国王收回成命,取消了杀死全部犹太人的命令。。

  有时候,会发生一些可笑的事情。比如,跑掉了一头奶牛,拿破仑为此十分生气,古尔戈吃饭时,脸色阴沉,因为他要为丢牛事件负责。饭后,拿破仑说他喜欢伊斯兰教义,随后又谈到基督教。离开客厅时,拿破仑仍然不高兴,却竭力掩饰着,小声嘟哝着:“莫斯科!五十万人!”也许,人们前一天还看到拿破仑满面笑容,第二天却发现他情绪低落。他会担心:“我儿子会受到什么样的教育?他们是不是要教他恨我?真可恶!”

  拉斯卡斯写好了滑铁卢战役这一章,叹息着胜利被敌人夺走时,拿破仑没有答话,却对拉斯卡斯的儿子说:“孩子,把《在奥立斯的伊斐妮亚》给我拿来。”或者,他会让人念拉辛的《昂朵马格》。

  拿破仑的活动越来越少,随之而来的是无聊与日俱增,他的心情越来越糟。开始时,他还威武地乘车出游,两旁有侍从骑马相随,对他毕恭毕敬。他在花园散步时,没有得到允许,谁也不敢上前。如果有客人来访,必须由副官通报才行。

  有一次,拿破仑在看《风流人物录》,与朋友们开玩笑,说他们都有资格列入此书。古尔戈说:“陛下最应该被录入此书。”拿破仑问为什么。古尔戈回答:“是您最先创立共和国,陛下,后来,您又变成了帝王。”拿破仑说:“有道理,嗯,帝国应该是最好的共和国!”

  主显节的时候,拿破仑吩咐给孩子们做蛋糕。可是,总督责备他们花钱太多,拿破仑笑道:“见鬼去吧!应该告诉他,我们的代价比王冠还大。”贝特朗向总督抗议,内容有关拿破仑的称呼和待遇。总督回复道,他没见到岛上有什么帝王。拿破仑知道后,毫无表情,只是让古尔戈备马。古尔戈回答,那匹马失踪三天了,被钉马掌的捡到,要三枚拿破仑币才会把马送回来。拿破仑听了大怒,只得强压怒火。可是,第二天,他实在忍不住了,向古尔戈发脾气:“为什么要提那个钉马掌的来羞辱我?”古尔戈不知如何答对。

  有一次,餐桌上的肉实在是太差,难以下咽,拿破仑说:“我并不计较这些,只求我们所受的待遇能够被世人知道,做下这种恶行的人应该被人唾弃!”

  流放以后,拿破仑的性格也在慢慢地发生变化。有一天,他与一位漂亮的英国女士在外面散步,随意地闲谈着。这时,有几个黑奴抬着沉重的箱子从他们面前经过,那位女士鄙夷地喊道:“快走!”拿破仑说:“夫人,你没有看到他们抬着重物吗!”那位女士很尴尬。其实,没有流放之前,拿破仑很少这样为别人考虑过。

  只有与总督赌气时,拿破仑会偶尔摆摆帝王的威风。平时,他的生活非常俭朴,甚至比当中尉时还厉害。有时候,因为没有菜,厨房只能炒豆子,拿破仑也不挑剔。他说:“我在巴黎时,每天有十二法郎就够了。吃饭只用一个半法郎,我的房间,每月才交二十法郎。至于仆人,有一个就行。我愿意和财力相当的人交朋友。只要你愿意,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快乐。我相信,波拿巴和拿破仑同样幸福。”

  有一天,拿破仑的医生突然晕倒。醒来后,却发现拿破仑在照顾他。而且,正跪在边上,给他灌醋呢。后来,科西嘉仆人基布里昂尼临死前,拿破仑问医生:“如果我去看望他,会有助于他恢复吗?”医生告诉他正相反,因此,拿破仑没有去。

  拿破仑在玩牌时,竟然设立了一笔基金。为什么?因为他想为岛上最美丽的一个女奴赎身。

  有时候,拿破仑往日的激情又迸发出来。他会晃动着栏杆说:“我倒希望他们把我送到荒岛上,不过,要给我两千人,要配有武器。那样,我将再建一个辉煌的殖民地。”为此,他还真的开始盘算,需要多少金钱和物资。可是,如今他是个没有自由的人,只能在想象里寻找安慰。

  刚来岛上不久时,有一天,他与拉斯卡斯骑马在外面散步,忽然说道:“我们来到目的地,这里是正在开垦的土地。帝王跳下马来,挥起锄头,开始锄草,而且速度极快。劳动时,他什么话也不说,直到最后。他派我去给那个犁田人一枚拿破仑钱币。接着,我们继续赶路。”

  八、我的一生

  拿破仑自己说:“我的错误导致失败。我,才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他把这段话写在自己的检查里。这并不是一时兴起说出的话。拿破仑执政的最后几年,多次向亲信们提到自己的过失与错误。如今,在岛上,更是不止一次说过这样的话。有时好像发自肺腑,有时又像是自言自语而已。他有时会说:“闭上眼睛,所有的错误都展示在我面前,如同噩梦一般。难道是我太贪了吗……弓拉得太满,自己断了。我太过自信。”

  最后,拿破仑终于承认了自己用人不当,他说:“是我看错了人。我真的没想到弗朗西斯会不顾及亲情,而且愚蠢到家,竟然听从梅特涅的谗言,要置我于死地。那个塔列朗,应该把他留在我身边,这样,才能更好地监视他。如果他能从我身上得到足够的好处,就不会去投靠别人了。那么,我现在应该高枕无忧呢。如果当初我相信了富尔敦的话,也许现在是另一番景象。可是,那些笨蛋学者却嘲笑他的发明,连我也被耽误了。”

  想到提尔西特,拿破仑觉得维持普鲁士王朝是个错误。早在1812年,就应该先结束西班牙的战争才对。他想起卡尔诺曾经劝过自己,唉!滑铁卢之战,如果能及时发布命令也不至于惨败。最不可挽回的是,自己彻底失败后,为什么要去英国?如果把自己交给亚历山大或者美国,都会比现在的处境要好。

  外面的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引起拿破仑的无限感慨:“我若在美国,情况要比现在好得多。至少不会像现在这样,时常被那个可恶的总督欺侮。也许,美国可以成为新法兰西的核心。一年内,我将拥有六万人……那才是首选的避难处啊。广阔无垠的土地,而且,那里的人们崇尚自由和民主。要是我心情不好时,还能够骑马出去散散心,或者像个普通人一样无拘无束地旅游。可是,我在欧洲太显眼了,同每个国家都有瓜葛……当初,我应该仔细地化装之后,想办法去美国。只是,那样将有损我的尊严。现在,我只能期望巴黎再次处于危难之中,这样,法兰西将再次需要我。可是,一切都只是假设,如今,我被困孤岛,没有谁能救我!”

  拿破仑对自己的结局作了清晰的反思。此刻,他再次想到自己的家族观念,悔之晚矣。其实,在法兰西的最后那段日子里,他就已经意识到此点,只是一切都太迟了。他说:“对于我的那些兄弟姐妹们,纯粹是我的愚蠢造成今日之果。我太纵容他们了,只要家人提出要求,总是想办法满足,实际上,助长了他们的贪念!如果我严格限制他们,他们将不得不听命于我,那样的话,我当然有希望称霸世界。可惜,我没有成吉思汗的运气,他的四个儿子争先恐后地为父亲效命。我把兄弟们扶上王位,他们就以君主自居,不再听从我的命令,甚至想办法与我为敌。或者,他们觉得我影响了他们的独立,转眼间,他们成了真的国王,这是我自食其果!这些没良心的东西!有了危险时都往后撤,不用敌人宣布,他们自己就跑下台!”

  千悔万悔,但拿破仑从不后悔自己称帝这件事。相反,他却反复强调:“只有我,才能将革命与封建统一起来。建立帝国,对统治者与人民都有好处。振兴欧洲,是我的理想。遗憾的是,上帝不支持我,最终功亏一篑。”

  拿破仑一直认为,现在是过去的延续,历史必将影响着未来。因此,他知道,要想轻而易举地在欧洲建立起梦想的王国是不可能的,更不可能在幻想的荒岛上建立国家。他觉得,没必要毁灭已经存在的东西,只要把它们稍加改变,为现在服务即可。所以,他会延用旧的形式,同时努力实现自己新的理想。他说:“人们看到我大权在握,会把我当成华盛顿,但那谈何容易!也许,我在美国有可能实现。可是,在法兰西,我只能做个君主的首领。”

  如果从出身来看,拿破仑既算不上平民,也称不上贵族,生于一个没落的小贵族之家。有一次,他与英国人谈论英国,说道:“是谁真正缔造了国家?当然不是一小撮贵族或者有钱人,是人民!是的,暴民掌权后,马上自称良民;如果失败,为首的几个会被绞死,被称作强盗。这就是典型的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读过伏尔泰的《恺撒之死》后,拿破仑说,其实他很早就想写《恺撒传》。旁边人说:“您已经在写了”。拿破仑听了大笑:“我?你太天真了!不过,如果我成功的话!实际上,我比恺撒的运气要好,至少现在还活着!”

  拉斯卡斯的记录中写道:“拿破仑谈论到自己的丰功伟绩时,好像在说三百年前的历史。蒙托隆伯爵夫人也说过:‘我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在与死者对话。’”

  对于人们所指责的他的罪行,拿破仑拒不承认,他否认雅法的瘟疫患者之死,连处决当甘公爵也认为是塔列朗的责任。这天,他头脑一热,把当甘事件的经过向一位英国医生详细讲述了一遍。他说自己当时所处的位置,必须要考虑到自身的安全。

  不久,拿破仑很想知道奥马拉医生对自己是什么印象。他相信这位医生对他非常真诚,但又想了解他的真实想法。这一天,两人在一起喝葡萄酒。拿破仑忽然问:“你没有见过我之前,觉得我是什么样的人?请直言。”奥马拉回答,说他当初认为拿破仑是个没有道德的怪物,为达目的,会不择手段。拿破仑听后还是忍不住生气,嚷道:“我就知道是这样!也许,很多法国人也和你的想法一样。他们会说:‘看啊,他不惜一切代价往上爬,却不会考虑这过程中犯下多少罪过!’”

  有一天晚上,拿破仑睡不着,脑子里乱得很,于是,把蒙托隆叫来,口授他的话。他说自己一直是追求和平的,每次战争,都力求通过谈判解决。接着,他谈论起英、法两国革命,说道:“克伦威尔功成名就时,正值壮年。他靠的是狡诈与欺骗登上顶峰。而我,年少有为,凭借自己辉煌的战绩成名……谁说我用鲜血作代价?换他处在我的位置,会怎么做?那样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谁能够不需要代价就取得胜利?我觉得,像我这样的普通百姓,要想处处无可非议而取得万人之上的地位,是不可能的。什么情况下,我都会这么说!”

  拿破仑在自己的叙述中,并没有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更没有怨天尤人。在流放的日子里,他的正义感反而越来越强。如今,他的头脑清晰,俨然成了哲学家,而且为人更加宽容。他宣称人类是有良心的,忘恩负义的只是小人,只不过,人们有时会有些贪婪。他甚至会原谅奥热罗,贝尔蒂埃,说自己给了他们过高的地位,因而难以胜任。从这可以看出他真的宽容了。他曾说:“其实,谁能恰到好处地把握好应该给人们多少呢……他们有自知之明吗?那些离我而去的人,吉星高照时,肯定不会想到要背叛我。其实,是困境击垮了我,而不是因为有人出卖……也许,他们已经在后悔。难道,我拥有的朋友和支持者还不够多?谁能说清到底有多少人爱戴我?如果不是这样,也许我的命运会更糟!”拉斯卡斯的记录中说,此时的拿破仑,多用沉默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和拿破仑一起到孤岛上的人,都有写日记的习惯。这些拿破仑很清楚,甚至读过一些,但一般不作评价。他脑中想的是,这些记录能够值多少钱。为此,他还预言说,他死后,这些日记的发表会给作者带来多少收入。事实上,他远远低估了这些东西的价值。但有一点是对的,这些日记,对后人研究他,认识他,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拿破仑习惯口述,在讲的过程中会很注意表述的方式,为的是笔者记录得更顺畅些。口授的过程,相当于对自己的思想进行整理与总结,他的精神境界也因此得到升华。

  有一次,连续五天,拿破仑把自己关在屋里,拒绝接见任何人。他不停地阅读,但并没有什么东西,头脑中一片空白。孤独的岁月,给了他回顾自己人生的机会。一连五天,他都在审视着自己。也许,从来没有人像他这样,如此深刻地剖析自己。这一过程,比他指挥奥斯特里茨战役还紧张,严肃程度超过了在参政院开会。他像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希腊神话中的半神半人之神,因盗取天火给人类而获罪,被宙斯缚于高加索的悬崖上,每天由一只秃鹫啄食其内脏。,本想为人类谋幸福,却将自己困于悬崖之上,不断地因痛苦而呻吟。拿破仑想到:自己不过是个身着旧衣服的小个子!二十多年来,为着自己的梦想,不懈地努力,最终却困在荒岛。

  有人送来一本书,都是有关他的声明、公告等内容的。拿破仑读了一会儿,把它扔在一边,对拉斯卡斯说:“未来的历史学家,会给我相应的评价,事实胜于雄辩。是我,使得法兰西重新回到和平与稳定,我为她赢得了太多的荣誉。我把革命的毒瘤彻底地清除干净,使得各国人民逐渐觉悟。我任人唯贤,不以门第取人。赏罚分明,使我们的军队获得了声誉和荣耀。难道,这些不值得历史学家去为我辩护吗?如果有人指责我独裁,那他们一定没有好好研究当时的情况。那样的时代,必须专制。谁说我限制了人们的自由?无政府状态下,难道要让人们为所欲为?为什么要发动战争?那是形势所迫,我从来不主动侵略谁。至于统治世界,全球统一是大势所趋。怎么能把这说成是野心呢?就算如此,我的目的是崇高的。建立理性的国家,充分发挥人类的才能,自由地享受生活,这难道不对吗?后人应该为我没有实现如此宏伟的蓝图而感到惋惜。”最后,拿破仑说:“亲爱的,上面的话是我今生所得。”

  六年的囚禁生涯,拿破仑几乎没有为自己唱过赞歌。他总是说:“四十次战争的胜利算不了什么,万民臣服应该是众望所归。我哪里拥有什么英名?滑铁卢战役,足以抹杀掉所有的胜利,最后一幕,会让人刻骨铭心。留给后人的是法典和参政院的会议记录,以及我与大臣们的通信档案。我认为,法典简明扼要,会对后世影响深远。我建立学校,是为了培养人才。我执政法兰西时,犯罪率在降低,而当时的英国,犯罪率却在上升。最理想的情况应该是:欧洲统一,统一的法典,统一的上诉法院。”

  当拿破仑发现英国报纸说他藏匿了大宗财产时,又惊又怒,从椅子上跳了起来,气宇轩昂地讲道:“想知道拿破仑有多少财产吗?没错,多得数不胜数,但是,并没有人藏匿它。安特卫普和弗拉兴海港,是世界上最出色的,即使是冬天,也可以使用;敦刻尔刻,哈佛和尼斯的水利工程;瑟堡的巨型船坞;威尼斯的码头,谁人能比?还有,安特卫普至阿姆斯特丹的大道,比利牛斯至阿尔卑斯山,帕玛至斯庇齐阿,萨沃纳至皮埃蒙特的大道,哪个不震惊世界?新的卢浮宫,巴黎的水利工程,塞纳河沿岸的码头,等等。拿破仑用三百万法郎赎回唯一的王冠宝石,为了扶植农业,花去了数百万法郎……拿破仑的财产都在这里!资产超过数十亿,并将经久不衰,万古长存!”此话掷地有声,历史将证明:尤为难得的是,这些丰功伟绩是在战争年代里作出的,而且没有欠债!

  一个世纪之后,人们才开始认识到:拿破仑绝不仅仅因为滑铁卢之战而流传于世。

  有一天,吃完晚饭,大家在闲谈。有个仆人问拿破仑,什么时候感到最幸福。在场的人众说纷纭,拿破仑说,他最幸福的是第二次结婚,而且喜得太子。不过,他说:“也许,这只能算是知足。”有人问:“当第一执政时不幸福吗?”拿破仑回答:“是,因为我对前途没有把握。”那人又问:“称帝呢?”拿破仑答道:“在提尔西特时,我已经意识到福祸无常。艾劳战争警告了我,不过,我还是打了个胜仗。那时,我口授谈判条件,沙皇和普鲁士国王都向我献媚。不对,那算不上最幸福。在意大利获胜后,民众围着我高呼:‘解放者万岁!’当时,我二十六岁,感到自己前途充满光明,能够达成大业。我仿佛飘到空中,难免有些得意,却没有想到自己已经远离了大地!”

  什么是幸福?拿破仑的快乐是建筑在胜利的基础上的,他的幸福就是工作和业绩。他所追求的,是不朽的英名。很早以前,在科西嘉,拿破仑就意识到自己的一生将不断地为名誉所累。如今,流放到这孤岛之上,英名的吸引力对他仍然有增无减。他清楚地知道,之所以能够名扬世界,是因为他的赫赫战功。他曾问,是不是巴黎人都听说过拿破仑。拉斯卡斯回答说,即使在英国威尔士最僻远的山区,那些放牧者也知道拿破仑。这使得拿破仑暂时忘却了岛上的痛苦,仿佛置身于幸福之中。

  报纸上的一则新闻,引起了拿破仑的感慨:“当然,反动势力即将毁灭!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我们为世界作出了伟大的贡献,真理是永远存在的!我们将受到各国人民的尊敬,被世界认可,千古流传。无论如何,我创立了一个新的时代,点燃了人们心中的火把。不管是敌人还是朋友,都将踏着我的足迹前进。我代表着新思想、新观念。我的威名,将继续震慑各国的君主!”

  事实上,拿破仑对自己的政治地位估计过高,这对挽救他的王朝毫无意义。忽然,他想到:最后的几次战役,应该让自己在炮火中永生。他甚至在考虑:应该在哪一次战役中捐躯沙场才合适?为此,他多次谈到这个问题,像个剧作家在寻找剧中的高潮:“我应该在莫斯科殉职。那样,我的英名将毫发不损……为什么上帝不在克里姆林宫给我一颗子弹!历史将把我与亚历山大大帝,与恺撒相提并论。可是,事情发展到今天,我已经无足轻重。”他还说到了自己对后世的影响:“如果我战死在博罗迪诺,人们会为我而惋惜,就像对待当初的亚历山大大帝。不过,在滑铁卢牺牲也不错。也许,在德累斯顿战死更好。”他这样不停地设想着。最后,总结自己的一生说:“我的人生将成为一部不朽的作品!”

  九、难忘故乡

  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人们还在睡梦之中。有个穿白色外衣的人,来到门前。他脚上穿着红拖鞋,头上戴着宽边帽,一手拿着铁锹,另一只手摇动着一个大铃铛。原来,他在叫人们出来干活。一切按计划执行:要砌一面墙,同时延长一道水沟,再围海造田。不大会儿,房门陆续打开,人们带着铁锹,拿着耙子、斧头,来到拿破仑身边,等候他发布命令。这时的拿破仑,看上去像是年过半百的浮士德浮士德:《浮士德》是德国诗人歌德创作的著名诗剧。在其中的第五场,年已过百的浮士德率领千万民众日夜奋战,开发海边沙滩地,筑堤修坝,挖渠整田。。

  这是拿破仑生命中的最后一年。他已经下定决心,无论发生什么事,都将留在岛上。他曾向政府申请,造一座凉亭,但一直没有批准。这次,他决定自己动手,干脆建一个花园。首先,要垒一道圆形的墙,用来遮阳避风,而且,这样可以挡住哨兵的监视。其次,挖好几个蓄水池用来贮存雨水。园内,要种上花草和树木,计划中有枇树、橘树等。拿破仑在自己的窗前种了一棵橡树,这是西班牙战争时期的老友和英国炮兵团鼎力相助,从开普敦运来的。所有的人都过来帮忙,医生、蒙托隆、贝特朗,都参加了这项工程。那个值班的英国军官,走过来的时候,拿破仑刚刚接过一块草皮,小心地铺在地上。

  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工程完工。一个小花园出现在荒岛上,不失为一道亮丽的风景,连总督的女儿都悄悄地赶来观赏。这是拿破仑留给后人的最后奇迹。他已经感到将不久于人世,想尽力美化自己的终老之地。此时,他独自吟着伏尔泰的诗:“还有机会一睹巴黎的容颜?我已经不再奢望。”拿破仑说,又快到他的生日了,这将是最后一个生日。他慷慨地把礼物送给孩子们,晚饭时,大家聚在一起,他就像一家之主,不过慈祥得像个父亲,对每个人都很和蔼。

  这年秋天,拿破仑最后一次骑马外出,跑得很远,很累,这是最近四年来第一次超出界外。如今,他很少再口授,不过,有时实在睡不着,也会口授。他评论蒂雷纳、腓特烈大帝和恺撒所指挥的战役,或者评论伏尔泰的《穆哈默德传》、维吉尔维吉尔(公元前—公元前19):古罗马最伟大的诗人。著有《埃涅阿斯记》,共十二卷。的《伊内特》,甚至还谈论过自杀。此时,他的得力秘书古尔戈和拉斯卡斯,离开孤岛已经很多日子,他们回欧洲去了。拿破仑觉得更加孤独,有时长时间地站在那里,百无聊赖,手指不停地敲着门框,抬头望着天上的海鸥。他不需要用望远镜巡视海岸了,静静地等待死神的来临。

  与此同时,法国再次爆发了反抗波旁王朝的暴动。这次,由军队发起,民众踊跃支援。可是,拿破仑听到这消息后,毫无反应。他生命前的最后半年里,曾经有过两次被救的可能,都被他拒绝了。他说:“上帝让我死在这里。如果在美洲,我可能被谋杀。我将以生命为代价,挽救我的王朝,因此,我必须留在圣赫勒拿岛。”

  没过多久,拿破仑病入膏肓。因为,拿破仑的肝脏有病,而岛上的气候对此非常不利。他三十五岁时就说过,自己很有可能和父亲一样,死于肝病。如今,他的肝痛得越来越厉害,甚至难以支撑。胃病也时常困扰着他,疼得他在地上打滚。

  对于自己的病,拿破仑还是很在意的。每次,都要详细问清药物的效用,才肯服用。他曾伤心欲绝地说:“为什么我现在对床褥这么眷恋?就是御座也没有这个舒服。我竟然可怜到如此地步!以前,我从来不会在意睡眠,如今,却整日睡不够,连眼睛都不愿意睁开。过去,我能够同时给四个秘书发布不同的命令,那才是拿破仑啊。”有个仆人说看到了彗星,拿破仑答道:“那是恺撒将死的征兆。莎士比亚的《裘力斯·恺撒》一剧中,公元前44年3月14日夜,罗马雷电交加,各种险恶征兆相继出现。恺撒之妻连做噩梦,劝大夫次日不要外出,果然3月15日,恺撒遇刺身亡。”医生连忙说根本没有彗星出现,拿破仑却说:“哦,有没有彗星都不重要,人早晚要死的。”

  现在的这个医生叫安通马尔基,也是科西嘉人。因为拿破仑与总督的关系很差,所以,奥马拉医生被调走后,有一年多的时间没有医生。最后,母亲莱蒂齐娅夫人多方呼吁,才派来了这位同胞医生,同时来的有两名神甫、一名仆人和一名厨师。分别多年之后,拿破仑终于可以从这些人嘴里知道一些母亲的情况。提起母亲,拿破仑感慨颇多,说道:“伟大的母亲,给了我一切。我从她那里学会了做人,知道了努力工作。”

  生命垂危之时,孤独的拿破仑身边,有了五个科西嘉人。但只有两个还算有用,即那个贴身仆人和厨师。两个所谓的神甫,一个耳聋,而且是个残废人,连话都说不清楚;另一个,刚从神学院毕业,不知天高地厚。那个医生,安通马尔基,年纪轻轻,也没有什么经验,而且为人自负。但不管怎么说,拿破仑看到了同胞,不禁想起故乡科西嘉岛。过去的几十年,他死心塌地要做法兰西人,总在抑制着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生命即将完结,尘封已久的乡思如海浪般涌上心头。他生是意大利人,死是意大利人!

  生命的最后日子里,拿破仑讲的是意大利语,即使说法语,也时常夹着母语。有一天,他得知有个议员攻击他,说为什么不久前,法国人要拥护他为帝王,还说连古罗马人都会看不起科西嘉。拿破仑并没有发怒,相反,他认为这是对科西嘉人的称赞。“因为,连古罗马人都知道,科西嘉人是不可征服的,而且,科西嘉岛地处法国与意大利之间,当然要出个天才来统治这两个国家。”

  于是,科西嘉再度成为拿破仑的祖国。他无比感慨地说:“啊,医生,告诉我,什么时候能够再次看到科西嘉湛蓝的天空?多么希望我能飞回故乡,岛国人民将张开臂膀欢迎我。难道你以为盟国能在科西嘉控制我?你应该了解我们的山民,他们的勇敢和骄傲无人能比!岛上的一草一木,我都非常熟悉!”拿破仑说,他曾经想为科西嘉做点贡献,让法国人看到他对故乡的热爱。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实现这个计划。他大力颂扬岛民的精神,称赞他们崇尚荣誉。当然,这使他想到了保利。提到故乡,拿破仑有些情绪激动,说道:“故乡的山山水水都令人难以忘怀!泥土散发着芬芳,没有哪里的土地能与她相提并论……只是,我再也没有机会去看她一眼;我现在流落异乡,没有了祖国!”他终于意识到自己没有祖国,生命之终,才暴露出内心的真实感情。

  可是,这个科西嘉医生对拿破仑丝毫没有同情之心。他觉得拿破仑的病痛是装出来的,认为那是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想借此离开孤岛。所以,拿破仑病重之时,他竟然不在场。原本,拿破仑还曾想利用生病之事做些文章,现在却连保命都成了问题。他已经濒临死亡,可同胞却认为这是演戏!有记录表明,拿破仑与这个医生相处得十分不好。他想赶走安通马尔基,要求总督把他轰回欧洲;这正中总督的心意,两个科西嘉人争斗,他正好观战。拿破仑去世前的一个多月,总督想擅自进来,看看拿破仑到底什么样,这对拿破仑来说,无疑是个刺激。

  拿破仑身边的人急遽减少。他去世前的几天,四个人和那个老神甫去了欧洲,剩下的两个也生了病。最后留在拿破仑身边的是蒙托隆,但他也已经归心似箭。他已经给自己的妻子写信,说正想办法找人替他。拿破仑得知贝特朗决定不走,深受感动。不过,真正从未想过要离开这里的,是他的仆人马尔尚。拿破仑对他说:“再过几天,恐怕会只剩下你我两个人了。不过,我相信你会陪伴着我,直到为我合上眼睛。”

  有一件事让拿破仑颇为痛心。那天,被拿破仑一直当好友的贝特朗,在与他争论时说:“路易十六倒台后,如果由奥尔良公爵执政,是我最愿意看到的事。”拿破仑当时没有反应,不过,他心里非常痛苦,事后说:“没想到,我一手栽培起来的贝特朗,贵为国家重臣,竟说出这样的话!”

  拿破仑的健康每况愈下。他产生了依恋的感觉,有生以来,第一次渴求家人的帮助。他想到最喜欢的妹妹波利娜,于是口授一封信给她,不过用的是第三人称。信中说:“帝王现在迫切希望,殿下能将他的情况告知社会,他现在被困孤岛,已经生命垂危,痛苦万分。”

  四月中旬,拿破仑去世三周前,他把房门锁上,向蒙托隆蒙托隆(1783—1853):法国将军。1815年携眷追随拿破仑流放在圣赫勒拿岛,直至拿破仑病故。1840年又陪伴拿破仑的侄儿一同被囚禁多年。1847年才获释。从1855年起,瑞典医生认为拿破仑可能是死于砷中毒,而谋害者是蒙托隆,是他长期在酒中放毒。许多医生不同意这一看法。口授遗嘱。记录者写完后,又把口述念给拿破仑听。不过,遗嘱必须由拿破仑亲笔书写才能有效,因此,拿破仑又写了五个小时,完稿时浑身直冒虚汗。

  拿破仑在遗嘱中声明,他生于罗马教会的怀抱,必将终生属于这个教会。曾经,他在法兰西重新建立这一宗教,并予以保护。当然,拿破仑的内心并没有真正接受其教义。后来,他想到英雄之墓,于是表态,说他虽然不是纯正的法国人,但衷心希望做法兰西人。他写道:“我希望,死后能把我的骨灰安葬于塞纳河畔,因为,我热爱那里的法国人民。”

  最让拿破仑不放心的,是儿子。他把自己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他把自己曾拥有的权力,所有的财富,以及所能想到的一切,都留给了儿子。而且,他对自己的“妻子”说,他的爱始终如一,请她好好照顾他们的孩子。虽然,儿子现在生活在奥地利,但不要让他忘了自己是法国人。

  最后,拿破仑说道:“我不幸早逝,这是英国执政及其帮凶所致。”不过,他又写道:“不久,英国人民就会为我报仇。”在结尾,他说,马尔蒙、奥热罗、塔列朗和拉法叶特的叛变,导致了他的失败,不过他补充一句:“我已经不再记恨他们。但愿未来的法兰西,也像我一样宽恕他们。”接着,他想到了自己的亲人。写道:“路易在1820年曾对我进行诽谤,我现在已经不再追究此事。”

  后面的部分是遗产分配。拿破仑的遗产,是他十四年来省吃俭用所得。再加上他自己购置的家具器皿,以及在意大利的财产,总金额共有两亿法郎。他说,没人有权利没收这笔财产。他从财产中拿出一半,分给当初和他一起参战并且生还的官兵,按照服役期长短分配;另有一部分,留给反法盟军入侵法国期间,那些被破坏的城市。财产的确定,首先谴责波旁王朝政府扣留了他的金钱和证券。而军人和民众将对拿破仑的所作所为产生好感。其实,拿破仑也期望通过遗嘱维护他的王朝,就像当年安东尼安东尼(公元前82—公元前30):古代罗马卓越的军事政治领袖,恺撒的亲密战友。恺撒被刺后,他动员市民反击谋杀者。公元前43年与屋大维、李必达缔结为期5年的独裁同盟,即后三雄。在埃及期间,成为女王克利奥帕特拉的情夫。公元前31年,与屋大维对抗,安东尼夺路逃奔埃及,于公元前30年8月自杀身死。对罗马人民宣读恺撒的遗嘱那样,激发人们的感激之情。

  遗嘱的下方,列出了九十七名受益者。为了这些人选,拿破仑慎之又慎地思考,每天,他想到故人的名字,觉得应该,就列入他的遗嘱。谁有幸成为受益者呢?

  蒙托隆将得到二百万法郎,贝特朗和仆人马尔尚,每人得到五十万。马尔尚,是拿破仑唯一称为朋友的仆人。他在遗嘱中说:“我希望他能够娶近卫军军官的亲属为妻。”马尔尚、贝特朗和蒙托隆,共同成为遗嘱执行人,每一份手写的文件上,都盖有四颗印章,即帝王的飞鹰、两位伯爵的纹章,再有,就是这个普通百姓的签名。

  圣赫勒拿的仆人,每人都得到一份赠品,那三位军医:拉雷、波赛和埃默雷也都各有一份。拿破仑评价拉雷说:“他是我所结交的最有德行的人。”同时,他把每份十万法郎的财产,遗赠给亲近的各位将军。秘书,两位作家,厄尔巴岛卫队,以及捐躯疆场的将领遗孤,马夫,仆人等,包括科西嘉岛故友的子女,甚至他当年的乳母也都有份。连奥松上学时老师的子女,土伦服务时统帅的后裔等,都没有落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副将米尔隆的后裔(当初米尔隆为救拿破仑而身亡),拿破仑对此念念不忘,给了他们丰厚的财物。另外,他决定将军官康蒂隆也列在授赠之列,因为,康蒂隆曾经被诬告,说企图谋杀威灵顿。拿破仑在遗嘱中写道:“康蒂隆当然有权谋杀那个寡头政客,是他,把我葬送在圣赫勒拿岛。就算康蒂隆杀了那位公爵,也是为了法兰西。”

  拿破仑留给母亲的是一盏银灯。这盏灯,伴随他在圣赫勒拿岛的日日夜夜。兄弟和妹妹们各自得到一份特殊的赠品。当然,拿破仑的主要遗产留给了他的儿子。孩子将拥有他的纹章、行军床、马鞍、马刺、鼻烟盒、勋章、书籍。他说:“希望他能珍视这些东西,虽然并不值钱,但能让他想起那曾经威震世界的父亲。”他把自己的每一项物品都委托给亲信保管,命令在他儿子满十六周岁时交给他。”

  对于儿子可能感兴趣的人和物,拿破仑一项也没有落下。他说:“我希望遗嘱执行人能够收集雕刻、图画、书籍以及纪念章,这些对我儿子的思想将起到很大作用,同时能够清除某些居心不良的人灌输给他的错误观念。我要让他看到事情的真相,以免被蒙蔽……我死后,一生的英名将是他此生最大的荣耀……再有,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再从我母亲那里获得馈赠,因为,他已经拥有了比其他子女多的东西。不过,我倒希望母亲把她自己的画像,我父亲的画像,或者一些小物件留给我的孩子,让他知道,这些是祖父母传给他的珍贵遗物。”

  由此可以看出,拿破仑在生命终结之前,思想简单而朴素。提到父母时,拿破仑的情绪非常激动,不过,说到别的时,情形就大不相同了。他要求那些接近他儿子的人,比如贝特朗或蒙托隆的后代,在孩子成年之后,必须恢复他拿破仑的名字。

  拿破仑精心地为这个合法子嗣考虑之后,在遗嘱的最后,写道:“关于小莱昂,我不反对他从事文职工作,只要他自己喜欢就可以。至于亚历山大·瓦莱夫,我希望他在军队中为法兰西效劳。”拿破仑怎么也不会想到:小罗马王死后多年,莱昂,那个娶了一个厨娘的无赖,在美国结束了他那不光彩的一生;倒是瓦莱夫伯爵,颇有盛名。他长大成人后,出任路易·腓力普执政时期的外交官,第二帝国时,成为政府大臣和上议员。他天资聪颖,风流倜傥。这个波兰夫人所生之子,才是他真正的爱情结晶,无愧于拿破仑的一世英名。

  拿破仑去世前,又给小罗马王立有第二份遗嘱。这天凌晨三点左右,拿破仑突然召见蒙托隆。这段日子,蒙托隆对拿破仑倒是忠心耿耿,随叫随到。他在记录中写道:“我走进房间时,陛下正坐在那里,两眼炯炯有神,我还以为他又发烧了。陛下仿佛看出我的不安,态度温和地说:‘我现在感觉很好,只是,刚才和贝特朗谈论时,忽然想到,我的遗嘱执行人见到我儿子时,应该怎么说……所以,我叫你来,把我对儿子的遗训记录下来,准备写吧。’”

  说是几句话,蒙托隆真的记录时,足足有十二页。如此长篇大论,却没有一个字谈及战争,其中,宣扬和平占了绝大部分。这里,记录了他掌权开始后,十九世纪的欧洲所有的思想,而且也提到了他想象中的第二次统治,并且谈到了治理国家的设想。接着,他对自己过去的工作进行了客观的评价。然后,放眼未来,预测新的政治形势,勾画着二十世纪的蓝图。拿破仑从孤岛上向全欧洲发出呼吁,要团结统一,希望各民族友好相处,共同创造自由、平等、博爱、文明的社会。

  他还提道:“孩子,不要有为我复仇的念头,要从我的经历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你应该以和平统治为指导思想,千万不要盲目地模仿我,引发毫无必要的战争,如果那样,你就是最愚蠢的家伙。重新发动战争,意味着我的第二代同样失败……人们不应该重复做同一件事。至于我,战争是形势所迫,迫不得已而为之,当时,只有通过武力才能主宰欧洲。现在,用理性去征服,会有更好的效果……新思想已经在法国和欧洲生根发芽,不能让历史倒退。让我把希望寄托在你的身上吧……”

  接着,拿破仑又说道:“也许,英国会允许你回到巴黎。不过,就当前局势看,法英之间若想达成共识,法兰西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这很可能导致两种后果:或者两国开战,或者与英国鼎足而立,平分世界贸易。我分析,第二种情况应该是比较明智的选择。因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法国的外交问题要比国内的情况重要得多。我希望留给孩子足够的力量,力争更多的支持,以便能继续我未完的事业。另外,你不可以借助外国势力登上王位,统治不是最终目的,流芳千古才是你应该追求的目标。我希望你能够尽可能多地与我的家人接触。要知道,祖母是位非常伟大而杰出的女性……我想,如果你领导有方,是能够很好地治理法兰西的,因为这个民族比其他民族更容易统治。法兰西人思维敏捷,明辨是非。不过,关键在于要使他们保持理智,如果被人利用,则可能很容易煽动起怨恨情绪,甚至导致叛乱。”

  停了一会儿,拿破仑继续口授:“孩子,不要被一切政党左右你的思想。要记住,广大民众才是最值得关注的,当然,对那些卖国求荣的家伙,丝毫不能手软。对于人民所犯的错误,要尽可能地宽容,注意及时奖励对国家有功的人才。在法国,是不能依靠政党的。他们无德无能,如果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无异于在沙滩上建房,怎么能够持久与稳固?记住:拥有了广大民众的支持,才能成就事业。一直以来,我都遵循着这一原则,你要谨记为父的教导。要明白,为政之道,重要的是争取民心。‘民可载舟,亦可覆舟’,你应该懂得这个道理……另外,我不赞成过分重视宪法,不过,它的基本原则、全民选举不能改变。至于当初我所封的那些贵族,不会对你有太大帮助,你好自为之……我要提醒你的是,专制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人们会赋予我超常的权力,你与我情况有所不同!你要考虑到民众对自由的追求,要知道,君主的目的不是统治,而应该传播教化、引领道德、播种幸福。虚假的事物是靠不住的……”

  很久没有说这么多的话了,拿破仑有些累,歇了一会儿,继续说:“法兰西人民追求自由和荣誉。能够为此而不顾一切,甚至达到狂热。因此,政府要以客观的态度来对待民众的要求,力求公正……安邦定国之道,不是非要遵循完善的理论,要根据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努力有所建树,尽可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我建议你,统治政府时,要很好地借助出版社这一有力工具,把正确的思想和舆论传播到全国各地,尤其是那些偏远地带,绝对不能忽略。但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新闻工具,则可能适得其反……当今时代,如果不能主宰万物,势必被其阻挠,甚至引来杀身之祸。你应该具有新思想,在我已经建立的基础上,努力奋斗,力争统一欧洲。现在,欧洲正处于变型时期,想要抑制她的转变是不可能的。要因势利导,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成功的希望也会因此而增加。当然,你面临着很多困难。如果环境所迫,必须要采取武力手段才能解决,应该征求大家的意见,不要一意孤行。1812年时,如果我击败俄国,那么世界和平指日可待。今后,你要面对的问题是:如何统一欧洲。这其中的关键是地中海,因为,地中海沿岸能够为各国提供便利。我希望你能继续我未完成的事业,不辜负为父的期望。如果他们不让你去维也纳……”

  忽然,一切戛然而止。拿破仑的体力已经消耗殆尽,还没有把对儿子的话说完,就离开了人世。不过,这位伟人的临终遗言,虽然是对儿子说的,但对一百年后的欧洲,仍然意义非凡。

  十、英灵永逝

  终于,浮华散去,一切归于平淡。滔滔不绝的口述,闪耀着天才的光芒,遗憾的是,拿破仑没能圆满地说完自己对儿子的训诫,就永远地闭上了眼睛。此时,拿破仑静静地躺在那里,外界的喧哗,再也与他无关。

  他曾说:“我死之后,你们就可以无牵无挂地返回欧洲。在巴黎,开始你们新的生活。我呢,会在天堂与那些勇士们重聚。嗯,那里有克莱贝尔、德赛、贝西埃尔贝西埃尔(1768.8.6—1813.5.1):拿破仑所封元帅。1812年,在博罗迪诺战役中,劝阻拿破仑不要动用近卫军,故遭人非议。1813年5月1日,在卢岑战役中,被炮弹击毙。、迪罗克、内伊等,他们会热烈地欢迎我。那时,我们再次相逢,谈论我们共同开创的事业。我会把自己后来的遭遇告诉他们。在那里,我们也可以和斯奇比奥斯奇比奥(公元前185—公元前129):古罗马名将,公元前146年(第三次布匿战争中)灭迦太基城,将迦太基改为罗马的一个行省。公元前134—公元前133年,远征西班牙,确立了罗马对西班牙的统治。父子,或者汉尼拔、恺撒等人谈论我们的战役,想想,那将是多么愉快的事情!如果活着的人看到这么多杰出的军人在一起,不知道要吓成什么样呢!”

  这就是拿破仑的临终奇想。在他成千上万的发言中,这段话真的称得上天真可爱。他终于可以看见英雄鬼魂齐聚一堂,看到自己与古罗马的英雄谈心。当他正说在兴头上时,有个英国医生走了进来。拿破仑被拉回现实。马上,他调整好情绪,进入了新的角色,开始讲话,表达自己对死亡的观点。他说:“离我再近些,贝特朗,不要漏掉我说的每个字,要让他听明白。我的死亡,是因为有些人居心叵测,执意要害我于死地造成的。原本,我对英国充满希望,认为这是个宽容大度的国家,能够收我于危难之中。可是,我错了。他们竟然置国际法于不顾,给我套上锁链,将我困在孤岛……他们甚至为此找出各种借口,为自己惨无人道的暴行开脱责任。四个国家,共同袭击一个孤苦的人!要让全世界知道,他们让我在这个小岛上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对我百般羞辱和虐待!……他们毫无人性,精心策划,让我求生不能,求死不得。这个恶毒的总督,就是彻头彻尾的刽子手!纵然要死,我也要像高傲的威尼斯共和国那样!我要将被害之耻辱留给英国王室!”

  慷慨激昂地痛斥之后,拿破仑躺在枕头上。医生被惊得目瞪口呆,拿破仑的同伴们也不知所措。这是什么?是他的结束语?抗议?威吓?还是……这天晚上,拿破仑让人给他朗读汉尼拔征战录。

  第二天早晨,即1821年4月21日,拿破仑去世前的半个月,科西嘉神甫被召见。他来岛以后,拿破仑命他每星期日做弥撒,平时,从不与他接触。此刻,他问神甫:“你懂得什么是‘停灵会堂’吗?曾经主持过这种仪式吗?哦,没有!那么你的第一次应该是为我主持的!”拿破仑告诉他怎么做:“我死后,你要在我床边设置祭坛,照往常那样做弥撒,直到我入土。”

  这天晚上,神甫与拿破仑谈了近一个小时。维尼亚利那次没有穿正式的圣袍,所以,他只能与拿破仑谈话,却不能听他忏悔。四十年来,拿破仑从来没有接受过圣餐,此刻也不例外。

  这一段时期,拿破仑的病情迅速恶化,已经有几个星期没理发了,脸更加消瘦,黑黑的。他觉得卧室太闷,而且空间狭小,透不过气来,于是命人把床搬到会客室。胃痉挛时常折磨着他,不过,这个坚强的人,只要病痛稍稍轻些,哪怕只有片刻的工夫,也会抓紧时间口授,该给哪些人馈赠。有时,拿破仑会在梦里看到一群妇女,只是,玛丽·路易丝不在里面。他说:“我见到了我的约瑟芬,为什么她不与我拥抱?……她一点都没变,像原来一样可爱。她说,我们很快会再见面的,而且永远不分离。你们没看到?”说这话时,他像个孩子般地天真。

  病情稍有好转,拿破仑就会叫人为他读最近的报纸。如果听到有攻击他的消息,仍然会情绪激动。他叫人拿来遗嘱,用颤抖的手写道:“是我下令将当甘公爵逮捕,并付诸审判,我这样做,是为了保护法国人民的安全、利益和荣誉。当时,阿图瓦伯爵本人也供认,他在巴黎豢养着六十名刺客。我必须为国家的安全负责。”

  4月27日,拿破仑再次命人取来遗嘱,吃力地重新盖上图章。随后,他让仆人把箱子、衣橱里的东西列出清单,吩咐他们把重要文件放入信封,同时别忘了在信封上写清说明。要知道,他是在呕吐的间隙完成这些的。每个人,都要加盖本人图章,而且要仔细核对包装上贴的清单。看来,拿破仑对英国没有一点信任感!

  停下来时,拿破仑想:还有什么没处理?对了,床罩下还有好些东西。他说:“我快不行了,时间已经不多,得马上布置好后事。”忽然,他看到了奥斯坦的钻石项链。当初,她出入杜伊勒里宫盛会时,总是戴着这条项链,让她增色不少。拿破仑离开马尔梅松宫那天,奥斯坦亲手将它缝入他的腰带。现在,拿破仑把这条项链送给马尔尚。那个金制鼻烟盒,拿破仑用最后的一点力气,盖上刻了自己名字的首字母的图章,然后,把烟盒送给医生,说道:“我郑重地提出请求,为我进行尸解,对于胃部要仔细检查。如果我的推测没错,我和父亲死于同一种疾病。你可以从路易那里得到我父亲的病历,把他与你的解剖结果比较一下。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避免我的孩子也患上这个可怕的疾病。请告诉我的孩子,尽量预防,以免遭受与我相同的病痛。”六年间,岛上的气候令拿破仑情绪烦躁,他的肝痛也与此有关。几天前,他还在指责英国人,竟然让他住在这样的岛上,无异于谋杀。可是,他现在为什么要求解剖尸体?这不等于否认了他之前的说法?他当然不会不明白,但是,为了儿子的安全,他只能这样做。他不希望孩子染上家族病。

  接下来,拿破仑要给岛上的政府发布公告。他开始口授:“总督先生,拿破仑帝王由于病痛的折磨,将不久于人世。兹将此事禀报于您……请贵国政府商量有关运送其遗体之事,同时考虑其随从人员的返欧事宜。”

  拿破仑说:“蒙托隆伯爵,你要在上面签字。”也许,这是他所有口授的命令中,最为精彩的一次。有谁能想到,久经沙场,敢于笑对死亡的人,在他离开人世时,可以坦然从容地安排后事,而且心境如此平和。

  4月29日,拿破仑已经发烧了整整一夜,稍微清醒时,他又口授了两份通告。一份谈到如何利用凡尔赛宫,另一份是关于重建国民自卫军的事情。他说:“我现在感觉很好,也许可以骑马跑三十英里呢。”可是,第二天,他就人事不知,陷入昏迷状态,这样持续了五天,直到去世。

  在这五天的昏迷中,拿破仑偶尔有清醒的间隙,这都不会被他放过,抓紧一切时机发表宣言:“在我昏迷时,不管出现什么情况,也不许英国医生进来……你们必须忠于我的命令,不许做任何有损我英名的事。只是,我的一生,弓拉得太满……因此,法兰西最终没能实现我理想中的自由体制。不过,人民会理解我的心愿。我相信,你们也会这样,最后,请不要违背我们的准则,维护我们的英名!”

  第二天,拿破仑头脑中涌现出他的少年时代,科西嘉的往事一幕幕展现在眼前。忽而,儿子天真可爱的形象冲了进来,他对儿子的思念之情更加强烈。接着,他想到科西嘉岛上有他的产业,马尔尚一字不差地记下了他的口授:“阿雅克修那里,有我的房屋及附属建筑,不远处的盐坑附近,有两幢房屋暨花园,还有其他在阿雅克修地区的所有产业,都遗留给我的儿子。这大约有五万法郎。我留给……”

  这是拿破仑最后的一次口授。昏迷中,他仿佛看到了早年的战友,大喊道:“德赛!马塞纳!胜利就在前面!冲!快!我们……”

  第二天,神甫主动来到这里。在他衣服里面,好像有什么东西不愿意让人看见。他说要与拿破仑单独在一起,时间不长,他走出来说:“临终涂油礼已经完毕。只是,由于他胃的情形,其他圣礼不能进行。”

  难熬的最后一夜!凌晨,拿破仑处在昏迷之中,蒙托隆听到他在呓语:“法兰西!……士兵们!……将军……约瑟芬!”这是他最后的话。突然,他不可思议地从床上跳下来,紧紧地抱住蒙托隆,两个人滚到地板上,伯爵都没有办法呼救。隔壁的阿香波听到声音,冲了进来,这才救出蒙托隆。也许,这是拿破仑最后的战斗,却没有人知道他要对付的是谁。

  此后的一整天,拿破仑呼吸平稳。他好像要喝水,但已经无法吞咽。人们把海绵蘸醋放在他嘴唇上。屋外,正下着雨。屋内,一位昔日的伯爵,一个平民,守候在帝王的行军床边。

  五点钟,大西洋上风暴骤起,两棵刚刚种下不久的大树被连根拔起。与此同时,屋内的病人正在垂死挣扎,但是,没有痛苦的表情。拿破仑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凝视空中,仿佛在寻找着什么。太阳西沉时,一代帝王停止了呼吸。

  中午,耀眼的阳光,刺得人睁不开眼睛。拿破仑的尸体被放在书桌上,他静静地躺着,再也不会起来口授命令。周围,有五名英国军医,三名英国军官,另外,还有三个法国人。这里成了临时的解剖台,由安通马尔基进行解剖。这个科西嘉医生从拿破仑的身体里取出肝脏,切开后,让大家检查,并解释说:“各位,请看好,胃的溃烂部附着在肝上。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那就是,圣赫勒拿的气候,加重了胃的病情,陛下因此而早逝。”

  大家举手表决。这位科西嘉医生把手指伸入溃烂的胃壁,多数人认为,只有胃部病情严重,其余内脏尚好。验尸报告写好后,每个医生都签上姓名。随后,他们把拿破仑的遗体涂上防腐油,上面盖着马仑哥战役时的镶金绣花战袍。帝王的遗体被放到灵堂里,供人瞻仰。岛上的英国守军,自发地列队前来吊唁,并向拿破仑的遗体行礼致敬。人们都说,帝王看上去安详而庄严。自从加冕称帝之后,拿破仑的体形有些像古罗马皇帝,而且不断发胖,奇怪的是,死后竟然奇迹般地恢复了青年时的瘦削和匀称。

  英国当局拒绝将拿破仑的遗体运往欧洲。于是,只能将他埋葬在岛上。墓址是一个幽谷,旁边有两棵垂柳,还有清泉。下葬时,鸣放礼炮,这是英国将军的待遇。不远处,飘扬着各色军旗。总督当时也在,宣称他已经宽恕了拿破仑。

  拿破仑的石棺墓穴由六块炮座上拆下来的石板盖成。只是,还差一块怎么也找不到,最后,从一座新建房屋的炉子上拆下三块上釉的瓦,暂时代替。总督不准在墓碑上写“拿破仑”,只能写“波拿巴”。法国人提出抗议,最终,墓上无名。拿破仑生前的家具全部拍卖,房子被一个农民买下,后来改成了磨坊。拿破仑住了六年的两间小房,一间成了牛栏,另一间当做猪圈。

  只有一件事,英国政府做得算是尊敬死者,即墓旁设岗。十九年来,英国哨兵轮班站岗,守卫着拿破仑,直到后来他被运回巴黎。

  还没有迁墓,有关人员已经回到欧洲。拉斯卡斯之子在伦敦遇到总督,当众一顿痛打。巴瑟斯特,这位国防大臣兼林业大臣,对拿破仑的处理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最终因抑郁而自杀身亡。英国的有志之士,无不为这位伟大的流放者所受到的野蛮待遇而感到痛心。

  后来,科西嘉医生去了意大利。吕西安不肯见他。玛丽·路易丝也拒绝接见。安通马尔基来到罗马,拜访了莱蒂齐娅·波拿巴。这位母亲执著地坚持,连续三天,她都在听安通马尔基讲拿破仑的经历。她默默地坐在火炉旁,边听边流泪,伤心不已。最后,他把银灯交给了拿破仑的母亲,然后乘船回科西嘉。

  此后,莱蒂齐娅又活了十五年。女儿埃利兹和波利娜都在她之前死去,甚至有几个孙子也没她活得长。后来,她已经不能行走,瘫痪在床,双眼失明。不过,她仍然常常对着儿子的半身像,一动不动,悼念死者。

  那些忠于帝王的人,莱蒂齐娅都热情地接见。她让仆人照旧穿着拿破仑王朝时期的衣服。她所乘坐的,是欧洲最后一辆标有拿破仑王朝纹形盾章的豪华马车。有时,她会听到一些孙子的消息,知道他生活在维也纳宫中。只是,孙子没能来罗马看望祖母,二十一岁时就夭折了。若不是这样,玛丽·路易丝还不会与婆婆联系,但莱蒂齐娅拒绝回信。后来,她可以返回法国的,但她拒绝回去,因为,她的子女不准回法兰西。

  拿破仑去世九年后,波旁王朝覆灭,奥尔良王朝建立。新国王知道拿破仑对巴黎的影响,于是下令,把十五年前拆下来的拿破仑像,重新竖立在旺多姆圆柱上旺多姆圆柱上,原来竖有拿破仑像,复辟王朝期间(1818年)被取下。1833年在人民的压力下,奥尔良王朝又把拿破仑像放在圆柱顶上。。莱蒂齐娅听到热罗姆讲的这些消息时,已经卧病在床,不过,她高兴得竟然能够下床走动了。这是她瘫痪以来,第一次自己走到会客室,失明的双眼注视着儿子的雕像,喃喃地说:“陛下,您已经回到了巴黎。”

  1840年,儒安维尔亲王在父亲路易·腓力普的命令下,率军舰来到圣赫勒拿岛,把拿破仑的遗体接回。同年12月15日,九十万巴黎人民冒着严寒,来到塞纳河畔,迎接曾经的帝王。最后,灵柩被送到老残军人退休院的圆顶大堂。1855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携王子来到老残军人退休院,吊唁拿破仑,并让王子在拿破仑墓前下跪。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