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穆罕默德 > 第四章 穆罕默德的青少年时代

第四章 穆罕默德的青少年时代

  一

  穆罕默德12岁时,有一次跟随他伯父阿卜·塔里布到麦家北方叙利亚一带去经商。因为穆丫默德虽然年龄只有12岁,可是他既聪明又能干,而且办起事来认真负责,无论交给他做什么,他都能够很好地完成,因而深受伯父的宠爱。许多事伯父都愿意叫他去干。遇到比较重要的事情,伯父也总是带着他,一方面他是得力的助手,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他的知识,提高他办事的能力,培养他为人处世的良好作风。因此,这次远行经商伯父就带着穆罕默德前往。外出经商的准备工作,穆罕默德总是做得非常出色。在外出的道路上,无论是途中或是住宿,穆罕默德都能很周密地照料牲畜和货物,在来往交易中他也能帮助伯父很仔细地验货、收款。结果,他伯父这次经商得到很大的收益,一些客商看到阿卜·塔里布有这样一个能干的小伙计,非常羡慕地问:“你从哪里找来这么一位精明能卜的小伙计呀?”阿卜,塔里布说:“这是我的亲侄子,一直跟着我长大的。你们别看他岁数小,干起活儿来却比一个大人还强呢。我这次出来做买卖,比前几次挣的钱都多,而且做出了信用,结交了很多各地客商,都愿意今后和我长期交易。取得这些个成绩,我这个侄子出力可不小哇!”大家听了一致向阿卜·塔里布祝贺,祝贺他能有这样一个好侄子,福气不小。

  有几位信仰犹太教的老人说:“这个孩子要能皈信我们犹太教才好呢,凭他这样聪明能干,一定能够光大我们的犹太教。”有几位信仰基督教的老人也说:“这个孩子如果能皈顺我们基督教就更好了,耶苏基督就最喜爱聪明能干的小孩。”阿卜·塔里布听丁微笑而不答,因为他不愿意谈宗教,只希望他这个侄子能够很好地帮他做生意。可是年幼的穆罕默德对这些话,却很感兴趣。他想起过去祖父在世时对他讲过的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情况,又想起祖父曾说过伊卜拉欣小时反对崇拜偶像的故事,于是就问:“犹太教拜偶像吗?”那位犹太教人说:“我们犹太教不拜偶像,只信一神上帝,可是我们给上帝配备了一些助手。”他又问:“基督教拜偶像吗?”那位基督教人说:“我们基督教也不拜偶像,我们只信上帝和他的儿子耶苏和圣灵。”穆罕默德听了之后,在思想上产生了一些想法。可是因为自己年幼,还分辨不出谁是谁非。不过对于不拜偶像这件事,他很有同感。他还想再追问下去,但这时伯父催着他赶快点钱收帐,筹备购买回南方需要的货物,以及打点行装、轰赶牲口,忙着启程回麦加去。对于和几位教民的这番谈话,穆罕默德虽然没有进一步的理解,可是已经在幼小的心灵中,打印上了敬信一神、不拜偶像的初期思想,埋伏下了宣传宗教、改革宗教的火种。这是他后来传布伊斯兰教的一个基本因素。

  那次经商回来,阿卜·塔里布赚了很多钱,添买了一些牛、羊牲畜。到了秋季,又把带回来的南方人需要的货晶,带到南方去卖。不用说;他还是叫穆罕默德跟着去的。这一次去南方经商,由于伯侄二人配合得很好,又赚了大钱。家中日子越过越红火,阿卜·塔里布就更爱护穆罕默德了。别的商队看到阿卜·塔里布的买卖由于有了他侄子的帮助,二次比一次发达,就向阿卜·塔里布提出要约请穆罕默德到他们的商队里去工作,并答应给予优厚的报酬。阿卜·塔里布就征求他侄儿的意见。穆罕默德认为伯父家中几个弟兄都已经长大,完全可㈠帮助他们的父亲经商或畜牧了。自己可以帮助别的商队去做买卖。这倒不是为了得到优厚的报酬,主要是为了使同行商队也都能够发达起来,过上富裕的日子。他的这个意见,很得伯父的赞赏,同意他到别的商队去工作。阿卜·塔里布一吐出这个口信,别的商队就都争着来约聘穆罕默德到自己队伍里来。穆罕默德这时已经十五六岁,办事能力更强了。他当即与各商队的头领协商,轮流到各队去工作,而且保证无论在哪个商队工作,都一定做到勤勤恳恳,认真负责,请大家只管放心。各商队头领也都为穆罕默德这种诚恳的态度所感动,于是很顺利地商定了到各队去的顺序。从此,穆罕默德就开始轮流到各商队去工作。而且在长达五六年的时间中,各商队都对穆罕默德的认真精神、负责态度、勤恳从事等高贵的品质赞不绝口。同时,穆罕默德在工作期间,对于货物的分发和金钱的采往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正做到一尘不染。在领取报酬打面,只取按商定自己应得的一份,从不多收一文钱或多收一牲口,因此,凡是在他工作过的商队中,大家对他的办事廉明非常常敬佩。另一方面,穆罕默德在解决纠纷上也做得非常公正。能够根据事实表现,分析谁对谁不对,而且坚决支持对的,纠正错的,并能使双方口服心服。所以大家有什么争论不决的事都愿意请穆罕默德来裁决,都认为他所做出来的决定是公正的,是不偏不倚的。大家都尊称他为“艾米呢”。“艾米呢”的意思就是诚实可靠的人。

  穆罕默德在参加各商队的工作过程中,也不断地得到锻炼。首先是他看到了各地方、各部族、各阶层人士的种种嘴脸,了解到他们的一些心术;同时也看到各地方被压迫的奴隶和自由民的悲惨痛苦生活,看到各地妇女和儿童所受的虐待和欺侮;又由于他在商队中工作,不可避免地要尝到重利盘剥的苦味,更重要的是他感觉到在这些上层人物的肆无忌惮的罪恶行为中,在下层被压迫被剥削的人们的心灵上,都长久地受到一种强烈麻醉剂的侵袭,所以使横行无忌的人心安理得,使受剥削受压迫的人自认命苦,低头忍受。这就是大力推行各种迷信思想和崇拜偶像的荒谬行为造成的一种病态的心理。

  这些复杂纷纭的社会现象,使得将近20岁的青年穆罕默德产生了一种要匡正社会、要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要打击上层人士的无耻罪恶行为的思想。这.种思想长时期地亿他头脑中占据了…—个很重要的位置。他反复思考,认为这样的事情,目标大、内容复杂,应该从什么地方下手呢?他想就先从我自己做起吧!于是他就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一方面认真努力做好自己所担任的各商队和伯父家的生产劳动。一方面努力在社会上、在群众中主持正义,慷慨助人,公平处世,以诚待人,为匡正社会风习而做出行动表率。他的实际行动,在麦加城内外,古来什部族和地方各部族中,受到—卜层被压迫人们的称赞和敬佩,同时也受到一些上层统治者的排挤、打击和诬陷。但这并没有使穆罕默德动摇和屈服。

  这种情况,在伊斯兰教内部的传述中,被认为是真主安拉为了培养穆罕默德为圣的品级而降下的襄助。

  二

  在穆罕默德20岁那年,麦加城发生了一场战争。这次战争打得非常激烈,是阿拉伯战争史上最残酷的一次。战火所坟,使麦加城遭到很大的破坏;无辜的人们,遭到极为残酷的流血屠杀。就连古老神圣的开尔白天房也遭到了无端的糟蹋和拆毁。战争的起因是这样的:

  阿拉伯半岛上希拉城的部族头领努尔玛尼,每年都派商队去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瓦卡兹城经商;每次商队都要派有能力的人去护送,以保证来往的安全。一次,一个克纳尼部族中的二流子名叫白拉子,这个人从来不办正经事,只以卖弄嘴皮到处骗人为生活。本族中的人都看不起他,谁也不愿意和他交往,更没有人委托他去做事。他在本族内吃不开,就想办法到外部族去找饭吃。他听说希拉城的奴尔玛尼要找人保护商队到瓦卡兹去做买卖,他想这可是一个好机会。他并不考虑自己能不能担当起这个工作,只图有饭吃就行。于是他就到希拉城去见努尔玛尼,凭他练就的一套口头能力,说得天花乱坠,说他对瓦卡兹城非常熟悉,那里的朋友很多,无论什么货,经他的手都能销售出去,而且还能卖个好价钱等等乙努尔玛尼说:“到瓦卡兹卖货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一面是要保护我的商队在途中通过各部落时,能够得到安全,回来时也要一路平安才行。”白拉子手拍胸脯满口应承说,一定能够既保护商队来往安全又保证货物畅销。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说得努尔玛尼满心欢喜,觉得白拉子这个人比本部族中任何人都强过百倍。正要委托他担任这个工作时,有一位名叫乌尔万的凯斯部族人对努尔玛尼说:“您别听白拉子的胡吹乱道,您不了解这个人,他是一个专用嘴巴骗人的无耻之徒。在他们本部族内吃不开了,又到您这里来骗饭吃了。您可千万别上他的当。您要是把商队交给他,准得赔了老本。”努尔玛尼一听这话,心里也犯了疑虑。白拉子这个人把自己说得那么能干,怎么不在他本部族内工作,而跑到我们这里来找活干呢?我还是多考虑考虑吧,不能拿着我的资本往大海里扔。于是,他就拒绝了白拉子的要求,说:这次我的商队暂不出发了,请你到别处去找工作吧!白拉子一听,心中很不是滋味,眼看着要吃到嘴的肥鸭子,怎么又飞了呢?这里边准是有别人说了我的坏话,我要访察出来一定饶不了他。因为白拉;于是靠骗人吃饭的人,他就养成一套专门察访对他不利因素的本领。所以,他很快就察出求是凯斯部族的乌尔万在努尔玛尼面前说了自己的坏话,他就准备伺机报复,以解心头之恨。可巧,一次在半途中遇到了乌尔万,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两个人从口角到动武。白拉子是有准备的,乌尔万猝不及防,在殴斗中被白拉子凶打致死。白拉子虽然解了心头之恨,但他也想到凯斯族的人如果知道此事,肯定会前来报仇。于是他就急忙跑回本族地区报告了此事,并动员本部族头人和群众准备防御凯斯部族前来袭击。

  果然,凯斯部族听说本族人乌尔万被克纳奈部族人白拉子打死,就发动人马,前征克纳奈部族地区为乌尔万报仇。克内奈人得信后,也就发动早已准备好的军队外出迎战。双方在麦加城附近相遇,发生了一场恶战。

  麦加城一带本来是古来什部族祖居的地方,又因不明真象,听了克纳奈人的挑动说是凯斯族人是来抢占麦加开尔白天房的,就也卷入了这场战争,帮助克纳奈人跟凯斯人对战。而凯斯人的正义的英勇进攻中,克纳奈人与古来什人被杀得人败,只好退进麦加城。由于战败慌乱,克纳奈人败进麦加城中,驻军开尔白天房内,使神圣的古老天房受到践踏和破坏。而凯斯人为了遵守不能在麦加开尔白天房附近作战的传统习惯,没有向克纳奈人和古来什人进行穷追猛打。而是退兵回去,只声明来年在商队途中,再和你们一决雌雄。这样,克纳奈人才得以退出麦加城,回到本地区。

  这时穆罕默德已经20岁了。他觉得这场战争打得不明不白。到底谁是谁非,必须要弄它个水落石出。于是他就在克纳奈人中了解真象。他听了克纳奈人的说法后,经过研究分析,弄清了真象。原来是克纳奈人白拉子为了泄忿,杀死了凯斯人乌尔万。凯斯人为报仇而和克纳奈人交战。凯斯人是正义的,克纳奈人应负这次战争的责任。古来什人不应该受了克纳奈人的蛊惑而臼口地和他们站在一起,对凯斯人战斗。因此,他就和伯父阿卜都·塔利布商量:古来什人不但不应再和克纳余站在一起向凯斯人战斗,而且要站在公正的地位对他们双方进行调解,如果调解无效,那就要帮助凯斯人向克纳奈人作战。

  第二年,凯斯和克纳奈两族人在前往瓦尔兹城经商的途中又打起来了。由于凯斯人的援军未到,克纳奈人暂时占了上风。这时,由阿卜都·塔里布和穆罕默德率领的古来什调解队伍及时赶到,制止了双方的战斗,提出了调解的方案。指出:克纳奈人虽得到暂时的胜利,但战争的起因是由于克纳奈人先杀死了凯斯人而引起的,克纳奈人应该拿出一定的金钱和物资赔偿凯斯人,作为讲和的先决条件。克纳奈人本来不肯认输和赔偿凯斯人的损失,但在古来什人的严辞指责下,又听说凯斯人的后援部队已经到来,知道再战下去于己不利,便承认了自己的非礼,接受了调解的方案。凯斯人担心克纳奈人不讲信用,不履行条款。这时古来什族人中有个叫伍麦叶的人说我保证克纳奈人一定会按照条款办事,如数交付赔偿,我可以把我的儿子阿卜·办福扬交给凯斯人作为人质。如果克纳奈人违约,你们就唯我是问。同时他又对克纳奈人说:你们要胆敢不履行条款,我们古来什人决不轻饶你们。

  结果,双方遵约退兵。克纳奈人如数把赔款交给了凯斯人,结束了这场战争。后来史学家把这场战争称做“伏加尔”战争。“伏加尔”的意思是“罪恶”。据一般的注解家解释说,所谓“罪恶”是因为战争开始时,曾在麦加附近交战,因而践踏了开尔白天房的尊严,并违背了不在麦加附近作战的传统的缘故。其实所谓的“罪恶”,是说明古来什族人没有弄清战争的真象,就盲目地站在克纳奈人一边,帮助他们打击为正义报仇的凯斯族人,因而使麦加城遭受了战火的破坏。因此,才把这次战争叫做“罪恶的战争”。

  通过这次战争,成年的穆罕默德受到了一次很深刻的教育。他弄清了什么是有理的战争,什么是非理的战争。当一方受到另一方的侵害时而奋起抵抗,这就是有理的战争,应该得到支持和帮助。致于杀害别人,侵略别人的战争就是无理的战争,应该受到谴责和抵制。在这样认识的基础上,他又进一步推论到,凡是为了传布正义,匡正社会,到了不得已的时候而发动战争,也算是有理的战争。因此,穆罕默德在后来传布伊斯兰教时,并不一概反对战争,而且提倡和支持有理的战争。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有些不了解这个真象的人,诬蔑伊斯兰教使用武力传教;还说什么穆罕默德一手持经,一手持剑,是一个好战分子等等,这纯属无稽之谈。这种言论的产生,除去少数人的别有用心以外,大都是出于偏见和固执。但愿持有这种偏见的人们,能够仔细研究研究穆罕默德的生平事迹,并进一步对伊斯兰教的真谛有一个正确的了解。

  三

  在“伏加尔”战争后,古来什部族总结了这次战争的教训,同时也研讨了对于受战火灾害地方的居民的救济工作。经过大家一致同意,决定成立救灾会,请本部族中年高望众的人士担任会长。凡是参加救济会的人,根据自己的能力,捐赠款项和生活物资,集少成多,聚沙成塔。用来赈济各地因受战争灾害而牛活困难的家族和个人。这个决定很快就得到古来什全部族人中的响应,大家纷纷参加救济会,尽力拿出自己的金钱和物资捐赠给救济会。并推选本部族中大家公认的能够关心群众,秉公办事的乡老特米嘞做会长,把会址设在他的家中。穆罕默德非常赞助这种救灾组织,他不但自己参加,而且动员他的伯父、叔父们也参加了救济会,并捐出了粮食、牛羊牲畜以及其它很多实用的物资。后来又逐渐扩大了救济范围,除了受战火灾害的居民,连受人压迫、欺凌、无倚无靠的人,也在救济之例;不但救济本部族本地区的人们,同时也救济一些外地受灾受害逃难来麦加的人们。这个组织不但达到了救济别人的目的,同时也团结、教育了本部族中各氏系、各家族的人。穆罕默德曾积极为救济会工作,从中受到很大的教育。他认识到团结群众,救济群众确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美德;同时他也从实际生活中体验到群众的力量是巨大的。因此,他对于救济会这种组织,一直是重视和怀念的。甚至在传布伊斯兰教的过程中,他也经常回忆这一段有意义的生活。他曾说:“当时我把救济会看得比我的红骆驼还要珍贵。”(在阿拉伯半岛的畜牧业中,骆驼分成红驼和黑驼两类,红驼被认为是牲口中最美好、最值钱的货物。)穆罕默德在传布伊斯兰教的全部过程中,一直注意联系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这便是伊斯兰教之所以能够在短时期内得到广泛传布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四

  穆罕默德到了25岁的时候,更出落得身强体壮,精明能干,往来商队都争相聘请他在本队工作。义因他为人公正廉明,办事清白爽俐,所以深受各部族,各商队人士的敬仰。有些没有请到他的商队歹也经常向他询问经商之道以及买卖的安排等。对待询问者,他都满腔热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使询问者得到满意的答复。用现代话来说,就是他信息灵通,能抓住有利的时机,安排购销、运输等工作。他可说是…‘位杰出的青年商业家。对于各队的约请,他真有些应接刁<暇,们父阿卜都·塔里卜就建议说:现在你已经能够自己独立经营,不用再去帮工了。他也同意伯父的说法,只是有一个问题,就是缺乏自己独立经营的资本。各商队闻听穆罕默德要独自经商,都愿意借给他本钱。并且声明不分红利。穆罕默德考虑,与其向大家都借贷,不如只向一家借贷,这样既便于结算又不致于乱出主意。最后,他与伯父商妥向麦加富商海底彻家借资经商。

  海底彻是麦加城祝赫拉部族,赛义德氏系怀里德的女儿。年近40岁,是一位拥有相当财产的寡妇。她的前夫名叫阿卜·哈来,不幸去世后,遗下一个儿子名叫小哈来。他们孤儿寡母掌管着大量的财产,手下有几位得力的仆人经营商业和畜牧业,日子过得很富裕。海底彻为人慷慨好施,时常拿出资财来救济一些贫困的商人和牧人。一些商队时常向她借贷,其中有人欺他们是孤儿寡母,便赖帐不还。海底彻明知其奸,也不强迫,任其自算自还。结果,感动得债务人内疚不已,不得不以实相告。海底彻闻言,只一笑了之,还也罢,不还也罢。所以海底彻在群众中非常受人赞佩,大家也都愿意到她那里去借贷。这次穆罕默德托人介绍向她借款,她早已听各商队的人传说穆罕默德是一位很有经商能力的青年,办事认真负责。不用说贷给他本钱,就是拿出自己的全部家财,委托他去经营,都没有问题。就这样,穆罕默德从海底彻那里借到一笔巨款。凭着他几年来做买卖的经验和本身的做事能力,一年中往北去了一趟,往南去了一趟,结果获得了很大的利润。回来后,穆罕默德清清楚楚地向海底彻归还了全部贷款和应付的利息,剩下的拿回家去交伯父收用。经过了这一次的交往,海底彻对穆罕默德产生了爱慕之情,觉得他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刚刚20多岁,就这样的精明强干,而且思想正派,做事认真;在财务方面更是结算清楚,毫厘不爽。公私分明,一丝不苟,这样发展下去,一定是一位能成大事的伟人,前途不可限量。她也考虑到自己,虽然拥有很多的财产,手下也有几位得力的办事人员,但缺少一位可以终身依靠的男子。儿子还小,将来能否担负得起这份家业,也还是个问题。眼前的穆罕默德无论从哪一方面行,都是可爱、可敬、可托飞可依靠的人。且不用说他将来发展刊什么样的地位,就从眼下来看,他已经是可以终身倚靠的合格人选了。但是她又想到自己已年过40,又是个寡妇,人家穆

  罕默德正是青年有为的时候,对于娶媳妇,只要他说出来,不定有多少人家的姑娘争着和他结亲。哪有我这个年近半百的老寡妇的份呢!可是她又想,自己今后要想生活得再美满一些,也只有这一条路可走了。思来想去,最后决定,不论成败都要拉下脸来,硬着头皮去试试。海底彻有一位娘家远房的伯父阿米尔。海底彻把他请到家中,把自己的心事委婉地告诉了伯父。阿米尔说:“我也听说我们麦加城有一位名叫穆罕默德的青年,他的名声很好,大家都称赞他是一位有能力,有才干而且为人正直,心术善良的人。你的心事我也明,白。只是你们二人的年龄悬殊太大,我怎么对他说呢?说了之后,人家应允不应允呢?”海底彻说:“大伯,您可以找一找他的亲属或朋友,先从侧面探听一下情况,再进一步商量,您看怎么样?”她伯父一想,说:“正好,我和穆罕默德的伯父阿卜都,塔里布曾见过几次面,我去找找他。把你这种心意对他说一说,看他有什么意见。”海底彻听了很满意,连忙说:“这件事我就托咐给您了。”阿米尔随即找到阿卜杜·塔里布,把海底彻要向他侄儿穆罕默德求婚的事说了一遍。阿卜杜·塔里布认为这事可办,但是不知穆罕默德的心思怎样。就说:“等我找个机会对他说说,看他有什么意见,我再给您回信吧。”阿米尔走后,塔里布就把这件事对穆罕默德说了。穆罕默德爽快地说;男女结婚只要情投意合,能够互敬互爱,互相帮助,就可以进行。倒不在乎年龄大小,初婚或是再嫁。我看为了我们今后的事业,她家广有资财,我能够经营管理,这又是女方首先提出采的,我完全同意这件婚事。您就主持办理吧!

  穆罕默德对待婚姻问题的开明认识,是具有一定的思想基础的。他从小就随同伯父外出经商,遇到过各式各样的人,听到过各种各样的传说。也亲身体验过一些好的、坏的活生生的事件。因此,在他的头脑中产生了一种认识:做人要做一个忠诚可靠的人,交友要选择志同道合的人,结婚要寻求情投意合的人。他对于海底彻向他求婚的事,就是采取了这样的态度。他通过和海底彻办事来往的经过,感到这是一位心术端正,公道廉明的人,而且不以财货自居来傲视一切,对于和她采往的人,都是轻财重义,慷慨相待。他觉得这样的女人是可以毕生相处的。在当时阿拉伯的社会上,男女双方年龄的大小,并不是订婚的主要问题。所以,穆罕默德和他伯父商量后,答应了海底彻的求婚。经过双方来往接洽,按照当时当地通行的各种仪节,由双方各自的伯父主婚,25岁的穆罕默德就和 40岁的寡妇海底彻结婚了。她前夫的儿子小哈来,也拜认穆罕默德为继父。海底彻家中的佣人,本来就都很敬佩穆罕默德的为人,所以邯愿意在新主人的指挥之下,更努力地从事他们所挡任的工作。从此,  家人和和美美地生活。穆罕默德也更允分地发挥了他的才能,和海底彻共同掌管起这份家业来。

  对于穆罕默德和海底彻结婚这件事,后来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许多人,都根据他们本身当时当地的社会风俗习惯,加以不同的理解。众说纷纭,毁誉不一。穆罕默德和·海底彻的年龄相差这么大,怎么会结合在一起,一些人感到莫明其妙。尤其是对于海底彻的身份问题,他们认为穆罕默德是初婚,而海底彻是再醮,他俩竟然能够结合,真是不可理解。在这里只举出一件事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公元17世纪末,我国清朝初年,回族任刘智所著的《天方至圣实录》中,就把这件事按照中国从南宋以来朱熹等道学先生所倡导的封建礼教思想,篡改了这段史实的大部分内容。现在我个人推测,在刘智看来,他可能认为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的至圣,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伟大人物,怎么能和一个失节再醮的寡妇成亲呢!他囿于中国人的封建意识认为这是极不光彩的事情。可是刘智对于穆罕默德和海底彻的年龄悬殊的事实是无法篡改的。于是,他为了适合中国人的封建礼教的要求,就把海底彻改写成一位待字闺中的老处女了。现在我把《天方至圣实录》中有关这一段的文字,节录如下:

  “按赫底彻乃墨克故君胡隈勒之女。胡隈勒征南查尔卒于阵,无子,国除,女生有才智,博通经史,守父遗,能治生产,志不字人,缘有三义:一,生为国女,不屑为官民之妇,二,才貌双绝,视通国无一堪配之人,三,巨富无对,未见—‘人有福力可受其业者。各国来聘皆不许,至是四十岁矣,仍然一闺阁处子。”

  这段文字,把一个生在公元七世纪的阿拉伯女子,描绘成了公元十一世纪后的中国封建贵族大家庭的阔小姐了。在刘智和与他有共同看法的人看来,举世尊重的伊斯兰教至圣,若能和这样一位千娇百媚,具有高贵身份的千金小姐结百年之好,才是门当户对,女貌郎才的天作之合。所以他们不惜笔墨,篡改史实,尽量把穆罕默德和海底彻的婚姻加以美化和粉饰。

  1983年出版的埃及穆·胡泽里所著的《穆罕默德传》,对海底彻身份作了真实的记述:

  “赫底彻原来结过婚,前夫名叫艾卜·哈来,生了一个名叫哈来的儿子,丈夫死后孀居。她与穆罕默德结婚后,儿子哈来认穆罕默德为继父。”

  该书作者在自序中曾表述这本书是依据《古兰经》和伊玛目布哈里、伊玛目穆斯里木所汇编的飞核正无误的《圣训实录》写成。在写作过程中还参考了哈孜伊雅孜的《救世良方》,坎斯坦勒拉尼的《海拉甫传记》和伊玛目俄孜扎里的《繁荣宗教学》等著作。由此我们可以推断,该书所记述的海底彻的身世是比较真实可靠的。而且也是和当时当地的情况相符合的。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