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 > 第一节 中国向何处去

  第一节 中国向何处去

  中国向何处去?可以说自从鸦片战争拉开中国近代历史的序幕以来,这个问题就成为中国的先进仁人志士密切关注的问题,也是中国人民与中外反动派殊死斗争的问题。这个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更加尖锐的形式表现出来。

  一独裁政治与反独裁政治的斗争

  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华民族永远摆脱了受帝国主义欺凌和奴役的历史,极大地推进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然而,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多种矛盾纵横交错的矛盾体。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一直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只是解决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使中国的独立发展成为可能或现实;而中国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与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不仅没有解决,而且成为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矛盾斗争的焦点,就是中国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也就是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

  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中国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与国民党反动派所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矛盾斗争在抗战胜利后提上了中国社会的主要议事日程,但是,这种矛盾斗争在抗日战争胜利前,或者说在抗日战争尚未爆发前早就开始了。

  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是中国现代社会性质完全不同的两大政党。自从两党对峙时起,就代表着中国的不同命运和前途。国共两党之间的斗争,本质上就是中国不同命运、不同前途的斗争。如果说,在孙中山组建国民党时,或者说在孙中山主持国民党党务工作时,国民党还是一个革命性的政党的话,那么,随着孙中山的逝世,及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内新老右派的掌权,国民党就逐步失却其革命性。如果说,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在中国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上,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还有某些共同之处,那么,也随着国民党逐步失却其革命性而变得尖锐对立。1927年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标志着国民党从整体上背叛革命,走向反动,尽管国民党内仍不乏宋庆龄、何香凝等主张革命的著名人士。“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开始的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的殊死斗争,实际上就是中国两种命运和两种前途的斗争。至抗日战争爆发,围绕中国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的斗争整整进行了10 年。尽管蒋介石施展了浑身解数,但由于逆历史潮流而动,而中国共产党却代表现代中国的发展

  方向,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因而蒋介石在中国消灭共产党的企图始终未能得逞。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谁胜谁负的问题并没有解决,中国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斗争并没有完结。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共同面对着中华民族的存亡问题。在举国上下呼吁抗日的强烈呐喊声中,国民党不得不与共产党携起手来,从维护民族大义出发,对付共同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

  国民党蒋介石的抗日是被迫的,是迫于全中国人民的压力和呼声,蒋介石的既定方针是“攘外必先安内”,是竭尽全力消灭共产党。因此,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一味地采取不抵抗政策,将东北一片大好河山拱手交给日本帝国主义。只是汹涌澎湃的抗日浪潮汇集成的西安事变的爆发,才迫使蒋介石走向抗日的战场。尽管在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内不乏值得称颂的抗日将领和爱国志士,他们用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曲悲壮的抗日赞歌,但蒋介石却执行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方针,不仅企图借日本帝国主义消灭共产党,而且置民族大义于不顾,亲自发动了三次反共高潮。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刻,他自己躲在峨眉山上,将他的军队集结在西南一带,以保存实力。而当抗日战争行将取得胜利的时候,“他要下山了,要下山来抢夺抗战胜利的果实了。”①

  抗日战争行将取得胜利时开始的国民党与共产党的斗争,即中国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斗争,表现为国民党蒋介石鼓吹封建法西斯独裁政治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反对封建法西斯独裁政治的斗争。

  1943 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943 年2 月,苏联红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歼灭德军精锐师团33 万人。这次战役成为苏德战场的转折点。在太平洋战场,美军也扭转了抗战初期的被动局面,开始反攻。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断取得胜利。在这种形势下,蒋介石便加紧抢夺抗战的胜利果实。1943 年3 月,蒋介石发表了《中国之命运》一书。这本书歌颂封建主义,鼓吹法西斯主义,公开提出既反对共产主义,又反对“自由主义”(即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主张。它诬蔑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新式军阀”,革命根据地为“变相割据”,叫嚷中国“今后的命运全在内政”。蒋介石在这本书中宣布,抗战胜利后要建立一个和英美“友好平等相处”的由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国家。1943 年5 月,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发出《关于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中共中央立即作出了完全同意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国民党反动派却利用共产国际解散的时机,制造反共舆论,叫嚷马列主义已经破产,共产主义不适用于中国,要求“解散共产党”,“取消陕北特区”。1943 年6 月,蒋介石秘令胡宗南召集反共军事会议,准备兵分九路“闪击”延安。7 月上旬,国民党先头部队便开始向陕甘宁边区寻衅,企图挑起第三次反共高潮。

  为了反击蒋介石国民党在思想领域掀起的反共反人民的逆流,粉碎蒋介石企图掀起的第三次反共高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展开了对《中国之命运》一书的批判,并且向社会各界呼吁团结,共同制止内战。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从1943 年夏开始,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揭露蒋介石集团利用封建主义的糟粕来推行其法西斯统治的实质;阐明中国共产党为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利益浴血奋战是人所共知、人所共见的事实;说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及各民主党派合作,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极为有利;呼吁一切

  ① 《毛泽东选集》第4 卷,第1124 页。爱国的国民党人,坚持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反对封建法西斯主义,反对蒋介石的独裁政治,为争取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建立民主的自由的新中国而奋斗。

  1943 年7 月23 日,毛泽东发表《质问国民党》一文,针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共宣传,毛泽东首先列举国民党撤离对付日寇的河防军队围攻陕甘宁边区的事实,尖锐地说明“破坏抗战”、“破坏团结”的不是共产党,而是国民党自己。其次,列举大量的事实,深刻说明蒋记国民党“和敌人汉奸一模一样,毫无二致,毫无区别”①。敌人汉奸要解散新四军,蒋记国民党就解散新四军;敌人汉奸要解散共产党,蒋记国民党也要解散共产党;敌人汉奸要取消边区,蒋记国民党也要取消边区;敌人汉奸不希望保卫河防,蒋记国民党就丢弃河防;敌人汉奸反共,蒋记国民党也反共;敌人汉奸痛骂共产主义和自由主义,蒋记国民党也痛骂共产主义和自由主义,毛泽东最后呼吁爱国的国民党人行动起来,制止内战,共同挽救民族于危亡,争取中国的光明前途。

  毛泽东《质问国民党》一文发表后,中国共产党又发表了《国共两党抗战成绩比较》、《中国共产党抗击的全部伪军概况》、《八路军、新四军抗战六年战果》等文件,用铁的事实说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已成为坚持抗战的主力,深刻揭露了国民党破坏抗战、破坏团结、危害国家的种种活动。与此同时,解放区的军民也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反内战活动,陕甘宁边区的部队一次又一次地击退了国民党部队的试探性进攻。中国人民的反内战斗争,得到了国际舆论的支持。苏、美、英等国政府也警告蒋介石不要发动内战。从而,国民党发动的第三次反共浪潮还未来得及发展成大规模的武装进犯时就被制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坚持下来。

  尽管蒋介石国民党的第三次反共浪潮被制止,但是,国民党仍然坚持一党专政的独裁政治,实行法西斯统治,拒绝进行任何民主意义上的改革。1943年9 月,国民党召开的五届十一中全会又诬蔑共产党“破坏抗战、危害国家”,声言国内问题将实行“政治解决”和“准备实行宪政”。接着,国民党又操纵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通过了同国民党五届十一中全会大体相同的反对共产党的决议案。

  鉴于国民党五届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的主张,1943 年10月,毛泽东发表了《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一文。评论一文首先分析了国民党当局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指出国民党可能选择的方向“不外三种:(一)投降日本帝国主义;(二)照老路拖下去;(三)改变政治方针。”①毛泽东指出:“在国民党可能采取的三个方向中,第一个,投降和内战的方向,对蒋介石先生和国民党是死路。第二个,以空言骗人,把时间拖下去,而暗中念念不忘法西斯独裁和积极准备内战的方向,对蒋先生和国民党也不是生路。”②什么是第三种方向呢?毛泽东指出:“那就是公平合理地用政治方式解决国共关系问题,诚意实行真正民主自由的宪政,废除‘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法西斯独裁政治,并在抗战期内召集

  ① 《毛泽东选集》第3 卷,第908 页。① 《毛泽东选集》第3 卷,第916 页。② 《毛泽东选集》第3 卷,第926 页。真正民意选举的国民大会。”③“只有第三个方向,根本放弃法西斯独裁和内战的错误道路,实行民主和合作的正确道路,才是蒋先生和国民党的生路。”

  ④也只有这样,中国才能争取光明的前途。毛泽东强调指出:“我们共产党人是自始至终主张这个方针的”,目前国际条件也有利于实行这种方针,只是国内的条件还不具备,“需要各党各派的爱国分子和全国人民进行各方面的努力,才能争取到”⑤。毛泽东呼吁:“一切爱国的国民党人应该团结起来,不许国民党当局走第一个方向,不让它继续走第二个方向,要求它走第三个方向。一切爱国的抗日党派、抗日人民应该团结起来,不许国民党当局走第一个方向,不让它继续走第二个方向。要求它走第三个方向。”⑥..评论一文还列举大量的事实,揭露了国民党的内战阴谋。针对国民党五届十一中全会提出的国共关系要“政治解决”的问题,毛泽东明确指出,在蒋介石和国民党愿意的条件下,“我们愿意随时恢复两党的谈判”⑦。不过,蒋介石和国民党“并无真正‘政治解决’和‘实行宪政’的诚意”,只是“以‘政治解决’和“准备实行宪政’作为拖一下的幌子”①,“而其实是为着准备打内战和永不放弃反人民的独裁政治这一目的,争取其所必要的时间”②。

  毛泽东清楚地认识到了蒋介石提出的国共关系问题要“政治解决”的虚伪性,以及“准备实行宪政”的欺骗性,但是,为了维护民族大义,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为了表明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团结和合作的诚意,表明对国共关系问题“政治解决”的积极态度,1944 年1 月,毛泽东约见国民党驻延安联络参谋郭仲容,明确表示中共愿意派出代表到重庆与国民党谈判。1944 年5 月4 日,中共中央派出代表林伯渠与国民党代表王世杰、张治中在延安重开谈判。5 月17 日,林伯渠又飞抵重庆,与国民党继续谈判。但由于国民党拒不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蒋介石执意地奉行一党专政的独裁政治,这次谈判没有取得任何结果。反对蒋介石的一党专政的独裁政治的斗争,仍然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中国人民面临的严峻任务。

  二独裁政府与民主联合政府的斗争

  蒋介石发表《中国之命运》一书,鼓吹封建法西斯主义的独裁政治,其目的在于抗战结束后,建立由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封建法西斯主义的独裁政府。为了反对蒋介石的独裁政府,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反对蒋介石的独裁政治的斗争中,提出了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从1944 年春天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开始了敌后解放区战场对日伪军作战的局部反攻。1944 年在局部反攻中,八路军、新四军与日伪军作战共一万多次,毙伤日伪军20 余万人,俘虏日伪军6 万多人,争

  ③ 《毛泽东选集》第3 卷,第921 页。④ 《毛泽东选集》第3 卷,第926 页。⑤ 《毛泽东选集》第3 卷,第921~922 页。⑥ 《毛泽东选集》第3 卷,第926~927 页。⑦ 《毛泽东选集》第3 卷,第926 页。① 《毛泽东选集》,第918 页。② 《毛泽东选集》,第921 页。取伪军反正3 万多人,解放人口1700 多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解放区战场,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对日军占领的大多数城市和主要交通线的战略包围,八路军、新四军等共产党领导的部队已成为中国整个战场实行战略反攻的主力。而国民党领导的部队与共产党领导的部队形成鲜明的对照,他们在作战中完全丧失战斗力。1944 年4 月至11 月,日军为打通大陆交通线,沿平汉、粤汉、湘桂路发动了河南、湘桂等战役,国民党反动派百万大军望风而逃,造成抗战以来又一次大溃败,损兵五六十万,使约2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140 余座城市、600O 万人民沦于日寇的铁蹄之下。

  国民党对日作战的军事斗争节节败退,但其法西斯的政治统治却日益加强。国民党在蒋管区推行特务统治和保甲制度,以“中统”和“军统”为基础,建立了庞大的法西斯特务网,在全国各地设立了大量的监狱和集中营,并与美帝国主义勾结,成立了法西斯特务机构——“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遭到囚禁和屠杀,人民的民主权利被剥削殆尽,生命财产毫无保障。在经济上,蒋介石集团打着“抗日”的招牌,大发国难财。四大家族穷奢极欲,巧取豪夺,而广大人民却痛苦不堪。

  在这种形势面前,全国人民强烈要求结束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彻底改组国民党的政治机构,实行民主政治,各民主党派也纷纷发表对于时局的主张,指责国民党拒绝民主,排除异己。鉴于国民党的统治危机,鉴于国内各界人士日益高涨的要求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要求民主的呼声,中共中央认为提出改组国民党政府的时机已经成熟。1944 年9 月15 日,中国共产党代表林伯渠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在三届三次国民参政会上正式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林伯渠指出,只有坚决地变革国民党的法西斯的政治和军事机构;才能团结全国人民,认真准备反攻力量,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随后,中国共产党中央又书面向国民党当局提出了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方案。10 月10 日,周恩来在延安发表《如何解决》的演讲,进一步阐明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中国共产党关于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在国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国内各界人士纷纷撰文,赞同中国共产党的主张。10 月10 日,中国民主同盟发表《对抗战最后阶段的政治主张》,要求“立即结束一党专政,建立各党派之联合政权,实行民主政治”。海外侨胞也发表宣言,举行集会,拥护关于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在社会各界迫切要求废除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呼声中,国民党被迫与共产党再度举行谈判。在谈判过程中,以扶助蒋介石“统一中国”为使命的美国总统私人代表赫尔利来华。赫尔利来华后,也参加了国共两党的谈判。1944 年11 月7 日,赫尔利飞抵延安,带来了经蒋介石修改同意的“协议的基础”的文件。文件规定:“中国共产党军队,将遵守与执行中央政府及军事委员会的命令”,“在中国,将只有一个国民政府和一个军队,共产党军队的一切军官与一切士兵,当被中央政府改组,将依照他们在全国军队中的职位,得到一样的薪俸与津贴”,等等。这样的规定,实质上是取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而保留毫无战斗力的国民党军队,维护国民党的一党专政。中国共产党当然不能接受。毛泽东看了这个文件后指出:应该改组的军队,决不是英勇善战的八路军、新四军,而是那些在抗日战争中丧失战斗力、腐败不堪、一打就散的国民党军队。中国人民的公意是,哪个军队腐败,就应改组哪个军队。毛泽东还强调,中国需要统一,为此就需要民主。中国需要民主基础上的统一。国民党的政策是统一的障碍。中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改变国民党的错误政策,改组政府,组织包括国民党、共产党、其他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内的民主联合政府。

  赫尔利在延安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进行了三天会谈。通过会谈,赫尔利也表示赞同共产党关于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并且还与毛泽东共同拟定了《中国国民政府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协定(草案)》,主要内容是:(1)国共两党应通力合作,为打败日本而统一所有国内武力,并共同致力于中国的复兴工作;(2)改组国民政府,成立各党各派和无党无派的联合政府,成立代表所有抗战力量的联合统帅部;(3)实行民主改革,给人民以自由;(4)承认中国所有抗战的武装力量,公开分配所有获自友邦的军事装备;(5)承认所有党派的合法地位。毛泽东代表中国共产党在协定上签字。赫尔利以美国总统私人代表身份在协定上签字作证时还表示:“这些条款是公平合理的。”

  然而,蒋介石却拒绝这一协定,认为这些民主改革会威胁国民党的统治。赫尔利也不仅背弃他在延安的诺言,而且为蒋介石坚持一党专政出谋划策,向中国共产党施加压力,企图迫使中共接受国民党当局提出的不合理要求。由于赫尔利的支持,蒋介石更加顽固地拒绝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民主人士关于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拒绝实行任何民主改革,并且还当着周恩来的面宣称,“联合政府是推翻政府,党派会议是分赃会议。”①1945 年4月,赫尔利在华盛顿举行记者招待会并发表声明,除了攻击和诬蔑中国共产党,极力替蒋介石主张召开的“国民大会”捧场外,还威胁性地宣称美国政府只同国民党“合作”,不与共产党合作。对于赫尔利的行径,毛泽东曾予以严正警告:“不要使他们自己的外交政策违反中国人民的意志,因而损害同中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任何外国政府,如果援助中国反动分子而反对中国人民的民主事业,那就将要犯下绝大的错误。”②1945 年7 月,毛泽东撰写了《评赫尔利政策的危险》的新华社评论,尖锐地指出:“这个以赫尔利为代表的美国对华政策的危险性,就在于它助长了国民党政府的反动,增大了中国内战的危机。假如赫尔利政策继续下去,美国政府便将陷在中国反动派的又臭又深的粪坑里拔不出脚来,把它自己放在已经觉醒和正在继续觉醒的几万万中国人民的敌对方面。在目前,妨碍抗日战争,在将来,妨碍世界和平。”①

  为了系统揭露蒋介石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法西斯政治统治,批驳蒋介石的所谓《中国之命运》一书所阐发的观点,阐明中国共产党人的严正立场,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向中国人民指明光明的前途,中国共产党于1945年4 月底至6 月中旬在延安隆重举行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在会上作了开幕词和闭幕词,并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在题为《两个中国之命运》的开幕词中,毛泽东明确指出:“在中国人民面前摆着两条路,光明的路和黑暗的路。有两种中国之命运,光明的中国之命运和黑暗的中国之命

  ① 周恩来在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主席团会议上的讲话记录,1945 年2 月18 日。② 《毛泽东选集》第3 卷,第1085 页。① 《毛泽东选集》第3 卷,第1115 页。运。”②蒋介石撰写的《中国之命运》一书,鼓吹一党专政,宣扬法西斯统治,代表着黑暗的中国之命运。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代表着“另一种中国之命运”,即“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中国”之命运,因此,“我们也要写一本书出来”③。毛泽东强调指出:“我们应当用全力去争取光明的前途和光明的命运,反对另外一种黑暗的前途和命运。我们的任务就是这一个!”④针对蒋介石鼓吹一党独裁专政的《中国之命运》一书,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长篇报告,写出了一本精辟阐明光明中国之命运的书。毛泽东指出:走团结和民主的路线,打败侵略者,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是中国人民的基本要求。我们共产党人应顺应中国人民的基本要求,反映中国人民的基本要求。并且,由于国内日益高涨的全国性的民主运动和强大的解放区以及国际上法西斯力量行将被消灭而反法西斯力量即将取得彻底胜利的有利形势,中国人民实现这一基本要求的条件已经成熟,时机已经到来了。但是,在中国人民面前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特别是抗战以来国民党与共产党奉行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即“国民党政府压迫中国人民实行消极抗战的路线和中国人民党醒起来团结起来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将造成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使抗日战争在有利的形势下又潜藏着极大的危机。“这就是一切中国问题的关键所在。”①因此,“中国急需把各党各派和无党无派的代表人物团结在一起,成立民主的临时的联合政府,以便实行民主的改革,克服目前的危机,动员和统一全中国的抗日力量,有力地和同盟国配合作战,打败日本侵略者,使中国人民从日本侵略者手中解放出来。”②这是中国摆脱殖民地命运,获得独立的命运的斗争,只有获得这场斗争的胜利,才谈得上建设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但是,即使夺取了这场斗争的胜利,“即使日本侵略者被打败了,中国仍然可能发生内战,将中国拖回到痛苦重重的不独立、不自由、不民主、不统一、不富强的老状态里去。这是一个可能性,这是一个前途。这个可能性,这个前途,依然存在,并不因为国际形势好,国内人民觉悟程度增长和有组织的人民力量发展了,它就似乎没有了,或自然地消失了。”③因为国民党内的反人民集团和外国的那些怀抱帝国主义思想的反动分子希望这种可能变成现实,希望实现这个前途。“这是我们必须注意的一方面。”④但是,中国共产党人要“更有信心更有勇气地去争取第二个可能性,第二个前途。这就是克服一切困难,团结全国人民,废止国民党的法西斯独裁统治,实行民主改革,巩固和扩大抗日力量,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⑤毛泽东强调指出:“竭尽全力地去反对第一个可能性,争取第二个可能性,反对第一个前途,争取第二个前途,是我们和全国

  ② 《毛泽东选集》第3 卷,第1025 页。③ 《毛泽东选集》第3 卷,第1025 页。④ 《毛泽东选集》第3 卷,第1026 页。① 《毛泽东选集》第3 卷,第1034 页。② 《毛泽东选集》第3 卷,第1029 页。③ 《毛泽东选集》第3 卷,第1052 页。④ 《毛泽东选集》第3 卷,第1052 页。⑤ 《毛泽东选集》第3 卷,第1053 页。人民的伟大任务。”①..

  争取中国的光明前途,这个任务已经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肩上。正如毛泽东所说:“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②因此,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论联合政府》把新民主主义理论进一步具体化,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说明了新民主主义时期的一般纲领与具体纲领;论证了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与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的必要性。

  毛泽东强调指出:为了建立新中国,当前最重要、最迫切的任务是立即废止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所谓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实际上是国民党内反人民集团的专政,它是中国民族团结的破坏者,是国民党战场抗日失败的负责者,是动员和统一中国人民抗日力量的根本障碍物。”“这个反人民的专政,又是内战的祸胎,如不立即废止,内战惨祸又将降临。”

  ③只有废止国民党的一党专政,才能成立民主的联合政府,达到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目的。毛泽东的《论联合政府》一文所阐述的观点,与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所主张的一党专政的法西斯独裁政治形成鲜明的对照,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所争取的是中国的光明前途。《论联合政府》一文,不仅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即给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方向,对于中国人民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光明前途,产生了巨大的作用;而且,该文中所系统阐发的新民主主义的理论和政策,所论述的关于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权性质、组织原则等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学说,是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中国革命的新成果,是毛泽东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新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同时,即1945 年5 月5 日至21 日,国民党在重庆召开了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国民党六大的中心议题是两个:一是维护国民党的一党专政的独裁统治,拒绝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二是动员国民党的力量,准备发动内战,抢夺人民抗战的胜利果实。蒋介石在5 月18 日的大会讲话中声称:“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日本是我国国外的敌人,中共是我们国内的敌人,只有消灭中共,才能达成我们的任务。”

  国民党六大与共产党七大是代表着中国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大会。这两个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斗争不但没有结束,而且又拉开了新的一幕。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