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 > 20.郭嘉多谋善断,很值得学习(读陈寿《三国志》卷十四《魏书·郭嘉传》)

20.郭嘉多谋善断,很值得学习(读陈寿《三国志》卷十四《魏书·郭嘉传》)

  [原文]

  郭嘉字奉孝,颖川阳翟人也。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或荐嘉。召见,论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表为司空军祭酒。

  从破袁绍,绍死,又从讨谭、尚于黎阳,连战数克。诸将欲乘胜遂攻之,嘉曰:“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太祖曰:“善。”乃南征。军至西平,谭、尚果争冀州。谭为尚军所败,走保平原,遣辛毗乞降。太祖还救之,遂从定邺。又从攻谭于南皮,冀州平。封嘉洧阳亭侯。

  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诸下多惧刘表使刘备袭许以讨太祖,嘉曰:“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且袁绍有恩于民夷,而尚兄弟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乌九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俱应,以生蹋顿之心,成觊觎之计,恐青、冀非已之有也。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太祖遂行。至易,嘉言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而出,掩其不意。”太祖乃密出庐龙塞,直指单于庭。虏卒闻太祖至,惶怖合战。大破之,斩蹋顿及名王己下。尚及兄熙走辽东。

  嘉深通有算略、达于事情。太祖曰:“唯奉孝为能知孤意。”年三十八,自柳城还、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及毙,临其丧,哀甚,谓苟攸等曰:“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乃表曰,“军祭酒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不幸短命,事业未终。追思嘉勋,实不可忘,可增邑八百户,并前千户。”谥曰贞侯。子奕嗣。

  后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摘自陈寿《三国志》卷十四《魏书·郭嘉传》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毛泽东介绍《郭嘉传》让大家看,意思正是希望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做事要多谋善断。毛泽东说:多谋善断这句话,重点在“谋”字上。要多谋,少谋是不行的,要与各方面去商量,反对少谋武断、商量又少,又武断,那事情就办不好。该是基础,只有多谋,才能善断。谋的目的就是为了断。要当机立断,不要优柔寡断。(毛泽东还说:)应当根据形势的变化来改变计划。反对党内一些不良倾向,也要当机立断。

  ——摘自薄一波《回忆片断——记毛泽东同志二三事》(载1981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

  [解析]

  1959年,毛泽东在一些重要场会谈论最多的历史人物,并给予很好评价的,恐怕要数三国时曹操的谋士郭嘉(170—207)了。他喜欢郭嘉,在于其多谋,又善断,且谋断都很准确。再加上英年早逝,更使人惋惜。作为一代领袖,毛泽东高度评价这位多谋善断的历史人物,自是希望他领导下的各级干部向郭嘉学习,做事要多商量,但不要优柔寡断:要当机立断,但不要武断。这样,党就可以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在4月上海八届七中全会之前,毛泽东就向党的高级领导讲述了郭嘉的多谋善断的故事。3月2日,在郑州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几乎把《郭嘉传》里郭嘉为曹操出谋划策的故事都讲了出来,他说:三国时候,曹操一个有名的谋士,叫郭嘉,27岁到曹操那里当参谋,38岁就死了,赤壁之战时,曹操想他,说这个人在,不会使我处于这种困难境地。许多好主意就是他出的。比如,打不打吕布,当时议论纷纷。那时袁绍占领整个河北和豫北,就是郑州以北,曹操在许昌,吕布在徐州。郭嘉建议先打昌布,有人说,打吕布,袁绍插下来怎么办?郭嘉说,袁绍这个人多端寡要,见事迟,得计迟,不要怕,袁绍一定不会打许昌。于是曹操就去打吕布,把吕布搞倒了。如果不先打吕布,如果吕布跟袁绍联合起来同时攻击,曹操就危险了郭嘉这个计策恨成功。然后又去打袁绍,袁绍渡了黄河,在郑州与洛阳之间曹操打牲了。接着引出是不是去打袁绍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的问题。郭嘉说不要打,我们回师.装作打刘表,把军队摆到许昌、信阳之间,他们一定要乱的。果然,曹操的军队一搬动,几个月.两兄弟就打起来了。袁尚把哥哥包围在山东平原(德州),哥哥眼看要亡党、亡国、亡头,就派了一个代表叫辛毗的,跑到曹操这里来求救。曹操去救,乘势夺取了安阳,消灭了袁尚的部队,袁尚本人跑到辽东去了,然后再去消灭了袁谭。这个计策也是郭嘉出的。在河北冀东追袁尚时,郭嘉又出一计,他说:他不防备,我们轻装远袭,可以得胜。就在这个时候,郭嘉得病,38岁就死了。这个人很有名。《三国志·郭嘉传》可以看。

  1959年在庐山会议期间,7月11日晚,毛泽东找周小舟、李锐、周惠谈话时。说到1958年经济计划搞乱了,毛泽东说出两句“国乱思良将,家贫思贤妻”,即指陈云而言(他在南宁会议后只负责建委工作)。随即向他们解释:这是《三国志·郭嘉传》上的话。曹操在赤壁之战,吃了大败仗,于是想念郭嘉。据李锐的《庐山会议实录》一书记叙,几天后,毛泽东找李锐等谈话,又说到郭嘉:世上没有先知先觉,没有什么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刘伯温。无非是多谋善断,留有余地。《三国志》里郭嘉传值得一读。郭嘉这个人足智多谋,初在袁绍麾下不得施展。就跑到曹操那里。曹操说他“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可惜中年夭折。曹操大哭。大跃进出点乱子,不要埋怨。否则就是“曹营之事不好办”,或者叫你“欲与共济天下大难”!

  毛泽东在1959年为什么反复谈到郭嘉呢?这与总结和解决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问题有关。1959年三四月间.毛泽东连续写了五封党内通讯,强调要从过去几个月措施失当这样一个深刻的教训中,获取经验,反对浮夸风等“左”的错误倾向。在上海召开的八届七中全会上,又着重讨论了做工作要多谋善断、留有余地等问题。具体到干部作风上,就是要善于思考问题,善于做工作。一方面,要善于与各方面的人包括与自己意见相反的人商量问题,到群众中去调查,听取各种意见,这就是“多谋”,是一种民主作风。另一方面,又要能够正确集中来自各方面的意见,不失时机地作出判断与选择,这就需要提高马列主义水平,需要胆略和魄力。这就是“善断”,是集中制。

  对此,毛泽东在1959年3月2日郑州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得很清楚:现在,我是借郭嘉的事来讲人民公社的党委书记以及县委书记、地委书记,要告诉他们,不要多端寡要、多谋寡断。谋要多,但是不要寡断,要能够当机立断;端可以多,但是要拿住要点。

  “智”在中国文化里占有很高的地位,古人言“智信仁勇”,“智”已经化为一种德行,上升到道德的高度,有智者方可谋大事,成大业,居于领导岗位更是这样。正是鉴于此,毛泽东才希望干部中多出几个郭嘉式的人物。

· 推荐:中国名人传记 红色经典 世界名人传记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