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 > 15.要立这个志气(读《东观汉记·梁鸿》)

15.要立这个志气(读《东观汉记·梁鸿》)

  [原文]

  (鸿)常独坐止,不与人同食,比舍先炊已,呼鸿及热釜炊。鸿曰:“童子鸿,不因人热者也!”灭灶更燃火。

  ——摘自《东观汉记·梁鸿》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1959年6月3日清晨,毛泽东刚刚起床,就跟我讲起梁鸿不因人热的故事。毛泽东说:过去我跟孩子们讲过这个故事,但他们年幼,没有懂得我的意思。我领会毛主席是借这个故事,鼓励自己的子女和年轻人,要有志气,不依靠他人,而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艰苦创业。

  ——摘自林克《在毛泽东身边的岁月片断》(载《缅怀毛泽东》下,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58—559页)

  [解析]

  《东观汉记》是东汉时官修的一部纪传体史书,叙东汉史,自光武帝至灵帝,共143卷。尚未完稿。唐以后多有缺佚,清代以来有辑本。梁鸿是东汉初期的经学家、文学家。一生隐居。本为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市)人,曾因写《五噫歌》讽刺统治者的奢侈,汉章帝读后甚为不满,后改名换姓到南方,替人做工舂米。其本传列入《后汉书·逸民列传》,其中无“不因人热”的故事,当是《东观汉记》撰修者搜罗。由此可以断定,毛泽东也是在《东观汉记》里读到这则故事的。

  早在20年代,毛泽东便接触到这个故事。1958年在武昌曾和人说起黄梅的革命烈士雅声,毛泽东回忆道:我在湖北省农民协会和武昌农讲所做工作时,同雅声同志多次接触,谈革命和将来,谈诗词也很投机。我们交换过各自写的诗,他的名句我至今还记得:“犯叔一寒何志此?梁鸿余热不因人”。这两句用典,很融洽,很活。我看比李商隐的好。用这种诗的语言,表现诗人在当时的白色恐怖中硬骨头精神。我很欣赏他的这类诗句,他长于七言,律绝俱佳。在这里,毛泽东把“梁鸿余热不因人”视为一种硬骨头精神的体现。

  1959年3月2日,毛泽东在郑州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集中讲了“梁鸿余热不因人”的故事。他说,东汉有个梁鸿,“举案齐眉”就是讲他的故事,他有个老婆叫孟光。他们穷得要死,给人春米度日。有一个人对他说:“我这里有火,你用它来烧饭吧。”他说:我“小子鸿,不因人热者也。”你有热,我不沾光。这个人后来到了无锡,成了经学家。这个人是硬汉。

  1959年3月,毛泽东又讲起这个故事,自有特殊背景。1958年刮“共产风”,搞“一平二调”,损害了农村中许多相对富裕的生产队和管理区的利益,进而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毛泽东从1958年底开始纠正这种“穷拉平”的“左”倾错误。在郑州会议上讲述梁鸿不因人热的故事,就是借以做思想说服工作,以便落实好退赔措施。毛泽东讲话的立场,明显是立足于穷者一方。他把不因人热,解释为“我们穷人,就是不要靠揩别人的油来过活”,这是很通俗而又恰当的。同时,他还说:我们中国穷,但是我们不要恩赐,我们同苏联是等价交换他们的设备,我们借了他们的款,我们按期偿还。国内有些穷省,我们无产阶级、贫下中衣,要有志气。毛泽东的意思,国与国之间,省与省之间,不同的管理区、生产队之间,都要有这股子志气,不要沾别人的光。应该说,这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毛泽东自己的做人原则和人格精神,所以他多次以梁鸿的故事来教育人们“立这个志气”。

· 推荐:中国名人传记 红色经典 世界名人传记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