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 > 44.不认识矛盾,便不能认识规律(读西洛可夫、爱森堡等《辩证法唯物论教程》)
马克思前后的布尔乔亚经济学,认为布尔乔亚制度不但现在存在着,今后也将永久存在;那种经济学不理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性,不认识资本主义走到死灭的内的矛盾。甚至于亚丹斯密、李嘉图一流的进步学者,虽承认价值是体现于商品中的人类劳动,却仍不能暴露资本主义之根本的发展法则。这是由于他们没有看见资本主义的矛盾,马克思以资本主义之现实的辩证法,去对抗布尔乔亚经济学的形而上学,他说:“不要矛盾的独断,而代置以构成那独断所掩蔽了的基础的矛盾的事实及实在的矛盾,才能使经济学成为实证科学。
马克思暴露了布尔乔亚生产方法的主要矛盾,由此说明资本主义的发展法则。
马克思在资本论之中,指摘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及其“自己运动”的主要源泉,论证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及生产关系间的矛盾规定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个矛盾,在于:生产力之发展,在剩余价值生产的名义上显现,而又成为产生剩余价值的手段。资本主义的生产力之发展,陷入于和那狭隘的目的即剩余价值的产生之间的日益不能相容的矛盾。
——摘自西洛可夫,爱森堡等《辩证法唯物论教程》)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不认识矛盾,便不能认识过程的发展法则。
旧经济学与新经济学的区别
从生产社会性与占有私人性间的矛盾看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间的矛盾,
这是根本矛盾。由这根本矛盾发生其他一切矛盾,由这根本矛盾规定资本主义的发展。——摘自毛泽东1936年11用至1937年4月4日读西洛可夫、爱森堡等《辩证法唯物论教程》批注(见《毛泽东哲学批注集》第66、67页)
[解析]
《辨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3版)在论证认识事物的矛盾规律的重要性时,以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和资产阶级经济学(即布尔乔亚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同认识为例来说明问题。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不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内部矛盾及其发展的历史趋势,因而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永世长存的。亚丹斯密(现译亚当·斯密1723—1790)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著名代表。他曾发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主张经济自由,分析了促进国民财富增长的原因和条件,论证了资本主义的优越性。李嘉图(1772—1823)也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著名代表。他的贡献在于坚持和发展了劳动价值论,论证了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的劳动量(时间)所决定的(即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规律),劳动是价值的源泉。他们的理论贡献曾对马克思创立科学的政治经济学提供了思想条件,但是他们并没有真正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并没有了解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秘密。所以他们也不可能认识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必然性。《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3版)由此得出结论,正是因为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部矛盾,这样才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规律。
毛泽东在阅读这一部分时,对认识事物内部矛盾给予高度重视。他在《辩证法唯物论教程》引证的马克思批评资产阶级经济学是“不要矛盾的独断”这句话下面,连划了4条杠线,又加了一个问号,表明他对矛盾的重视。他把是否认识资本主义的矛盾,作为旧经济学(即资产阶级经济学)与新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区别所在,并从理论上概括地指出“不认识矛盾,便不能认识过程的发展法则”。认识矛盾,分析矛盾,从而揭示事物发展规律,构成毛泽东思维方法的特点之一。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