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记文学 > 毛泽东的艺术世界 > 神兵天降围平津 解决方式各不同
神兵天降围平津 解决方式各不同
当解放战争中三个有决定意义的最大战役的第一个战役辽沈战役刚刚结束,第二大战役淮海战役正酣之时,毛泽东又马上组织了第三大战役——平津战役。可谓是环环相扣,妙不可言。
当时华北战场的敌军,在华北人民解放军的牵制与打击下,又受到了辽沈、淮海两大战役的震撼,已成惊弓之鸟。国民党这时在战略上唯一可能机动的兵力就是华北的部队。因此,蒋介石一方面企图利用这个集团阻止我军南下,以便掩护他们在江南重整军力;一方面又企图诱使这个集团经溏沽海运江南,增援华东战场,以解刘峙集团之围或扼守长江,进行垂死挣扎。而这个集团本身当时还有沿平绥线西撤绥远的企图。敌人无论撤退还是收缩,都将对战局的发展不利。因此,不使敌人撤退、不让敌人收缩就成为平津战役的主要关键。毛泽东利用了华北敌军认为东北人民解放军在辽沈战役后必然进行休整,不能迅速入关的错觉,命令东北人民解放军于辽沈战役结束之后,不进行休整,迅速秘密入关,配合华北人民解放军的两个兵团,出敌不意地对华北敌人实施战略包围,力求将敌人全部就地歼灭。毛泽东在《关于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中指出:“只要塘沽(最重要)、新保安两点攻克,就全局皆活了。”“唯一的或主要的是怕敌人从海上逃跑。因此,在目前两星期内一般应采围而不打或隔而不围的办法。”为了不使敌人逃跑,又着重指出:“尤其不可将张家口、新保安、南口诸敌都打掉,这将迫使南口以东诸敌迅速决策狂跑,此点务求你们体会。”为了造成敌人的错觉,不使蒋介石迅速决策海运平津的敌军南下,又命令华东战场我军对杜聿明集团残部在两星期内不作最后歼灭的部署,又命令山东方面集中若干兵力控制要点,作好防止敌军向青岛逃跑的准备。这样,就可以稳住敌人,完成战略包围和战役分割,使华北敌人完全陷入收不拢、逃无路的绝境。
根据毛泽东制定的作战方针,东北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从19化年11月29日至12月21日,首先将敌人分割包围在北平、天津、塘沽、新保安和张家口五个孤立据点上,截住其西窜南逃的通路。
12月22日,人民解放军攻克新保安。24日,解放张家口,歼敌傅作义部“王牌”第三十五军和第十一兵团。
1949年1月14日,我军向天津发起总攻。15日解放天津,活捉敌警备司令陈长捷。
天津东临大海,整个市区被永定、大清、子牙、白河、运河诸水切成许多片断,容易难攻,国民党天津防守司令陈长捷,早从1947年起即开始征调大批人力、物力、增修城防。市区内街全层层,直达核心区域,构成了坚固的防御体系,环绕全城,还挖掘了水深三米、宽五米、长近五十公里的护城河,并且把护城河和防御前沿五里内的房屋完全烧毁,遍设碉堡群。陈长捷凭借着所谓“大天津堡垒化”的工事,指靠着深沟高垒、河流障碍,依赖着十个正规师、四个特种兵团及地方部队共十三万守备兵力,固守顽抗。
我人民解放军在天津前线集中了绝对优势的兵力五个纵队共二十二个师,还有野司警卫团及待司大量的炮兵,坦克和工兵,另外,以一个纵队警戒塘沽守敌。
天津是一个南北长、东西窄的城市。敌人的防御特点是:北部“兵力强”;南部“工事强”;中部“皆平常”。我军加强东、西两面的攻击力量,把敌人拦腰截断,就能打敌人的整个防御体系,又能自由地将兵力向两翼扩展。关于对天津的攻击,我天津前线指挥部确定了东、西对进,拦腰截断,先南后北,然后分割围歼,先吃肉后啃骨头的方针。
1月14日10时,我军向拒不投降的天津守敌发起了总攻。刹那间,炮弹呼啸着从头顶飞过去,气浪象暴风。几百门大炮、几千发炮弹倾泻在城墙上、堡垒上、暗堡上。城墙的突破口烟尘滚滚,砖石、泥土飞上半空。城墙摧毁得只剩下一溜漫坡,碉堡、暗堡纷纷倒塌,地雷爆炸,铁丝网节节粉碎。敌人的大炮被我们的炮火压制住,根本不能还击。敌人两架飞机向我阵地飞来,在我高射炮的痛击下拖着两股长长的浓烟坠了下去。
没等我军炮火袭击敌人阵地的时间结束,我一纵左翼主攻师的两个尖刀连便跃出战壕,提前发起了冲击,涌向和平门突破口。
尖刀连提前冲击的行动,牵动了城西主攻的所有部队的行动。前沿战士们,看到尖刀连在城墙上插上了红旗,立即象潮水一样,冲过护城河,涌向突破口。
各主力部队都向天津城垣发起猛攻,城西二个纵队,城东二个纵队,四个主力纵队向天津拦腰杀去。城南一个纵队也在冲击。
各突破口都展开了恶战。在城西和平门城垣两侧的几个突破口,战斗最激烈。敌人被炮弹震昏了,但他们一清醒过来,立刻从残破的地堡里钻出来,向我军反击。在楼房上,在地下室,在各地堡群,敌人反击的队伍涌出来奔向突破口。突破口刺刀闪动,杀声震天。市区敌人坦克也出动了,我军用反坦克炮射击。在和平门内敌人拆毁的房基上,形成一片开阔地。敌人涌过开阔地,我们就用化学迫击炮向那儿轰击。敌人一次又一次反冲锋??
突破口里面的开阔地上堆满了敌人的尸体和散乱的枪支。离突破口不远的房子里,挤满了缴枪的俘虏。后续部队以迂回、包围动作,经小巷转大街,开始分割敌人。向纵深不断推进。
巷战,街垒战,在紧张地进行。枪声、炮声、坦克的轰鸣声响成一片,敌人还在顽固地抵抗。他们从街心的碉堡里喷射出交叉火力,封锁着道路;从高楼顶上掷下手榴弹;从窗口丢出炸药。市区进行着逐屋逐街的争夺战。战士们编成四组一队队形,交替掩护,穿插分割。爆破手爆破碉堡,工兵在墙壁上掏开洞口,开辟道路。
一纵副司令员曹里怀和左翼主攻师师长贺东生乘坐坦克到战斗最激烈的前面去指挥,他们的坦克开到一幢大楼跟前,发现步兵正分队包围着大楼向前猛攻。大楼里的敌人凭借坚实的钢筋水泥墙壁,继续顽抗。我们的故士送上炸药去炸,炸不动,一见自己的坦克来了,高兴极了。曹里怀和贺东生本来是到前面指挥的,看到这种情况,立刻指示坦克为步兵们开路。他们坐在舱内,让坦克往大楼上撞击。坦克冲一下,退一下,猛然又冲一下。几阵猛烈的撞击,终于把大楼撞开一个大窟窿,步兵们欢呼着随坦克冲进了大楼。
在我军西路两个纵队攻占敌人第一线阵地金汤桥一带不久,东路两个纵队也杀开了民权门,东、西两路在金汤桥会师。从此,天津守敌被分割成数块,陷于极度混乱状态中。从天津南面攻坚的一个纵队,也早从南面突破。我各路大军乘势穿插、分散追捕,火速席卷全城,在15 日8 时攻占了敌人最有力的支撑点海光寺。一纵右翼主攻师,在15 日拂晓首先打到天津警备司令部,敌我双方利用院内的墙角、沙袋,展开激烈的拼杀战,逐屋争夺,从院内打到屋内,从楼下打到楼上,抓了大批俘虏。后来,战士们冲进地下室,活捉了天津警备司令官陈长捷。
就这样,经过二十九个小时的战斗,陈长捷自以为固若金汤的天津城即被我大军攻破,他的十三万人全部被歼。这个华北最大的工商业城市,第一次回到人民的怀抱。
天津战役的胜利,展示了我军强大的军事威力,教训了傅作义及其他国民党残余军队,如果他们执迷不悟,继续坚决与人民为敌,必将在人民解放军的铁锤下彻底毁灭。
天津战役结束后,我东北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共九十万大军,兵临北平城下,将二十万守敌团团围住。我们把炮兵全部集中起来,敌人惧怕的具有强大摧毁力的一五五大炮,对准了北平城墙。在施加军事压力的同时,我人民解放军向北平守敌发动了政治攻势,与傅作义的代表进行谈判,积极争取守敌接受和平改编,争取和平解放北平。在这个过程中,我全军将士以战备姿态积极进行整训,随时准备攻城。
事实上,早在1948年12月中旬,我军包围北平的那一天起,傅作义的代表就和我方代表开始接触,进行和平谈判。在政治上,我军一直积极主动地争取和平改编敌军,争取和平解放北平;在军事上,我军丝毫没有松懈,随时准备投入战斗,一旦敌人最后拒绝放下武器,不愿意归向人民,毛泽东主席一声令下,我军就坚决、彻底、全部地把敌人歼灭掉!当然,敌人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它是决不会轻易放下武器的。起初,傅作义依靠着几十万军队和北平、天津、张家口、塘沽等城市和战略要地,企图同我军较量一下,进行顽抗;当我东北野战军全部进关以后,他又梦想着率部跑到绥远、太原或者青岛、上海保存实力,以图东山再起。所以,和平谈判虽然进行了一个多月,傅作义一直采取敷衍的态度,谈判时断时续,没有结果。我军在全部歼灭了平绥线的敌人以后,毛泽东于1月14日宣布了八项和平条件,15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天津,16日平律前线司令部向傅作义送出关于和平解放北平办法的通牒。直到这时,傅作义对和平谈判的态度,才算实际一些了。
最后,傅作义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决定接受和平改编。
22 日上午10 时,北平的国民党部队,按照计划分别从各城门开出,到指定地点集结。正午12时,北平广播电台播发了傅作义将军关于全部守城部队开出城外听候改编的通告。27日,守城的国民党部队大部分开出城外。31日,我一个师入城接替北平守备事宜。
2月3日,我强大的人民解放军举行轰动世界的北平入城式。
这一天,北平城所有大街小巷,人山人海,一片欢腾。人们穿红披绿,熙熙攘攘,手里捧着鲜花和彩旗,狂歌欢舞。人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热烈欢呼古都的新生!
10时整,入城式隆重开始。坦克、装甲车、牵引炮车发出震耳的隆隆声,从永定门滚滚而来;随后是全副武装,浩浩荡荡的步兵行列。顷刻之间,欢腾的人群蜂拥而上,有的和战士们激动地拥抱在一起,有的跨上坦克、装甲车和炮车,贴上了花花绿绿的大字标语。鲜花插在英雄们的胸前,彩纸纷纷洒落在英雄们的身上;鞭炮、锣鼓响声连天。人民和战士融合在一起,在这一千多年古老的城市里,第一次欢度盛大的人民的节日。
平律战役从1948年12月5日开始,1949年1月31日结束,历时五十六天,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五十二万余人,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地区。至此,蒋介石的精锐部队被消灭殆尽,人民革命已处于全国胜利的前夕。
平津战役,充分展示了毛泽东的高超战争指挥艺术。辽沈战役刚刚结束,淮海战役鏖战正酣,毛泽东便命令参加辽沈战役的东北野战军迅速秘密入关,配合华北野战军的两个兵团,出其不意对华北敌人实施战略包围。“兵贵神速”和“出敌不意”的军事原则,为一般军事家所熟知,但毛泽东运用之妙,却超乎寻常。“围而不打”和“隔而不围”的作战方针,以及延缓华东战场对杜聿明集团残部最后歼灭部署的指示,稳住了华北的敌人,为歼灭和和平改编华北敌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真是棋高一着、匠心独运,实在是一般军事家所望尘奠及的。在平津战役中,创造了解决敌军的两种方式,这就是“天津方式”和“北平方式”。在我大军兵临城下的时候,劝告平、津守敌接受和平解决。天津守敌陈长捷等拒绝投降,我军便以战斗方式,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了该敌。在天津解放之后,迫使北平守敌不得不接受和平解决的方法,这就使北平这一文化古都以不流血的方式获得解放。天津方式、北平方式以及平律战役之后的绥远方式,对于解决残余敌军发挥了重要作用。用三种方法解决敌军,是毛泽东关于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互相结合的思想,在敌军主力被歼后的新条件下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