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毛泽东的艺术世界 > 诗如话

  诗如话

  诗如其人。毛泽东伟大而质朴;崇高而平易近人;他才华横溢,又谦恭自律。表现在他的诗词里便是:博大精深,艺术之光照人,但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诗如话”所讨论的,便是毛泽东诗词的内容和语言形式朴素、通俗易懂的风格特点。它的通俗、朴质,又不是有些人所主张的“散化”,诗如果真的散化了,失却了韵律、音乐性,也就不成其为诗了。

  鲜明、生动、活泼、幽默、易读、易记,是毛泽东论著的重要风格特点,即使博大精深的皙学著作,也无不如此。所以能把马列主义的真理,变成广大人民群众手中的武器,进行改天换地的斗争。毛泽东的诗词,在这方面的艺术造诣,也达到极高的境界。白居易非常重视诗的通俗性,所以有新诗吟罢读给老妪听的佳话。但与毛泽东同志的诗词所拥有的亿万读者相比,那简直是天壤之别了。尤其毛泽东化平俗为神奇的艺术才能,更是令人惊叹不已的。

  《七律·吊罗荣桓同志》这首诗,直抒胸臆,朴素深沉,绝无半点雕饰。读来极为平易,而毛泽东对罗荣桓的深情厚谊却表现得极为充分。感情的潮水,滚滚而来,表现诗人十分悲痛而深沉的心情。另外,这样质朴的诗风,与所缅怀的罗荣桓的人品气质,也是相一致的。

  “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回忆如火如奈的战争年代,进行的游击战和运动战,奔突于丛山草莽之间,虽然生死与共,却很少一起相处,深感痛惜和遗憾。“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长征中罗荣桓英姿勃勃,战功卓著,不过更值得大书特书的却是攻占锦州之战。攻占锦州是中国革命战争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因为中国历史发展到一个转折点。“斥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继续颂扬罗荣桓的美德和胸怀。他无私无畏,敢于坚持原则,敢于斗争。他襟怀坦荡,从不怕诽谤和打击,是高翔的雄鹰。“今君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毛泽东面对国内外严重的斗争形势,投笔问苍天,这悲哀和思念之情达到顶点。这是人世间无与伦比的悲恸和悼念。

  统观全诗,除了五、六句运用了一个典故外,通首诗无一艰深、无一费解的词句,任埋藏心底的感情,如火山一样毫不掩饰地喷发出来。坦诚说来,明白如话。

  《七绝?为女民兵题照》一诗的风格,朴素、明白如话,与前首是相同的。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读着诗,你就会想象出:阳光初照,演兵场上,一队队女民兵,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勇敢豪迈,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我们不是唯武器论者,人民战争的思想是极富生命力的。即使今天,“帝国主义如此欺负我们,这是需要认真对付的。我们不但要有强大的正规军,我们还要大办民兵师”,“兵民是胜利之本。”人民战争的思想,也是不容忘记的。一首诗,全是通俗的白话,都能读懂,不用任何修饰,也不会发生任何歧义。

  自然,如何使旧体诗词写得通俗易懂,毛泽东的诗词创作,是有许多借鉴之处的。

  记叙入诗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

  《水调歌头?游泳》一词,完全是记叙: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情景,各个记叙的要素都有了。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不久南巡——

  5月29日,先到广州;

  5月30日,又飞到长沙,畅游湘江;

  5月31日,再飞往武汉;

  6 月1 日,中午,晴空万里,畅游长江,从武昌游到汉口,全程十四公里,历时两小时;

  6月3日,下午2时,毛泽东再次畅游长江,从汉阳回游武昌。又游了十四公里;

  6月4日,毛泽东执意不游东湖,第三次畅游长江,从汉阳回游武昌。

  读着这些日记一样看来寻常的诗句,你会想见毛泽东为国事操劳的繁忙日程,你会想见他仆仆风尘的巨人的身躯,你还会想见他不俱大风大浪、偏向潮头立的英姿,你还会想到,中国人民跟随伟大领袖毛泽东,不管遇到什么时代的狂风恶浪,只要熟悉风浪的特点,培养勇毅的精神,坚定的信念,无论什么困难,什么敌人,都不可怕,都可以战而胜之。

  俗语入诗

  古来不少文人骚客,不屑俚语入诗;入诗,似有伤风雅。毛泽东则不然,象做人一样,不受任何传统习惯的局限,生活中有时也不修边幅,他说话做文章,就不避俚俗,甚至“粗话”也可人诗。只要战斗、建设需要,什么刀枪剑戟、洋枪洋炮、砖头瓦块,都可随手拣来,打击敌人,教育人民。

  “教条主义狗屎不如,狗屎可以肥田,人屎可以喂狗,可教条主义呢?既不能肥田,又不能喂狗。有什么用呢?”

  该是够俗够粗了吧,可把教条主义的无用,表达得多么透彻无余,而听的人,又是多么明白,痛快!

  毛泽东写诗填词,也如此,不避俚俗,只求表情达意,淋漓尽致。如《念奴娇·鸟儿问答》的下阕:

  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

  “不须放屁”,脱口而出,对现代修正主义者,极尽冷嘲热讽,藐视愤恨,嬉笑怒骂,痛快淋漓。这样的俗话,现实生活里,活在人民口头上,有如此强的表现力,拿来一用,有什么不好?据说,周恩来在病榻上收听这首词,听到这里,也竟笑出了声。可见它的艺术感染力。

  民谣入诗

  民谣流行民间,活在人民口头上,为群众所喜爱。民谣入诗,可使诗词通俗易懂,喜闻乐道。《十六字令三首》中的第一首是: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末句便出自民谣:

  上有骷髅山,下有八宝山,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

  “离天三尺三”,明显是夸张,极言山势险峻。毛泽东引来表现:山势如此高峻,“我”却“快马加鞭未下鞍”,疾驰其上,何等英伟,何等豪迈!英勇的红军将士,经千难,历万险,勇往直前的英姿,便跃然纸上。本来通俗,又经点化,增加了神奇的表现力。

  神话入诗

  神话传说入诗,不但使诗词通俗,还可增加诗情画意,增加无限的艺术美。

  《水调歌头?游泳》一词,下阙是: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社会主义建设多么轰轰烈烈,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景多么神奇诱人,高峡平湖、映着万千明珠的景象多么壮丽,鼓舞人心!尤其末句,引一神话,巫山上,那位亭亭玉立的神女,看到这动人的景象,远非治水的大禹可比!面对这人间的奇迹,不禁惊呼:“这世界真是大变了,祖国的面貌真是大变了,即使天上仙境,也哪里可比?”这神话的活用,平添了多少瑰丽,增加了多少诗憎画意,引起人们多少美丽的遐想!

  对话入诗

  即使在现代诗里,运用对话,尤其用得好,也是相当困难的。毛泽东在旧体诗词里,运用对话,技巧又如此纯熟,不能不说是他在诗词创作领域里的一项创举。

  《念奴娇·鸟儿问答》一词,上阂写鲲鹏展翅的壮阔气势,及其居高临下,俯视人间现实世界的英姿。同时,也写出“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的情景,及雀儿的惊恐与哀叹。

  下阙,则全是对话,一问、一答、一驳。鲲鹏问得理直气壮,毫不含糊,抓住实质,一针见血,戳穿骗局。雀儿的回答洋洋自得,振振有词,滔滔不绝,恬不知耻。最后一句“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既是坚决有力的批驳,又是对现代修正主义叛卖行为的怒斥,更是诗人立于马列主义原则立场的庄严声明。两个形象,一大一小,一美一丑,鲜明对比;又庄又谐,各具情趣,高度统一。

  谚语入诗

  谚语,是在群众中流传的固定语句。它属口头创作,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其中许多反映人民的思想感情,表达深刻的道理,谚语来自民间,不少又是韵语,它通俗、易懂、易记,所以活在人民的口头上,群众喜闻乐道,有广泛的教育作用,如“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人心齐,泰山移”,等等。

  毛泽东是农民的儿子,与人民群众有着血肉的联系,与人民群众有着共同的语言。他善于活用谚语,便是明证之一。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一词,就是以谚语“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结尾的。这条谚语,原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中国,可以说妇孺皆知,到了毛泽东的笔下,巧妙地稍作改造,便成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了。不仅丰富了这条谚语的内容,极大地增加了它的表现力,而且与开头“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相呼应,实现“凌云志”,需要“肯登攀”,“重上井冈山”,也需要“肯登攀”。其实,无论干什么,要想有所作为,是非有点“登攀”精神不可的。看,产生了多么大的逻辑力量。

  1927 年,中国处在群魔乱舞,人民处身水火、山河破碎的难明长夜里,毛泽东怀着挽狂澜于既倒的凌云壮志,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率领秋收起义的工农子弟兵,上了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燃起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终于“天下红遍”,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康庄大道。

  “三十八年过去”,虽然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但井冈山已是“旧貌变新颜”了。面对“六亿神州”、“春风杨柳”、“莺歌燕舞”的新面貌,毛泽东这时的凌云志又是什么呢?是要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更高的速度,更大的成就,以使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并对世界作出较大的贡献。同时,面对当时国际阶级斗争的形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情况,“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是包含着反对帝国主义、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现代修正主义,推进共产主义运动的。

  毛泽东故地重游,心潮起伏,无比激动,久有的这凌云壮志,能实现吗?他肯定地口答:“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不但坚走人民的信心,鼓舞人民的斗志,而且还给人民以无穷的力量。

  胸怀凌云壮志,是可贵的;而不畏艰难险阻地不断攀登,则更可贵!

  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一切胜利和成功,都来自胸怀壮志而又肯于攀登的人!

  我们不要盲目的实际家,我们更不需要脱离实际的吹牛家。

  看,用这个平易而又通俗的谚语结尾,使这首词立刻达到很高的境界,加强了词的思想性和艺术的魅力。

  引散入诗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水调歌头?游泳》)所引原句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毛泽东根据需要,不为所限,舍会末句。这是名副其实的散句:“孔子在河边上说道:‘奔流而去的河水,是这样匆忙啊!白天黑夜地不停留。’”虽属文言,却含意浅显,明白无误。是在谆谆教导我们,创建史无前例的新生活的一代人,要珍惜时间,只争朝夕,为人民造福啊!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