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毛泽东的艺术世界 > “真是拨开云雾见青天。”

  “真是拨开云雾见青天。”

  报纸对于毛泽东说来,如同空气、水和食物一样重要,因为在战争年代,特别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要了解国内外的大事和形势,只能通过敌人的报纸。

  毛泽东很善于从敌人报纸上那些夸大了的掺了水分的或假象的报道中,准确地分析出敌人的动向和意图、所面临的形势和发展趋势,并由此决定红军的战略和策略。因此,他把得到报纸后的心情形容为“快乐真不可名状”。

  在赣南闽西时,他天天搞到来自南京、上海、福州、厦门、漳州、南昌、赣州的报纸。在湘赣边界时两三个月看不到报纸,后来就到吉安、长沙去买报。到了瑞金,就看何键的机关报,长沙民国日报。

  每当部队打进一个县城或集镇,毛泽东时常派人去或亲自带着警卫员先去敌人的县(镇)政府,找敌人的档案文件,再去当地邮局买报纸杂志。

  一次,毛泽东由于看不到报纸,他索性专门派了三十一团的一个营,去打大军阀谭延闿的家乡高陇,搜罗了一批报纸上山。

  有时只能从谋利的小商贩手中得到些作包装纸用的、揉得皱皱巴巴的零碎报纸。

  1929年1月,毛泽东与朱德出师失利,想从瑞金得到一些报纸,从中了解敌人的动向,于是在得知瑞金城内空虚时,便派出了一个班的战士突袭瑞金抢报纸。突袭成功后,战士直奔邮局,局内空无一人,堆满了全国各地的报纸。他们为了搜罗得尽量齐全些,以致耽搁时间过长,敌人发现他们只是一班人,便又反扑回来。战士们刚突围出城,就遇上了刘士毅的侦察部队。故士们先发制人,夺路脱险,结果红军主力的行踪却暴露给敌人了。

  抢报纸引来了一场战斗,也引来了一个大胜利。

  为什么为了抢报纸而不惜引起战斗呢?毛泽东回答得好,他认为没有报纸,就如同“两眼漆黑”,而得到报纸又“真是拨开云雾见青天,天下大事尽收眼底”。正因为毛泽东这样重视报纸,所以在他起草古田会议决议的同时,给中央写的信中说道:“我们望得书报如饥如渴,务请勿以事小弃置。”他还给李立三写信说:“我知识饥荒到十分,请你时常寄书报给我。”

  所以,毛泽东对得来不易的报纸视若珍宝,使用很经济。首先他仔细翻阅,对有参考价值的,他都划上记号,等山上的同志传阅完了,他就让贺子珍把作记号的剪下来,贴到本子上,分类收藏,以备查用。其次,对剪取以外的用作写字纸。最后剩下的废报,还要作为卷烟纸卷烟抽。

  毛泽东把得到报纸,从而了解敌情,比作“真是拨开云雾见青天”,这一比喻非常形象,生动。不拨开云雾就难以见到青天,得不到报纸就难以了解敌人情况;见不到青天就感到昏暗,不了解敌人就难以取胜。巧用比喻确是毛泽东语言艺术的一大特点、他常常用比喻讲道理,说笑话,使道理深入浅出,使听者便于接受,使气氛宽松活泼。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