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刘知几评传 > 三、史学同道

三、史学同道

  刘知几才识过人,抱负宏伟,性格介直,不附好回,所以仕途坎坷,但是在生活的道路上,也找到了自己的知心朋友。他们言议见许,道术相知,所有榷扬,得尽怀抱,在学术发展史上作出了杰出贡献。这帮朋友,在武则天时代,实在是共创着一个史家的集体,一个史学流派,繁荣着当时的史学。

  ① 《文苑英华》卷九二载《思慎赋》前所引"国史云"。

  是这个史家的集体启发着刘知几,充实着刘知几,因而与知几一生的史学事业关系密切。

  《史通·自叙》说:及年以过立,言悟日多,常恨时无同好,可与言者。维东海徐坚,晚与之遇,相得甚欢。虽古者伯牙之识钟期,管仲之知鲍叔,不是过也。复有永城朱敬则、沛国刘允济、义兴薛谦光、河南元行冲、陈留吴兢、寿春裴怀古,亦以言议见许,道术相知。所有榷扬,得尽怀抱。每云:"德不孤,必有邻。"四海之内,知我者不过数子而已矣。

  徐坚、朱敬则等七人,两《唐书》都有传记其学行,现摘引其要者加以评述,由之考见他们同刘知几"学术相知"的亲密关系,研讨他们这个学派的学术特色以及在盛唐史坛的重要地位。

  先说徐坚。

  徐坚,湖州长城(今浙江长兴)人,字元固。生于高宗显庆四年(659),卒于玄宗开元十七年(729)。《旧唐书》本传载:徐坚"少好学,遍览经史,性宽厚长者。举进士,累授太子文学。"武后圣历年间,太子左庶子王方庆善《三礼》之学,每有疑滞,常就徐坚质问,徐坚必能征旧说,训释详明,因此深得方庆善遇。王方庆又赞赏徐坚的文章典实,经常称赞他是"掌纶诰之选"。御史大夫杨再思也赞扬他"此凤阁舍人样,如此才识,走避不得。"徐坚又与徐彦伯、刘知几、张说同修《三教珠英》。时张昌宗、李峤总领其事,广引文词之士,日夕谈论,赋诗聚会,历年未能下笔。"坚独与说构意撰录,以《文思博要》为本,更加《姓氏》、《亲族》二部,渐有条流。

  诸人依坚等规制,俄而书成",知几同徐坚的友谊大概就是这时开始建立的。

  徐坚多识典故,前后修撰格式、氏族及国史,凡七入书府,深得时论赞美。

  "坚父子以词学著闻,议者方之汉世班氏。"有《初学记》三十卷遗世,卷二十一列有《史传》一项,颂扬良史直书之旨。

  再说朱敬则。

  朱敬则,字少连,毫州永城(今河南永城)人。生于贞观九年(635),卒于景龙三年(709),终年七十五岁。朱家是当地名门望族,"自周至唐,三代硅表,门标六闷,州党美之。"①朱敬则"倜傥重节义,早以辞学知名。"①历仕高宗、则天、中宗三朝,历官■水尉、右补阙、正谏大夫兼修国史,后迁凤阁鸾台平章事,执行宰相职务。其一生为人正直,重孝义,颇有知人之鉴,为官清正,刚直不阿。晚年从庐州辞官归里,"无淮南一物,唯有所乘马一匹,诸子好步从而归。"②真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武后执政初期,天下颇多流言异议,至长寿年间既渐宁晏,敬则上书直言,劝武后"宜绝告密罗织之徒",摈酷吏,用贤能。长安三年(703)擢为宰相,每以用人为先。时御史大夫魏元忠、凤阁舍人张说被张易之兄弟所构诬,将陷死罪,诸宰相无敢言者,独敬则抗疏申理,使元忠、张说得以减死。

  张易之、昌宗命画工图写武三思、李峤等十八人形象,号为"高士图",每① 《旧唐书》卷九○《朱敬则传》。

  ① 《旧唐书》卷九○《朱敬则传》。

  ② 《旧唐书》卷九○《朱敬则传》。

  引敬则参预其事,皆固辞不受。其为官高洁守正如此。

  长安三年,朱敬则兼修国史,奉诏与刘知几、李峤、徐坚、吴兢等撰本朝史,由此与刘知几等结下了友谊。在撰修《唐史》过程中,曾受到一些当朝贵臣的阻隔,知几颇感不能尽已意,吴兢亦以曲笔为憾,身为谏官的朱敬则于同年七月上《请择史官表》。表文说:"国之要者,在乎记事之官。是以五帝元风,资其笔削;三王盛业,藉以垂名。此才之难,其难甚矣!"接着举例谈史才重要,称引北齐神武帝对史官魏收说的一句话:"我后代声名,在于卿手。"又举周文帝重视直书。最后提出选择"良史之才"的办法。"董狐、南史,岂止生于往代,而独无于此时?在乎求与不求、好与不好耳。今若访得其善者,伏愿勋之以公忠,期之以远大,更超加美职,使得行其道,则天下甚幸。"这就是说,只要"求",只要"好",良史之才就会出现。

  从措施上看,发现了良史之才,就应该采取扶植措施,"励之以公忠,期之以远大",是德的要求,要求用人者思想端正。"超加美职,使得行其道",是要为良史之才创造客观条件,即是要破格提拔,委以重任,使他们得以实现自己的愿望。很清楚,此表有感于现实而上,意在为刘知几等"良史之才"不得重用而鸣不平。①朱敬则曾采魏晋已来君臣成败之事,著《十代兴亡论》。《十代兴亡论》共有十一篇,即《魏武帝论》、《晋高祖论》、《宋武帝论》、《北齐高祖论》、《北齐文襄论》、《北齐文宣论》、《梁武帝论》、《陈武帝论》、《陈后主论》、《隋高祖论》、《隋场帝论》。这些史论的特点就是以人物为主体,以历史为背景,评论一代政治得失。把历史人物放到社会发展的大势中去考察,因其时,度其势,察其心,穷其效。以此论其为人之正邪,立言之是非,行事之功罪。评论求其实事求是,全面公允。

  在朱敬则的史学思想中,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变通"的观点。长寿间上《请除滥刑疏》②,就是通过历史经验教训劝说武则天讲求变通,堵塞告密罗织之徒。他指出,李斯相秦时,"行申、商之法,重刑名之家,杜私门,强公室,弃无用之费,捐不急之官,借日爱功,疾耕急战",结果达到了"人繁国富,乃屠诸侯"的目的,不失为"救弊之术"。但"锋镝已销",天下归一以后,情况变了,就应该改变政策:"易之以宽大,调之以淳和,八风之乐以柔之,三代之礼以导之。"然"秦既不然,淫虐滋甚,往而不返",其结果是"卒至土崩"。而汉高祖采陆贾建议"陈《诗》、《书》,说《礼》、《乐》",颇知变通。他以秦未变通而速亡,汉高变通而昌盛的历史经验向武后进谏,"伏愿览秦汉之得失,考时事之合宜,审糟粕之可遗,觉蓬庐之须毁,见机而作","改法制,立章程",下恬愉之辞,流旷荡之泽,去萎菲之牙角,顿奸险之锋芒,窒罗织之源,扫朋党之迹,使天下苍生但然大悦"。

  由此可见,朱敬则在讲变通时,并非一概否定或抛弃已往的典章成规,而是根据历史发展的实际,与时事相合宜而保留之,已变为糟粕而抛弃之。这一思想是颇有价值的。

  再说刘允济。

  刘允济,洛州巩(今河南巩县)人,少孤,事母甚谨。博学善属文,与绛州王勃早齐名,且关系友善。弱冠本州举进士,累除著作佐郎。他曾经采① 《请择史官表》全文载《唐会要》卷六三。

  ② 载《全唐文》卷一七○。

  掂鲁哀公以后十二代至于战国遗事,撰成《鲁后春秋》二十卷,后迁左史,兼直弘文馆。

  长安二年(702),累迁著作佐郎,兼修国史。不久,擢拜风阁舍人。正是这年,知几亦以著作佐郎兼修国史,寻迁左史,撰起居注,因与允济同馆共事,结为挚友。据《唐会要》卷六十三《史馆》上《修史官》条载:"长安二年,风阁舍人修国史刘允济尝云:'史官善恶必书,言成轨范,使骄主贼臣有所知惧,此亦权重理合,贫而乐道也。昔班生受金,陈寿求米,仆视之如浮云耳。但百僚善恶必书,足为千载不朽之美谈,岂不盛哉!'"对照知几关于直书的言论以及《曲笔》篇"班固受金而始书,陈寿借米而方传"等语,可知二人思想观点的相近。

  知几另一位朋友是薛谦光。

  薛谦光又名薛登,常州义兴(今江苏宜兴)人。生于贞观二十一年(647),卒于开元七年(719)。"谦光博涉文史,每与人谈论前代故事,必广引证验,有如目击。少与徐坚、刘子玄齐名友善。"①按,谦光长知几十四岁,长徐坚十二岁。所谓"少与徐坚、刘子玄齐名友善"云云,起码应该在知几入仕前后、谦光而立之年前后。知几"少与兄知柔俱以词学知名,弱冠举进士,授获嘉县主簿。"②可知知凡成名在二十岁前,其兄知柔长知几十二岁,同薛谦光年岁相当。徐坚"少好学,遍览经史,性宽厚长者,进士举,累授太子文学。"③可知徐坚成名也在举进士前后。

  武后天授中(691),薛谦光任左补阙,时选举颇滥,便上疏直谏。他认为:"国以得贤为宝,臣以举士为忠",选举关系到国家的治乱兴衰,"人主受不肖之士则政乖,得贤良之佐则时泰"。因此,"则士不可不察,而官不可妄授"。然"比来举荐,多不以才,假誉驰声,互相推奖,希润身之小计,忘臣子之大猷"。针对滥举之弊,他恳请皇上"降明制,颁峻科。千里一贤,尚不为少,侥倖冒进,须立隄防。断浮虚之饰词,收实用之良策,不取无稽之说,必求忠告之言。文则试以劾官,武则令其守御,始既察言观行,终亦循名责实,自然侥悻滥吹之伍,无所藏其妄庸。"并提出"有称职者受荐贤之赏,滥举者抵欺罔之罪,自然举得贤行,则君子之道长矣。"④是年,知几上疏请沙汰尸禄谬官,同薛疏可谓异曲同工。

  中宗景云年间,薛谦光拜御史大夫。当时僧惠范恃太平公主权势,逼夺百姓店肆,州县不能理。薛有心绳之以法,有人劝他应明哲保身,他理直气壮地说:"宪台理冤滞,何所回避,朝弹暮黜,亦可矣。"不怕丢掉乌纱,遂与殿中慕容珣奏弹,结果为太平公主构陷。为官刚正清廉,可见一斑。谦光一生勤于政事,政绩颇著,《旧唐书》作者赞他"吐忠说之言,补朝廷之失,有犯无隐,不愧古人,有唐之良臣也。"撰有《四时记》二十卷。

  再说元行冲。

  行冲名澹,以字显,河南人,是后魏常山王素连之后。生于永徽四年(653),卒于开元十七年(729)。少孤,寄养于外祖父司农卿韦机的家里。

  博学多通,尤善音律及训诂之书。举进士,累转通事舍人,纳言狄仁杰非常① 《旧唐书》卷一○一《薛登传》。

  ② 《旧唐书》卷一○二《刘子玄传》。

  ③ 《旧唐书》卷一○二《徐坚传》。

  ④ 以上见《旧唐书·薛登传》。

  器重他。行冲性不阿顺,多进规诫,曾向仁杰说:"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集,则脯腊腰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疯疾。伏想门下宾客,堪称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以药物。"仁杰笑而谓人曰:"此吾药笼中物,何可一日无也!"①行冲以本族出于后魏,而未有编年之史,乃撰《魏典》三十卷。事详文简,为学者所称。此外,还在开元九年(721)撰成《群书四录》奏上,凡二百卷。这是部大型目录书,元行冲担任通撰,毋煚、韦述等分部修检。玄宗又特令行冲为自注《孝经》作疏,列于学官,这就是《御注孝经疏》。

  再说吴兢。

  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生于高宗咸亨元年(670),卒于玄宗天宝八年(749)。《旧唐书》本传说他"励志勤学,博通经史",深受魏元忠、朱敬则的器重,及二人位居相辅,乃"荐兢有史才,堪居近侍,因令直史馆,修国史。"累月,拜右拾遗内供奉。神龙年间,迁右补阙,同韦承庆、崔融、刘知几等撰《则天实录》成,转起居郎。俄迁水部郎中,丁忧还乡里。开元三年(715)服阙,拜谏议大夫,依前修史。俄兼修文馆学士,历卫尉少卿、左庶子。居职殆三十年,"叙事简要,人用称之。"吴兢一生著述甚富,所撰《唐史》是其功绩之一。长安三年(703)诏修唐史,"采四方之志,成一家之言,长悬楷则,以贻劝诫"①。参与其事者有武三思、李娇、朱敬则、徐彦伯、魏知古、崔融、徐坚、刘知几等人,但真正具体从事修史者,主要是刘知几、朱敬则、徐坚、吴兢等。知几曾说:"长安中,余与正谏大夫朱敬则、司封郎中徐坚、左拾遗吴兢奉诏更撰《唐书》,勒成八十卷。"②《旧唐书·刘子玄传》也说:"知几自负史才,常慨时无知己,乃委国史于著作郎吴兢,别撰《刘氏家史》十五卷、《谱考》三卷。"可见,吴兢当是《唐书》的主要作者。

  吴兢自撰国史,颇历年岁,兢卒后,其子将吴兢所撰《唐史》八十余卷奏上。然事多纰缪,赶不上壮年之作。

  此外,天宝初年,吴兢尝以梁、陈、齐、周、隋五代史繁杂,乃别撰《梁史》、《齐史》、《周史》各十卷,《陈史》五卷、《隋史》二十卷,但简则简矣,又伤于"疏略"。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吴兢取贞观年间唐太宗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的问答、大臣的挣议、奏疏,以及政治上的设施等,撰成《贞观政要》十卷。吴兢写是书的目的是"庶乎有国有家者克遵前轨,择善而从,则可久之业益彰矣,可大之功尤著矣。"①也就是说,他希望唐统治者能够以太宗君臣为楷模,使国家长治久安。

  吴兢居职期间,与知几合作较多,关系甚密。知几对吴兢非常信任,他"委国史于吴兢",两相情愿。及至知几卒后,吴兢仍然是满怀敬仰之情。

  这从他对张说删改实录要求的抵制一事就可看出。长安年间,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为加罪御史大夫魏元忠,乃赂以高官,使张说诬证魏氏谋反。张说开始应允,后在宋璟、张廷珪、刘知几等人劝阻下悔悟,证明魏无忠实未谋反。

  ① 《旧唐书》卷一○二《元行冲传》。

  ① 修唐史诏见《唐会要》卷三六。

  ② 《史通·古今正史》。

  ① 《贞观政要序》。

  到玄宗时,吴兢、刘知几等重修《则天实录》,乃直书其事。张说为相,屡请吴兢删改,兢终不答应。《唐会要》卷六十三记载了此事的原委:说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因至史馆,读《则天实录》,见论证对元忠事。乃谓著作佐郎兼修国史吴兢曰:"刘五修实录,论魏齐公事,殊不相饶假,与说毒手。"当时说验知是吴兢书之,所以假托刘子元。兢自容对曰:"是兢书之,非刘公修述,草木犹在,其人已亡,不可诬在于幽魂,令相公有怪耳。"同修史官苏宋见兢此对,深惊异之,乃叹曰:"昔董狐古之良史,即今是焉!"说后频祈请删削数字。兢曰:"若取人情,何名为直笔!"由此可见吴兢良直品格,他的直书精神是中国史学史上的宝贵遗产。

  刘知几称道的知己朋友还有裴怀古。

  裴怀古,寿州寿春(今安徽寿县)人,生卒年代不详。高宗仪凤年间(676-679)诣阙上书,授下邦主簿。武后长寿年间(692-694),累迁至监察御史。时有边族反叛,怀古奉诏安辑,由于他能"申明赏罚",乃使叛者归附,且"蛮夷荷恩,立碑颂德。"①怀古秉公执法,铁面无私。他受武后之命处理恒州鹿泉寺净满案,了解净满被人诬陷,并非"大逆不道",因而据实处分,判为无罪。则天大怒,怀古上奏道:"陛下法无亲疏,当与天下画一。岂使臣诛无辜之人,以希圣旨。向使净满有不臣之状,臣复何颜能宽之乎?臣今慎守平典,虽死无恨也。"②圣历年间,阎知微充使往突厥,怀古监其军。突厥将授怀古伪职,如不从就杀头,怀古抗辞曰:"宁守忠以就死,不毁节以求生,请就斩,所不避也。"③"乃禁锢随军,因挺身奔窜以归。"④怀古为官,"所在为人吏所慕"。⑤神龙年间,复授并州长史,"吏人闻怀古还,老幼相携,郊野欢迎。"⑥怀古清介审慎,在幽州时,韩琬以监察御史监军,称赞他"驭士信,临财廉,国名将"。①史书以"循吏"、"良吏"相许②,知几引为同好,完全可以理解。

  根据史书记载,怀古于仪凤中授下邽主簿,任幽州都督时,当在景龙元年(公元707 年)。可知怀古开始从政的时间和知几差不多。知几一生结交,多文字挚友,独怀古乃一员武将。

  上面简略地介绍了知几所称述的几位同好的生平事迹、思想风貌以及学术贡献,现在再作些综合分析。

  从活动的时代来看,他们大都活动于七、八世纪之交的几十年间,即武① 《旧唐书》卷一八五下《裴怀古传》。

  ② 《旧唐书》卷一八五下《裴怀古传》。

  ③ 《旧唐书》卷一八五下《裴怀古传》。

  ④ 《旧唐书》卷一八五下《裴怀古传》。

  ⑤ 《旧唐书》卷一八五下《裴怀古传》。

  ⑥ 《旧唐书》卷一八五下《裴怀古传》。

  ① 《新唐书》卷一九七《循吏传》。

  ② 《旧唐书》将怀古载入《良吏列传》,《新唐书》将怀古载人《循吏列传》。

  后临朝称制至中宗和玄宗开元初年。这八位知己,以朱敬则(635-709)年岁最长,入仕最早,高宗于咸亨元年(670 年)中曾召见过他,"将加擢用",为人所毁,乃授洹水尉。他的政治和学术活动则在武则天时代。谦光(647-719)、行冲(653-729)年岁相近,徐坚(659-729)、知几(661-721)

  年岁相仿,吴兢(670-749)最幼。允济、怀古生卒年代不详,但从其生平行事看,都主要在武则天统治时代和中宗、玄宗开元初年。

  在这个时期,刘知几等人犹如灿烂的群星,交相映辉。

  从他们生平活动来看,他们大都是才高一世、名重当时的史坛巨子,虽学行各有侧重,而论其大体,同是卓荦非常之人。他们不仅才高过人,而且品德高尚,为人则正直,为学则勤奋,为官则清廉,是德才兼备的时代精英。

  学识渊博是他们的共性,徐坚"少好学,遍览群史",朱敬则"早以辞学知名",刘允济"博学善属文",薛谦光"博涉文史",元行冲"博学多通",吴兢"博通经史",刘知几更是博学。品德高尚更是他们的共同特点,为人正直如刘知几、吴兢,为官清廉如朱敬则、裴怀古。其精神都是十分感人的。

  正是因为他们才德兼备,在史学事业上都做出了卓越贡献,且不说刘知几撰《史通》百世流芳,吴兢撰《贞观政要》至今熠熠生辉,就说他们于史馆共修实录、国史,都是不小的贡献。几次大的修史活动都是他们充当主力。比如则天长安三年(703)朱敬则、徐坚、刘知几、吴兢等,撰修唐史,刘知几、吴兢等续成《高宗实录》。中宗神龙元年(705),刘知几、徐坚、吴兢等重修《则天实录》,次年书成。玄宗先天二年(开元元年,公元713 年),柳冲等撰成《姓族系录》,主力是知几、徐坚、吴兢。开元四年(716),刘知几、吴兢等撰成《睿宗实录》、《则天实录》、《中宗实录》。此外,他们亦各自有自己的著述:朱敬则有《十代兴亡论》,徐坚有《初学记》,吴兢有《唐史》,元行冲有《魏典》,刘允济有《鲁后春秋》,刘知几有《刘氏家史》等。

  从他们的史学观点来看,有着许多共同见解。比如,都强调史学劝善惩恶的社会作用;都主张直书、实录,都主张史家要具备才、学、识;他们学综文史,善叙事,颇有良史之才;在史馆里,都反对那些不学无术的权势们把握修史之权。

  综上所述,刘知几等人在他们那个时代是一个正派的、有正义感的、进步的知识分子群体,以其学识渊博、学综文史,有志于史学事业,又多任职史官,从事修史,且志趣相投,观点一致,在史学领域里形成一个道术相知的学派。这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学派。了解这一学派的特点,对于八世纪思想史的研究是有帮助的。鉴于本文是叙述知几的生平,有关这一学派的种种分析、研究,这里就不详论了。

  我们不得不指出,由于封建统治势力的制约,具体说,由于武则天统治的用人不当和中宗、睿宗时代的政治昏暗,他们并没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诚如《旧唐书》的作者在刘知几、涂坚、元行冲、吴兢、韦述等人列传后所评论的:"刘、徐等五公,学际天人,才兼文史,惮西垣、东观,一代粲然,盖诸公之用心也。然而子玄郁结于当年,行冲彷徨于极笔,官不过俗吏,宠不逮常才,非过使然,盖此道非趋时之具也,其穷也哉!"评论首先肯定了知几、徐坚等"学际天人,才兼文史"的学识,肯定他们"俾西垣、东观,一代粲然"的历史功绩,这是公允之论。《旧唐书》作者将知几、徐坚、吴兢等同列一卷之中,实为史学家列传。其他,朱敬则位居宰辅,薛谦光以良臣显,裴怀古人《良吏列传》,刘允济入《文苑列传》。

  知几、徐坚、吴兢、元行冲则是本色的史家。

  评论对知几等史家的生活遭遇给予同情,他们"官不过俗吏,宠不逮常才",原因就是他们从事的史学著述并非趋时之具,是一个无权无势的职业。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