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刘禹锡评传 > 四、追随裴度,洛阳"残春"

四、追随裴度,洛阳"残春"

  中唐以还,文人唱和之风大盛。联句、和诗是酒筵上常用的游戏,具有酒令的功能。唐代酒令艺术在文学方面的结晶,则是后世所说的"词"。刘禹锡到洛阳后,东都留守裴度就设酒宴欢迎。白居易即席赋《喜梦得自冯翊归洛兼呈令公》诗,刘禹锡以《自左冯归洛下酬乐天兼呈裴令公》诗作答:新恩通籍在龙楼,分务神都近旧丘。自有园公紫芝侣,仍追少傅赤松游。华林霜叶红霞晚,伊水晴光碧玉秋。更接东山文酒会,始知江左未风流。

  诗中以霜叶、红霞、晴光等具有象征性的景物,描绘了一幅洛阳晚秋图。这就为老人相聚的"文酒会"增添了欢快的气氛。颔联中自注:"时宾行四人,尽在洛中",有分司闲官、贤者避世之意;尾联自注:"王俭云:江左风流宰相,惟有谢安",表示有幸参加这样的"文酒会",认为裴度高于谢安,东晋名士还不够风流。

  时隔不久,白居易写了《对酒劝令公开春游宴》诗,提议让裴度在次年春天再举行一次"文酒会",诗云:"好作开成第二春。"刘禹锡写了《酬乐天请裴令公开春加宴》诗表示附和,诗云:"高名大位能兼有,恣意邀游是特恩。??弦管常调客常满,但逢花处即开尊。"开成二年(837)春,裴度如期邀请白居易、刘禹锡赴宴。席间,裴度、白居易、刘禹锡三人赋诗联句。《予自到洛中,与乐天为文酒之会,时时措[构]咏,乐不可支,则慨然共忆梦得,而梦得亦分司至止,欢惬可知,因为联句》记载了这次文酒之会的盛况。裴度在联句时先吟道:成周文酒会,吾友胜邹枚。唯忆刘夫子,而今又到来。

  白居易接着吟道:欲迎先倒屣,亦坐便倾杯。饮许伯伦户,诗推公干才。

  "伯伦"即西晋竹林七贤之一刘伶。此人嗜酒善饮,以《酒德颂》著称。白居易把刘禹锡与刘伶相比,说明刘禹锡在文酒会上兴致很高,开怀畅饮,酒量不小。公干即建安七子之一刘桢,《诗品》称其人其诗"真骨凌霜,高风跨俗"。白居易把刘禹锡的人品诗风与刘桢相比,也是恰当的。联句的最后四句,刘禹锡吟道:洪炉思哲匠,大厦要群材。它日登龙路,应知免暴鳃。

  刘禹锡把裴度比作哲匠,发现和培养人才最需要哲学的眼光,而裴度最善于珍惜人才。刘禹锡仍希望裴度有朝一日能够重新出山,自己也想重展报国凤愿。

  "甘露之变"以后,裴"度以年及悬舆,王纲版荡,不复以出处为意。

  东都立第于集贤里,筑山穿池,竹木丛萃,有风亭水榭,梯桥架阁,岛屿回环,极都城之胜概。又于午桥创别墅,花木万株,中起凉台暑馆,名曰绿野堂。引甘水贯其中,酾引脉分,映带左右。度视事之隙,与诗人白居易、刘禹锡酣宴终日,高歌放言,以诗酒琴书自乐"。①因此,裴度晚年在洛阳任东都留守期间,生活较为安定,已无复出的愿望。而刘禹锡在诗中一再流露出盼望裴度及自己复出的思想,如《洛中春末送杜录事赴蕲州》诗云:"尊前花下长相见,明日忽为千里人。君过午桥回首望,洛城犹自有残春。"《谢注唐诗绝句》卷一云:"此诗意谓世衰道微,光景迫促,然未至春光结局时也。回首望,劝其不忘君。"唐汝询《唐诗解》卷二十九云:"时唐祚日衰,裴公为国柱石,故以残春拟之,言为时所属望也"。不忘君的人,必然寄希望于裴度复出挽救唐朝。刘禹锡于开成元年秋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归洛阳;裴度于开成二年五月移镇太原,为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离洛阳。至次年冬裴度乞归洛阳养老,开成四年三月去世。刘、裴同在洛阳的时间并不长。刘禹锡希望裴度入朝执政的想法也未能实现。

  ① 《旧唐书》卷一七○《裴度传》。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