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刘永行刘永好首富长青 > 第八章 潮汛:企业家历史地位变迁(8)

第八章 潮汛:企业家历史地位变迁(8)

  第八章 潮汛:企业家历史地位变迁(8)

  私营企业家的创业热情被进一步激发,他们开始大显身手,一次又一次突破了经济领域的禁区:温州青年王均瑶“胆大包天”,成为私人包机第一人;农民企业家陈金义一举收购了上海六家国有商店,成为改革大潮中第一位收购国有企业的私营企业家;万向钱潮股票上市,成为中国首家上市的乡镇企业,私营企业走向资本市场的大戏也由此拉开……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初创业者主要是以农民和城镇失业者为主,那么1992年后的创业热潮,则主要是以政府中低层官员和知识分子为主的精英阶层。他们具有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企业的产权制度比较明晰,是上世纪90年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这其中的代表有陈东升、毛振华、冯仑、薄熙成等,后被称为“92派”企业家。

  1992年出台两个重要文件:《有限责任公司暂行管理条例》和《股份有限公司暂行条例》。正是这两个文件掀开了中国企业进步的革命性的篇章,标志着中国开始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也开始催生真正的企业家。

  从1992年到2002年,私营经济逐步成为国民经济新增长点中的亮点:私营企业从14万户增加到243.5万户,增长了17倍;注册资金由221亿元增加到24750.6亿元,增长了112倍;从业人员从232万人增到3409万人,增长近15倍;税收从4.1亿元增加到976.1亿元,增长了208倍。

  第三阶段是2002年至今,私营经济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变成能平等享受“国民待遇”的市场主体。

  2002年11月,在党的“**”报告中,为中国的非公经济破除了体制性的障碍,私营经济可以与国有、外资企业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开展竞争;2003年10月14日,**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第二十二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2005年公布的“非公经济36条”则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政策文件,被誉为“建国以来我国政府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清除体制性障碍的第一声”,意味着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可以与公有制经济主体一样,在同一起跑线上,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竞争主体。

  2007年10月,在****报告中,提出“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对非公经济“两个平等”即法律上的“平等”保护和经济上的“平等”竞争,成为非公经济发展的新视角,私营经济腾飞的新契机。

  数年时间内,私营经济已经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私营经济成为了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个体、私营经济已经占到整个GDP的40%,GDP增量中的70%-80%来自于私营经济;私营经济成为增加就业的主要渠道,其就业量占全国非农就业人数的80%左右。至2007年,全国登记注册的个体、私营企业就业人数达1.27亿,实际就业人员可能在2亿左右。

  值得一提的,在融入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私营企业家勇往直前、一马当先,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了他们的睿智与生命力。比如新希望集团和东方希望集团先后进军越南市场,万向集团通过并购美国舍勒公司使其产品一夜之间融入美国市场,华立集团在泰国罗勇建工业园区,康奈集团将工厂搬到了俄罗斯乌苏里斯克,新洲集团把目光瞄准了俄罗斯的森林和石油资源……

  而作为21世纪初崛起的第三代中国私营企业家,是伴随着新经济的兴起,依靠风险投资、互联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的企业家,如马云、张朝阳、李彦宏等。他们的典型特征是高学历、高技术、年轻化,更具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熟悉国际规则,创始人或管理团队具有“海归”背景,能够在全球竞争中搏击风浪。

  当然,在30年改革开放的巨大成绩面前,私营经济仍然难以掉以轻心,各种不利因素导致其在以后的发展中充满了险阻和变数。其中,国企的垄断一直是压制私营资本发展巨大石头。私营经济也曾对这种垄断发起过数次大的冲击,但最后往往无奈溃退,有的甚至遭遇了“灭顶之灾”。

  而在近年来,国企的垄断有日益加强之势。更有学者以为,如今的经济政策已经被庞大的垄断利益集团所“绑架”,私营资本在这样的“铁桶”中更能有作为,以至于私营企业家的代表刘永好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民企国企化、国企央企化、央企垄断化。

  严酷的事实告诉大家: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体制本身,在于缺乏一个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内在机制。只有彻底改变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才能使中国走出落后的峡谷。

  但遗憾的是,人们谈到体制改革的时候,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计划、市场、价格、利润等一些非人格范畴上,而推动经济运行的主体——人,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对于刘永行兄弟这样典型的中国私营企业家代表,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呼吁道:“他们的曲折道路唤起我们对其他没有那么幸运的私营企业家的关注。我们能不能在他们需要资金的时候给予方便,在他们的财产受到侵犯的时候得到保护,在他们的业务能够扩展的时候能得到政府及时的服务。”

  逐渐形成的企业家群体,在中国这片一直缺乏合适土壤生长的环境中,显得那么来之不易和弥足珍贵。刘永行、刘永好兄弟无疑是这片贫脊的土地上长出的商业奇葩。所以茅于轼忧心忡忡地提醒世人:“一般人只看到企业家只是为了自己,可是,国家的实力最终取决于企业的好坏。大家善待企业家,就是帮助国家的壮大,最后也是帮助了自己。”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