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因的一生不算长,且没有大的波澜。但从思想发展上看,却不是直线的,而是有比较明显的转折。可以大致以三十岁左右为界,分为青少年和中晚年两个阶段。
(一)少有大志
刘因少有大志,十八岁作的《希圣解》中,即以"希贤、希圣、希天"为主旨,并以"天地间一清才"自命。青年时期写的一些诗篇中,也常坦率地表露自己的志向和抱负。如:骃幼有大志,早游翰墨场。??.邀游《坟》《索》圃,期登孔颜堂。
远攀鲍谢驾,径入曹刘乡。
诗探苏李髓,赋盖班马香。
衙官宾屈宋,伯仲齿卢王。
斯文元李徒,我当拜其旁。
呼我刘昌谷,许我参翱翔。
眼高四海士,儿子空奔忙。
俗物付脱略,壮节持坚刚。??前年脱颖士,峨峨势方飏。??这表明,他一度既想学孔子颜回,做圣人;又想当与鲍照、谢灵运、曹植。刘帧等并驾齐驱的文学家;还自诩在诗赋上已与苏武、李陵、司马迁、班固、屈原、宋玉、卢照邻、王勃、元结。李白等不相上下,真有点眼空四海的狂劲儿。只是诗中说的"前年脱颖士",他处未见记载,细节不详。但总是曾一度崭露头角吧。
有时,他还以兼济天下自任,说:头上无绳系白日,胸中有石补青天。②甚至不屑于当一个可能封侯的武士,而志在整顿乾坤:耻为时群辈,追思古人迹。??学剑觅封侯,行行匹夫敌。
男儿志斯民,安用书剑癖?
皎然方寸间,自有平安策。
一日风云会,四方贤路辟。
致身青云间,高风举六翮。
整顿乾坤了,千古功名立。
这里,暗用了张载的典故。张载青年时喜谈兵,后见到范仲淹,范教诲他说:"儒者自有名教,何事于兵!"并劝他读《中庸》。张载遂立志学儒,终于成为著名理学家。刘因正是以张载等为榜样自勉,憧憬建功立业。
可见,青年时代的刘因是抱着积极人世的态度,很有一番抱负的。就是"静修"这个名字,也不能理解为消极的"独善"。刘因曾述及自取名为静修的缘由:"当年静修铭,团茅鸡距阳。"②自注:"鸡距,保府泉名。;日尝取武侯'静以修身'语,名所寓舍曰静修龛。"这正是《墓表》及《元史》本传所说"尝爱诸葛孔明静以修身之语,表所居曰静修"的来历。诸葛亮隐居隆中,躬耕南阳,并不是一味地避世。从他与三顾茅庐的刘备的对话(《隆中对》)可知,他对当时的政治形势可谓了如指掌,如果不是时刻关心天下大事,是不可能有那样精辟的分析的。其后,他鞠躬尽瘁地辅佐刘备及后主刘禅,终于成就了鼎足三分的大业。从诸葛亮的抱负和经历看,"静以修身"① 七古《呈保定诸公》,《静修先生集》卷六,页一一五。
② 七律《初夕》,《静修先生集》卷九,页一七九。
② 《和杂诗》之八,《静修先生集》卷一二,页二四八。
之语的对偶句也许是"出以济世"吧?①刘因爱孔明此语,应该说也是包含着这样两层意思。这也正是他少有大志的一种表现。遗憾的是,他的《静修铭》却没有其他记载,致使后人不得其详。
刘因虽然有济世之志,但是,在相对承平的年代,在仕进之途尚不畅通的当时(元朝廷尚未实行科举取士),作为一个汉族的普通儒生,又谈何容易!刘因在一些诗中,也流露出功名未立的烦恼。如:苍月瘦,黑风酸,枯梢老窍号空山。
东方未动天发黑,迷途客子回征鞍。
冰髯压唇帽檐侧,耳轮霜醉鼻尖寒。
中原年少燕南道,功名未立黄尘老。
黄尘老,马上神情依旧好。全篇的调子不免有些低沉,但结尾的情绪还是蛮高昂的。
有时,还宣泄出不被世人理解的愤癫和壮志难酬的苦闷。
欲求伸泪没,今反堕渺茫。??溺身朱墨窟,人事如冰霜。
高才日陵替,壮志时悲伤。
驽骀欺赤骥,鸱枭笑凤凰。
妾妇妒逸才,浪嘴谗舌长。
纷纷生谤议,锋起不可当。①这种怀才不遇的情调,在他十五岁的作品中就有表现:浮云翳阳景,灵枫扇我衣。
男儿志万里,谁复伤别离。
我生十五年,世事犹未知。
慨然慕义气,远与千古期。
高风不可攀,俗纷亦已羁。
所志必我拒,所期必我违。
哀歌仰天问:生我亦何为?
抚剑一太息,昼夜中情驰。②鸿鸽凌云志,燕雀安能知。
二禽登寥廓,尺鷃笑藩篱。
世态尽伥鬼,吾将谁与依?③诗中对于当时一些读书人的趋炎附势给予痛斥,还发了一些"屠龙无所用,不如学履稀"之类的牢骚。文繁不具引。总之,青年时代的刘因志向高远,常以"远大自期"④,一度还曾脱颖而出,崭露头角,受到赏识。但很快又遭到挫折和打击,因而有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只是由于史料有缺,其详情不得而知。刘因后来① 诸葛亮《诫子书》原文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这里仅是作引申分析而已。
② 杂言《早发高黑口号》,《静修先生集》卷七,页一四○。
① 五古《呈保定诸公》,《静修先生集》卷六,页一一五。诗未句中的"起",畿辅本作"岂".今据四库本改。
② 五古《拟古》三首之二,《静修先生集》卷六,页一一六。
③ 五古《拟古》三首之三,《静修先生集》卷六,页一一六。
④ 见《西茔改葬后祭文》,三贤集本《静修集》卷四。
回忆少年事曾说:某早躁狂,若将有志。中实脆屈,未立已颓。①己卯年(1279),刘因三十一岁。从文字看,此时他对青少年时的"躁狂"似有所检讨。
① 《已卯春释菜先圣文》,《静修先生集》卷五,页八五。
(二)中年授徒
元朝初年,还没有实行科举。刘因身为布衣,无由进入仕途,难以实现他建功立业的抱负。刘家"世为儒家",不治产业。为了谋生,刘因只得走"授徒教学"一途。
刘因哪年开始授徒没有确切记载。刘因诗有"十年小学师"②之句,但未署时间,无从推求。又,在《己卯春释菜先圣文》中说:"今辟此馆,惟我之求。讲学有徒,进修有地,研穷参订,亦复有书。于古遗言,于今学者,尚有裨益。"③由此可见,他在三十岁以前已教学。④刘因的教学与一般的乡村塾师不同,他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能将理学思想贯注其中,他还亲自编订和撰写了一批辅助教材和参考书籍。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在教学上颇有革新精神。这就引起了时人的注意。苏天爵说:乡间老儒,说经止传疏义,为文尽习律赋,闻先生讲贯,阅先生论著,始则谤讪,久亦敬服。刘因的名声因此日显:先生授徒,深居简出。性不苟合,不妄接人。保定密迹京邑,公卿使过者众,闻先生名,往往来谒。先生多逊避,不与相见。不知者或以为傲,先生弗恤也。②当地的地方官也主动地去拜访他:"县长闻名谒下风。"③不少有地位的人还请他给先人作传记,写碑铭(收入《静修集》中的这类文章有十余篇)。一些在职或退休的大官僚还请刘因去做家庭教师。有一位京师的田尚书,本是西域贵族,以厚礼来聘,请教授其子,刘因以"水几啮先人坟墓,谋迁避之"等理由加以推辞。田一再来信催促,刘因说:"可往,则一来即往,诚不敢虚伪,以要人之再三。若.公不亮察,虽百往复,亦止此而已矣。"后又有一位曾任两淮盐使的何尚书也以教子为请。何公家住易州,奉亲家居,藏书万卷。刘因"平生苦无书读,又乐易之风土,遂允其请。三年即归,何公贽以银币,皆谢不受。"②由这些可知,刘因还是很有个性和操守的。
② 《和饮酒》之十,《静修先生集》卷一二,页二四四。
③ 《静修先生集》卷五,页八五。
① 《静修先生墓表》。
② 《静修先生墓表》。
③ 七律《上冢》,《静修先生集》卷九,页一七二① 《答田尚书》,《静修先生集》卷三,页五六。
② 《静修先生墓表》。
(三)首次被征聘
由于士大夫对刘因多所称誉,名声越来越大,丞相文贞王不忽木尤其极力荐举,刘因终于引起朝廷的注意。至元十九年(1282),太子真金下诏,征刘因入朝,授给他承德郎、右赞善大夫的官职(五品)。当时,真金在宫中建立大学,原由赞善王询执教。刘因入朝时,王询新卒,于是命刘因继之,教授近恃子弟。刘因一介儒生,教授乡里,忽然受到朝廷的征聘,一跃而成为朝官,且成为大学的教授,这表明,刘因此时在学问上已经成熟,并有相当建树,是以声名远播。而元朝统治者热烈地认同中华传统文化,重用汉族知识分子,刘因逢此际遇,实属难得。如果继续下去,也许刘因会走上另一条生活道路。遗憾的是,这一过程竟因刘因家中出事而中断。史载,刘因入朝为时不长(一说"数旬"--苏天爵(墓表调一说"数月"--刊行刘因文集皇帝圣旨),因继母病重,刘因辞归。第二年继母去世。依当时风俗,刘因"丁优"(居丧,守孝),为官的事遂被搁置。
此后的几年间,刘因仍以教书为生。但因遭荒年,粮价上涨,他的生活颇为桔据,有时不得不以一些代食品糊口。此时期的诗作中对这种清贫生活多有反映,并流露出比较浓重的隐逸情调(详后)。刘因的生活不仅是清贫的,而且是孤寂的;不幸接连而至:早失父母且不说,两个姐姐又相继亡故;四十岁后喜生一子,却又不幸早夭。刘因身体本来就比较羸弱,丧子的忧伤更使他受到沉重打击,以致百病缠身,"形体癯瘁,须发斑白"①① [元]李谦序,见《四部丛刊》影印元至顺庚午本《静修集》。
(四)第二次被征聘
至元二十九年,又有朝臣荐举刘因,忽必烈才又想起这位贫居教授的儒生,于是下诏,"以集贤学士、嘉议大夫征因",这个职位属于"三品清要之官",授给一个平民,在当时是被人看作"不次之宠"的。但此时的刘因,身体已经恶化到"不能扶病而行"的地步,只得上书"以疾固辞",写下了著名的《上政府书》(一名《上宰相书》)。这封信(元史)本传及《宋元学案》均全文收入,足见都把它视为刘因的代表作。的确,该文不但文笔流畅,而且情真意切,是了解刘因生平思想的第一手资料。书曰:九月二十八日,某再拜。某自幼读书,接闻大人君子之余论,虽他无所得,至如君臣之义一节,自谓见之甚明。其大义且勿论,姑以日用近事言.之,凡吾人之所以得安居而暇食,以遂其生聚之乐者,是谁之力欤?皆君上之赐也。是以凡我有生之民,或给力役,或出智能,亦必各有以自效焉。此理势之必然,亘万古而不可易,而庄周氏所谓'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者也。某生四十三年,未尝效尺寸之力,以报国家养育生成之德,而恩命连至,某尚改偃蹇不出,贪高尚之名以自媚,以负我国家知遇之恩,而得罪圣门中庸之教也哉?
这开头一段,刘因先交代不能应诏的原因。宋元时期,读书人被授官,往往要先辞谢,以示谦逊。但如果"恩命连至",累征不就,有时是会被定成抗旨不遵的大罪的。刘因深知其中利害,自然要努力消除可能产生的误解,表白自己本有为国家效力的想法,绝没有借辞官以邀名的意图。这番话虽然不能说是违心之论,但毕竟是为了解释和剖白才说的。接下去的话中,这个意思更为明显:且某之立心,自幼及长,未尝一日敢为崖岸卓绝、甚高难继之行;平昔交友,苟有一日之雅者,皆知某之此心也。但或者得之传闻,不求其实,止于纵迹之近似者观之,是以有高人隐士之目。惟阁下亦知某之未尝以此自居也。请得一一言之。
按,刘因提到当时有人把他看作"高人隐士",而刘因说绝非如此。此点值得注意。他先从往事说起,表明本无隐居不仕的初心:向者,先储皇以赞善之命来召,即与使者俱行。再奉旨令教学,亦即时应命。后以老母中风,请还家省视。不幸弥留,竟遭忧制;遂不复出。初岂有意于不仕耶?
这一事实讲得简洁,但对说明问题却很有力。接着正面申述此次被征之所以不能及时应命的缘由:今圣天子选用贤良,一时新政,虽前日隐晦之人,亦将出而仕矣。况某平昔非隐晦者那?况加以不次之宠,处以优崇之地耶?是以形留意往,命与心违,病卧空斋,惶恐待罪。
这段先说,以形势而论①更没有不出仕的理由。而之所以不能应召,是病① 忽必烈统治的后期,总的说日趋保守,但也有起伏。史载,至元二十 八年,杀桑哥之后,忽必烈起用小心慎密的原太子儋事完泽为中书左 丞相,以国子生出身、深受儒学薰陶的康里人不忽木为平章政事,革 新弊政,蠲免中统以来积年道负钱谷,采取了安民的稳定政策,社会 矛盾有所缓和。(见韩儒林主编:《元朝史》下册,第8~9 页,人民 出版社1986 版)苏天爵在(静修先生墓表)中也提到:"至元二十八 年,朝政又一更新。"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刘因第二次被征召。
情严重,身体不作主。下文就详讲健康恶化的情况:某素有赢疾。自去年丧子,忧患之余,继以店疟,历夏及秋,后虽平复,然精神气血已非旧矣。不意今岁五月二十八日,疟疾复作,至七月初二日,蒸发旧积,腹痛如刺,下血不已。至八月初,偶起一念:自叹旁无期功之亲,家无纪纲之仆,恐一旦身先朝露,必至累人。遂遣人于容城先人墓侧,修营一舍,倘病势不退,当居处其中以待尽。遣人之际,未免感伤。由是病势益增,饮食极减。至二十一日,使者持恩命至,某初闻之,惶怖无地,不知所措。徐而思之,窃谓供职虽未能扶病而行,而恩命则不敢不扶病而拜。某又虑,若稍涉迟疑,则不惟臣子之心有所不安,而纵迹高峻,已不近于人情矣。是以即日拜受,留使者,候病势稍退与之俱行。迁延至今,服疗百至,略无一效。乃请使者先行,仍令学生李道恒纳上铺马圣旨,待病退自备气力以行。这段文字声情并茂,对病状心情写得细腻曲折,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同时它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刘因生活和思想的最真切的材料。信的最后,拜托宰相向皇帝传言,戛然而止:望阁下俯加矜阀,曲为保全。某实疏远微贱之臣,与帷幄诸公不同,其进与退,若非难处之事。惟阁下始终成就之。某再拜。①谁都会被这封哀婉动人。行板如歌的信深深打动。果然,忽必烈得知这个情况后,也不相勉强,惋惜地说:"古有所谓不召之臣,其斯人之徒与!"①"不召之臣"典出《孟子·公孙丑》下:"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意思是说,将要大有做为的君主,一定有他所不能召唤的臣子,"欲有谋焉,则就之"。"不召之臣"喻贤能、耿介、有操守的人。忽必烈说刘因是不召之臣,既是对刘因的称赞,隐然又有以"大有为之君"自命的意思。如果刘因不是中年早逝,或许他能辅翼这位君主而发挥更大的作用吧。遗憾的是,他竟没有从那场大病中挺过来。
第二年(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 年),国子助教吴明又陈书朝廷,荐刘因为国子祭酒。但就在这年夏季四月十六日,刘因竟因病与世长辞。
门人故旧将他葬于容城沟市里先茔。元仁宗延祐年间(1313~1319),朝廷对刘因进行表彰:"赠翰林学士。资德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②① 《元史》本传。
② 《静修先生墓表》及《元史》本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