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治世读刘秀 最有本事的皇帝:大结局 内圣外王 > 第三十九章 刘秀识人驭人术

第三十九章 刘秀识人驭人术

  刘秀高度重视人才还体现在他礼贤敬贤上。礼贤敬贤,是刘秀高度重视人才的又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在雄主天下之途上,他怀着求贤若渴的心情延揽人才。特别是天下一统后,他以海纳百川的胸怀,礼遇、接受和招徕方方面面的人才。

  聚沙成丘,积流成河。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刘秀礼贤敬贤的对象,有卓茂这样的忠厚长者,有伏湛这样的一代大儒,也有马援、杜林、郑兴等从隗嚣一样的对手那儿接纳来的知识型干部,最为史家津津乐道的,还是刘秀延请和礼遇隐士逸民的故事。

  刘秀深知,无论是打天下还是坐天下,都不是一个人的活儿,都不是少数人的活儿,所以他始终重视人才,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都把干部队伍建设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用很多心思,很大精力来抓。

  当然,在他雄主天下路上的不同路段,根据形势变化和事业需要,他的具体方法又是各不相同的。

  大体说来,刘秀高度重视人才,也就是六个字:厚待,用才,礼贤。

  给钱,给物,给面子——厚待投靠我的人

  所谓“厚待”,并不是简单的提高工资,多发奖金。

  在刘秀从公元22年扯旗造反,公元25年登基做一哥,一直到公元36年平定巴蜀的公孙述,实现全国统一,大约有15年的时间,刘秀一靠脑袋,二靠拳头,打倒了一个个对手,控制了一个个地方,基本上是在金戈铁马、血雨腥风中度过的。

  此间,他的身边聚集了一大批徒弟、粉丝和招降纳叛之士。

  在这些哥们儿中,固然不乏立志报国、治世救民的热血青年,但也正像耿纯所说的那样,很多人跟着干,图的就是水涨船高、攀龙附凤、光宗耀祖。

  刘秀明白,打天下就靠这些哥们儿卖命,所以对他们极其厚待,有功必赏。

  他对大家政治上充分信任,放手放权;在经济上尽力给予好处,赏赐起来出手大方;在名誉上给足面子,让干活儿的、立功的荣耀起来。

  在这方面,刘秀显然表现得比先祖刘邦要慷慨得多,大方得多。

  当年刘邦跟项羽争雄,丁公背叛项羽,而对刘邦手下留情,刘邦登基后,不仅没有感激老丁,反而干脆利落地把他砍了。

  刘邦想用实际行动公开表明,人要忠义为先,不忠不义的人就是对我有救命之恩我也定斩不饶!

  而对于同样的事情,刘秀则是截然相反的处理方法:当彭宠的家奴子密割下老彭的脑袋前来投奔时,刘秀封子密为“不义侯”,意思是我虽然不赞成奴才杀主,但我不会忘记任何人的功劳。

  对于这些效命疆场的手下,刘秀慷慨地授予他们各种高级军衔,赋予他们在战场上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各种权力。

  战争状态的这十几年,他仅授予的各种大将军、将军的名衔就有好几十个,封侯的爵位一百多个。举凡谁在疆场上出力卖命,流血流汗,他都要根据德才和成绩给予不同的封赏。

  如果手头宽裕,或者得到战利品、贡品之类的,他总是毫不犹豫地分给大家。

  而如果谁在战场上残了挂了,他更是大加恩赐,或者亲自安排葬礼,或者厚厚地抚恤家属,或者超标准给予褒奖,让当事人及其家属倍感荣耀。

  祭遵病死讨伐隗嚣的前线,来歙、岑彭在平定巴蜀战役中被刺,刘秀都以极大的诚意,极高的礼遇,亲自安排葬礼,亲自服丧吊唁,亲自部署善后的各种赏赐。在那个年代,他即使对待自己的至亲也不过如此。

  干部遗属们里子面子都丰收,思想感情上得到极大的安慰。

  在这儿,刘秀固然要高调表达对功臣的厚爱,但绝非作秀,他的确为此付出了自己的真感情。

  虽然内心里极其冷静,很有原则,很有分寸,但在刘秀的大多数时间里,在自己的徒弟、粉丝们面前,从不摆皇帝的架子,温文尔雅,有时还开个玩笑,讲个典故,君臣之间其乐融融。

  冯异曾经在关中权倾一方,不少人为此心生狐疑而向刘秀上书,刘秀却始终对他信赖如初。

  公元30年春天,冯异回洛阳汇报工作,刘秀对他的信任和喜爱不仅见诸行动,而且溢于言表。

  刘秀安排他跟各位高级干部见面,逢人就说这是朕刚起兵时的秘书(主簿),现在正为朕披荆斩棘,安定关中。

  在洛阳逗留十来天,就要告别时,刘秀安排身边工作人员赏赐冯异大量的珍宝、衣服、钱帛。

  同时,在专门给他鼓励、指导的诏书中,刘秀还深情地说:“当年在河北,形势危急仓促,爱卿在芜蒌亭进豆粥,在滹沱河边进麦饭,这深厚的情谊实在无法报答!”

  冯异对此连忙叩首谢恩,充满感情又富于哲理地回答:“小臣现在希望陛下永远不忘河北之难,小臣也永远难忘当年巾车之恩!”

  当年在河北,在王郎的追杀中,刘秀带着几十个粉丝、徒弟狂奔逃命,饥寒交迫,冯异搞来一点豆粥、麦饭救急,让刘秀感谢不尽,深深地记在了心底。

  而在八年前(公元22年),冯异还是王莽的干部,负责守城抵抗刘秀,在父城巾车乡被刘秀活捉,刘秀不仅没有加害他,还放了他。冯异常说,圣上当年巾车不杀之恩,自己没齿难忘。

  这是刘秀、冯异当年在血雨腥风中结下的深情厚谊,谁也不会轻言忘记!

  还有朱祐,他是刘秀的老乡、大学同学、亲戚,当年在长安上大学时,这哥俩儿一起来去,一起读书,一起生活,时而生病了,哥俩儿还一起买了白蜜自己动手配药。

  后来,朱祐跟随刘秀起兵打天下,赤心耿耿,出生入死,立下了很多功劳,也被刘秀视为铁杆心腹,给予极大信任。

  他先后任护军、偏将军、建义大将军,定封鬲侯,是个典型的儒将。

  再后来,刘秀让功臣退居二线安享晚年,老朱也交了军权,在京担任“奉朝请”,只是朝中有大事才请他出来商量。

  刘秀经常到老朱府上看望他,赏赐给他东西,哥俩儿叙叙旧,聊聊天,谈谈笑。

  有一次,刘秀又来到朱府。这次,他送给老朱一石白蜜。

  刘秀笑着问老朱:“这跟当年我们一起在长安买的蜜比起来,哪个好些?”

  这样,无论对手握重权的高级干部,还是对退下来的“老同志”,刘秀都很优待,很大方,很宽厚,尤其难得的是,他除了给大家丰裕的物资、充足的面子,还让大家看到了发自内心的款款深情。

  终其在位,刘秀没有干过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的事儿。

  “柔道治国”

  刘秀高度重视人才还体现在他用才上,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选贤任能,人尽其才。

  随着政权稳定和“退功臣,进文吏”措施的实施,他开始大规模地培训和使用学习型、知识型和学者型的干部。

  刘秀本人就是太学生出身,起兵后他也是倚马赋诗,出口成篇,投戈论道,口若悬河,性格气质非常儒雅。现在,他冷静而清醒地看到,打天下靠拳头,自己身边的这些徒弟、粉丝们立下了汗马功劳,该让他们安享晚年了;而治天下靠头脑,自己身边的这些徒弟、粉丝们并不见长,该让文化人脱颖而出,大显身手了!

  所以,在统一大业基本完成之后,刘秀确定了“柔道治国”的战略思想,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以“文吏”为主体的干部队伍建设上。

  所以,正如后来毛泽东同志非常感慨地说,正确的路线确立以后,干部是决定一切的。

  先说一下刘秀的“柔道治国”,再来具体看看他是怎样用人的,可以理解得更加深刻些。

  “柔道治国”的理念贯穿他在位始终,平时光做没说,唯一一次明明白白地说出来,就是在他回故乡跟乡亲们聚会的时候。

  刘秀一生最喜欢去的有三个地方:一是前汉国都长安,那儿是刘汉皇统的发源地,有前朝11座皇陵,他去那儿当然是为了彰显皇室血统;二是曲阜,那是孔子的故乡,他去那儿顶礼膜拜孔子是为了彰显自己崇尚儒学、重视教育、尊重人才的政治理念;三是故乡南阳郡蔡阳侯国舂陵乡。

  正如早先所说,刘秀出生在济阳,童年生活在南顿,这儿是他老爸当县长的地方;读书在萧县,这儿是他叔叔当县长的地方;而他从太学结束学业当回乡知青,还是在家乡舂陵,他在这儿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方法论,正式长大成人。

  公元27年,也就是他登基三年了,虽然围剿各地割据势力的战争还在激烈地进行,但他觉得自己已经完全可以掌控天下。

  于是,当年10月,他称帝登基后首次返乡,祭祀祖庙,在老宅子里设宴款待家乡父老。

  刘秀衣锦还乡,引起乡亲们极大的震动!

  当年那个勤勤恳恳、文质彬彬的乡下小伙,几年不见,现在是威风八面、一呼百应的皇上了!

  当然,刘秀不光给家乡人民极大的荣耀,还陆续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把舂陵乡升格为章陵县,用自己祖陵的名号“章陵”来命名,跟西汉皇陵接轨,彰显自己的皇室血统;同时,他下令比照前汉高祖刘邦对家乡沛县的做法,免除家乡的税赋徭役。这些都是帝乡独享,其他地方不可能得到的特殊待遇。

  顺便,刘秀还下令免除济阳县两年的徭役,也是对自己出生地的回报。

  公元35年3月,刘秀讨伐巴蜀的战役进入僵持阶段,他在百忙中第二次还乡,主要是祭祀自己的祖坟。

  公元41年,全国大规模的战事结束,国泰民安,形势一片大好,刘秀腾出大量精力处理家事,年内两次回故乡。

  4月,春暖花开之际,刘秀带着皇太子刘彊、东海公刘阳(后来改名刘庄)等一批儿子南下,一边巡视工作,一边打猎,第三次回到故乡。

  这时候,国家形势大好,刘秀的家事却烦恼不断:皇后郭圣通正在耗尽他的耐心,他已经拿定主意,决定尽快易后、易太子。

  所以,刘秀这次带着儿子们出来,也有考察他们的意图。

  所以,刘秀这次回家乡,满腹心事,行色匆匆。

  但是,六个月以后的当年10月,刘秀第四次回到家乡,完全又是一种心情!

  日前,他顺利地废皇后郭圣通为中山太后,立贵人阴丽华为皇后。他虽然没有立即废刘彊立刘庄,但这哥儿俩调换位置的事儿,谁都知道只是时间问题了。

  以调整皇后人选为中心的外戚的政治力量和利益格局已定,整个家务事就好办多了。

  所以,刘秀这次回家乡心情很舒畅:他在家乡整整住了两个月,跟家乡的老少爷们儿近情欢聚!

  这段时间,刘秀主要干了三件事儿:

  一是建筑,新造和整修旧居、祠堂,让过去的亲戚邻居都能享受到皇家的阳光雨露;二是赏赐,或多或少,见面有份,让家乡的老少爷们儿都能沾点皇家的光,得到点好处;三是喝酒,经常设宴款待父老乡亲,大家开怀畅饮,愉快地回忆往年的时光。

  刘秀在这段时间里是非常开心,非常率性的,他放下了皇帝九五之尊的架子,放下了自己的面具,像一个游子回到慈母的怀抱,彻底地休息,彻底地放松,彻底地愉悦。

  有一天,刘秀再次宴请家族中的长辈,大家把酒欢笑,毫无禁忌。

  也不知道酒过了几巡,反正到了酒酣耳热的时候了,几个婶子大娘直接喊起来刘秀的小名,发起了感慨和议论,说:“文叔小时候谨慎诚实,忠诚厚道,哪儿都好,就是性情温柔了一点儿,没想到能混到今天这个样子!”

  刘秀听了哈哈大笑,回答道:“我治理天下,就是要用柔道来进行!”

  正确的位置上用正确的人——用对人,做对事

  刘秀认真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很好地实践了这些过去证明非常好使,今天看来也非常科学的选人用人原则。

  先是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学者型干部。

  他觉得,国家迭经战乱,多年来没有哪儿能够放得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大家多认拳头,读书人没有地位,这对于包括建设高素质、知识性的干部队伍在内的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

  他认为,随着全国统一,在用拳头打天下的弟兄们休息之后,当务之急是必须大力兴办教育,发展文化,培养一大批知识分子,并且为他们做学问、做官大开方便之门,努力搭好平台。

  这样,一大批出身寒门没有背景后台的农家和市民子弟,通过自己兢兢业业的学习和孜孜不倦的治学,踏上仕途,走上各级领导岗位。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刘秀要求这些学者型干部根据自己和工作的实际情况,可以一边处理政务,一边治学授徒。

  他这样做的好处就大了去了:这些学者型干部工作、教书两不误,两促进,可以很方便地把自己的学识运用到工作生活中去,同时,也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地检验、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刘秀在培养使用干部时,很好地践行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作风。

  比如,范升刻苦好学,九岁时就精通《论语》《孝经》,不久又专长《易经》《老子》,长大了教授弟子颇有名声,刘秀任命他为博士。

  汉时“博士”是一种官职,是太常的属官,职级相当于县处级(六百石);职责是掌管图书典籍,研究形势政策,通晓国体礼仪,以备朝廷顾问,同时,还负责在帝国最高学府授课带弟子;西汉武帝时有十个,现在刘秀扩大为十四个。

  再比如,卫宏精通《毛诗》等古文经学,知识渊博,刘秀安排他到朝廷研究政策,参议国事(议郎)。他不负重托,一边工作,一边治学,著述了《汉旧仪》,创作了多篇赋、颂等文学作品,流传后世。

  刘茂精通《礼经》,带过数百个学生,曾经坚决拒绝在王莽政权做官。刘秀欣赏他的品格和才学,任命他为皇帝办公室主任(侍中),让他一边处理政务,一边做学问教学生。

  欧阳歙学识渊博,刘秀任命他为《尚书》博士,历任扬州牧、南阳太守,封波阳侯。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精心研究学问,认真带徒授课,为国家培养数百位人才。

  刘昆精通《易经》,早年授徒数以百计。刘秀先后任命他为江夏、弘农郡的主要负责人(太守)。

  后来,刘秀看到刘昆学以致用,治学治政兼优,非常欣赏,就干脆调他进京工作,专门教育包括皇太子在内的皇室子弟。

  刘昆不敢懈怠,尽心尽力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刘秀的子侄五十多人出自他的门下。

  刘秀提拔重用的这样的学者型干部可以说俯拾皆是,这种尊重人文素养、量才任用的干部方法被各级干部效法,吏治乃至于整个社会风气为之一新。

  如果选人用人单靠领导个人的眼光而没有一整套完善的机制做保障,是很不靠谱的:领导的精力毕竟有限,他看不到的人怎么办?如果老是有人在领导面前说某个人才的坏话怎么办?如果领导喝酒喝多了或者心情不好看人看不准怎么办?如果有巨大的诱惑、干扰或者大家不好意思说出来的猫腻掺杂进来,领导的眼光迷离了怎么办?

  制度,只有建立起来并且认真执行下去科学的用人制度,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才能保证好的用人原则的实施,才能促进优秀人才不断涌现,才能实现执政目标并赢得老百姓拥护。

  在这儿,刘秀认真研究了前朝用人的得失成败,宣布恢复并完善西汉时就开始实施的察举制度。

  刘秀于公元30年10月下诏要求朝廷核心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负责推举贤良、方正各一人。

  次年4月,他又下诏,扩大参与推举干部的人的范围,要求朝廷核心领导班子以及司隶、各州主要负责人推举贤良、方正各一人。

  与以往不同的是,对于这次推举的干部,他亲自考察面试。

  公元36年8月,刘秀再次下诏,进一步扩大参与推举干部的在职干部的范围,全国中级以上干部都可以向朝廷推荐干部,他同时对朝廷所需要的干部的类别、条件做出要求。

  从这一年开始,每年一次自下而上推荐干部人才成为定制。

  这样,刘秀通过建立完善察举制度,选拔使用了一大批出身草根、文化素质较高、社会公共形象清新的知识型干部。他们陆续进入帝国朝廷和地方各级政府机构,成为行政干部的主要来源。

  这些干部跟刘秀那些徒弟、粉丝完全不一样。他们并没有追随刘秀在血雨腥风中出生入死,没有显赫的功绩,没有盘根错节的人事关系和团团伙伙的利益纠葛,没有主政一方或者一个地方的资历和威信,没有跟现在既得利益集团生死与共的联系。他们完全或者主要通过自己辛辛苦苦地学习和兢兢业业地钻研被组织上发现,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唯有竭尽忠诚报国。

  刘秀深刻地认为,这些干部对于维护国家机器正常有序地运转意义重大,同时,也正因为这些干部没有功勋,没有背景,跟现有功臣和贵戚集团没有联系,一旦他们渎职懈怠,贪赃枉法,朝廷就可以毫不犹豫、无所顾忌地对他们施以重典,绳之以法。

  所以,刘秀在这样培养、选拔和使用一大批知识型干部时,虽然过程中难免流弊,干部中也不乏害群之马,但总的来说,干部队伍的政治品质、文化素养、实际能力和公众形象还是很好的。

  在刘秀倡导的清明的政治生态环境里,在这样的干部队伍中,循吏如卓茂、伏湛父子、冯勤,酷吏如董宣、樊晔,都层出不穷,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以不同的为政风格努力工作,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史上一道夺目的风景线。

  下面再介绍一个人物——杜诗,他的际遇确实耐人寻味,大家不妨体味一下这些哥们儿是怎样工作的,刘秀又是怎样对待他们的。

  其实大家对他也脸熟。刘秀刚刚定都洛阳时,局面一度较为混乱,杜诗以侍御史身份铁腕整肃纪律,砍了纵兵胡来的将军萧广,先斩后奏,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这是一个德才兼备、能力很强、自律甚严的好干部。

  后来,他奉命到河东郡平叛,到大阳(今山西平陆西南)县剿匪,所到皆平。

  不久,他又出任成皋(今河南荥阳)县令,治政三年,老百姓和上级都满意,任期考察成绩特别优异,他被提拔为前朝帝乡沛郡都尉。

  这是一个给点阳光就灿烂,给个平台就能干好工作的干部。

  老杜文化水平高,办事干练,社会经验丰富,虽然职务频频变动,但他处处留下政绩,受人赞扬。

  公元31年,老杜被提拔为南阳郡太守。这儿是当朝帝乡,他的仕途达到顶峰。

  在南阳,他整肃吏治,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保障了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他勤俭节约,爱惜民力,从不搞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他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生产、振兴经济上,开垦土地,兴修水利,改进农具,广大老百姓通过自己的辛苦劳动逐渐富裕起来。

  这中间,老杜发明水排(水力鼓风机),推广铸造铁器,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产效率,标志着我国当时冶铁技术和规模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一个高级领导干部,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极度繁忙的同时,钻研和改造生产工具,这种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南阳的老百姓从内心里感激杜太守,编出一些歌谣来赞赏他,说:“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西汉元帝时南阳有一任太守名叫召信臣,也是一位爱护老百姓,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生产、富裕百姓的好干部,大家这样自发地赞誉他哥俩儿,不光是没把这哥俩儿当外人,而且真正地把他们当做自己的衣食父母官儿!

  老杜任职南阳期间,刘秀帝国正处于工作重心和社会经济的转型期,在对隗嚣、公孙述大规模用兵的同时,还陆续推出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改革措施。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堤高于岸,流必湍之。

  老杜深知官场艰辛,殷切希望朝廷能够建立和创造风清气正、宽松祥和的政治生态环境,同时,他还担心自己因为太优秀遭人嫉妒,惹上麻烦。

  任职南阳太守的第二年,老杜就上书朝廷,自谦无能,要求辞职,但未被允许。

  公元35年,老杜的声誉如日中天,他再次上书朝廷,这次上书表现出老杜极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对中国政治现实特别是干部人事极为深刻的体察与把握,主要讲了两个方面的意思:

  其一,老杜援引古今中外的典故,直面眼下社会政治现实,深刻而形象地阐述了正确使用干部的极端重要性,以及任用贤才、拒绝庸人的方式方法。

  其二,老杜谈到自己,说自己德才浅薄,承蒙皇上厚爱才荣任现职,自己不能报国,十分恐惧,希望辞去现职,担任个小点的职位,自己一定加强学习锻炼,待能力水平提高以后再接受重任。

  刘秀看了上书,对老杜的建议非常欣赏,但爱惜他的才干,没有同意他辞职。

  老杜在南阳任职七年,除了认真履行职责,勤政廉政,还心忧天下,积极向朝廷推荐人才,建言献策。

  他推荐的名士,如刘统、董崇等屡获重用;他提出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依法调度部队等建议,也屡屡被刘秀采纳。

  公元38年,老杜病死在任上。

  他一生为官清廉,家无余财,甚至连棺材都没有地方放置。刘秀闻讯,下令南阳郡衙为老杜办理丧事,并赏赐一千匹绢资助他的治丧事宜。

  这是一个可以席上挥毫,可以云间射雕,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既勤政也廉政的干部,是刘秀所欣赏的,也是老百姓所喜爱的。

  老杜实现了他为官的理想,既是他个人素质修养的升华,也得益于一种难得的良好政治生态环境。

  不让奸猾者得逞,不让老实人吃亏,是干部人事工作的底线,但为政者往往在前者下的工夫多,在后者作为少。

  老杜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工作和老百姓,最后自己家无余财死无葬地,所幸刘秀过问才得安息,但是,假如刘秀不知道,知道了不过问,或者顾不得问呢?毕竟,国家之大,什么事都让一哥过问是不现实的。

  老杜不朽,老杜也万幸。

  再来看看丁邯吧。

  他是京兆阳陵人,品格高洁,正直不阿,按照察举干部的标准和程序,他被郡里选为孝廉。

  这时候,刘秀看中了他,想让他补缺担任总理府秘书长(尚书令史),这当然是无数官场中人梦寐以求的一个职位。

  但是,老丁不干,借口自己生病不能工作。

  刘秀了解知识分子的心理,就下诏问他,说你是真的病了,还是耻于出来做官?

  老丁不想说瞎话,就回答说,臣实际上没有病,只是不想以孝廉的身份来当这个秘书长。

  刘秀命人把老丁找来,生气地下令,用虎贲灭头杖打他几十下!

  侍卫打过,当然是高高地举杖,轻轻地落下。

  刘秀又问,想不想出来做官儿?

  老丁也是董宣那样的脾气,决心硬头钉做到底,果断地回答:“陛下可以杀臣,臣不愿意做这个官儿!”

  刘秀没辙,干生气没办法。

  对拼命要官的人,你可以不给他;而对于拼命不愿做官的人,你能怎么办呢?

  无奈之下,刘秀只好把老丁放了,老丁也真的没有当这个秘书长。

  《后汉书·百官志》里详细而轻松地记述了刘秀跟老丁过招的整个场面,让千百年来无数仕途跋涉之士艳羡不已。

  对于真正德才兼备的人,刘秀是不能忘记的,后来,刘秀还是想方设法任命老丁为汾阴县令。

  老丁这次没有推辞,不干就不干,要干就好好干啊!

  上任后,他认真履行职责,兢兢业业地打理政务,全心全意地改善民生,因为政绩优异,被提拔为汉中郡太守。

  就是这样,刘秀大力培养人才,努力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和宽松的政治氛围,一大批德才兼备的知识型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他们在非常清正温暖的政治环境里工作,为帝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尽忠尽智,老百姓也从中获益匪浅。

  礼贤敬贤,征召各方人才为我所用

  刘秀高度重视人才还体现在他礼贤敬贤上。礼贤敬贤,是刘秀高度重视人才的又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在雄主天下之途上,他怀着求贤若渴的心情延揽人才。特别是天下一统后,他以海纳百川的胸怀,礼遇、接受和招徕方方面面的人才。

  聚沙成丘,积流成河。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刘秀礼贤敬贤的对象,有卓茂这样的忠厚长者,有伏湛这样的一代大儒,也有马援、杜林、郑兴等从隗嚣一样的对手那儿接纳来的知识型干部,最为史家津津乐道的,还是刘秀延请和礼遇隐士逸民的故事。

  我国有本事的人不愿意出来做官而隐逸乡野草泽,上古时期即有;历代不绝。大家怀瑾握瑜,不踏仕途,甘愿浪迹山林,成为边缘于主流社会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检验不同时代道德水准的一种化学试纸。

  千百年来,无论战事频仍,还是太平盛世,隐逸之风或盛或弱,但从未绝迹。隐逸之士,有的官场失意,心灰意冷,有的标榜清高,待价而沽,有的则愤世嫉俗,耻与于当局者为伍,有的则本来心里没啥,就是不想跟当局者玩。

  因隐逸出名的人历代都有,但公认的始祖是许由和他的朋友巢父。

  许由、巢父的档案已经无从查考,确切而公认的说法是上古尧帝时期的人,大约是公元前23世纪。

  许由是阳城(今河南登封)槐里人,史载他正直善良,“据义履方,邪席不坐,邪膳不食”,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威望,包括尧帝在内的很多人都仰慕他。

  当时尧帝担任部落联盟首领,在他的治理下,天下太平,社会安宁,老百姓过着安居乐业、自由自在的生活。

  但是,人总是要死的,尧帝胸怀天下,心系百姓,以部落联盟和广大老百姓的利益为最高利益,不想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孩子,想主动传给一位贤人,史称“禅让”。

  这时候还是原始社会氏族部落时期,社会风气清洁、淳朴、宽松而祥和,并不像后来进入私有制社会之后人们的欲望像潮水一样汹涌澎湃,各色人等为了追逐权力不择手段,蝇营狗苟,帝王也往往专权独断。

  对于贤人、高士,拒绝出仕、隐迹山水是一种至高至善的境界。

  尧帝看中了许由。

  这时候许由在沛县(今江苏沛县)草泽里隐居。

  沛泽气候温润,雨水充足,有沼泽有陆地,到处水草丰美,鱼禽活跃。这儿远离大城市,既适合耕作,适合放牧,也适宜猎狩,适宜捕渔,是人们隐居的绝佳环境。许由在这儿自得其乐。

  尧帝找到许由,明确表示自己想把帝位禅让给他,说了一大堆理由。

  许由连忙拒绝,明确表示自己一点也不想干,说了一大堆理由,随即跑了。

  尧帝完全出于公心,想推出比自己更优秀的人来治理天下;而许由有德有才但清高至极,史称他想“不入俗流而独立高山”,想自己玩。

  许由从沛泽跑回自己的家乡箕山,藏了起来。

  尧帝不死心,又找到箕山,找到许由,想让他担任九州长。

  出来工作吧,帮帮忙嘛!

  这次,许由听也不想听,认为说让自己当官就等于脏了自己的耳朵,连忙跑到颍河边上去洗耳朵。

  正在这时候,许由的朋友巢父牵着一头牛在河边饮水,问许由为什么要洗耳朵。

  许由就把尧帝一再要求自己出山做官的事说了一遍。

  巢父听了大怒,对许由说,你是因为太招摇、太高调才名声在外的,现在,你的耳朵既然已经被污秽的语言搞脏了,你就应该跑到河的下游去洗,以免再污染河水,污染别人。如今你在上游洗耳朵弄脏了河水,我的牛喝到肚子里岂不也被弄脏了?!你为什么要这么自私呢?

  巢父发了一通火,就牵着自己的牛到上游喝水去了。

  许由被巢父说得面红耳赤。

  后来,“许由洗耳”“巢父徙牛”的故事世代流传,比对那些蝇营狗苟之徒不择手段的行为,被作为洁身自好、拒绝利禄的美谈。

  《论语》说“举逸民天下归心”,意思就是征举礼遇逸民,天下就会同心拥戴。

  是啊,朝廷连藏在山沟里、沼泽边的人才都能够好好对待,至德至善啊!所以,聪明的皇帝都把征举隐逸之士当做十分重要的工作。

  刘秀尊崇向往隐士逸民,寻求他们唯恐找不到,派出去迎接他们的专车就连在偏僻的山间乡村都能够看到。

  在这些高调大规模征求隐士逸民的活动中,刘秀彰显的是他求贤若渴、任人唯贤的执政理念。

  在这些被征求的人中,有两个哥们儿最显眼。

  一个是周党。

  周党,太原郡广武(今山西代县西南)人,少年时家产千金,但是周党命运不济,很早就成了孤儿。他的家门亲戚收养了他,却经常虐待他,到他长大时也不还给他家产。

  周党很有个性,通过到衙门打官司把家产要了回来,随即又把自己的家产分给宗族亲戚,自己到京城长安游学。

  早年,有个乡干部曾经当众侮辱周党,周党怀恨在心,但又斗不过人家。通过游学,特别是研读《春秋》等典籍,他认为自己领悟了复仇的真正意义,就辍学回家,打算用一种很爷们儿的方式来复仇:决斗。

  一天,周党按照事先约定的时间,跟那个乡干部决斗,双方拳来脚往,打得不可开交。

  不料,周党手脚锻炼不够,习武不精,被乡干部打伤了,而且伤得很重。

  不过这个乡干部也不是个无赖,心里对周党的侠义之气很是佩服。看看自己把人家打伤了,周党又是孤身一人,乡干部就把他带回自己家中休养。

  过了好几天周党才苏醒过来,这次决斗对周党刺激、教育和启发很大:大千世界,一己之力实在无奈;纷纭世事,顺其自然何必当真!

  离开乡干部家以后,周党从此修身养性,钻研学问,赢得乡里普遍的称赞。

  特别是生在王莽乱世,他身上的人性光彩显得尤其夺目!

  王莽当政时,官府屡次邀请他出来做官,他都借口自己生病不答应。

  王莽末年兵荒马乱时,各路兵马拉锯式打来打去,但大家听说并且佩服老周的贤名,经过广武而不进城池。

  后来,刘秀称帝,慕名邀请老周出来,到中央机关上班,担任朝廷议郎。他仍然称病不答应。

  怕刘秀的官员纠缠,老周干脆带着自己的老婆躲到了渑池(今河南渑池西)。

  但是由于刘秀大力推进选贤任能、征求隐逸的措施,有关部门不敢懈怠,还是想方设法三番五次地找他。

  老周很不情愿又无可奈何地来到京城。

  刘秀召见时,老周布衣单衫,潦潦草草地穿了一身短打扮进了朝廷大殿。

  老周很随便,见了当朝皇帝虽然也下跪叩头了,但他并不寒暄,上来就大声说自己是山民村夫,莽汉布衣,不谙政务,不想做官,只想好好地当自己的老百姓。

  他连声要求,说自己愿意坚守志向,请求朝廷放自己回去,成全自己。

  刘秀见他这个态度,觉得强扭的瓜不甜,就当场答应了他的要求。

  就在这个时候,博士范升看不下去了,上奏认为周党罪当大不敬,应该严加惩处,以做效尤。

  范博士是很有文学才华的,在上书里引经据典,说许由、巢父不应尧帝召唤,伯夷、叔齐不食周粟,人家尧帝和周王照样成就王道。而周党等人文不能演义,武不能死君,徒有虚名,夸大求高,其实是大不敬。

  他说自己愿意在云台下面跟周党考试,比赛一把治国之道,如果周党败了,就依法治他的罪。

  刘秀看了范博士的上书,想想周党的言行,不由得感慨万端!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纷纭世事,不了了之。他立即把范博士的上书拿给朝廷核心班子成员看,同时下诏表明自己的态度,原文如下:“自古明王圣主,必有不宾之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太原周党,不受朕禄,亦各有志焉。其赐帛四十匹,许遂所志。”

  太原周党跟伯夷叔齐一样,都是可以理解的,人各有志,各遂其愿吧!

  范博士固然忠诚可嘉,但他不知道,刘秀雄主天下,无论对敌对友,并不想争一时之短长,而是要用极大的诚心招揽更多的人才、更多的人心。

  老周接诏,立即带着老婆回到渑池,继续隐居,治学著书,颐养天年。

  当地人敬重这位超凡脱俗的文人,立祠纪念,四时不绝。

  再看几位高士的精彩表现,他们就像文化原野上的树,能够恣意生长,也说明生态良好。

  刘秀称帝后倡导经学治国,也非常重视用经学来教育和栽培自己的子女。特别是在皇太子刘庄身上,刘秀寄予了自己全部的政治理想和生活理念,给他安排的老师自然是要层层筛选,万里挑一。

  有个读书人名叫何汤有幸担当此任,刘秀对他很满意,任命他为虎贲中郎将,专职给刘庄讲授《尚书》。

  有一次,刘秀假装随意跟何老师聊起家常,问何老师的老师是谁。

  何老师如实回答,说是桓荣。

  这时桓荣年已六十多岁,正在大司徒手下担任一般文职干部。

  刘秀求贤若渴,立即下令召见老桓。

  桓荣很快赶来,刘秀请他马上就给自己讲授《尚书》。

  这当然是桓老师的长项!他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讲起来滔滔不绝,十分生动流畅。

  刘秀听着非常解渴,非常过瘾,非常佩服,当即下令任命桓老师为议郎,赏钱十万,让他进宫专门教育太子刘庄。

  对于桓老师这样的饱学之士,刘秀从内心里是极为敬重的。在给刘庄讲课的同时,刘秀还专门安排桓老师给朝廷高级干部讲授经学,每次朝廷开大会时都讲。而每次桓老师讲完,刘秀都觉得颇有新意,赞不绝口,感慨跟桓老师相见恨晚。

  不久,恰逢太学里《尚书》博士出缺,刘秀打算让桓老师担任。

  桓老师一听说刘秀有这个意思,立即对刘秀叩头谢恩,诚心诚意地说:“臣学识浅薄,各方面都不如臣的同学郎中彭闳和扬州从事皋弘。”

  出于对知识型干部的重视,也出于对桓老师学识和人品的赏识,刘秀当场表态,立即任命桓老师为太学博士,同时重用他推荐的这两位干部,任命为议郎。

  有一次,刘秀轻车简从到太学私访,正赶上博士们在开教研讨论会。

  刘秀悄悄地躲在一旁观察。

  会上,博士们就教学研究中的问题展开激烈的辩论,大家都放开了说,必要时还喊一喊,唇枪舌剑,脖粗脸红,很是热闹。

  唯有桓老师衣冠整洁,端庄大度,不卑不亢,态度谦恭有礼,语言清晰流畅,阐发观点有理有据,说明主张以理服人。

  在座的十几位帝国顶尖学术泰斗之中,桓老师表现出的水平、风度好极了!刘秀对桓老师的表现极为满意,当即出来参与大家的活动。

  有帝国一哥参加,博士们非常兴奋,这个教研讨论会立即演变成一个联欢会。

  刘秀吩咐奏乐,击磬,话话家常,谈谈学术,火药味儿十足的学术辩难成为人情味十足的茶话联欢。

  不久,又有一次,刘秀举行朝会,桓老师也参加了。

  安排完工作以后,刘秀正在兴头上,下令赐给大家一些很好的水果,无论是高级干部还是专家学者,见者有份。

  不过,大家都是生怕别人要吃自己的这份儿似的,接过来就立即揣进怀里,唯有桓老师不慌不忙,双手接过来捧着,从容不迫地拜谢皇上。

  刘秀很高兴,指着桓老师称赞不已,说:“这才是真正的学问家啊!”

  从此,刘秀对桓老师更加敬重了,跟刘庄爷俩儿虚心地向桓老师请教学问,经常留他住在刘庄的太子宫里。

  后来,桓老师先后担任太子少傅、太常,位列九卿。

  刘秀把培养太子的重任交给桓老师,桓老师殚智竭力,全心全意地教育和匡正太子刘庄。

  刘庄跟随桓老师研习经学九年,无论是学识才智,还是为人处世,都深得桓老师真传。桓荣成为继刘秀、阴丽华夫妇之后,对刘庄影响最大的人。

  刘庄后来继承刘秀之位成为汉明帝,史载他内外兼修,勤奋敬业,贤明干练,是公认的一代明君,这显然也是与刘秀的苦心择师和桓老师的悉心教导密不可分的。

  驭人番外篇之一:“解经不穷戴侍中”

  在选贤用人上,刘秀时期可谓逸闻轶事不断,挑几个重点人物给大家介绍一下。

  戴凭,汝南郡平舆(今河南平舆北)人,自幼喜欢学习,苦读经学,16岁时即作为饱学之士,被郡里推荐参加太学博士的竞争,被刘秀任命为《京氏易》博士,任职郎中。

  他是一位典型的学者型干部,也非常有性格。

  有一次,刘秀主持朝会,与会的高级干部、学者们都就坐了,唯独老戴还站着。

  刘秀有点不明白,就问道:“老戴,你怎么不就坐,什么意思?”

  老戴不慌不忙地说:“到会的博士们讲经都不如臣,却坐在臣的上席,所以臣不想坐。”

  他的意思很清楚,朝会安排自己的坐席跟自己的实际学术水平不相符,或言之,朝会安排的各位博士的坐席跟相应的学术水平不相符,自己宁愿站着也不想坐。

  刘秀听了,觉得这哥们儿实在太有意思了!

  这时候的刘秀已经坐稳了天下,声望和权威如日中天,他在督促大臣们干活儿时也非常严肃、严格和严厉,顷刻间就可以对大臣们生杀予夺。

  在刘秀面前发飙,无论是多么高级的干部,还是多么显赫的戚贵,都是不敢的。

  不少高干因为工作不力,他说一句话,有关部门立即就给免了,侍卫们拉过来就给扁了;不少勋贵,昨天还在作威作福,招摇过市,他稍作安排,今天,大不了迟一点在明天,有关方面就给他革职削爵降薪了。

  总之,刘秀身处九五之尊,看人识人的功夫极为精深,往那儿一坐,不怒而威。他的最高权力加上最高水平,足以把所有人镇住。在刘秀的朝廷发飙犯戗,他不是脑子进了水,就肯定是性格上很另类。

  老戴属于后者。

  听了老戴的回答,刘秀立即把他和各位博士、专家学者召集到自己的面前,说,趁此机会,朕提出几个经学上的重点问题,大家解析一下,当着各位负责同志的面,看看到底谁解析得更好,谁的水平更高。

  在召开重要会议前先学习理论,不知道这是不是刘秀先启其端,但肯定是刘秀做得最认真。

  史家并没有详细记录这次朝会辩经的场面,完全可以肯定的是,刘秀提出的问题水平不低,各位学者也都各展其才,但老戴发挥极佳,解答得体,抢尽风头。

  刘秀对老戴极为赏识,随后就任命他为朝廷办公室主任(侍中),多次跟老戴讨论自己为政的成败得失。

  老戴虽获一哥特别的欣赏和重用,但从不趾高气扬,沾沾自喜,未见他在这方面任何不良的记录。他忠于自己的职守,尽心尽力地把朝廷交给的每一项工作做好。

  不过,他刚直爽快的个性也丝毫未改,向刘秀汇报工作也是锋芒不减,刘秀不时地被他惹毛了,大为光火,但最终也没把他怎么样,还是采纳了他的不少建议,不久还把他提拔了,任命他兼任虎贲中郎将。

  在刘秀眼里,老戴等人学识渊博,人格纯粹,他们完全依靠自己的艰苦努力,拥有了任何人、任何事也剥夺不了的卓越才华。他们本来就对做官不感兴趣,更不会为此蝇营狗苟,有机会出仕,他们就会为朝廷尽忠,为老百姓办事;不让他们干了,他们也会独善其身。

  总之,这是一群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是一群怀瑾握瑜、无欲则刚的人,是一群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一根筋走到底,为了坚守自己的人格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人。

  这样的人是最可怕的,也是最让人尊敬的!

  帝国兴盛,既需要君子,也需要小人,但绝不能没有这样的人!

  很明显,一个高级知识分子、高级文官做到这样的武职,既是政治上的巨大成功,也充分体现了当事人在帝国当家人眼里的分量。

  有一年大年初一,百官朝贺皇帝,举办春节团拜会。

  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帝国一哥在团拜会上说什么做什么,对于帝国当年乃至于更长时期的发展具有风向标的意义。

  出于在全国进一步倡导经学治国、尊文重教的战略考虑,刘秀在贺礼完毕、部署过工作之后,特别安排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活动项目:提出若干经学上的重要问题,请大家自由解释,相互之间也可以辩论,谁要是解释不好,或者辩论不过别人,就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优胜者。

  大家都凭水平说话,谁说不过别人,不好意思,请让贤!

  这是一个构思巧妙的非常深刻的游戏,又是一场妙趣横生的欢乐聚会!

  老戴也不谦让,凭着自己深厚的经学修养和娴熟的表达技巧,舌挫群儒。数以十计的高干和学者们不得不对他甘拜下风,把自己的席位让出来。

  老戴并不客气,谁让给位子他都坐,先后夺取了五十多席。

  在这样的场合成为大赢家,是非常具有戏剧性和传播性的。很快,老戴解经在京城传为美谈,广大干部群众口口相传一句俚语——“解经不穷戴侍中”。

  驭人番外篇之二:“瘦羊博士”

  “瘦羊博士”的典故也是同样的有趣。

  瘦羊博士真名甄宇,北海安丘(今山东安丘东北)人,是一位典型的读书人,自幼酷爱读书学习,专攻并且擅长《颜氏春秋》。

  他清心寡欲,喜欢安静,学成之后靠教授学生为业。由于他学识过人,治学认真,常常有数百名弟子追随他求学。

  刘秀安定天下之后,政治逐渐清明,大批文化人走上仕途,老甄也被推荐到郡机关上班。

  不久,朝廷公开选拔博士,老甄凭着自己的实力当选。

  为了在全社会倡导尊重知识、尊重文化的风尚,刘秀亲自颁发诏书,立下规矩,每年到腊日祭拜祖先、百神的时候,赐给太学每位博士一头羊。

  腊日也称腊,是我国古时候岁末祭祀祖先、神灵的日子,但具体时间不同朝代各不相同,汉时以每年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为腊日。

  过节了发一头羊,虽然不是太大的好事儿,但由于是皇帝发的,而且皇帝还每每为此专门制发诏书,对博士们来说也是莫大的荣誉。

  大家都觉得是好事儿,都觉得是莫大的光荣,所以都想要一头大一点的肥壮一点的。

  但是,羊不是工业品,每一只的规格尺寸、大小肥瘦都不可能完全一样,每年这个时候,怎样把皇帝赐给的羊分配好,是个很伤脑筋很麻烦的问题。

  每当这个时候,博士们都要开会,研究和争论羊的分配方法。

  这一年,又到了这个让人头疼的时候。

  博士们又为了把羊分均匀,搞起了争论和扯皮。

  有人主张把羊杀了分肉,有人说还是抓阄儿好,没有谁能够提出平均分配的更好的办法。

  老甄也曾经为了这事儿伤过脑筋!

  确实,大家都想多沾点皇恩雨露,无可厚非,而谁要是在这方面表现得欲望强烈,表现得很想多吃多占,反而更加显得跟朝廷贴心。

  那就吵一吵吧!

  这一次,老甄觉得有些不耐烦了:

  大家都是斯文人,为了分羊这样的事儿绞尽脑汁地斤斤计较,处心积虑地争来争去,实在是读书人的羞耻,即使是作秀,也不能这么低俗。

  好了好了,大家别争了!老甄率先挑选了最瘦小的这只羊,拉着走了。

  众人一见老甄这样高姿态,都觉得很不好意思:是啊,这么争个不休,有意思吗?

  大家毕竟都是饱读诗书深受文化浸淫的,谁也不想在这事上跌份儿,于是纷纷学习老甄,都拣瘦小的羊来要。

  于是,太学里特有的博士吵吵嚷嚷分羊的景象不再。

  由于老甄的带头,很好地解决了这个困扰太学的问题,博士祭酒很高兴,就报告了刘秀,刘秀听了不由得会心一笑。

  此后有好几次,刘秀在主持朝会时,就会大声问起:“瘦羊博士何在?”

  很快,整个洛阳城都传开了瘦羊博士的故事。

  在这儿,我们欣喜地看到,刘秀在建国之初公务、家事缠身的极端繁忙中,高度重视并竭力推进学习型朝廷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这是具有深远的战略眼光的。

  我们还温馨地感到,一大批知识分子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实力,有了自己报效社会的平台,比起在更多的靠拳头说话、黑白贤愚不分的混浊岁月,这是非常难得的。

  像桓荣老师、戴凭老师、甄宇老师这样的文化人,凭着艰苦的努力积累了实力,刘秀的清明政治给他们提供了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舞台,而他们的要求也不高,未必荣华富贵,但求无愧此生。

  这样的文人,是我们民族真正的脊梁。

  驭人番外篇之三:羊裘一袭严子陵

  还有一个就是传说中的著名的严光。

  严光其实不姓严,姓庄,又名遵,字子陵,是会稽郡余姚(今浙江余姚)人。

  由于他在历史上太有名,汉史避刘秀的儿子汉明帝刘庄(阳)的讳,称他严光、严子陵,后来人们就这样习惯地叫下来了。

  严光喜欢学习,很有个性,小时候就很有名气。年轻时,他跟刘秀一起在长安太学上大学,哥俩儿虽然性格不同,但很谈得来,私交极深。

  后来,哥俩儿看看朝政和世道都被王莽毁坏得不像样子,觉得再待在太学里没有什么意思,就肄业了:刘秀做了回乡知识青年,种庄稼,贩粮食,而严光则离开长安,不知到哪儿隐居去了。

  刘秀上太学时是报国无门,严光则是王莽当局数次请他出来做官他都没有答应。

  哥俩儿的共同点是:都非常讨厌王莽政权,都很有才。

  刘秀刚一称帝,严光料定老同学不会让自己安生,就改名换姓,离家游走,隐迹四方。

  果然,刘秀很快下令会稽太守寻访严光踪迹,没有结果;他安排各地注意查找,也没有下落。

  刘秀念念不忘老同学的才华和品格,命令专业技术人员按照自己的口述画出严光的相貌,派出许多工作人员按图寻找,要求务必找到。

  一天,刘秀接到报告,说是在青州齐国(郡)某处沼泽边上,有个男子身披羊裘,经常在那儿钓鱼,身材相貌跟朝廷派发的画像很相似。

  刘秀大喜,说道:“这肯定是子陵了!”连忙安排有关同志准备专车,携带厚礼,前往聘请。

  沼泽边,严光见到刘秀的使者,很为自己隐藏得不好而懊悔,坚决推辞,淡淡地说:“朝廷搞错了。”

  工作人员半信半疑地回去了。

  可是除了这儿,其他地方再也没有严光的消息。

  再去!你们搞错了!

  第三次,朝廷工作人员找到严光,不由分说,前面架后面推,把他请上了车,飞一般回去复命。

  到了京城洛阳,刘秀正忙得不可开交,又怕老严跑了,就把他安排在北军的高档驿馆,同时安排皇宫后勤官员前去专门伺候。

  大家都知道老严是刘秀的同学,谁也不敢怠慢,把他奉若神明。

  这个时候,关内侯、司徒侯霸听说老严来了,就派下属侯子道带着自己的亲笔信前去看望。

  侯霸跟老严是旧相识了,对老严也是仰慕已久。

  侯子道进门的时候,老严正抱膝坐在床上看书。

  直到把一卷书看完,老严才慢条斯理地说:“君房(侯霸字君房)一直有点痴傻,我跟他相别好久了,他现在做了那么大的官儿,痴傻的毛病改了一点没有?”

  侯子道很难堪,但又不敢跟老严顶嘴,只好小心地回答:“司徒位居鼎足,不再痴傻了。”

  老严又问:“君房派你来干什么?”

  侯子道连忙回答:“司徒听说先生光临,本来打算立即前来问候,只是正赶上公务繁忙,不能脱身,非常抱歉。等到天色晚些,公务稍闲腾出身来,司徒立即赶来接受指教。”

  老严听了,大笑着说:“你说君房不傻,他说的难道不是傻话吗?天子派人请我,三请之后我才来到这儿。现在人主我还没有见到,难道要先见他这个人臣吗?”

  侯子道很尴尬,无言以对,觉得严光确实不是等闲之辈,只好一边寒暄着,一边央求老严给侯霸写个回信,说这样自己好回去交差。

  老严说:“我的手不能写。”

  老严也觉得这样为难侯子道没有什么意思,就递给侯子道毛笔和简牍,自己口述,侯子道笔录。

  老严说:“君房先生:位至鼎足,很好。做人要怀仁辅义,方能赢得天下人称颂,一味阿谀奉承、顺旨逢迎是要不得的。”

  其实,侯霸并不是老严要批评的那种人。他笃志好学,爱民如子,不畏权贵,执法如山,理政严谨,深受老百姓欢迎,也是刘秀所倚重的。

  侯子道见字,觉得老严写得太简单了,就央求他再写一点。

  老严说:“先生是来买菜的吗,还讨价还价,要求多给点?”

  侯子道不敢再磨蹭,连忙回去向侯霸复命。

  侯霸见到老严的回信,立即封好,上奏刘秀。

  刘秀看了,笑着对侯霸说:“这个狂妄的家伙,还是原来那个样子!”说着,刘秀安排移驾北军驿馆,要去亲自看看这个老同学。

  刘秀来看望时,老严正在驿馆高枕而卧。

  刘秀进门了,老严仍然躺在床上,闭上眼睛,假装睡着。

  刘秀也不客气,直接走进了卧室。

  刘秀也知道老严是假睡,就轻轻地抚摸着他的肚皮说:“子陵能耐,怎么就不肯帮助我治理天下呢?”

  老严不答腔,一动不动地继续装睡。

  过了好长时间老严才睁开眼,不紧不慢地说:“当年唐尧那么有德行,巢父、许由尚且洗耳不仕;现在人各有志,为什么非要强人所难呢?”

  看看老严讲话这么决绝,刘秀无奈,只好惋惜地告别说:“子陵啊子陵,我难道真的请不到你吗?”

  但是,刘秀并没有真正死心。隔了一天,刘秀安排侯霸亲自去请老严进宫,说是要叙叙旧情。

  老严欣然应邀。

  到了宫里,老严跟刘秀共话同学岁月,不再倨傲,从容自然。

  哥俩儿回忆起当年“峥嵘岁月”,不禁感慨万端,争言抢语,抚膝击掌,开怀大笑,夜以继日仍嫌不够。

  一天,趁着谈性未尽,刘秀问老严:“跟当年读书的时候比起来,我现在怎么样?”

  老严目空一切地说:“陛下比过去略有长进。”

  刘秀听了大笑,当晚留下老严食宿。

  晚上,刘秀跟老严同睡在龙床上。

  龙床是皇帝夜晚睡觉的地方,也被当做一哥权位的象征,向来只能有一个男人来睡。

  就像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谁当皇帝都不会允许除了自己和老婆孩子之外的其他人,特别是男人来睡。

  这儿,刘秀对老严例外。

  刘秀自扯旗造反以来,放下身段延揽人才,诚心诚意接纳贤士无数,开放龙床这是唯一的一次。

  当晚夜深,老严又是假装熟睡,一边打着鼾,一边故意把一只脚压在刘秀的肚子上,好大一会儿才移开。

  不少史籍记载刘秀这次同学相会,还记载了这么一个有趣的细节:

  次日一大早,太史官急忙忙地来求见刘秀,说是占卜发现有客星侵犯御座,情况十分紧急。

  刘秀笑着说:“朕与老朋友共眠,难道就上感天象了吗?”

  随即,刘秀当面委任老严为朝廷高级参议(谏议大夫)。

  但是,老严坚决不接受,既不道谢,也不告辞,拂袖而去。

  文叔,我们相交至深,难道你真的不知我心?

  假如想做官,我在上太学时就是了。

  世道变迁,官场污浊,置身其中,确实非我所望。

  我本闲人,追求的就是遁迹江湖,心游万仞!

  无论是王莽、更始,还是你文叔秉政,你可以改变的是现象,难道你能够改变现象背后的官场文化?

  对不起,你给我的这条道上人多,太挤!

  老严来到富春江边,继续过起了田园耕种、滩水垂钓的悠闲生活。

  后来,在公元41年,刘秀再次特别征召老严,老严还是不答应出仕。

  再后来,老严寿终正寝,享年八十岁。

  刘秀闻听老严仙逝,伤心至极,万端惋惜,下诏有关郡县赐给“钱百万,谷万斛”。

  老严以极为平常的心态对待位极人臣的老同学,对待唾手可得的荣华富贵,表现出超凡脱俗的修养和坚如磐石的淡定。

  他选择这种人生态度,是他自己的权利,固然不能要求大家都来学习,但比之于那些是非莫辨、黑白不分的世风,比之于那些手握国家公器为私人玩物、中饱私囊而为害百姓的官场油子和蛀虫,比之于那些为谋取官位和利益不择手段、追腥逐臭、蝇营狗苟的势利之徒,品位和人格简直有天壤之别,不可同日论之。

  至今,在浙江富春江一带,还有严山、子陵滩、子陵钓台等名胜,穿越千年时光,仍然隐约记载着老严归隐自娱的身影,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村夫莽汉笑谈老严往事,心生无限感慨。

  羊裘一袭,遗范千秋!

  史载严光年长刘秀二十来岁,哥俩儿是忘年交,哥俩儿虽然有不少共同点,但不同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哥俩儿上大学时能够相处到情同手足,可见相知相敬之深。

  刘秀入世,从一个农村知青艰苦打拼,一直做到皇帝的位置;而老严出世,由品学兼优而浪迹江湖,甘做隐士逸民。

  刘秀以极大的诚意邀请老严出仕做官,哥们儿共享荣华富贵;而老严选择终身与世无争,布衣粗食生活,是他的权利,也得到刘秀的充分尊重。

  刘秀位及至尊不忘同窗情谊,表现出君王的恢弘大度和人文风范;而老严不事权贵,不贪利禄,笑看云卷云舒,也是十分的惬意!

  刘秀会老严已经成为同窗情谊的千古传说和君民佳话,相信在今天,在世事浮躁、风起云涌的社会生活中,也会烛照不同人士尘封的心灵!

· 推荐:中国名人传记 红色经典 世界名人传记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