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治世读刘秀 最有本事的皇帝:大结局 内圣外王 > 第三十二章 战西州

第三十二章 战西州

  刘秀认为,随着帝国的建立,国家的战略重心必将从以打仗为主逐步转向以和平发展为主,这样,精神文明建设在引领社会思想、创造舆论条件和教化人民群众中的巨大作用,将会越发重要。

  其中,文明礼仪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必须认真建设好,培育好。

  窦融见皇帝先问礼,让人耳目一新,很好!

  于是,刘秀想抓住这次机会,对随行的高级干部们进行一次文明礼仪教育和演习。

  不流血的政变——窦融秘密档案

  窦融,扶风平陵人,出身外戚官僚家庭,比刘秀大九岁。

  他七世祖先窦广国曾经被西汉王朝封为章武侯。更为人瞩目的是,广国同志是汉文帝的内弟,也就是皇后窦氏的亲弟弟。

  这个窦皇后不仅是文帝刘恒的夫人,还是景帝刘启的老妈、武帝刘彻的祖母。她本人就很有政治头脑和手腕儿,性格强硬果断,长期左右朝政。

  关于她在那刘家爷们儿、一群皇帝王侯面前指手画脚的故事,地球人都知道。

  窦融的高祖父在西汉宣帝时官至两千石,把家从常山(今属河北)迁徙到了平陵。

  窦融很小的时候老爸就去世了,老妈带着他们兄弟姊妹几个生活。但由于家底太厚,裙带太多,人脉太广,并没有影响他们兄妹几个的成长和发展。

  由于家世的原因,青春年代的窦融跟西汉王朝以及王莽政治势力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他二十来岁就做了强弩将军王俊的司马,他的妹妹做了王莽的堂弟大司空王邑的小妾。

  公元7年,东郡太守翟义拥兵反抗王莽,王莽派王邑带兵镇压,窦融就是王邑手下随行的将领。

  在这场镇压翟义及其响应者、支持者的战争中,窦融表现突出,立下了军功,被王莽势力封为建武男。

  这个时候的窦融,在京城长安安了家,出入朝廷和官衙,往来于贵戚和高干之家,还广泛结交街闾豪杰,喜欢行侠仗义。

  同时,在那个薄情寡义的年代,窦融极为讲究孝义,侍奉老妈哥哥至忠至诚,抚养弱弟精心呵护,无微不至。

  这就是青年窦融的一个特写:一个新莽时期的政治才俊,一个黑白两道都吃得开的豪杰之士,一个孝子。

  但是,公元23年6月的昆阳血战,给了窦融极为沉重的打击。

  当时,青州、徐州一带起兵反莽势力闹得很欢,他被王莽的太师王匡亲自点名,作为王匡的助手东去讨伐。

  没多久,莽军跟更始部队在昆阳对决。窦融担任大司空王异的随护,经历了莽军惨败的全部过程。跟随王邑死里逃生、跑回长安的少数将士中,就有窦融。

  但是,这丝毫也没有影响窦融的仕途。

  当时王莽势力的用人导向已经跟干部的个人德才和工作实绩无关,主要看这个干部是不是在裙带上、血缘上跟自己更近,在做人做事上是不是更加无耻无能,在具体工作中是不是更善于把事情搞砸,把干群关系搞僵。

  由于窦融的妹妹是自己的小妾,所以,王邑大力推荐窦融担任更重要的职务。

  由于王邑是自己的堂弟,所以,王莽对王邑的建议基本上都采纳。

  就在昆阳惨败不久,窦融被王莽势力任命为波水将军,率军进驻新丰(今陕西临潼东北),成为独当一面的军政大员。同时,窦融还获赐黄金千斤。

  这一段时期,社会剧烈变革,政权正在更迭,起义军长驱直入,窦融连遭败绩,而职务不断上升。

  在乱世求存,考验的不仅是实力,还有眼光。

  王莽失败时,窦融立即率部投降。他选择的投降对象是更始王朝的军事最高长官、刘玄的岳父之一、大司马赵萌。

  赵萌无能,但很得势,对窦融很器重,先是让他担任自己手下的校尉,后来又让他担任巨鹿郡太守。

  虽然王朝更新了,窦融不过是摇身变了一下,还是一方大员,但他并不满足。

  窦融很快发现,更始王朝的高干不过是乌合之众,这个王朝开张不久就病入膏肓了,它名义上是一个王朝,其实能控制的地盘不过几个郡县大小,各地特别是东方还在无休止的战乱之中,他心里感到很不踏实。

  也就是说,这天下乱到什么程度、乱到什么时候还很难说;更始王朝散伙是必然的,只是日期难以确定。

  聪明的猢狲绝不能等到大树倒了才跑!

  还是回河西吧!

  经历了这么多,窦融终于认定:河西,将会是自己退可以安身立命,割地自保,进可以与人争锋、讨价还价的可靠根据地。

  他这么考虑,主要原因是:

  其一,河西土地肥沃,粮草充裕,百姓殷实。

  其二,这儿人口众多,民风淳朴,是很好的兵源地。

  其三,黄河在这儿有天然屏障,一旦有突发紧急的情况,切断渡口、控制要津即可固守。

  其四,在凉州十二个郡国中,河西诸郡国的部队兵强马壮,而且较少参与中原和东方的兵事,编制完整,供给充足,实力很强。比如,仅张掖属国就有精骑兵上万,好斗,也善打。

  其五,也是最重要的是,他老窦家世代在河西做官,经营很久,人脉深厚,根基极深。

  窦融的高祖父做过张掖太守,曾祖父做过护羌校尉,堂弟做过武威太守,使老窦家成为河西数一数二的大家族。

  对,就回河西!

  窦融走了赵萌的门路,向更始辞去巨鹿郡太守,获任张掖属国都尉。

  窦融非常高兴,立即带着全家西去上任。

  张掖属国在凉州虽然不是很大,人口也不是很多,但他很满意。

  世道太乱,一切都没头绪,说不准,所谓官位,对不少人不过是个名号,许多太守、县长实际也只能控制一个城池;但对于有些人,比如我窦融,官位也只是一个平台,一个可进可退的平台。

  平台而已,当然不是目的地,而是跳板和机会。

  瞧,放眼望去,社会人生大戏的舞台上,故事情节曲折,演员表演精彩,实在让人技痒啊!

  窦融一到河西上任,立即大展拳脚。

  他一上来就结交地方豪强,安抚百姓,对羌族等少数民族也采取友好政策,很快赢得了河西地区干部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这个时候,包括酒泉郡(治今甘肃酒泉)太守梁统在内的好几个郡的负责人,以及郡中的豪杰、才俊,都跟窦融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不久,更始王朝破产了。

  一天,窦融和梁统召集其他几个郡的负责人开会,商量对策。

  到会的除窦融外,有两个郡的主要负责人,即酒泉太守梁统、金城太守库钧,三个郡的军警首脑,即酒泉郡都尉竺曾、张掖郡都尉史苞、敦煌郡都尉辛彤。

  在会上,大家谈得非常投机,反正都是哥们儿,什么话都可以说,什么事儿都可以商量。

  窦融说,现在天下动荡,我们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办,转眼之间,河西这五个郡就会跟中原隔绝,孤立于羌胡等少数民族之中。我们如果不同心协力,就无法自保,如果大家权力平等,就会群龙无首。我们应该共同推举一个人出来,担任大将军,主持五郡大局,根据形势变化及时决定我们的行动。

  大家一致赞同。

  但是,大家都是哥们儿,对于谁来当这个大将军,都不好意思,就互相推让。

  客气了一番,大家一致推举窦融。

  窦融兄弟,你老窦家世代在河西为官,人脉丰厚,威信很高,广大干部群众都信任你,敬仰你,就是你吧!

  窦融也没做太多的客气,接受了。

  对于这次极为特殊的政治会议,《后汉书》是这样记载的:“议既定,而各谦让,咸以融世任河西为吏,人所敬向,乃推融行河西五郡大将军事。”

  由于武威太守马期和张掖太守任仲没有参加会议,平时这俩人也不太合群,会后,窦融哥几个就共同写了封信,书面告诉俩人会议的决定。

  马期、任仲知道自己玩不过窦融哥几个,立即交出太守的印绶跑了:好的好的,我们走了,不耽误大家工作了!

  窦融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迅速建立起自己主导的政治体系,任命这五位哥们儿分别为五个郡的太守。

  其中,改任一位,梁统改任武威太守,武威的同志没来开会,我们这是收复这个郡,老梁你去吧;留任一位,即金城太守库钧;另外三位哥们儿在本郡就地提拔,即竺曾为酒泉太守,史苞为张掖太守,辛彤为敦煌太守。

  至于窦融本人,仍然担任张掖属国都尉,直接掌管上万特种兵,新建立一套工作班子,在自己的领导下,负责对五郡工作的日常管理和监督。

  这样,窦融没有动武,没有让人流血,就控制了张掖属国和上述五个郡。

  窦融是玩政治的高手

  必须说明的是,窦融实在是玩政治的高手!

  他过去是怎么样攀龙附凤、步步高升的暂且不说,单说这次从思想上、组织上建立起控制河西诸郡国的政治框架,就足见他的政治抱负、政治魄力和政治手腕。

  本来,窦融任职的张掖属国跟张掖郡、酒泉郡一样,是凉州十二个郡国之一,他所担任的属国都尉,负责辖区内军警事务和招降蛮夷,相当于地厅级副职。但是,他召集另外五个郡的负责人开会,已经是在行使正省级干部凉州牧的职权。

  他主持任免的上述几个郡的太守、都尉职务,都是朝廷命官,他提拔自己的几个哥们儿,书面气走吓走马期、任仲,又是在干皇帝的活儿。

  不过,反正更始完了,竞争一哥的各位候选人刚刚进入决赛,新的王朝还没有正式开张,中央权力处于真空,谁想干啥就干啥。

  况且,这是一个拳头说了算,脸皮薄吃不着的年代。

  别人玩军事,窦融玩政治;别人动刀动枪,窦融动脑子动嘴皮。

  一样的达到目的,他老窦要比别人来得更节能、更环保。

  在各地豪强互相用兵,打得鼻青脸肿,争着抢着要登上社会人生大舞台中央的时候,他充分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哥们儿情谊和个人威信,在日常工作的基础上,通过一个会议,不仅把自己提拔为正省级干部,而且迅速建立了自己的工作班子和工作机制。

  窦融工作勤奋,为政谦和,既发展生产,改善民生,又练兵习射,加强烽燧,老百姓满意,周边的羌胡服气,外地流民纷纷前来归附。

  河西,俨然成为荒漠乱世中的一片绿洲。

  他在河西的工作都是围绕着促进地方改革发展稳定展开的。你说他毛遂自荐也好,自我提拔也罢,在政权更迭的政治真空时期,他面对乱局,打破桎梏,建立起一套高效率的工作体制机制,并没有什么不好的。

  后来,刘秀登基称帝,窦融立即响应,打算归附,但河西山高道远,确实不太方便。他接着又听说西州的隗嚣归顺了刘秀,就先派人表示归附隗嚣,接受刘秀汉朝的领导。

  隗嚣心里另有打算,一边任命窦融为将军,一边派出舌辩之士张玄到河西游说。

  老隗知道窦融是为了归顺刘秀才接受自己的,就想打消窦融对刘秀的希望,把他拉到自己这边来。

  所以,根据隗嚣的授意,张玄到河西所做的宣传思想工作也很啰唆、很枯燥,要点有两个:一是皇帝不能老是由一个姓的人来当,应该是江山轮流坐;二是要分裂不要统一,大家割地自立,实在不能做天下共主,就各干各的。

  张玄的这番话虽然在河西干部中也产生了一点反响,但不大,特别是对窦融,根本没用。窦融坚决地认为,老窦家世代跟刘汉王朝有很深的渊源,自己跟着王莽兄弟玩了几年不过是个小插曲,跟你老隗玩的目的也还是想归附刘汉王朝,现在,刘秀中兴大汉,我必须在大汉的旗帜下建功立业!

  于是,在班彪的参谋和策划下,窦融对隗嚣的统战工作置之不理,专心致志地做归顺刘秀的各项准备工作。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窦融经过慎重考虑,决定绕开隗嚣,直接跟刘秀联系,表达归附的诚意。

  公元29年4月,他派出自己的高级幕僚(长史)刘钧去洛阳,带着请求归附的书面申请和献给刘秀的一批良马。

  恰好,刘秀从拿下巴蜀和西州的战略布局出发,也正想联络窦融,就派人给他送信,商谈合作事宜。

  太巧,刘秀的使者跟刘钧在半道上又碰在一起了。这哥俩儿一商量,干脆先去洛阳,向皇帝报告一下再说吧。

  于是,二人一起到了洛阳。

  对于刘钧的到来,刘秀非常高兴,盛情接待了他。

  之后,刘秀安排刘钧带着自己给窦融的亲笔信回河西复命。

  在这封加盖了玉玺的信中,刘秀对窦融治理河西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他向自己来信、献马表示心领。

  接着,刘秀认真分析了巴蜀、西州一带的形势和河西的战略意义。

  在信里,刘秀分析了自己正在对公孙述、隗嚣用兵的军事态势,很有意思地说,老窦你实力雄厚,兵强马壮,无论你帮助朕与敌人任何一方,另一方就必败无疑。你既可以帮助朕成就霸业,也可以乘势而起,割地自立,形成跟朕鼎足而立的局面。何去何从,请你从长计议。

  刘钧回到河西,给窦融带来的不仅是这封信,还有刘秀对窦融的赏赐和任命文件:任命窦融同志为凉州牧,赏黄金两百斤。

  刘秀的亲笔信件和任命文件一到,河西的干部群众都非常震惊,觉得刘秀果然英明,远在洛阳,能够洞悉千里之外的形势变化,体察干部群众的思想动态。

  刘秀跟窦融联系如此顺利,与跟隗嚣联系的艰难曲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为了进一步表达归顺刘秀的诚意,窦融再次派刘钧出差洛阳,给刘秀上书。

  在上书中,窦融言辞恳切、信誓旦旦地表达了坚决归顺洛阳、一切听从调遣的忠心、诚心和决心,表示随信让自己的同胞弟弟到洛阳侍奉皇上。

  同时,老窦果然还派自己的弟弟窦友随刘钧同行。

  不过,这一次,正赶上隗嚣用兵,刘钧、窦友走到高平(今宁夏固原)的时候,交通断绝,哥俩儿只好返回。

  窦融不死心,怕刘秀生疑,又派出自己的军事参谋(司马)席封,另辟小道,辗转把信送到洛阳。

  刘秀对窦融的心意已经非常了解,立即写信让席封带回,对窦家兄弟表示真诚的、亲切的慰问。

  这样,河西跟洛阳建立了紧密的沟通和密切的联系。

  窦融对于归顺刘秀之所以这么急切,这么诚恳,这么坚决,固然有着复杂的原因,但主要有两点:

  一是,归顺刘秀王朝是他本人及老窦家族的战略选择。

  老窦家世代在刘汉王朝为官,是这个王朝的既得利益者和坚定支持者。老窦本人也认为,刘秀帝国的建立,真正代表着刘汉王朝的复兴。所以,老窦家必须归顺刘秀才有出路,而且还不能太晚。

  二是,既然归顺是必需的,那自己就要比别人表现得更积极,更主动,更坦诚。

  刘秀帝国的势力和影响正如日中天,刘秀本人身边也是文臣如云,武将如林,而且这些人大多是他的徒弟、粉丝,从刘秀危难时就开始追随他,历尽磨难痴心不改,对刘秀感情真挚,忠心似铁。还有一些人虽然是在刘秀登基后才归附的,但也多是怀瑾握瑜之才,有经天纬地的雄心,对刘秀本人及其事业非常敬仰,甘愿在他麾下任其驱使。

  把话说白了吧,刘秀并不缺他窦融,而他窦融非常需要刘秀。

  同时,窦融认为,自己跟刘秀互相知道得很早,但接触很少,没有多深的个人渊源。仅有的关系,是两人还处于敌对状态,在昆阳血战中还差点对砍!

  刘秀,你到底有多大的胸怀,才能够宽恕我的过去?

  其实,刘秀早就原谅他窦融了。

  无论出于政治考虑,还是出于做人的原则,刘秀都不想主动与人为敌,不想得理不饶人。更何况,刘秀目前认为,窦融和河西都正是自己所需要的。

  好了,现在的情况是窦融铁了心要归附追随刘秀,做好了随时听从刘秀召唤的一切准备。

  同时,窦融还担心,刘秀要打谁了千万千万别忘了叫上自己!

  好了,得到窦融和河西,刘秀拿下隗嚣和公孙述的底气更足了。

  两千特种兵——来歙就是那把搅烂隗嚣腹心的刀

  刘秀决定再次御驾亲征,作为前奏,他派来歙先在前面走一趟。

  公元32年4月,按照刘秀的部署,来歙和祭遵率军向西州进发,目标是略阳(今甘肃庄浪境内)。部队在行军的过程中,祭遵病倒了,只好把自己手中的精锐将士拨出一部分交给来歙指挥,自己返回汧城营地。

  来歙觉得这仗应该速战速决,要讲究个“快”字,必须先用特种兵解决问题。

  于是,他就把祭遵留下的加上自己的精兵整合一下,共计两千人马,亲自带队,率先突击前进。

  略阳是西周的战略腹地,天水北方的门户,距离隗嚣的老巢不过两百里,城虽不大,战略意义极为重要。

  打个比喻吧,小小的略阳城就是放在隗嚣胸口的一件兵器,他要是自己用,就是保护心脏的盾牌;要是对手用,无疑就是给他破腹取物的利刃!

  来歙亲自带领这两千多特种兵快速前进,伐木架桥,开山取道,长驱直入。

  他从渭水北岸的支流汧水溯河而上,经番须口(今甘肃陇县西北)、回中(今甘肃陇县北),翻过汧水与渭水另一个支流的分水岭,直扑略阳。

  这是一条人迹罕至的羊肠小道,沿途不是湍急的河流就是陡峭的山石,基本上不怎么适合人通行。何况老来他们还要随身携带笨重的武器、给养,还要防止敌人的伏击,不能弄出多大的动静。

  来歙带队快速突击,神不知鬼不觉,一举拿下略阳,立即砍了隗嚣的守将金梁,牢牢地控制了这座小城。

  得知略阳失守,隗嚣和部下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可思议,大惊失色,叫道:“这也太神了!”

  老隗痛苦而迷茫地认为,在这样极端恶劣的道路条件下,来歙用这样的速度行军,用这样的速度破城,用这样的速度砍守将的脑袋,已经超出了常人的生理极限,也突破了军事常规!

  捷报也迅速传到洛阳,刘秀非常高兴,说:“略阳是隗嚣依靠的防守屏障、心腹之地,现在他的心腹已坏,我们要控制他的肢体就好办了!”

  再说吴汉等将领,眼看冯异对恂邑攻可以取,驻可以守,来歙千里奔袭、翻山涉水擒拿略阳像儿戏一样,也想建功立业,个个摩拳擦掌。

  大家互相打个招呼,一边向刘秀报告,一边争先恐后向陇西地区隗嚣的战略腹地进攻。

  在洛阳的刘秀见到吴汉的报告很生气,立即下令派使者乘快马把大家追回来。

  他同时给大家解释,隗嚣刚丢了略阳这个心腹重地,必然竭尽全力来争夺,待他精疲力竭时大家再上。

  大家少安勿躁,原地待命,听命令!

  果然,隗嚣如临大敌,绝不甘心丢掉略阳,决心拿出看家的本领也要拼死一搏,把略阳夺回来。

  于是,他迅速部署王元、行巡等将领把守有关要害部位,自己亲自率领其余主力数万人马进攻略阳。

  远在成都的公孙述知道假如老隗完了,肯定是唇亡齿寒,自己将会直接暴露在刘秀的拳脚下面,就派出大将李育率兵支持老隗。

  一时间,小小的略阳城被数万急红了眼的大军紧紧围着,包围圈像铁桶一般。

  说来歙是军事奇才,是有根据的。

  他既可以运筹帷幄,也可以具体操作;既可以在正面直接进攻,也可以从侧面挑拨离间;既可以挥师突击,攻城略地,也可以据守要津,固若金汤。这次,面对复杂的政治军事形势和陌生的地理环境,刘秀在亲征隗嚣之前让他先上,就是看中了他进可以强攻、退可以固守的出色本领。

  现在,在略阳这个刚刚得手的弹丸小城,率领仅仅两千人马长途跋涉的疲惫之师,来歙防守得极为成功。

  城外,恼羞成怒的隗嚣指挥数万大军轮番攻城,用尽了最大的力量和所有的办法。

  城里,意志坚强的来歙面对几十倍于己的敌人毫不畏惧,带领将士拼死固守。

  老隗很纳闷,一个小城,就那几个人守着,怎么就老是拿不下?

  情急之下,他想出了一个主意,这是他绞尽脑汁的最后结果。

  他指挥将士在略阳城外开山筑堤,修渠引水,放水淹城。

  但是,这仍然没用,城里的来歙仍然率众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

  小小的略阳城外,隗嚣穷凶极恶地放水灌城,恨不得立即把这座小城和全城军民彻底消灭!

  而在城里,来歙身先士卒地带领大家拼命堵水导水,抢救老弱病残和重要物资,同时又意志如铁,决不放弃!

  来歙与将士们抱着誓死坚守的决心,既决不退让,又灵活机动,箭射光了,刀砍秃了,就拆房屋,砍树木,迅速补充兵器和工具。

  总之,我们誓死不去!

  这样,老隗指挥自己的几乎全部精锐力量拼命进攻略阳,连日作战,疲惫不堪,但毫无进展,也无计可施。

  很显然,来歙以他过人的智慧、胆略和组织能力,创造了战争防守的奇迹!

  在洛阳,刘秀一看火候已到,立即部署御驾亲征,到前线去指挥对隗嚣的全面进攻。

  御驾西征与文明礼仪课

  刘秀亲率大军西行,心中已经有了必胜的把握。

  有来歙像一块虽然不大但吸附力极强的磁铁一样紧紧把隗嚣的主力吸住,有吴汉、冯异等将军早就在周边地区布防,虎视眈耽,有自己亲自动手,要拿下隗嚣是没有悬念,也并不费劲的。

  他知道来歙在略阳打得很辛苦,自己动作快点,就会早一点给他解围,他就日夜兼程,直抵漆邑。这是耿弇的驻防地。

  这里已经是作战的前沿了。

  刘秀稍作休息,还要往前走的时候,随行以及当地驻防的将军们坚决劝阻他,说皇上亲征事关国家安危,万万不可轻易深入危险之地。

  刘秀有点犹豫了。

  是啊,大家都对风土、地理不熟,甚至隗嚣跟公孙述联手之后,到底面对多少敌人也搞不太清楚。

  在西州、巴蜀用兵,由于山川险要,民族众多,社会复杂,是需要提高技术含量的。隗嚣目前老是拿不下来歙,说明在这儿打架不能光靠人多!

  兵贵神速。

  来歙每一刻都在艰难地抵抗,而隗嚣和公孙述每一天都有可能酝酿和实施新的行动。

  为了做到既能知己又能知彼,既积极又稳妥,刘秀招来马援咨询。

  马援连夜赶到,刘秀立即接见,把自己的打算和将领们的意见告诉了他。

  马援直言不讳,说现在隗嚣的将士正呈现出土崩瓦解的势头,我们如果大举进攻,必定可以摧毁敌人,大获全胜。

  刘秀也是这么认为的,关键是怎么进攻。

  说着,马援让人拿出一些米来,在刘秀面前堆成山谷河流等地形地貌,然后在米堆前指点山川,提出自己的作战建议,设计部队进退往来的路线。这样,他对敌我双方局势的分析非常清楚明白,战场面貌的细节也无微不至地呈现出来。

  这里,马援发明了被后世广泛使用的一种工具:沙盘。

  关于沙盘的来历颇多争议,有的说来自西方军队的军事“棋”兵推演,有的说来自两百多年前瑞士人的发明等等,但这都不对。可以肯定地说,有确凿记载的沙盘的最早出现,就是马援在刘秀面前弄的这一堆米!

  现在,一边看着这堆米,一边听着马援的分析介绍,刘秀非常满意,高兴地说:“这一下,敌人全在我眼底了!”

  第二天一大早,刘秀亲自督军出发,迅速抵达高平城外。

  正在这时,凉州牧窦融率领数万兵马前来会合。

  窦融一直在等待为刘秀建功的机会,这下带来了他的几乎全部家当,阵容相当豪华:河西五郡太守,也是他的五个哥们儿,以及他们的兵马;羌人等少数民族及地方豪强的人马;军需辎重五千多辆。

  窦融出身世家,非常具有政治头脑,率军到达之后,他没有心急火忙地去见刘秀,而是先派身边的工作人员向刘秀请示:下官拜见皇上,应该用什么样的礼节才合适?

  窦融这绝不是多事啰唆。当时战乱频仍,无论官方还是民间,无论上级下级之间,还是长辈晚辈之间,礼仪十分简陋,或者说很不讲究的。即使皇帝举行朝会,文臣武将们也经常是嘻嘻哈哈,衣冠不整。

  更始王朝开会时的乱象,就不用说了,刘秀开会时,大臣们也是乱哄哄的。

  这一来是因为大家多数并没有接受过礼仪方面的培训教育;二来因为战事太紧,开会多是研究破城、砍人的事,没工夫讲究礼节;三是刘秀本人虽然是太学生出身,饱读诗书,精通礼仪,但也因为战争的特殊环境,不好对大家严格要求。

  总之,大家本来多数就不是文静人,在这个靠拳头说话的时代,太讲究了影响效率,而动作慢了说挨打就挨打。

  但是,刘秀认为,随着帝国的建立,国家的战略重心必将从以打仗为主逐步转向以和平发展为主,这样,精神文明建设在引领社会思想、创造舆论条件和教化人民群众中的巨大作用,将会越发重要。

  其中,文明礼仪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必须认真建设好,培育好。

  窦融见皇帝先问礼,让人耳目一新,很好!

  于是,刘秀想抓住这次机会,对随行的高级干部们进行一次文明礼仪教育和演习。

  刘秀举行盛大的酒会,要求随行的高级干部们都参加,用极为隆重的礼节欢迎窦融和他的哥们儿。

  在一些程序性的言来语去之后,刘秀当场任命窦融的弟弟窦友为奉车都尉,堂弟窦士为太中大夫。

  在这里,刘秀一举两得,既真诚地欢迎窦融正式加盟,又现身说法,给部属们上了一堂理论联系实际的文明礼仪课。

  接下来,还得打仗。

  刘秀安排下去,立即接着打隗嚣,对他的组合动作的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弱。

  刘秀亲自部署,兵分几路,基本上就是热汤浇雪了。

  他挥师所到之处,包括高平在内的隗嚣地盘,像推翻的多米诺骨牌一样,立即出现守军或死或降、城池或降或破的景象。

  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同志站出来用手猛地一推,使老隗阵营的多米诺骨牌倒得更快了。

  老隗阵营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这个同志叫王遵,本来也是这串骨牌中的一块,不久前来歙策反了他,他果断地离开众骨牌。

  他现在的角色是以刘秀的太中大夫、向义侯的身份,奉命在长安任吴汉大军的监军。

  王遵同志也很聪明,归降以后总想干点什么报答刘秀,看准了刘秀现在最需要的就是隗嚣部下像自己这样投诚,他想到了自己的铁哥们儿、隗嚣的将军牛邯。

  牛邯同志也是老隗的资深将军,是王遵多年的好朋友,关系铁得要命。不久前看到王遵归附洛阳,他也暗暗动心了。

  王遵早就看准了隗嚣必然灭亡的结局,不忍心看自己的好朋友跟着陪葬,就按照来歙的思路,给牛邯写了一封劝降信。

  牛邯接信,妥善安排了自己的部下、身边的工作人员和有关工作,毅然归顺刘秀。

  刘秀非常高兴,还在军中,就立即封他为太中大夫。

  如果说在原来隗嚣的阵营,马援、郑兴、班彪以及王遵的出走是因为大家看到了刘胜隗败的大趋势,那么,牛邯同志的出走,不仅再次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个大趋势,而且明明白白地告诉大家,刘秀的组合拳已经打了过来,大刀利刃已经举起,再不跑过来就没命了。

  于是,老隗阵营的这串多米诺骨牌迅速仆倒在地。

  在较短时间内,老隗手下有十三位将军、十六个属县以及十多万兵投降了刘秀。

  隗嚣见势不妙,派王元奔成都向公孙述求救,自己则赶紧带着家眷,从略阳战场逃往西城(今甘肃天水西)。

  在刘秀大军摧枯拉朽的攻势面前,老隗的西城守将杨广想坚持一把。前不久,马援写了封长信劝降他,他就不予理睬。

  刘秀当然不会罢休,立即派吴汉、岑彭围剿西城。

  一见隗嚣溜了,公孙述派来帮忙打来歙的将军李育、田弇也泄气了,从略阳城外退居上邽(今甘肃天水)。

  这样,在略阳艰难固守的来歙终于解围。

  紧接着,刘秀再次举行盛大的酒会,既是庆祝略阳之捷,又是公开表彰来歙。

  在酒会上,刘秀专门安排老来独坐一席,位置在各位将军之上,表现出对老来特别的恩宠。

  刘秀高度评价老来多次出使西州、策反隗嚣部将、攻守略阳孤城的巨大功绩,并且诏令他驻守长安,监护各位西征将军。

  同时,刘秀还赏赐老来的夫人丝帛一千匹。

  老来这段时间辛苦了,功劳很大,现在去长安大本营监军吧。

  刘秀试着打了上邽一下,李育拒绝投降。刘秀大概觉得自己身为皇帝,围着一座城打有点太欺负人,就命令耿弇、盖延上来合兵进攻。

  眼看隗嚣已是强弩之末,刘秀向他发去招降的诏书,进行最后喊话:“如果束手就擒,你们父子可以相见,不但不会受到惩罚,还会像高祖皇帝当年对待田横那样,大可以封王,小可以封侯。如果你们打算像黥布那样自取灭亡,也只好悉听尊便了。”

  但是,老隗还是不投降。

  于是,无奈之下,刘秀杀了老隗的儿子隗恂,命令吴汉和岑彭对西城,耿弇和盖延对上邽加紧进攻。

  转眼几个月过去了,已是8月盛夏,隗嚣长期经营的西州已经只剩下西城和上邽两处,而上邽还在公孙述的援军李育、田弇手里。

  刘秀看看这仗已经到了扫尾了,加之京城有紧急公务要处理,就要回洛阳了。

  临走之前,除了要求将军们加紧攻城,刘秀还在两个方面做了安排。

  其一,他对窦融哥几个封侯,同时命令他们回到自己的辖地,努力保境安民。

  窦融为安丰侯,窦友为显亲侯,竺曾为助义侯,梁统为成义侯,史苞为褒义侯,库钧为辅义侯,辛彤为扶义侯。

  其二,刘秀特地赐书给岑彭等将军,叮咛下一步战略部署。

  由于这道赐书非常有名,语气清楚明白,用词简洁流畅,我们不妨照录其中的几句:“两城若下,便可将兵南击蜀虏;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又望蜀;每一发兵,头须为白。”

  在这儿,刘秀明确交待了下一步的行动目标,其余的就是感慨了。

  人心苦于永不知足,已经平定陇地,又窥视着想拿下蜀地。今天广为人知的成语“得陇望蜀”,就来自这道赐书。

  当然,刘秀这儿并不是说要求将军们不要贪心不足,而是讲用兵的千辛万苦。他感叹道:朕每次发兵,都累得须发白了很多!

  刘秀在两军阵前、在军事动员令里大发人生之叹,显然不是玩文学,而是勉励将军们努力做事。

  同时,这也是刘秀的厌战思想首次正式在文献里表露。

· 推荐:中国名人传记 红色经典 世界名人传记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