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记文学 > 刘基评传 > 二、家世:远祖尚武、近世修文
刘基既有襄赞庙谟,运筹惟幄的武功,又摛翰振藻,有美仑美奂的文章,堪称勋华并茂,这得益于他的才秉,得益于他的博览,同时还与其远祖尚武、① [明]祝允明:《猥谈》曰:"南戏出于宣和之后,南渡之际,谓之温州杂剧"。徐渭《南词叙录》曰:"南戏始于宋光宗朝,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二种实首之。??或云宣和间已滥觞,其盛行则自南渡,号曰永嘉杂剧。"① 《文集》卷十六。
① 《明史》卷二百八十五《文苑传序》。
近世修文的特殊家世关系至切。因此,有必要不惮其烦地对其祖考源流进行一些考辨和叙述。
张时彻所撰《明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赠太师谥文成护军诚意伯刘公神道碑铭》(以下简称《神道碑》)及民国年间重修《永嘉郡刘氏族谱》②,都将刘基远祖溯及八世前宋太师刘延庆。近年,浙南数县刘基裔孙参考浙、苏、闽、台等地数十种刘氏及与刘氏有关的谱牒,于1991 年元月编成《刘氏联谱》,时延庆之前世系记载不一,按云:"对于延庆公以前世是凭口传。"可稽者与《神道碑》等相符。但根据宋代张嵲《紫微集》卷十四所载资料,可考知延庆前三世。
《紫微集》载有:《和众辅国功巨太保护国镇安保静军节度使刘光世故曾祖绍能可特追封鲁国公制》、《故曾祖母黄氏可特赠郓国夫人制》、《故曾祖母白氏可特赠吴国夫人制》、《故祖永年可特追封越国公制》、《故祖母马氏可恃赠韩国夫人制》、《故祖母李氏可特赠唐国夫人制》、《故父延庆可特追封楚国公制》、《故嫡母葛氏可特赠镇国夫人制》、《故所生母杨氏可特赠邓国夫人制》。①由此可知,光世的曾祖(即延庆之祖)名绍能。其制文云:"某故曾祖某天资鸷勇,辅之韬略,威名震乎敌邻,功绩藏于盟府。"《宋史·刘延庆传》有"保安军人,世为将家"的记载,《宋史》有《刘绍能传》,云:"刘绍能,字及之,保安军人,世为诸族巡检。"两传相较,正相契合。光世曾祖即为见载于《宋史》列传的刘绍能。绍能本传还对其父刘怀忠略有述及。这样,根据《宋史》及刘氏家乘,其可考的世系略为:十一世祖 刘怀忠 内殿崇班、閤门祗侯、保安军北番官巡检①十世祖 刘绍能 皇城使、简州团练使、鄜延兵马都监②九世祖 刘永年 官阶不详,系一武将③八世祖 刘延庆 相州观察使、龙神卫都指挥使、鄜延路总管、泰宁军节度观察留后、保信军节度使、马军副都指挥使④② 该谱牒为民国戊午年(1918)重修本。据刘基二十世裔孙刘久持先生云,原书为六册,今仅存第一册,藏于浙江文成县南田伯温图书馆。其《序》云:"刘氏谱牒,明以前俱写本,无修辑之年月,清康熙、乾隆、嘉庆、咸丰四朝凡四修。"谱中载:"吾青田刘氏远祖可稽者为宋太师延庆公"。①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六《紫微集》提要载:"《宋史·艺文志》载《紫微集》三十卷,《书录解题》则作《张巨山集》,亦三十卷,自明以来,久无传本。今据《永乐大典》所录,裒辑排比,诸体咸备。当已尠所阙遗,以其篇帙较富,析为三十六卷,仍依《宋史》题作《紫微集》,复其旧目焉。"今存四库本为《永乐大典》中录出,内容当为可信。
① 见《宋史》卷二百五十《刘绍能传》。内殿崇班为武阶官,閤门祗侯于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后才改为职事官,此前的閤门祗侯下领閤门事。怀忠职事官为保安军北番官巡检。② 见《宋史》卷三百五十《刘绍能传》。
③ [宋]张嵲《紫微集》卷一四载勅作《(刘光世)故祖永年可特追封越国公制:"故祖某少以勇闻,怀韬略之秘,晚为名将,有疆场之功。"④ 见《宋史》卷三百五十七《刘延庆传》。
七世祖 刘光世 太尉、御营副使、江东、淮西宣抚使、御前巡卫军、左护军都统制、护国、镇安、保静军三镇节度使、太保、三京招抚处置使,历封荣国公、杨国公、赠太师,谥武僖,追封安城郡王、鄜王⑤六世祖 刘尧仁 右文殿修撰、知池州⑥五世祖 刘集 处士⑦曾祖 刘濠 翰林掌书①祖父 刘庭槐 大学上舍②父 刘瀹 遂昌教谕③综观刘基祖上世系,可堪注意的有以下几点:第一,远祖为将门世家,勇略兼具,军功显赫。
第十一世祖刘怀忠,便是一位为维护祖国统一而光荣殉国的英烈。公元1031 年,党项族首领明德死,元昊继承父位,改元易姓,升州为府,广营殿宇,新订官制,积极筹措称帝事宜。1038 年,元昊自称大夏皇帝,次年正月,上表宋朝,要求允准。刘怀忠以军北番官巡检之职,亲历了这一重大事件。怀忠对元昊所为有所觉察④,因此,元昊叛宋伊始,便"厚以金币及王爵招之",但"怀忠毁印斩使。"⑤坚不附从。洎西夏军进攻中原,怀忠伉俪横槊立马,共抗西夏。《续资治通鉴长编》载:"宝元二年(1039)刘怀忠之与西贼战也,其妻黄赏怡率兵来援,多所俘获,丙寅,封赏怡永宁县君。"⑥终因抗击西夏而"力战以死"⑦,忠勇不屈,可歌可泣。
刘基远祖世居保安军(北宋时隶属永兴军路,治所栲栳寨,即今陕西省志丹县),其他汉族、党项族交汇杂处。刘氏"世为诸族巡检",地位虽不十分显赫,但当时北宋政权与拓跋氏关系十分幽微,刘氏充任此职,可知朝廷的宠渥和信任。怀忠子绍能秉承父业,先在顺于击破夏军数万,再在三十万夏军大举攻宋"陕右大震"①之时,于破罗川(疑为喀罗川)大败夏军,防守边圉四十七年之久,经历战斗五十次,深得皇帝的眷宠,乃至西夏拓跋氏设疑离间时,也不为所动,曾手诏云:"绍能战功最多,忠勇第一,此必夏⑤ 见《宋史》卷三百六十九《刘光世传》。
⑥ 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七、一五二、一八○等。
① 见张时彻:《神道碑》,《两浙名贤录》卷九《翰林掌书刘浚登濠》,清光绪刊本。② 见张时彻:《神道碑》。
③ 见张时彻,《神道碑》。
④ 如[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二载:"又奏,六日(宝元元年,即1038 年)保安军北番官巡检殿直刘怀中("中"当为"忠"之误)状申,詷知山禺等于二日起兵,有众二千余人,劫掠村社族帐,只在宥州境内。"四库全书本。
⑤ 《宋史》卷三百五十《刘绍能传》。
⑥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二十五,中华书局1985 年版。⑦ 《宋史》卷三百五十《刘绍能传》。
① 《宋史》卷三百五十《刘绍能传》。
人畏忌,为间害之计耳。"②刘基远祖中登荣显之极的是八世祖刘延庆、七世祖刘光世。虽然他们也效命朝廷,抗击西夏、辽、金军队的南下,靖康之难时,延庆还在戍守开封城时为国阵亡,但是,统军失误的事时有发生。延庆治军不严,在抗辽时,郭药师曾扣马谏之:"今大军跋队行而不设备,若敌人置伏邀击,首尾不相应,则望尘决溃矣。"③但延庆未纳嘉言,结果为辽将萧干所败,以至宋朝熙宁、元丰以来所储军队损失殆尽,契丹也悉知宋军疏懈详情,由此更加轻视宋朝。刘光世虽然也曾有过捐弃前嫌、驰援韩世忠,击退金军的义举,但也曾畏敌南撤,受革除军职之惩。同时,延庆父子都曾统军镇压过方腊起义。刘基远祖都颇富军事韬略。十世祖刘绍能年迈体弱,不能居鞍赴阵时,宋神宗在发兵西夏之前,还专门将其召之宫中,征询怔伐之计,绍能曰:"师旅远征,储偫不继为大患。若俟西成后,因粮深入,乃可以得志。"①元丰三年(1080),数十万宋军以李宪作五路统帅,大举攻夏,初节节胜利,但结果被绍能不幸言中,因军粮告竭,丧师二万,被迫退回。②九世祖永年,虽然不像其祖、父、子、孙那样通显于时,但也是一位韬勇兼备的武将,远祖的武功韬略,尊荣显贵的门荫,在刘基清高特立的性格、熟谙兵法的才禀中仍隐约可寻。
第二,经六世祖、五世祖两次迁居后,最终定居于南田武阳。
两宋之际,光世也由鄜延南渡,并屡屡迁寓,但大致不出今浙江境内。③子尧仁则"过丽水而乐之,遂徙其邑之竹洲"④(即今浙江省丽水县太平乡,尧仁次子刘承、末子刘稔的后裔现仍居丽水),长子刘集则再次卜地迁居。刘耀东《南田山志》卷二有如次记载:尧仁子集欲卜迁,祷于丽阳山神,梦见执羊头而舞者,旋游南田山,上岭至一处,问地名,或告曰:"武阳",恍然悟梦所示舞羊,遂自竹洲徙居此。
对此,《神道碑》亦有载。刘氏遂世居南田山武阳村。
青田之南田,风景秀丽,四周群山环列,中间沃野平畴,乃一高山平台,为道教福地之一。《太平寰宇记》载:"天下七十二福地,南田居其一,万山深处,忽辟平畴,高旷绝尘,风景如画,桃园世外无多让焉。"宋代宰相富粥的后裔世居于此,为山中第一望族。刘集迁至后,富、刘两家相处甚洽,互通婚姻。刘基之母、妻,均为富氏。
第三,近世修文、乐善好施的宗风刘基远祖虽武功显赫,但并不都精干文墨。如《鹤林玉露》载:严州乌石寺在高山之上,有岳武穆飞,张循王俊、刘太尉光世题名。刘不能书,令侍儿代书。姜尧章题诗日:"诸老凋零极可哀,尚留名姓压崔嵬。刘郎可是疏文墨,儿② 《宋史》卷三百五十《刘绍能传》。
③ 《宋史》卷三百五十七《刘延庆传》。
① 《宋史》卷三百五十《刘绍能传》。
② 见[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一八。
③ 张时彻《神道碑》:"光世以平方腊功为兵马总管,高宗南渡部兵以从,累官开府仪同二司,录尚书事,进太师,杨国公,因家临安。"[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卷一一八:"宋高宗绍兴七年??四月甲午,少师、万寿观使刘光世,特许任便居住,从所请也。光世遂居温州。"《续资治通鉴》卷一二四:"绍兴十一年??光世既罢,遂寓居永嘉。"④ 张时彻:《神道碑》。
点燕支涴绿苔。"①但是,自尧仁、刘集两代以后,偃武修文,刘基曾祖刘濠再入仕途则改变了从戎行伍的传统,操觚摛文,官至宋翰林掌书,祖父庭槐为元太学上舍,更为博洽淹贯,刘氏族谱载其"究及天文、地理、阴阳、医、卜诸书。"父亲刘瀹"通经术",为"元遂昌教谕"。②刘基学究天人、博洽坟籍,与其家学渊源,尤其是幼受祖、父庭训关系至切。朱元璋《(刘基)父永嘉郡公诰》对刘瀹有这样的评价:世为右族,人服令名,蕴设施之才,而无求干时,贻文学之传而能善其子,是以其子行义方于古人,谋猷著于实用。朝廷所赖,士民所瞻,皆遗训之功,力善之征也。①祖、父辈的言传身教最为直接,这远不仅限于教习诗书而已,而是直接影响到"行义方于古人,谋猷著于实用"的思想品节,刘氏"乐善好施"的"行义"之举,文献有确凿记载。五世祖刘集"兢兢于仁义之训"②,祖父庭槐"义孚乡里,积善余庆"③,曾祖刘濠更是"慈惠好施,每淫雨积雪,登高而望,里中有不举火者即分廪赈之。"④刘濠的乐善爱民,还集中体现在祖孙同心,甘冒身家性命之险,智救万人的义举上,对此,《两浙名贤录》卷九记载颇详:??元初林融起兵兴复,融战死,元遣使至境上纠察余党将尽杀之,乡豪挟仇投籍使者,逮无辜至万余人。濠适往谒,阅籍知状,归,悲愤不能就枕。会天大雪,因孙瀹计,具酒肉邀朝使饮晏,至夜沉酣,翼卧小楼,探袖取牍录其巨魁二百人怀之,因积薪楼下,纵火延烧及楼,使者脱起,因出怀中二百人授之朝使。驰上,命下,止戮如濠所录,存活无虑万人。
林融原为宋代提刑,因感愤于宋朝覆亡,蒙古贵族入主中原,秘密回至青田九都起兵反元,以图恢复,兵败力屈而死。林融起事,是南宋遗黎抗元斗争的余绪。刘濠祖孙义救万人,表现了他们对民族起义的理解和同情。祖辈乐善好施的家风,在刘基"慨怀黎民忧","推余补不足"的民本思想中仍可见其遗韵嗣响。
刘基就出生在这一既尚武、又修文的家庭,际会于元明鼎革的特殊时代。① 转引自丁传靖:《宋人轶事汇编》卷十五,中华书局本。
② 张时彻:《神道碑》。
① 载《诚意伯文集》卷一。
② 张时彻:《神道碑》。
③ 朱元璋,《(刘基)祖永嘉郡公诰》.载《诚意伯文集》卷一。
④ 张时彻:《神道碑》。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