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刘备不是传说 > 第四章 转折(12)

第四章 转折(12)

  第四章 转折(12)

  这两件证明双马镫存在的文物,虽然地域一南一北相隔很远,年代却非常接近。这表明双马镫在公元四世纪初,在中国境内已经广泛使用,而且马镫的形态已经趋于成熟。而欧洲出土的马镫,最早的是在公元六世纪匈牙利阿瓦尔人(蒙古高原的柔然人后代)的墓葬中,这比中国晚了两个多世纪。因此,一些学者认为,马镫是由古代中国人(包括汉民族和周边少数民族)发明的,是柔然人把马镫从中国带到了西方,马镫也被一些西方学者称为“中国靴子”。

  另外,根据史书上关于骑兵作战的一些记载,比如项羽使用骑兵冲突敌阵、汉武帝时期骑兵作为主战兵种大规模投入进攻匈奴的战争等等,许多人推测马鞍和马镫就是在中国汉代出现的。即使当时没有出现后世的金属双马镫,起码出现了类似的替代品——比如采用绳带、皮革或木板作为马镫。

  这不只是人们的推测,西方一本《阿提拉的传奇——匈奴人入侵欧洲》的书籍记载,“上帝之鞭” 阿提拉率领的匈奴骑兵,装备有欧洲人从来没有见过的马镫。不过是在马鞍上系上绷带、皮带或者用一种亚麻织成的腿带,让脚有个可以踩踏的地方。

  由此可见,早期的骑兵的确采用过绳带、皮革或者木板一类的材料作为马镫,而这些材料很容易腐烂,不可能有实物保存下来。至于金属,在当时是非常昂贵的东西,如果用来大量制作马镫,那实在是太奢侈了。

  关于马镫的记载最早出现在西方,并不奇怪,因为我们的古人尤其是知识分子,重道德文章而轻实用技术,一向不重视类似的奇技淫巧。木牛、流马如果不是诸葛亮而是一般人发明,想要在《三国志》中留下一笔,基本上就是白日做梦。

  综合以上几点,就能合理地解释为什么公元四世纪初中国境内的马镫已经成熟且广泛使用,却没有此前的实物马镫保存下来以及没有书面记载。

  成熟的马镫在公元四世纪初出现于中国境内,那么马镫的雏形或替代品出现于什么年代?大致范围可以确定为两汉至魏晋时期,至于准确时间,目前还没有定论。考古实物的出现,只能证其有,不能证其无。公元四世纪初在中国境内出现马镫,只能说明当时已经有了马镫,绝对不是说马镫在那个时期才发明。随着考古的进一步发掘和研究,马镫出现的时间只会提前不会推迟。

  我有一个推测,曹操手下威猛无比、百战百胜的虎豹骑,正是装备了马镫(很可能就是木板、皮革和绳带制作的替代品),方才发挥出更加令人恐怖的战斗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军队战斗力的提升,不仅要靠战术和勇气,还要依靠先进的武器装备。

  此时,距出土的成熟马镫出现的时间——公元四世纪初,还有一百年,出现马镫的雏形是完全有可能的。

  追击刘备的五千虎豹骑,正是一支利用新技术装备了马镫的精锐骑兵!

  危难之处显身手

  刘备遭遇虎豹骑的地点是当阳长坂(今湖北当阳东北)。

  从襄阳到当阳长坂,共三百余里,刘备的军民混合队伍走了十多天,曹操的虎豹骑只走了一日一夜(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

  什么叫急行军?什么叫快速反应部队?虎豹骑给出了最佳的诠释。

  如果没有马鞍和马镫的帮助,日夜不停奔驰三百里,将士们累都可以累死,大腿和臀部会严重磨损。在这种情况下还想立刻发动猛烈进攻,那就有点不把虎豹骑的将士当人使了——他们当然不可能是超人,尤其不可能个个都是超人。即使有个别人骑术高超身体强壮勉强可以做到,但五千虎豹骑不可能人人骑术都如此精湛。所以曹操的虎豹骑装备有马镫或类似马镫的配件,是非常有可能的。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