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李清照评传 > 后记

后记

  笔者得以为这套意义深远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乔撰其中的《李清照评传》,不仅曾有一种远在甜酸之外的"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还曾暗自发出过下列一连串的激越之问:尽管李清照从她还是待字少女起,就对一代文学的光辉代表--宋词,从实践到理论都有着几乎是空前绝后的贡献;尽管她对华夏文化的诸多门类有着常人难以比拟的造诣;尽管她对爱情和婚姻有着令当世不解、令后人惊叹不已的,既热情又理智的先进意识和举动;尽管在其晚年国难当头之时,她有着渴望"过河",为桑梓"东山"抛洒血泪的豪情壮志;尽管她对江山社稷有着嫠不恤纬、唯国是爱的悃诚;尽管她终其一生对现实历史、内政外交,发表过许多既应时势、又合国情的正确见解??一言以蔽之,尽管她无愧于千古女杰一清照之美誉,然而,千百年来,不仅无人把她作为一个思想家看待,她还曾横遭物议、攻讦,甚至一度成了一个毁多于誉的反面人物,特别是在本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就连她的名字本身,在相当一部分人的心目中竟成了多愁善感的、爱情至上的、病态的、落后的,甚至是反动腐朽的代称。那时,如果有谁被认为受到李清照的影响,或是对其"压倒须眉"的《漱王词》略有偏爱,那么不管这个人是专家学者,还是作家演员,不管这些人的品貌多么端庄、才华多么出众,均有可能受到李清照的牵连,其业务乃至政治前景,往往会受到影响。在年轻的一代听来,这似乎是天方夜谭,但在六、七十年代,受到陶渊明、李清照、关汉卿等株连的,却大有人在。引用陶渊明写的挽歌、关汉卿剧作的改编上演,均被视为影射和反动,而李清照的瘦比黄花,则被公然说成是没落腐朽的贵妇人情调。这一切都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至今令人不寒而栗。有过这样经历和记忆的一代人,难免有惊弓之虞,尽管时代有所变迁和前进,而禁锢人们思想的余悸却不那么容易祛除,何况在一个性别歧视现象至今仍然大量存在的国家里,笔者的思路也曾与站惯了的贾桂相仿佛,在性别上曾有一定的"自"轻"自"贱。比如在历数文学家时,我们可以并不费力地举出她们中的二、三十名,而涉及到她们中的思想家,除了近代的秋瑾,笔者曾不能理直气壮地举出第二个她。所以乍一听说,李清照被列为思想家、《丛书》主持单位又嘱我承担这一评传的写作时,由于自己存在着上述顾忌,更由于对李清照的业绩事功,尤其对她的思想所达到的高度缺乏必要的认识,一度因信心不足而致函《丛书》编委会的有关学者,申明自己很担心,当把李清照作为一个思想家,而不仅仅是一个著名词人介绍给读者时,恐难以得到人们的认同。针对这种畏难情绪,这位学者负责地向我转达了《丛书》主编匡老的这样一些见解--??凡是在各个不同时代不同领域和学科中取得成就者,大多是那些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自觉或不自觉地认识和掌握了该领域事物发展规律的具有敏锐思想的人??另一些人却只留下著作而无其他功绩,对这些人来说,他(她)那些有价值的著作就理所当然地是他(她)的伟大业绩和事功??。就思想的敏锐和作品的价值而言,比起许多男性思想家来,李清照并不逊色,有了上述思想见解引路,笔者遂有茅塞顿开之感:她既有敏锐的思想,又有出色的著作,何愁写不出一本差强人意的《李清照评传》?后来随着《丛书》中一些重点书目的出版,匡老的一系列发人深恩的见解写进了《丛书》的序言和他的力作《孔子评传》的后记。这些重要文字,对解除笔者的思想束缚,起到了很直接很实际的作用。如果不从这些文字中吸取营养和睿智,笔者可能继续犹豫不决,甚至可能束手无策。所以要完成一部较有价值的著作,必须首先解除束缚自己思想的各种桎梏。思想桎梏要挣脱,而必要的思想原则则必须坚持,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实事求是。恰恰在近些年的李清照研究中,有些论著又向另一极端倾斜,比如把她写于元符三年的《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进行无端拔高,竟认为它的批判锋芒是指李清照评传向权奸和宋徽宗的腐朽统治。实则清照写此诗时,赵佶尚未称帝,至多是刚刚登极,北宋还处在鼎盛时期,即使已有某种潜在的社会危机,十六七岁的李清照是难以洞察的,设身处地想想,她怎么能够针锋相对地去批判皇帝和权奸呢?这首诗虽然相当尖锐地指出了唐玄宗失政误国的深刻教训,但那只是一首针对唐朝的咏史诗,主要表现出作者的史识过人和才华出众;另一类走极端的问题,是把《声声慢》这样的名篇时而说成是没落阶级的哀鸣,时而又说它反映了词人的爱国主义情绪,二者都远离了事实,均不可取。而笔者的努力目标,是写出一个具有时代特征和鲜明个性,饱尝人间甘苦的切实可信的李清照。

  假若只靠评传作者一个人,很难达到这样的既定目标。令人难忘的是,在本评传的写作过程中,《丛书》的有关负责人和编委,以其高度的责任心和博学多识,对笔者给予了可贵的敦促和指导,并对拙稿进行了悉心的审阅和批改,堪称学术上的良师益友。

  鉴于笔者作过较长期的编辑工作,懂得一些"作嫁衣"的况味和道理,原想用"为人作嫁"一语来表达自己对有关人员的谢忱,又一想,用这一陈旧的字眼儿来比拟《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编纂人员的业绩,很不贴切,因为他们并不是在为某个人"作嫁衣",而是在以他们的思想睿智和辛勤工作建构一座意义久远的思想丰碑和学术大厦。在这一建构过程中,笔者所奉献的仅是只砖片瓦。如果这一砖一瓦尚符合大厦的整体质量水准、不至于过早剥落的话,那么不能不提到为此付出许多辛苦的本评传责编--巩本栋博士。这里不必说些对他表示多么感谢的话,我只想说明他对拙著所作的一些既审慎又有见地的编改加工,我都是在经过慎重思考的情况下,一一予以吸取和采纳的。这是一位编辑素质甚好,又极富责任心的、很理想的合作伙伴。

  陈祖美1994 年6 月

  腹稿于京青列车上

  同月誊清于北京志新村小寓

上一章 回目录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