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李嘉诚全传 > 第十八章 华商众豪 联手合力战置地
香港商界素有“撼山易,撼置地难”一说。1987年,以李超人为首的华资新财团,合力摇撼置地。因“八七”股灾,收购鸣金收兵。半年后烽火再起,华商众豪再战置地,凯瑟克急抛应急措施,大战一触即发,又突然偃旗息鼓。
“未有香港,先有怡和。”
怡和洋行1832年在广州成立,创始人是大鸦片商渣甸(又译查顿)与马地臣。香港开埠后的1841年,怡和将总部迁往香港,是19世纪香港四大洋行之一。1855年,渣甸的侄女婿威廉?凯瑟克来华为怡和工作,渐爬上怡和大班之位。百余年来,凯瑟克家族共有5人任怡和大班,该家族控有怡和10%~15%股权,为第一大股东,怡和也由此被认为是凯瑟克家族的基业。
新中国成立后,怡和在华资产损失在1000万英镑以上,这在当时是一笔浩大的数目。怡和高层一直对共产党政权持戒心,奉行“获利在香港,发展在海外”的方针,海外分据点达20多个国家和地区。尤其20世纪70年代,怡和对香港信心渺茫,大力拓展海外业务,收购英国怡仁置业、夏威夷及菲律宾糖厂、中东TTI石油和南非雷民斯公司。战线太长,回报率低,资金枯竭又不得不出售。而华资财团趁势急剧扩张,怡和这只老狮子愈显沉沉暮气,渐不敌这批虎气生生的华南虎了。
怡和系包括怡和、置地、牛奶国际、文华东方等一批大型公司,拥有中区黄金地段大厦物业、国际一流酒店、百余间超级市场及一精一品零售连锁店等。全系论控股地位,怡和最显;若论资产,置地坐大。故而怡和系又称怡置系。
20世纪80年代初,置地将触须由海外缩回香港,参与白笔山豪华住宅区建设、美丽华酒店旧翼重建,收购香港电话及港灯集团近3成半股权。更令人瞩目的1982年,破纪录以四十七亿多港元巨资投得中区地王,兴建交易广场。置地债台高筑,负债达100亿的天文数字。
1982年秋,撒切尔夫人访华,香港爆发信心危机,地产市道凄云笼罩。偿债本不成问题的置地如今大成问题,银行紧逼,偿债无力。1983年,怡置大班纽璧坚颓然下台,西门?凯瑟克走马上任。不幸,凯瑟克亦无回天之力,置地不得不把所持港灯及电话公司的股份先后出售给长实系和黄和英国大东电报局。
此时,九龙仓、和记黄埔、会德丰、港灯集团等大型英资企业,先后落入华人财团之手。两年前市场便盛传,华人财团下一个目标将会是置地了。因为华人财团,几乎是清一色的地产建筑商,谁不垂涎置地在中区的豪楼名厦?
早在包玉刚收购怡和系的九龙仓,怡和高层对华资的觊觎已有防备。纽璧坚在财务顾问的协助下,重整全系控股结构,核心是怡和与置地互控,即怡和控股和怡和证券控制置地4成股权,置地反过来控制怡和控股的4成股权。证券分析家将此称为“连环船结构”。怡和置地互控,大大强化抵御外敌的能力。
不过,连环船结构也有颇大破绽。敌手若控得一船,就可与另一只连锁的船展开贴身肉搏战了。一损俱损,后果更可怕。
1984年间,怡和、置地双双进入维谷,累累债务使投资者信心大降,股价滑落。其中怡和最惨,市值才30亿左右;置地情况稍好,仍有100亿港元。柿子先拣软的捏,市场一改原有的传闻,说华资财团下一个目标是怡和,进而控得置地。
不时有股评家对怡置系的防御体系发表高见,有人称互控的股权结构,如两只大闸蟹,各用一只钳子把对方钳紧钳死,然后又各腾出一只钳子来抵御外敌。两者虽然同系,同一位大班,而两者股东利益并非一致,致使各伸出的一只钳子不能协调作战。
又有人说,并非纽璧坚设计的互控结构不好,而是怡和大势已去。若在十多年前,怡和这头雄师酣睡,亦无人敢扰其美梦,更何谈斗胆拽一根须毛下来。
西门?凯瑟克上台后不久,请英国拯救破产公司而闻名的戴伟思主理置地的业务。到1986年,他又从美国请来投资银行家包伟士,重组怡置系结构。
西门?凯瑟克已看到互控结构的破绽。
包伟士登场后,设计了怡置脱钩的计划。1986年10月,重组计划出台,置地宣布将全资附属公司牛奶国际分拆上市,尔后又宣布将另一间全资附属公司文华东方分拆上市。1987年2月,怡和控股宣布成立怡和策略(怡策)。据1988年6月号的《星岛经贸纵横》,改组后的怡和系控股结构为:
怡和控股与怡和策略互控,怡控占有怡策19%股权,怡策控26%怡控。怡和控股、怡和策略分别控置地11%和15%股权;分别控牛奶国际9%和27%股权。怡和策略控35%文华东方。
凯瑟克家族控有怡和控股的股权,据传在10%~15%之间。
这样,凯瑟克家族的大本营怡和如铜墙铁壁;同时又击碎了觊觎者欲借收购怡和而达到控制置地的企图。凯瑟克家族的主要利益在怡和,故而包伟士的杰作表现出该家族的私念。
有人说“包氏结构”顾此失彼;也有人说是凯瑟克家族“保帅舍车”。凯瑟克家族削弱了对置地的控制,外敌入侵置地的可能性也就相应增大。因此,证界认为已将怡和迁册海外,行将大举走资的凯瑟克家族,有意将置地这块大肥肉悬在“垂涎欲滴”的华南虎面前,待价而沽,好卷资远走高飞。
李嘉诚一直对置地拥有的中区豪楼名厦情有独钟。经过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中的系列收购,长实系实力大增。现在,置地被置于怡和核心结构的外围,壮志未酬的李超人,岂有不购之理?
市场言之凿凿,李超人与包大人欲再次联手合作,吞并垂暮狮子置地。1987年股灾前几个月,各种收购的传闻,随股市冲天的牛气甚嚣尘上。众多财大气粗的华商翘楚,均被传言
欲染指置地:长江实业的李嘉诚,环球集团的包玉刚,新世界发展的郑裕彤,新鸿基地产的郭得胜,恒基兆业的李兆基,信和置业的黄延芳,香格里拉的郭鹤年等等,皆在此列。另外,尚有股市狙击手刘銮雄兄弟,亦有意乘虚而入,狙击这个庞然大物。
传说刘銮雄登门拜访怡置大班,提出以16元/股的价格收购怡和控有的25%的置地股权。西门?凯瑟克愤然拒绝,一则嫌刘氏心欲太贪,出价如此之低;二则刘氏在股市名声欠佳,置地毕竟是怡和的爱女,乃父总想为爱女找一个殷实厚道的婆家。
“心水”(头脑)甚一精一的刘氏顿时无辙,悻悻告退。又有诸多“大粒佬”接踵而至,一一拜访凯瑟克大人。凯瑟克愈加囤积居奇,既不彻底断绝众猎手念头,又香饵高悬,惹人欲罢难休,欲得不能。
流传最广的数以李嘉诚为首的华资财团。
李嘉诚的威名,凯瑟克早已如雷贯耳。他们还在港灯一役中交过手。超人出马,西门?凯瑟克不敢怠慢,更不敢掉以轻心。李嘉诚表示愿意以17元/股收购25%置地股权,这比置地其时十元多的市价溢价6元多。西门?凯瑟克对这个出价仍不满意;同时,他也未把门彻底封死,做出一副很坦然很有诚意的样子:
“谈判的大门永远向诚心收购者敞开—关键是双方都可接受的价格。”
李嘉诚等人与凯瑟克继续“讲数”(谈条件),双方分歧仍颇大。华资财团告辞,商议对策,约定下次谈判。李嘉诚不想表现得太积极,他一如收购港灯一样,有足够的耐心等待有利的时机。此际,香港股市一派兴旺,攀上历史巅峰。
天有不测风云。扶摇直上的香港恒指,受华尔街大股灾的波及,一泻千里。1987年10月19日,恒指暴跌420多点。被迫停市后的26日重新开市,恒指再泻1120多点。股市残骸遍地,一片哀号。
本港商界,多惊恐万状,形如过河泥菩萨,自身难保,哪有余勇卷入收购大战?自救是当务之急,置地股票跌幅约4成,凯瑟克寝食难安;李嘉诚的百亿集资计划甫出台,能否如愿,尚属未知数。
李嘉诚的“百亿救市”,成为当时黑色熊市的一块亮色。证券界揣测,资金用途,将首先用作置地收购战的银弹。
正如一场暴风雨,来得猛,也去得快。年底,堕入谷底的恒指开始回攀。银行调低贷款利率,地产市况渐旺。“地扯股市”,纯地产建筑股占全港总市值的31%,地旺股旺,股市淡友皆以大好友的面目活跃于市场。
农历大年甫过,收购置地的传言再次此起彼落,华南虎再度出山。
事后报章披露,1988年二三月间,李嘉诚等华商翘楚,多次会晤西门?凯瑟克及其高参包伟士。
一直善于等待、捕捉时机的超人李,缘何不借大股灾中,怡置系扑火自救、焦头烂额之际趁火打劫呢?股灾中,置地股摔落到6.65元的最低点,就以双倍的价收购,也不过十三元多,仍远低于李嘉诚在股灾前的17元的开价。
原来根据收购及合并条例,收购方重提收购价,不能低于收购方在6个月内购入被收购方公司股票的价值。10月股灾前,华资大户所吸纳的置地股票,部分是超过10元的(每笔交易的内容全部储存于联交所电脑)。这就是说,假设以往的平均收购价是10元,现在重提的收购价,不得低于10元的水平——6个月后,则不受此限。
4月中旬,正是股灾发生后的6整月。这一时期,置地股从6.65元的最低点回升后,几乎胶在8元的水平线上徘徊,仍低于股灾前的水平,对收购方有利。
4月初,李嘉诚以广生行董事的身份出席该公司股东年会,他首次向舆论披露长实持有置地股份,是做长期投资,并无意出任置地董事参与管理。
“天机泄露”,华南虎吞并老狮子的现代寓言充斥市场,愈发甚嚣尘上。4月底,以超人为首的华资新财团草拟函件致置地,要求在6月6日的置地股东年会上,增加一项委任新世界主席郑裕彤、恒基兆业主席李兆基为董事的议案。华资新财团已捏有王牌——合持股权已直逼置地的控股公司怡和。
市场沸沸扬扬,置地股价如同被陽光直射的温度计,猛地一跳,急窜到8.9元。这是股灾之后,置地股日升幅最大的一天。
凯瑟克岂会束手就擒?他与包伟士急谋对策,布置反收购。4月28日,怡和策略与所控的文华东方发布联合声明,由文华东方按每股4.15元的价格,发行10%新股予怡策,使怡策所持文华东方股权,由略低于35%增至41%。
对华商众豪来说,不啻当头一棒。一精一明的李嘉诚亦意识到事态的严峻,怡策与文华东方股权的变化,虽与置地无直接关系,却是怡和抛出的反扑信号。其后,怡和将会随机抛出一系列的反收购措施。
月底月初的几天间,李嘉诚、郑裕彤、李兆基,以及香港中信集团的荣智健,数次晤面,商讨对策。为防置地效仿文华东方,必须在另一反收购举措未出笼前,向怡和摊牌。
这似乎在凯瑟克预料之中。素有耐心的李嘉诚不得不先出一招,再伺机还招。
5月4日傍晚,股市收市后。李嘉诚、郑裕彤、李兆基、荣智健等,赴怡和大厦与西门?凯瑟克、包伟士谈判。
虽是短兵相接,双方仍彬彬有礼。李嘉诚开门见山,说明本财团收购置地的诚意,提出
以12元/股的价格,收购怡和所持的25.3%置地股权。
凯瑟克亦单刀直入,坦率且坚决地表明否定意见:“不成,必须每股17元,这是去年大股灾前你郑重其事开的价格。李先生素以信用为重,不可出尔反尔。置地只是市值下降,实际资产并未损半仙,如何就从17元跌到12元呢?”
李嘉诚平静地说道:
“凯瑟克先生,如果你未得健忘症的话,一定还记得,这17元并非双方敲定的成交价,都表示继续谈判重新议价。你我都在商场呆过这么多年,我想你一定不会陌生‘市价’是一切价格的依据的商场规则。现在置地的市价才八元多一点,我们以高出市价近4成的价格收购,怎么能说收购价下跌了呢?”
双方绵里藏针,话含揶揄之意。气氛氤氲着浓烈的火药味,素有“沙胆彤”之称的郑裕彤,以咄咄逼人的口气挑起新一轮较量:
“既然和谈不拢,那只好市场上见。我们四大集团将宣布以每股12元的价格全面收购。按证券交易惯例,收购方的出价高出市价两成以上,便可在市场生效,置地的公众股东会站在我们一边!”
包伟士以牙还牙,说:“我们将奉陪到底,只要你们不怕摊薄手中的股权的话。置地不是九龙仓,更不是港灯,置地就是置地!是怡和的手中置地!”
包伟士半含半露,无疑又把杀手锏抛出来。正因为如此,才导致以下结局:
1988年5月6日,怡和控股、怡和策略及置地三间公司宣布停牌。同日,怡策宣布以每股8.95元,购入长江实业、新世界发展、恒基兆业及香港中信所持的置地股份,合占置地发行总股份的8.2%,所涉资金18.34亿港元。
这样,怡和所持的置地股权,由略过25%增至33%多,控股权已相当牢固。怡和“更胜一筹”的是协议中有个附带条款,长江实业等华资财团在7年之内,除象征性股份外,不得再购入怡和系任何一间上市公司的股份。
喧闹数年之久的置地收购战,就以这种结果降下大幕。看好这场收购的证券界舆论界均大失所望。一些华文报刊在报道结局时称,这是“一场不成功的收购”。有些英文报刊则称这次战役是“华商滑铁卢”。
李嘉诚为首的华资财团,为何不决一死战,较个高低胜负而就这么草草收兵了呢?市民甚感纳闷儿。
事后,传媒不断披露材料,使人们能窥其内幕之一斑。现综述如下:
包伟士抛出的杀手锏,是置地将步文华东方后尘,如法炮制。文华东方按4.15元/股的价格,发行新股予怡策,以增强怡策的控股权。
怡策认购文华东方新股后,所持股权必超过35%的全面收购触发点,怡策按收购及合并条例向文华东方小股东提出全面收购。由于收购价(4.15元)低于该公司资产值(估计约6元),文华东方少数股东对收购计划反应冷淡,这正中怡和下怀,不必动用大量资金,又可使所持文华东方股权超过收购触发点(现有股东可按其权益认购,也可放弃)。这样,怡策所持的股权由35%增至41%,文华东方可保万无一失,收购方不可能通过全面收购使其控股数过50%的绝对数,因为被收购方可反收购,能轻而易举再增购9%的股权,以达到过半的绝对控股量。
置地效仿文华东方,将会使华资财团陷于极被动的局面。
置地从华资财团手中,以8.95元/股的价格赎回8.2%股权,共耗18.34亿资金。这意味着,置地总估价为约223亿港元,以8.5元左右的市值计,总市值也近200亿港元。华资财团若想全面收购达到50%略多的绝对控股权,得耗资100亿以上。
事实上,怡和不会坐以待毙,在收购反收购的价格战中,股价必会不断抬高,华资财团欲获全胜,所需的资金远远会超过这个数。华资四财团是否能在发起全面收购的短暂限期内筹措这么多现金,尚是个未知数。
怡和控股数近26%,已优势在先。
怡和售出港灯和香港电话的股权后,已从最困难的谷底走出,业务渐入顺境。怡和系尽管大量出售本港和海外企业,仍是本港最大的综合性集团,除银行外,市值仅次于长实系。凯瑟克家族在海外还拥有不少非怡和系资产,有人估计,其控有资产在李嘉诚之上。
即使能控得置地,必付出极昂贵的代价——这不是李嘉诚所希望的。
李嘉诚是个商战高手,而非民族斗士(虽然客观上起了振奋民族一精一神的作用),他必须权衡商业利益,而不会将其撇在一边决一死战,以痛打落水狗的一精一神穷追不舍—况且,对方仍是一头老狮子,虽垂暮,余威尚在。
华资财团中,有一位引人注目的干将——中信的荣智健。这使得新财团带有中资背景。大陆读者,甚至中资机构的部分成员,都认为急剧膨胀的中资(一千多家),将是要在1997年后取代英资的。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中国政府有关官员多次强调:未来的特区政府将对各种资本(自然包括英资中资)一视同仁,在港中资必须按香港的游戏法则参与公平竞争,而不是去抢香港人饭碗(包括不同国籍的香港居民);中国政府希望英资集团继续留在香港,为香港的繁荣稳定发挥作用……
须知,香港的经济发展和腾飞,是华资、英资以及所有国籍的香港居民共同创造的。香港在20世纪初,还是个落后的转口商埠。
因此,荣智健的参与,新财团并不像某种舆论所说“向苟延残喘的英殖民经济势力发起总决战”。收购置地,还只是商业行为,进与退,都是自身利益所决定的。
那么,新财团既已退出收购,为什么还要签订带妥协性的7年不得染指怡和系股权的协议呢?怡和赎回8.2%股权的价码并不高,不足成为交换“怡和7年太平”的条件。
市场曾有种种揣测,种种揣测都不足以令人信服,故笔者不想再妄加揣测。
现在,7年内不得染指怡和系股权的“大限”已过,未见有哪家财团发起收购攻势。1988年6月收购战落幕之后,证券界透露的怡和系股权结构显示如下:怡和控股与怡和策略互控,各控有对方45%和30%股权;怡和控股控50%怡富,以及其他各种业务;怡和策略控33%置地、35%牛奶国际、41%文华东方。
母公司控子公司股权均在30%以上,能攻能守,全系控股权已相当稳固,给外强可乘之机委实太少。另外,已经迁册百慕大的怡和系,从1995年起取消在香港的上市地位,股票不再在香港股市挂牌买卖。怡和系虽仍在香港经营,却不再是本港企业。这为外强收购增加很大的难度。
10年之间,李嘉诚主持和参与(九龙仓)4次大规模收购,有成功,亦有失利。笔者试对李嘉诚的收购艺术作一些小结。
在前面章节,曾涉及包玉刚、刘銮雄的收购,他们与李嘉诚3人,代表本港股市三种典型的收购术。
如前文提到的,包氏收购,是典型的海派作风,一掷亿金,速战速决,以实力与对手较量,更以绝对优势压倒对方。有人说包氏“勇气过人,韬略不足”,看来不无道理。倒不是包氏不善用计,是他的性格和时势所然,没有充裕的时间和一精一力与对手周旋。包氏的收购,代价极昂,是“惨胜”。
刘銮雄留学海外,他最先向香港引进华尔街商法,是一种海盗式的商法。他瞄准一间控股不牢、或经营不善、或内部不和的公司,先暗吸其股份,到一定数目,突发袭击。若成功则控得;若不成就逼对方以高价赎回他控有的股票。刘氏不成功的收购,获利甚丰,是股市人人生畏的狙击手。公司如控在其手,他必进行眼花缭乱的集资、分拆、股权重整活动,小股东怨声载道,不知所措。刘氏靠一间小小的电扇厂起家,几年内把全系资产扩张到一百多亿,跻身奋斗了几十年的富豪之列。刘氏在股市的形象颇糟,是一种“恶意”收购。
平心而论,刘氏是对香港证券史起过历史性作用的人物。他最先引进新鲜战法,使香港股市的投资投机活动跟上华尔街水平。刘氏是香港股市“第一个穿比基尼”的人,第一个穿比基尼的女性在海滩亮相,被人们斥为一婬一妇荡女。现在良家女子皆穿比基尼,自然不必承受舆论压力。继刘銮雄后,香港股市狙击手辈出,人们逐渐习以为常,谴责刘氏的舆论自然也就少多了。刘銮雄一拳击醒众多沉睡的狮子,这些大亨惊奇地发现,不必辛辛苦苦干实业,只需带一笔大亨看不上眼的本金进股市,就能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亿元、百亿元大亨了。
笔者很赞同林士明先生的话:李嘉诚的收购是一种善意收购。
他收购对方的企业,必与对方进行协商,尽可能通过心平气和的方式谈判解决。若对方坚决反对,他也不会强人所难。
李嘉诚富有心计,又极有耐心,擅长以柔克刚,以静制动。最典型的莫过于收购港灯,他从萌发念头到控其到手,先后历经几年,倒是西门?凯瑟克沉不住气,落入李氏“圈套”,以相当优惠的折让价出售港灯股权。他收购和黄,心术之一精一,让人叹为观止。他借汇丰之力,兵不血刃,战胜资产大其十多倍的庞然大物。
他的收购,从不情绪化,没有把被收购企业当做古董孤品非买不可的心理。若持这种心理,往往会付出过昂的代价。他遇到阻力,权衡利弊后,会不带遗憾地放弃,收购九龙仓、置地,他都持这种态度。
李嘉诚的收购,无论成与不成,通常能使对方心服口服。如成,他不会像许多新老板一样,进行一锅端式的人事改组与拆骨式的资产调整;他尽可能挽留被收购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照顾小股东利益;股权重组等大事,必征得股东会议通过。他收购未遂,也不会以所持股权为“要挟”,逼迫对方以高价赎购,以作为退出收购的条件。
以李嘉诚为首的财团退出收购,将所持的置地股权售予怡和,售价(8.95元)仅比当日收盘价高出5分。新财团先后购入置地股票,相信比8.95元的出售价,低不了多少。新财团售股的税后利润,估计约在1亿元。这对四家大财团来说,先后耗费一年多一精一力之所得,实在是微不足道。
李嘉诚保住了不做狙击手的清誉。对他来说,良好的信誉,本身就是宝贵的财富。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