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刚过,李鸿章就直接预见了战争的不祥之兆。家门口的塘是最知深浅的了,对于李鸿章来说,北洋水师到底处于什么样的状况,战斗力怎样,李鸿章当然清楚不过。1894年5月,李鸿章再一次检阅了北洋海军,之后,忧心忡忡地向朝廷提出:“西洋各国以舟师纵横海上,船式日新月异。臣鸿章此次在烟台、大连湾,亲诣英、法、俄各铁舰详加察看,规制均极精坚,而英犹胜。即日本蕞尔小邦,亦能节省经费,岁添巨舰。中国自十四年(1888年)北洋海军开办以来,迄今未添一船,仅能就现有大小二十余舰勤加练习,窃虑后难为继。”李鸿章奏折中的担心终于言中了,朝廷刚刚收到李鸿章的奏折,这边,战争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叛乱”事件。当朝鲜国王请求清国出兵帮助镇压时,李鸿章听信了驻朝专员袁世凯的报告,认为日本“必无他意”,只是派直隶提督叶志超和太原镇总兵聂士成率军1500人赴朝。与此同时,日本却派出8000人的精锐之师赶赴朝鲜。双方的力量悬殊太大,清军一下子陷入了尴尬的地步。李鸿章这时候才猛醒过来,意识到事件的危急,他一方面紧急召见英、俄使节,想请两国出面斡旋避免战争,另外一方面,火速增派军队入朝,和日本相抗衡。
在此之前,日本就为日本兵伐朝鲜的“师出有名”埋下了套子——这样的苦果是李鸿章亲自酿成的。那一年,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亲赴天津,与李鸿章签署《天津条约》。当时,年轻的伊藤谦逊低调,而李中堂则倨傲自大,一派颐指气使。在日本的争取之下,《条约》规定:朝鲜若有重大事变,中日双方出兵需要事先知照。李鸿章向朝鲜派兵时通知了日方,而日本派出大批虎狼之师时,并没同李鸿章打一声招呼。
李鸿章实在不想打这一场战争,这当中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李鸿章明白,年底是慈禧太后的60大寿,慈禧兴致勃勃地想兴办一次盛大的庆典,迷信的西太后不想被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来搅局,想讨一个吉祥。二是清国国力羸弱,国民经济也在刚刚恢复之中。对日战争,从李鸿章把握的情况来看,丝毫没有必胜的把握,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失败的可能性大大超过了胜利的可能性。李鸿章想把战局再推后几年,在他看来,这一场战斗纯属无把握之战,他不愿在这样的战斗中,过早地消耗自己的实力。三是李鸿章深知,假如要开战,充当主力的,也只会是自己的淮军和北洋水师,那些政敌们只会“坐山观虎斗”,李鸿章可不愿意自己的部队过早消耗。
李鸿章不想打,但清国另外一些人却一心想打这场战争。这当中的重要代表是以光绪皇帝为首的“帝党”,主要是光绪与他的老师户部尚书翁同。原因很简单,日本不是大英国大法兰西,假如日本人真的敢和地大物博的中国打仗的话,正好给了中国一个出出这些年受西洋人窝囊气的机会。光绪是为了心中的激奋,也是为了大清国的自尊。至于翁同,除了爱国热情以及书生意气之外,还有一个潜在的原因,那就是作为李鸿章的对头,他才不愿意看着李鸿章拼命地武装自己的部队,积极争取俸禄却不打仗。在翁同看来,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现在,无论怎么样,都应该来看看李鸿章的北洋水师到底是骡子还是马了。中国历史上的战与和就是这样布满着非理性。战与和,在表面的堂皇下面,总是有潜流与阴谋,在更多情况下,它是政治势力的干预,而不是真正的需要。于是,屡屡出现这样一种局面:战则失机,和则失策;从时间与地点上,战与和往往南辕北辙,在不该战的时候战,在不该和的时候和。一个在错误的时机下所诞生的正确决定,最终也无可奈何地变成错误。
战争爆发前夕,李鸿章还在上下奔波,想通过外交途径来避免战争。李鸿章希望争得西方各国的同情,给日本施压。当俄国没有遵守替中国调停的约定后,李鸿章就转而请求美国和英国出面调停。纽约方面向日本提出双方谈判的照会后,日本果断地拒绝了。伦敦方面事先未曾料到事态发展如此之快,一时也找不到适当的对策,左右为难。经过商议,英国出面提出了一项暖和的、双方都不得罪的建议:呼吁中、日双方同时撤军,并在朝鲜京城四周建立一个中立地带。日本又拒绝了英国的建议,那是因为他们对于当时的国际形势成竹于胸。希望彻底落空了的李鸿章,同时又延误了清国在军事方面的预备工作。直到和平解决的希望彻底破灭,李鸿章才不得不下令向朝鲜支援。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