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李觏评传 > 三、删节易图之误

三、删节易图之误

  我们已经说过,李觏作《易论》的目的是想把《周易》从神秘主义和宗教迷信的妖雾中解放出来。他以唯物主义宇宙观为指导,来改造《周易》,使之归还人世。因此他说:"圣人作《易》,本以教人,而世俗之鄙儒,忽其常道,竞习异端。有曰我明其象,则卜筑之书未为泥也;有曰我通其意,则释、老之学未为荒也。昼读夜思,疲心于无用之说,其以惑也,不亦宜乎。"①李觏在这里讲得很明白,他改造《周易》,写作《易论》,旨在排斥佛、老之学,否定卜筑之书,反对整天疲心于无用之说。因此,他抓住当时广为流行的"释人事而责天道"的刘牧的《易数钩隐图》这个异端之尤,大加删节,无情鞭笞。

  为了说明李觏对刘牧的《易数钩隐图》的批判意义,我们对刘牧及其象数思想,略述如下。

  刘牧,一字长民,《墓志》作先之,"未详就是,或有两字",北宋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宋史》无传,其生卒年代,先平事迹均无可详考。约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 年),卒于宋英宗治平元年(公元1064 年),终年54 岁。与李觏同时代。刘牧死后,王安石为其作《荆湖北路转运判官尚书屯田郎中刘君墓志铭》,概述其生平事迹,于中可见其大概。《墓志铭》载:"牧,字先之。其先杭州临安县人。君曾大父讳彦琛,为吴越王将,有功,刺衢州,葬西安,于是刘氏又为西安人。当太宗时,尝求诸有功吴越者录其后,而君大父讳仁祚,辞以疾。及其父讳知礼,又不仕,而乡人称为君子。后以君故,赠官至尚书职方郎中。"①刘牧少时聪明敏慧,努力好学。16 岁时,考进士不中,退而家居,"乃多买书,闭户治之。及再举,遂为举首。"步入仕途。在饶州任军事推官时,拜范仲淹为师。以后又从孙复学《春秋》,与石介为友。范仲淹安抚河东时,推荐刘牧为兖州观察推官。因刘牧治蝗有功,改任大理寺丞,知大名府馆陶县。深得富弼赏识,刘牧通判庐州,出使江西,任广南西路转运判官,后移荆湖北路转运判官、尚书屯田郎中等。最后,官至太常博士。

  刘牧的著作有《周易注》十一卷,《图》一卷,《易数钩隐图》三卷,附《遗论九事》一卷。"晁公武《读书志》则作《图》三卷。其注不传,惟《图》尚在,卷数与晁氏本同。"②刘牧是北宋象数学派的首倡者和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所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中说:汉儒言《易》多主象数,至宋而象数之中复歧出《图书》一派。(刘)牧在邵子(邵雍)之前,其首倡者也。牧之学出于种放,放出于陈抟,其源流与邵子之出于穆、李同。而以九为《河图》,十为《洛书》,则与邵异。其学盛行于仁宗时。??李觏复有《删定易图论》。

  关于北宋道学易学的传授谱系、思想联系,朱震在《进周易表》中,作出了具体的说明。他说:① 《易论第一》,《李觏集》卷三,第27 页。

  ① 《王文公丈集》卷九十五。

  ②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

  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放传穆修,穆修传李之才,之才传邵雍。放以《河图》、《洛书》传李溉,溉传许坚,许坚传范愕昌,谔昌传刘牧。穆修以《太极图》传周敦颐,敦颐传程颢、程颐。是时,张载讲学于二程、邵雍之间。故雍著《皇极经世书》,牧陈天地五十有五之数,敦颐作《通书》,程颐著《易传》,载造《太和》、《参两》篇。臣今以《易传》为宗,和会雍、载之论,上采汉、魏、吴、晋,下逮有唐及今,包括异同,庶几道离而复合。朱震在这里揭示了北宋道学家的易学传授系统,是从易学究天人之际的角度来论述其"授受源委"的,"故其于象数加详焉。"①其思想旨意是说明自己是象数学派的集大成者。于中可见,这种易学始来源于道教,华山道士陈传则为其始祖。从这个易学授受的谱系看,易学的流派为三:一是先天图学;一是《河图》、《洛书》;一是《太极图说》。三派都把《易传》作为思想材料,引申和发挥自己的哲学观点,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刘牧则是象数派的重要代表。

  刘牧认为,宇宙中有形有象的万事万物,都是由无形无象的"数"派生的。他说:"象者,形上之应,原其本,则形由象生,象由数生。"②"象"为形而上之应,"形"由象生,"象"由数生,所以说"数"为万事万物的唯一本原、最初本体。"数"的"天一"和"天五"是最根本的造物主。"天五为变化之始,散在五行之始,故中无定象。又天一居尊而不动,以用天德也。天一者,象之始也,有生之宗也,为造化之主,故居尊而不动也。"③"天一"和"天五"都是演化万物之"数"。"天一"虽然无形无象、居尊不动,但却是产生有形有象万物的祖宗、开始,所以其至尊至贵;"天五"是散落在五行之中的,五行动而生万物,实则为天五之动,所以天五是变化产生万物的开始。不论"天一"是象的开始,为造化之主也好,还是"天五"为变化的开始也好,都是旨在论证有形有象的万物是由无形无象的数字产生的。

  其实,在刘牧的象数学的宇宙万物演化体系中,"天一"就是"太极",即一切都由"太极"产生的。"太极"为形而上之道,万物是形而下之器。

  他说:学者莫洞其旨,盖由象与形不析有无之义也,道与器未分上下之理也。??地六而上谓之道,地六而下谓之器也,谓天一、地二、天三、地四,止有四象,未著乎形体,故曰:"形而上者谓之道"也。天五运乎变化,上驾天一,下生地六,水之数也;下驾地二,上生天七,火之数也;右驾天三,左生地八,木之数也;左驾地四,右生天九,金之数也;地十应五而居中,土之数也,此则已著乎形体,故曰:"形而下者谓之器。""象"是没有形体的"无","形"是有形体的"有",无形体者是"形而上者谓之道",有形体者是"形而下者谓之器"。有形生于无形,这就是"有生于无"。宇宙万物都是由"太极"即"天一"演化而来的,太极变易而生两仪,两仪变易而生四象,四象变易而生八卦,八卦重叠而生六十四卦,依① 《宋史》卷四三五,《朱震传》。

  ① 《宋史》卷四三五,《朱震传》。

  ② 《易数钩隐图》卷上《太极生两仪》。

  ③ 《易数钩隐图》卷下《论下》。

  ① 《易数钩隐图》卷中《论中》。

  此而演化成天地万物。这就是刘牧讲的"数生象","象生物"的宇宙演化论。刘牧的象数学,不仅标明了其唯心主义的宇宙观,而且充满了神秘主义的鬼神论。

  然而,刘牧的这种"执左道以乱政","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诖误学子,坏隳世教"的《易数钩隐图》一书,在宋仁宗时却颇为盛行。为了揭破刘牧所散布的神秘主义象数学的迷信思想,李觏不仅删节了刘牧的《易数钩隐图》,而且写出论文,驳斥刘牧象数学之谬。李觏明确地指出他撰著这一系列著作的宗旨、目的:世有治《易》根于刘牧者,其说日不同。因购牧所为《易图》五十五首,观之则甚复重,假令其说之善,犹不出乎《河图》、《洛书》、《八卦》三者之内,彼五十二皆疣赘也。而况力穿凿以从傀异,考之破碎,鲜可信用。大惧诖误学子,坏隳世教,乃删其图而存之者三焉;所谓《河图》也,《洛书》也,《八卦》也。于其序解之中,撮举而是正之。诸所触类,亦复详说。成六论,庶乎人事修而王道明也。其小得失,不足喜温者,不尽纠割。??牧又注《易》,所以为新意者,合牵象数而已。李觏在这里指明了刘牧《易图》的象数学的神秘主义实质和自己删定易图、写作《六论》的目的。他指出,刘牧的《易图》五十五首,不仅重复、疣赘,而且是"力穿凿以从傀异",其危害是"洼误学子,坏隳世教",为了使"人事修而王道明",李觏在对刘牧《易图》大加删定的同时,还以元气一元论的宇宙观和阴阳对立、交合的辩证法,对刘牧的象数学的神秘主义思想进行了批判。李觏指出,"圣人作《易》,本以教人",万事万物之理, 都在《易》中。圣人观察宇宙万物及其生成变化之理,而取物、观身、作《易》、教人,而不是为了宣扬神秘主义。我们已经说过,李觏把"太极"(元气)作为宇宙万物的最高本体,由于太极生阴阳,阴阳会合而化生万物。李觏在对《乾》卦卦辞"元、亨、利、贞"的解释中,明确地论证了他的唯物主义思想,驳斥了刘牧的"数生象"的无中生有的象数论;李觏以阴阳会合化生万物的化生论,驳斥了刘牧的"独阴独阳"、"二气未合"、"品物未生"而有象的形而上学神秘论;李觏以"五行相生未必吉,相克未必凶"的以自然物本身性质及其变化规律,来说明取物为利、裁物为用的自然观点,驳斥了阴阳家、象数派的"五行相生则吉,相克则凶"的形而上学神学观。总观李觏的《易论》十三篇和《删定易图序论》及《六论》,便可以看到,李觏的论《易》、解《易》,要在反对当时流行的"释人事而责天道","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的易学迷信思想。他所抓住的主要批判对象则是刘牧的《易数钩隐图》,因此对之加以着力批判。

  ① 《删定易图序论》,《李觏集》卷四,第52 页。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