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李觏评传 > 二、思想渊源

二、思想渊源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它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历史的继承性。每一个历史时代的社会意识,都与其先前的思想成果有着继承的关系。每一时代的思想家、哲学家,在认识和解决当代社会问题、精思和构建自己的思想体系时,都要继承和利用前人所创造的思想成果和遗留下来的思想材料,把它们加以改造和发挥,使社会思想文化不断向前推进和提高。李觏的思想亦是这样形成的。他吸取了前人的积极成果,经过自己加工制造后,从而建立了自己的思想观点。

  在李觏的思想体系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在各个方面都合理地吸取了其先行者的思想成果。主要表现是:

  (一)李觏的气论,主要吸取了中国古代的气本论和气化论思想,并加以引申和发挥。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许多哲学家都经常使用,并赋予各种不同的涵义。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不了解气、理解气,便无法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内容和基本特征。

  "气"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在甲骨文中,气作"≡"表示一种游动物质沿水平方向移动。后来,经过不断的衍变而为" ","气",标明气既有水平移动,又有上下游动。《说文解字》说:"气,云气也。""云,象云回转形。"说明"气"的概念是由最初对云的观察而形成的。由于气的流动、回转而形成了风,风吹物动,人们见物动而不见风,故气从此具有易动、无形的特性。由此人们又把春夏秋冬四季的寒暑往来的变化,称为天气的变化。万物生长、枯荣等,都是气的作用。从此,气被抽象概括成为广大无限、变化无穷、无形而有能量的物质范畴,并被广泛应用。

  "气"与阴阳学说结合,形成了阴气、阳气、和气、冲气等概念;"气"与五行学说结合,形成了五行之气、五行之秀、五行之德等概念;"气"与天地、万物结合,形成了天地之气、万物之气等等。"气"由此作为阴阳和合之气(元气),而成为人和天地万物的本原、始基。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哲学家,大多把"气"作为人和万18 物的本原、实体。老子认为,"道"产生了阴阳二气,阴阳二气交和作用,而产生万物。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①万物由阴阳而生,故万物自身包含着阴阳二气。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认为:"阴阳者,气之大者也,道者为之公。"②阴阳的对立统一、交互作用,产生了万物。所以说:"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③阴阳调和、交通成和,而万物生。荀子吸取《周易》关于"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认为阴阳是产生万物的最原始物质和最高实体。他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④又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① 《老子》第四十二章。

  ② 《庄子·则阳》。

  ③ 《庄子·田子方》。

  ④ 《荀子·礼论》。

  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⑤就是说,"气"是万物产生的原始物质基础。《吕氏春秋》把阴阳、五行、天文、律历、政治、军事、人生等,组成一个系统,即为十二纪。十二纪把天、地、人的各个方面普遍联系、配搭起来,依据阴阳的消长、四时的变更而发展变化。一年四季、万物盛衰,都是阴阳相消长、相激荡的结果。阴阳消长形成宇宙万物,宇宙万物都有阴阳的性质。因此,人们应当根据"阴阳变化,一上一下"⑥的发展变化规律,来认识人事和万物的发展变化之理。

  两汉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则把元气本体论进一步向前推进了一步。

  王充继承了先秦以来的"元气"论,论述了元气自然论的宇宙万物化生论。他说:"天地,含气之自然也。"①"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夫天覆于上,地偃于下,下气蒸上,上气降下,万物自生其中间矣。"②"万物自生,皆禀元气。"③人和万物都由阴阳和合之元气所化生的。王充认为,由于元气的不同,而产生了千差万别的人和万物。天的元气生动物,地的元气生植物,元气中的精气则产生人的精神,精气中的精微者是产生圣人的特殊材料,更高级的光气则为天子所独有。王符则对元气本原论作了系统的论述。他说:"上古之世,太素之时,元气窈冥,未有形兆,万精合并,混而为一,莫制莫御。若斯久之,翻然自化,清浊分别,变成阴阳。阴阳有体,实生两仪。天地壹郁,万物化淳。和气生人,以理统之。"④这是说,在最初的宇宙中,只有浑沌未分的元气。它没有形状,包含着各种各样的精质,它们混合在一起,浑沦无间,没有制约,没有主宰。经过长时间的变化,自己分化出清气和浊气,清者为阳气,浊者为阴气。阳气上升形成为天体,阴气下降形成为大地。天地形成后,天地之气又交互作用,而演化为万物。其中和气产生人类,由人类来统帅天地万物。

  汉代以后的思想家、哲学家,沿着其先行者的元气本体论的思想路径,继续作了系统的论证和发挥,而使元气本体论的宇宙观,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李觏在前代思想家所阐发的元气一元论宇宙观的基础上,站在唯物主义哲学高度,论述了气是万物之源的宇宙观,明确肯定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二气会合而产生和形成的,他的结论是"天地不合,万物不生"。李觏的气论,与中国古代的气论,有明显的思想渊源关系。

  (二)李觏的易论,主要是继承和发展了《周易》的基本思想,同时时

  王弼的《周易注》、《周易略例》进行吸取和改造,从而建立了自己的易论。《周易》以阴阳为基础,说明天地万物的产生和运动变化的规律。《周易》以两个基础符号:─与─ ─,即阳爻与阴爻,由这两个符号演化为八卦和六十四卦,从而建立了自然万物演化系统的自然哲学。"一阴一阳之谓道","生生之谓易"。《易传》以三个阳爻三为乾,象征天和父;三个阴爻三为坤,象征地和母。"乾。称父","坤,称母"。由于天地或父母的交感而⑤ 《荀子·王制》。

  ⑥ 《吕氏春秋·大乐》。

  ① 《论衡·谈天》。

  ② 《论衡·自然》。

  ③ 《论衡·言毒》。

  ④ 《潜夫论·本训》。

  生出三男三女。父母是人的最高实体,天地是万物的最大实体,而这最高和最大的实体之本质、本原,则为阴阳。阴阳是产生人和万物的实体,万物禀阴阳而生。因此,《易传》称阴阳为物,"乾,阳物也;坤,阴物也。"①阳的属性是刚健,阴的属性是柔顺,"分阴分阳,选用刚柔。"②"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①阳为奇,阴为偶:"阳卦奇,阴卦偶。"②艮、坎、震为少男、中男、长男,为阳卦,皆一阳爻而二阴爻;兑、离、巽为少女、中女、长女,为阴卦,皆一阴爻而二阳爻。日阳月阴,日乾月坤,刚阳柔阴,天阳地阴,奇阳偶阴。整个宇宙万物和人事之理,都可以纳入阴阳的框架之中,并且都具有对待性、对偶性、互补性,既对立又统一,这便形成了下面的宇宙生成模式:在这个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的宇宙生成、变化论中,揭示了宇宙万物是一个动静互涵、刚柔相易、变化无常、生生不息的演化过程。《易传》的作者,对此颇有精论。所以说:"《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③天地万物,周流不息,变动不居,动静无常,正因为如此,宇宙万物才生生不息、盛德日新。"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④动静往来,刚柔相推,翕辟相续,化生万物。"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⑤一切事物都在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依赖中发展变化的。这种发展变化,又是一个不断的"一分为二"的过程。这就是:"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①这些思想都是辩证思维的重要内容和积极成果,并对后世哲学辩证法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王弼在《周易注》、《周易略例》中,通过注释《周易》,来阐发《周易》的义理和自己的观点。王弼是以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来解释、注解《周易》的,他反对汉代经学的学风,认为汉人注疏、讲解《周易》太烦琐,因此他予以重新注解。《周易略例》则是对《周易》的总论。李觏以唯物主义观点把王弼的《周易注》加以改造和发展,这是十分有意义的,它不仅使《周易》及王弼的《周易注》从客观唯心主义倾向转变为唯物主义,而且以"圣人作《易》,本以教人"的思想为指导,极力驳斥了鄙儒之无能和异端之蜂起,尤其是着力批驳了在当时影响很大的刘牧的《易数钩隐图》"诖误学子,坏隳世教"的唯心主义思想。其目的是为了康国济民,经世致用,拯救苍生,① 《周易·系辞下》。

  ② 《周易·说卦》。

  ① 《周易·系辞下》。

  ② 《周易·系辞下》。

  ③ 《周易·系辞下》。

  ④ 《周易·系辞上》。

  ① 《周易·系辞上》。

  教育学子。他自己讲得很明确,"觏尝著《易论》十二篇,援辅嗣(王弼字辅嗣--引者注)之注以解义,盖急乎天下国家之用,毫析幽微,所未暇也。"②李觏的《易论》,主要是继承和引申《周易》及王弼的《周易注》等思想而形成的。

  (三)李觏的礼论,主要继承和吸取《周礼》和儒家关于礼的思想,并加以改造和发展,尤其是吸取和发展了荀子的礼论思想,经过精思和加工而形成的。

  我们综观李觏的《礼论》七篇和《礼论后语》,以及《周礼致太平论》五十一篇并《序》,对照《周礼》及儒家有关礼的思想,就可以发现,李觏的"礼论",与上述诸家的"礼论"思想,有明显的思想渊源关系。

  李觏平生为学立论,对"礼"极为重视,故"学通《五经》,尤长于《礼》"。他说:"予幼而好古,诵味经籍,窥测教意,然卒未能语其纲条。至于今兹年二十四,思之熟矣。比因多病,退伏庐下,身无他役,得近纸笔,故作《礼论》七篇。"①由于他用功之勤,钻研之深,所以对礼的见解颇有其独到之处。尽管如此,如果我们把李觏关于礼的观点,与儒家,特别是荀子的礼论思想加以分析、比较、研究,就可以看出他们对礼的起源、产生、含义、作用等,都有相近、相似、相同的思想主张。关于他们礼论思想的继承关系,我们将在本书第五章再作详论,在此不作具体说明。

  (四)李觏的批判佛教、道教的主张和无神论思想,主要吸取和发挥了荀子、王充、范缜等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和对鬼神、巫祝、卜相等世俗迷信的批判主张,同时接过韩愈等人的排佛观点,阐发了唯物主义无神论观点。李觏把佛教、道教及世俗迷信的各种危害,加以集中概括,集中予以揭露和批判,因而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和战斗性。

  (五)李觏的人性论和道德观,主要吸取和引申了董仲舒、王充、荀悦、韩愈等人的性三品论和儒家的纲常名教、等级观念的伦理学说构建而成。李觏对先秦以来的诸家人性思想进行了全面研究、综合比较,而同意人性三品论,并提出"性之三品,而人之类五"的人性学说。他认为,在各种人性理论中,只有性三品论,才能合理地解决人性善恶的问题。因此,他称赞韩愈的性三品论,是"诚为得也"的正确理论。李觏以人性三品论为根据,而阐明了自己的人性学说。

  李觏依据自己的人性理论,而提出了教化成善的道德学说。他认为,绝大多数的中人是可善可恶的,只要圣人君子施以教化,就会促其由恶变善,去恶为善。据此,李觏强调教育的促善作用。

  (六)李觏的经济思想,主要是吸取《周礼》的理财思想等构建而成的。他的平土均田主张是依据《周礼》的井田制而提出来的。他在论述其经济主张和改革措施时,常常引证《周礼》的规定作为历史根据,以揭示宋代的经济弊端。同时,李觏还吸取和糅合了《管子》、《商君书》、《孟子》、《荀子》、《韩非子》等有关富国安民、重农抑商、强本抑末的思想主张,提出了保民富国、并地均田,使耕者得食,蚕者得衣的经济政策,最终达到国富民足的目的。

  李觏在论述其经济思想、制定其经济措施时,均以历史典籍作根据,对② 《删定易图序论》,《李觏集》卷四,第52 页。

  ① 《礼论》七篇并《序》,《李觏集》卷二,第5 页。

  照宋代的社会现实,这样既使他的经济改革主张有历史的根据,又切中北宋经济的时弊。因此,在李觏的整个思想体系中,经济思想占有突出的地位,并且是最丰富、最有价值的部分。

  (七)李觏的政治思想,主要吸取和引申了先秦诸家,特别是法家的改革主张和法治思想。如他的"一致于法"的法治观点,显然是继承和发展了商鞅的"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①荀子的"无德不贵,无能不官,无功不赏,无罪不罚",②韩非子的"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③等法治思想。李觏吸收了这些"一断于法"的思想,从而提出了"一致于法"和"正刑法"的主张。这在当时对于上层特权阶级逃避法律制裁的现实,无疑是一种抗争。

  (八)李觏的军事思想,主要是吸取和发挥了《周礼》、《孙子》、《管子》、《商君书》、《司马法》、《吴子》、《三略》、《唐太宗李卫公问对》等的军事学说。如李觏所说的"兵者,国之大事",④"夫兵者,诡道。有形或不可视,有声或不可听,令散如雷电,隐见如鬼神。??陷之死地而后生,投之亡地而后存也。"⑤诸如此类,从思想到语言,都出自《孙子》,并为历代兵家所推重,李觏论兵,亦以此为据,并取之他家,合而论之。李觏广采博取众家的思想材料,并吸收撷取各家思想中的有用部分,同时针对北宋中期社会中的各种弊端和鄙风,提出各种经国济民之策,有钠放矢,矢皆中的,这就更加突显了李觏思想的战斗性和时代性。因此,我认为,李觏思想既有其源远流长的思想渊源,又有其广泛深厚的现实基础,当然也就显示了这位进步思想家思想的真实价值。

  ① 《商君书·赏刑》。

  ② 《荀子·王制》。

  ③ 《韩非子·有度》。

  ④ 《军卫》第一,《李觏集》卷九,第91 页。

  ⑤ 《强兵策》第十,《李觏集》卷十七,第166 页。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