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记文学 > 郦道元评传 > 二 北 魏"五胡乱华"是指的匈奴、羯、氏、羌、鲜卑五个游牧民族。
这五个民族中的匈奴和鲜卑,原来都在北方塞外,他们都是跨越了秦始皇的这条万里长城进入华北的。这些游牧民族在华北等地建立了所谓"十六国",于是晋室被迫南迁,在中国境域中,出现了东晋和十六国南北对峙的局面,这种局面延续了一百多年。
公元420 年,刘裕篡夺了东晋称帝,这就是刘宋,是南朝的第一个朝代。与此同时,北方的十六国,绝大多数也先后为其中力量最大的拓跋魏所兼并,这就是所谓北朝,北魏就是北朝的第一个朝代。这样就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代。
北魏是鲜卑人建立的朝代,鲜卑一名,大概就是西伯利亚(Siberia)的古译,所以他的起源,很可能就在今西伯利亚地区。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曾经说:"朕之远祖,世居北荒,"①可以为证。这是一个较大的游牧部族,在两晋南北朝时,鲜卑族有慕容、乞伏、秃发、宇文、拓跋等部落,先后在今华北和西北等地建立政权,如慕容氏先后建立的前燕、西燕、后燕,乞伏氏建立的西秦,秃发氏建立的南凉以及宇文氏建立的北周等等。其中以拓跋氏建立的北魏,版图最大,国势最盛,时间也最久。
建立北魏的拓跋鲜卑,开始流徙于蒙古高原南北及兴安岭南北一带。到了部族酋长拓跋郁律(太祖平文帝)时移居到东木根山(今内蒙古自治区集宁市东北)。以后,另一部族酋长拓跋什翼犍(昭成帝)营建了他们的首都盛乐(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以北)。《魏书·帝纪》在太祖道武帝(拓跋珪)以前,载列了二十七代没有传记的帝王名氏,第一代是成帝,名拓跋毛。据《魏书·帝纪》所说:"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也不过是氏族而已。从拓跋毛以后的第十五代是拓跋力微,魏人尊他为神元帝,从此以后,才有信史。不过直到第二十七代拓跋什翼犍,情况仍不甚明了。游牧部族逐水草而居,尽管是部族酋长的驻地,但流动性仍然很大,所以像东木根山和盛乐等地名,其地理位置其实并不十分确实,不过是约略言之而已。
这个部族要到公元四世纪后期,情况才比较明确,当时是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在位的时代。这是一位有见识和才略的部族领袖,他把首都从盛乐南迁到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郊东北),部族开始从游牧过渡到农耕。平城是一个在汉初就存在的古老城邑,汉高祖曾经在这里被冒顿单于围困了七天。拓跋珪迁都到此以后,当然经过一番修整和扩建。《水经·■水注》相当详细地记载了当年平城的城市建设及其规模,这里拥有宫殿、寺庙和许多其它建筑物。由此可见,北魏的生产方式到这时已经以农耕为主,游牧部族是不可能有如此固定和规模较大的首都的。当然,由于拓跋珪在平城作帝达二十三年,拓跋鲜卑从游牧到农耕的过渡以及平城的城市建设,可能是在这二十三年中逐步完成的。
早在拓跋珪迁都以前,鲜卑族移入平城及其附近各地定居的人数看来不少。他们或许早已放弃游牧,从事农耕,这其实也是北魏南迁的群众基础。《水经注》在《河水》、《汾水》、《■水》等各篇记下了今山西省境内的许多非汉语地名,如太卤(即太原)、大浴真山、贷敢水、可不埿城、契吴① 《通鉴》卷一三九《齐纪》五明帝建武元年。
亭、诰升袁河等等,不胜枚举。郦道元记载地名,素有解释地名的习惯,对于这个地区的这类无法解释的地名,他一般加上"北俗谓之"四字,有时甚至加上"狄语音讹"一语。郦道元称为"北俗",指的是他所居住的华北以北的地方,实际上就是塞外草原。当然,今山西省一带是古代许多少数民族角逐之地,郦道元的所谓"北俗",也并不一定就是鲜卑。由于鲜卑语和其他曾经在这一带居住过的游牧民族如匈奴等的语言都早已消亡,无可核实,我们无法区别这些地名是鲜卑语地名抑是其他民族语言地名。但拓跋鲜卑族人流入这一带为时甚早,这大概是可以肯定的。
拓跋珪以后即位的是拓跋嗣,即北魏明元帝,在位共十五年,这期间,大江以南,刘宋取代了东晋,南北朝的形势从此形成。拓跋嗣以后,一位有雄才大略的人物拓跋焘,即北魏太武帝继承了王位,北魏进一步走向繁荣昌盛,他在位长达二十八年,文治武功,都很有可观。北魏虽然僻居雁北,但是已经严然成为一个规模完备的大朝廷。在武功方面,他东征西讨,不断扩张领土,当年与东晋并存的所谓"十六国"之中,除了巴蜀的李成为刘宋所并以外,其余大都纳入了他的版图,他南与刘宋作战,攻占了著名的古都洛阳和形势险要的虎牢。他于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刘宋元嘉二十七年、450年),亲率大军,长驱南下,直达长江北岸的瓜步,并于次年(451 年)在瓜步山上大集群臣,班爵行赏。这其实就是向南朝显示他的武力,使刘宋首都建康(今南京)大为震惊,而他在大集群臣以后,或许是自己认为攻占和统治全国的准备尚未充分,在向南朝示威的目的达到以后,即下令班师,全军北返。对于南朝来说,他的这一次军事行动,的确达到了他威慑的目的。刘宋名将沈庆之不胜惶恐地说:"佛狸(按指拓跋焘)威震天下,控弦百万"。①南朝素以正统的大朝廷自居,如今说出这样的话来,实在是说明了当时的形势。
另外,在拓跋鲜卑内迁并过渡为农耕民族的同时,另一支草原游牧民族柔然族,又名蠕蠕,原来附属于拓跋部,四世纪中叶,在今鄂尔浑河和土拉河流域从事游牧活动,北魏南迁后,它进居到阴山一带。从此在漠内成为北魏的腹背之患,情况如同拓跋鲜卑没有内迁以前对汉族的关系一样。为了安定北疆,拓跋焘在漠南,东起濡源,西到五原阴山,共三千里,设置了武川、抚冥、怀朔、怀荒、柔玄、御夷等六个军镇,即所谓北魏六镇,驻军防守,遏制了柔然的骚扰和入侵。于是北起漠南,南到淮河,都在北魏的统治之下。北魏的声威,至此已经甚盛,当时的西域诸国如龟兹、疏勒、乌孙、鄯善、焉耆、车师、粟特等,都遣使进贡。此外如东方的高句丽和西方的波斯等国,也都遣使修好。武功之盛,声威之远,于此可见一斑。
拓跋焘虽然是一个出自游牧民族的国君,但他也重视文治,注意政治廉明,悉心治理他的国家。他任用了一批贤能廉洁的官吏,如侍中古弼、张黎,中书侍郎高允,司空崔浩,司徒长孙道生等,其中许多是汉族知识分子。从《魏书·古弼传》所记的一件事实中可以证明,拓跋焘是如何以身作则,从善如流的:世祖大阅将校,猎于河西,弼留守。诏以肥马给骑人。弼给弱者。世祖大怒日:尖头奴敢裁量朕也,朕辽台先斩此奴。弼头尖,世祖常名之曰笔头,是以时人呼为笔公。弼属官惶怖惧诛,弼告之曰:吾以为事君使畋猎不适盘① 《通鉴》卷一二五《宋纪》七文帝元嘉二十七年。
游,其罪小也;不备不虞,使戎寇恣逸,其罪大也。今北狄孔炽,南虏未灭,狡焉之志,窥伺边境,是吾忧也。故选肥马备军实,为不虞之远虑,苟使国家有利,吾何避死乎?明主可以理于此,自吾罪,非卿等之咎。世祖闻而叹曰:有臣如此,国之宝也。??后车驾畋于山北,大获麋鹿数千头,诏尚书发车牛五百乘以运之。世祖寻谓从者曰:笔公必不与我,汝辈不如马运之速,遂还。行百余里而弼表至曰:今秋谷悬黄,麻菽布野,猪鹿窃食,鸟雁侵费,风波所耗,朝夕三倍,乞赐矜缓,使得收载。世祖谓左右曰:笔公果如朕所卜,可谓社稷之臣。
《古弼传》所记的这一掌故,除了说明拓跋焘的英明以外,同时也说明了,到了拓跋焘在位的时候,北魏已经"秋谷悬黄,麻寂布野",成为一个农耕民族了。这当然是鲜卑人长期以来和汉人共处的结果。这是一种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也是民族融合的过程,关于这方面,在以下对孝文帝拓跋宏的评述中还要提到。
拓跋焘为北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去世后,经过了文成帝拓跋珪和献文帝拓跋弘二帝的短促时期,到了北魏延兴元年(刘宋泰始七年、471年),孝文帝拓跋宏即位,这是北魏历史上另一位有雄才大略的著名国君。他登位时还只有5 岁,先由大后临朝称制,太和十四年(490 年),太后去世,拓跋宏就于次年亲政,当时他年仅25 岁,正是青年英俊,意气风发的时候,他亲政以后,立刻励精图治,大力进行了许多革新,使北魏在拓跋焘建立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他的政策,首先是提高民族文化,努力改革作为一个游牧民族长期以来存在的游牧习气,广泛推行汉族的礼仪和习俗,加速了拓跋鲜卑的汉化过程。他毅然废除从游牧民族遗留下来的发辫制,改行汉族当时通行的束发为害的发式。被服冠冕,也一遵汉族体制。他又竭力推行汉族尊重的所谓三代成法,开始祭祀尧、舜、禹、周公等汉族人民崇敬的人物,谥孔子为"文圣尼父",并命令中书省设孔子像,他亲自带头前往祭拜,有一次南征途中经过鲁城(今曲阜),特地进城祭拜孔子,重修那里的孔子陵墓,更建碑铭,拜孔氏四人、颜氏二人为官,并选孔子宗子一人,封为崇圣侯,令其奉孔祭祀。这次南征还都以后,就在首都设立国子大学和四门小学,又遴选了几位蓄老长者,将他们封为国老庶老。同时在国内普求古代遗书,按汉族体制制礼作乐,并按当时汉族通行的标准,修正度量衡制度。①自从拓跋焘任用许多汉族知识分予以来,早已卓著成效的北魏汉化,至此业已完成。
在拓跋焘的时代,虽然版图已经拓宽,军力已经强大,但他在南下到达瓜州以后,仍然引军北返。我们当然很难剖析拓跋焘当时为什么作出这个决定,但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事实是,尽管北朝军力强大,但是在经济实力,文化水平等许多方面,无疑仍然落后于南朝,而这种差距并不是短期中可以赶上去的。因此,拓跋焘的南征,或许具有以攻为守的意义,让他在这一次威慑行动以后,可以免受南朝的进攻,使他能致力于北魏的内部建设。所以,拓跋焘虽然展示力量于南朝,但当时并非有志于南朝。对拓跋焘的进军和退军作这样的估计或许有些道理。他是在太平真君十年(刘宋元嘉二十六年、450 年)冬季才发动这次进攻的。就在这一年秋季,宋文帝还派沈庆之、王玄谟等将领进军黄河边上的碻磝(今山东省茌平县以东黄河南岸),并且围① 均见《魏书·高祖纪》及《通鉴》卷一四○《齐纪》六明帝建武二年。攻滑台(今河南省滑县东),虽然围攻了二百多天未能攻下,但碻磝这个渡口,一直要到太平真君十二年初才为北魏军收复,这说明刘宋也还有一些军事力量。
现在,拓跋宏的情况就大不相同,他是一个有抱负、有远见的人物。北魏由于多年来的惨澹经营和汉化的完成,国家的经济实力和文化水平均已大大提高。当拓跋焘南迁之初,北魏还是"十六国"中最小的国家,但经过这百年来的发展变迁,北魏已经成为一个无可争议的北朝大国。中国南北分裂,到此已经一百七十余年,他心存大志,把一统全国作为己任。他曾经豪迈地说过:"吾方经营天下,期于混一。"①这就明白地表示了他的抱负。
和拓跋焘从盛乐南迁到平城一样,拓跋宏亲政之初,就下决心再一次南迁,把首都从平城迁到洛阳去。他深深知道,"经营天下"的事,是不可能在平城这样一个地处雁北的偏僻城邑中运筹策划的。而洛阳是东周以来的中原名都,尽管"洛阳处天下之中"②的话出自北宋,但人们早已看到了这种事实,这是一个帝王之都。现在,洛阳早已收入了北魏的皇舆,对于"期于混一"的君王,这是一个定都的良机,是决不能失之等闲的。但是他的这种计划遇到了很大的阻力,不要说安土重迁是人们的一般心理,特别是由于平城建都已经上百年,王公贵族和整个北魏的既得利益集团,在这里购置产业,建造宅第,布置势力。平城已经成了他们的安乐窝,当然不愿意长途跋涉,远迁到人地生疏的洛阳去。所以,当拓跋宏一旦宣布了迁都的决定以后,立刻遭到了满朝官员的反对。尚书于果的话其实是代表了整个既得利益集团的,他说:"臣非为代地(按指平城)为胜伊洛(按指洛阳)之美也,但自先帝以来,久居此地,百姓安之,一旦南迁,众情不乐。"①平阳公拓跋丕想必读过《尚书·洛诰》之类的汉族经书,他指出:"迁都大事,当询之卜筮"②。此外还有许多反对的意见。对这位年轻的国君,实在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但是拓跋宏是个胸有成竹的人,他绝对不会因既得利益集团的种种干扰而动摇他的迁都决心,对于于果之流的阻挠,他说:"吾方经营天下,期于混一,卿等儒生,不知大计。"③对于"卜筮"一类的言论,他的答复更挫常有理:"昔周召圣贤,乃能卜宅,今无其人,卜之何益?且卜以决疑,不疑何卜?"他又说:"王者以四海为家,或南或北,何常之有?朕之远祖,世居北荒,平文皇帝始都东木根山,昭成皇帝更营盛乐,道武皇帝迁于平城,朕幸属残胜之运,而独不得迁乎?"④拓跋宏终于在太和十八年(494 年)把首都从平城迁到洛阳,就在这一年,他正式下诏:"禁士民胡服。"如同七个世纪以前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一样,这也是一个令人大吃一惊的变革,而且历史对人们真是一种嘲弄,和战国时代一样,朝野士民又一次群情哗然。并州刺史新兴公拓跋丕就是守旧派中的著名一员,据《通鉴》卷一四一所记:"及朝臣皆变衣冠,朱衣满① 《通鉴》卷一三八《齐纪》四,武帝永明十一年。
② 李格非《洛阳名园记》(《学津讨原》第七集)。
①② 《通鉴》卷一三九《齐纪》五,明帝建武元年。
③ 《通鉴》卷一三八《齐纪》四,武帝永明十一年。
④ 《通鉴》卷一三九《齐纪》五,明帝建武元年。
坐,而丕独胡服其间"。民间也是一样,《通鉴》卷一四○记及了拓跋宏在洛阳责问留守之官:"朕望见妇女犹服夹领小袖,卿等何为不遵前诏?皆谢罪。"甚至直到太和二十三年(499 年),元宏从平城回到洛阳,他问任城王元澄:"'朕离京以来,旧俗少变不?'对曰:'圣化日新'。帝曰:'朕入城,见车上妇人犹戴帽,著小袄,何谓日新?'对曰:'著者少,不著者多'。帝曰:'任成,此何言也,必欲使满城尽著邪!'澄与留守官皆免冠谢。"①在中国历史上,穿上"胡服"和脱掉"胡服"都曾经是一种困难的历程。
太和二十年(496 年),拓跋宏宣布改变祖宗传下来的民族姓氏,把鲜卑语的"拓跋"改为汉语的"元"。②从此,拓跋魏就被后世的史家称为元魏。其实这也是他早已有了打算的事,在这以前,他曾于太和十九年六月下诏:"不得为北俗之语于朝廷,违者免所居官。"③至于为什么把"拓跋"改为"元",他的诏令上说得很明白:"北人为土谓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从此,他自己带头称为元宏,王族中不论辈份大小,封爵高低,他们的名氏均去"拓跋"加"元"。北魏还有另外一些胡姓,也一律议改,据《通鉴》一四○所记:拔拔氏改长孙氏,达奚氏改奚氏,乙荫氏改叔孙氏,丘穆陵氏改穆氏,步六孤氏改陆氏,贺赖氏改贺氏,独孤氏改刘氏,贺楼氏改楼氏,勿忸于氏改于氏,尉迟氏改尉氏,不胜枚举。
这是元宏变夷为夏政策中的最后一项措施,北魏至此已经达到了全盘的汉化。其实,北魏的汉化因为见诸历史的确凿记载,所以过程清楚。而其他在这一段时期进入华北的游牧民族,也都同样地或早或晚地发展着这种过程,这种过程,就是民族融合的过程。
元宏在迁都以后,和其他许多改革工作齐头并进的,还有十分重要的"期于混一"的南征大业。他调集大军,由他自己统率,向寿阳(今安徽省寿县)一带进军。据《魏书·高祖纪》所记,大和十九年春正月,"车驾济淮,二月甲辰,幸八公山。"《通鉴》说这支大军,"众号三十万,铁骑弥望。"①在军事上,元宏取得了不少胜利,但不幸的是在朝廷内部却变生肘腋,使他猝不及防,穷于应付。首先是朝廷中穆泰为首的保守势力的反叛。穆泰原是北魏名臣穆崇之后,以功臣之孙而为拓跋氏驸马,历任要职,却顽固不愿迁都。据《魏书·穆泰传》,他勾结定州刺史陆叡,安乐侯元隆,鲁郡侯元业,骁骑将军元超,彭城镇将元拔等多人,阴谋叛乱。元宏不得不遣任城王元澄,出兵敉平了这场叛乱。另外是后妃**的宫闱丑闻,②使他心力交瘁。由于这些变故的接踵发生,元宏受到了很大的打击,这位壮志凌云的明君,竟不幸在他三十三岁之年,病死于谷塘源的行军途中。
元宏之死,成为北魏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蒸蒸日上的北魏,从此走向下坡。而八年以后,宣武帝元恪正始四年(梁天监六年、507 年),北魏与梁在淮水的一战,成为北魏在军事上一蹶不振的开始。这次战役中,由① 《通鉴》卷一四二《齐纪》,东昏侯水元元年。
② 《魏书·高祖纪》。
③ 《通鉴》卷一四○《齐纪》六明帝建武二年。
① 《通鉴》卷一四○《齐纪》六明帝建武二年。
② 《魏书·孝王幽皇后传》。
于淮水暴涨,梁军乘舰登岸击魏,魏军丢弃器甲,相争投水而死,淮水为之不流,缘淮百余里尸骸枕藉,梁军生擒魏军五万余人,收其军粮器械,积如山岳,牛马驴骡不可胜计。①这次惨败以后,北疆的所谓六镇,也先后发生叛乱。使北魏处于腹背受敌的困境。在内政上,昏庸淫泆的胡太后于孝明帝元诩熙平元年(516 年)临朝,朝政**,日甚一日,终至不可收拾。强盛一时的北魏,终于在孝武帝元修永熙三年(534 年)分裂成西魏和东魏两个小朝廷,最后也都相继灭亡。
① 《梁书·曹景宗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