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孔子评传 > 四、文质彬彬与德才并重

四、文质彬彬与德才并重

  孔子办学的教育内容当然是服从于他的教育目的的,即服从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如前所述,孔子培养的主要对象是士和君子,即为实现仁政德治培养人才,实际上是为封建贵族统治阶级培养合格的后备官吏。他很注重人品的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曾提出"文质彬彬(外表形态和思想品质配合恰当),然后君子"①的主张,认为表里一致才能算是大雅君子,因此,他的教育内容是德才并重,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并重。《论语·述而》所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的提法在概念上不够确切②,所以这里讲的孔子的教育内容,不以"四教"分。现按照实际情况从三个方面论述如下。

  ①《论语·雍也》。

  ②程树德《论语·集释》关于"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条下引王滹南的话说:"夫文与行,固为二物,至于忠、信,特行中之两端耳,又何别为教乎!"指出忠信二者实已含于行中、何必另立"二教",所论极当。

  (一)品德修养

  孔子最基本的教育内容是德育,即加强弟子们的品德修养。关于孔子的道德观念,已在《伦理思想》一章中作了评述。

  这里只阐述其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去的情况。

  孔子对道德的认识做过很大的努力,其道德总概念是"仁"。孔子对"仁"有许多解释,但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说,不外是"爱人"这个总原则。为了使弟子们准确地把握仁、理解仁,孔子曾多次详尽地回答过弟子们提出的问题。例如"刚。毅、木、讷,近仁"①,意思是指刚强正直、果断朴实。言语谨慎,都可以说是接近于仁的。他还更具体地提出了孝。悌、忠、信、勤,义、勇、敬、诚、恕、温、良、恭、俭、让,谦、和、宽、敏、惠等一系列具体的概念,丰富并发展了品德修养的内容。这些内容作为封建道德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当时封建社会的需要的,现在则必须加以批判。分析和清理,严格区分糟粕与精华,然后决定取舍,决不能囫囵吞枣地含糊过去。

  孔子很重视学生的道德情操。他说:"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②富而不骄,贫而无怨,这里面带有一个抑制感情的问题。他又说:"《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③这说明个人的喜怒哀乐应有一定的限度,不要过分。另外,"仁者爱人"也不是无原则的什么都爱,"君子亦有恶"④,"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⑤。这又说明仁德之中又包含了"好"与"恶"一对相反的情愫。他要求弟子们能分清善恶,"行己有耻"⑥。"好仁"与"恶不仁",有所为,有所不为。这种好恶的感情表现就是"知耻"。孔子又认识到人的感情是容易冲动的,那就孔子评传需要有所抑制,掌握分寸。为此,孔子便提出了"中庸"的主张,作为平衡道德感情的准绳,以防止"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的片面性,防止感情用事或极端化,做到不偏颇,适可而止。孔子认为,一个人在道德感情上要克制那些不合于"仁"的邪念,那就需要确立合于"仁"的道德观念。他认为仁人必须立志,"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①。一个人如果具备了求仁的意志,就可以求仁而达仁:"我欲仁,斯仁至矣。"②"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③意思是,宁可牺牲生命来保卫仁的原则,不可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原则。这就是孔子对树立道德观念的明确要求。立志的同时便是力行,也就是个人的表现和实践。孔子认为,体现"仁"的外在形式是"礼"。他悦"克己复礼为仁"④,"不学礼,无以立"⑤。"克①《论语·子路》。

  ②《论语·宪问》。

  ③《论语·八佾》。

  ④《论语·阳货》。

  ⑤《论语·里仁》。

  ⑥《论语·子路》。

  ①《论语·子罕》。

  ②《论语·述而》。

  ③《论语·卫灵公》。

  ④《论语·颜渊》。

  ⑤《论语·季氏》。

  己"是一种"自省"功夫,就是能约束自己,自我克制,使自己的日常行动都合于礼,做到"彬彬有礼"。克己的手段是"四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⑥那么,什么是"礼"呢?在孔子的时代,主要是指周礼,即传统的西周的典章制度和风俗习惯,包括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貌、礼节、礼仪,以及冠、婚、丧、宰等一切生活行动中的规则。有了这些明确的规则,道德行为就有了标准。《庄子·天下》篇关于儒家"以礼为行"(以礼来夫规范行为)的提法,就是指的这个方面。道德行为是检验道德认识是否明确、道德情操是否高尚。道德观念是否坚定的试金石,是品德修养进入躬行实践的最重要的环节。所以孔子强调"听其言而观其行"①,主张"文质彬彬",有了"质"还要看表现("文")。只有这样,才能养成有操行的君子。孔子强调个人品德修养,不仅在当时是对的,今日也要强调,即使到了**社会,只要地球上还有人类存在。都需要强调,当然,品德修养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必然随着时代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有所发展,这是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所得出的必然结论。

  ⑥《论语·颜渊》。

  ①《论语·公冶长》。

  (二)文献知识

  孔子传授知识的范围主要限于人道方面,即专讲做人和从政的道理,而这些又都是通过教习典籍去完成的。从文献方面来说,就是传授"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或"六艺"的基本内容,在孔子以前时代早就有了,而且早就列为贵族教育的主要内容了,孔子不过是再一次加以选用和肯定而已。为什么孔子选用这些典籍来作为教材呢?《礼记·经解》引孔子的话说:"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致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孔子评传教也。"这说明了"六经"的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并表明了寓德育于智育之中的作用。因此,它们就成了孔子的六种文献材料。"六经"的由来、形成。内容及其与孔子的关系,在第九章中将详细论述,这里仅就孔子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方面略作阐发。《诗》在当时主要是用于典礼。讽谏。言语和赋诗言志等方面。孔子认为,学《诗》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不学《诗》,无以言"①。宋人邢《论语注疏》说:"以古者会同皆赋诗见意,苦不学之,何以为言也广《左传》上记载各国君臣赋诗引诗共达二百五十一次之多。当时的土大夫如果不能赋诗,就要被人瞧不起。例如《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宋华定来聘②,通嗣君也,亨之,为赋《蓼萧》(《诗·小雅》中的一章),弗知,又不答赋。昭子(鲁大夫孙)曰:'必亡!宴语之不怀,宠光之不宣,令德之不知,同福之不受,将何以在?'"华定因为不能以《诗》答赋,当场出丑,并受到昭子的一番奚落。由此可见,孔子强调学《诗》的目的,实质上还是为了从政:"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③这指出学了《诗》要能随机应变地应用,如果单是死记硬背,而不能据以处理国政,又不能独立地运用去办外交,即使背得再多,那又有什么用呢?孔门弟子中最善于外交活动的子贡,就是学《诗》能用的代表人物,因此曾受到孔子的称赞(见《论语·学而》)。

  孔子很重视《诗》教,把它当成了修养道德。

  陶冶性情、齐家治国的重要手段。有一次,他对弟子们讲解《诗》教的重要意义时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①这可以说是孔子对《诗》的最精辟的论述。照他看来,读《诗》不仅可以鼓舞情绪,可以观察风俗民情的盛衰,可以建立相互间的谅解,可以讽谕或批评时政的得失,甚至还可以运用其中的道理来事奉父母,以至从政事君,认识自然界中的鸟兽草木。这种诗学观,使《诗》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乐》也是教育中的一项重要教材。乐教不仅指学习音乐的基本功,同时也包括学习音乐理论和审美等内容。孔子是把《诗》、《礼》、《乐》融为一体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②,"志之所至,诗亦至焉;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①《论语·季氏》。

  ②华定、宋国大夫,宋元公新即位,派他出使鲁国以通聘问。

  ③《论语·子路》。

  ①《论语·阳货》。

  ②《论语·泰伯》。

  乐亦至焉"③。在孔子的心目中,立志而后学诗,学诗而后知礼,知礼以后才能从音乐的启迪中自觉地陶冶性情。同对待诗一样,孔子把习乐也作为修身的一种手段,并付诸实践。孔子善于欣赏和评论于曲:"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④"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⑤"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⑥他整理《诗》时,就是孔子评传按乐曲的性质编为《风》、《雅》、《颂》三个部分的,他教弟子们唱歌时,自己也和着唱.而且还指点他们演奏乐器①。他主张"以乐治国",理由是"致乐以治心","生则乐,乐则安。安则久,久则天,天则神,天则不言而信,神则不怒而威,致乐以治心吉也。"②可见他是一个乐治主义者,乐教的最终目的仍是为从政服务。

  《书》是孔子当作政治教材和历史教材来用的。《论语》中记录孔子三次引《书》,都是以古喻今,讲解如何从政、行道的。

  《礼》一是作为文献教材进行讲解,二是学习礼的仪式技能。孔子进行的礼教,重在实习。因为礼是立身处世的行动准则,所以他告诫自己的儿子孔鲤说:"不学礼,无以立。"③关于《礼》的具体内存,在《仁的人生哲学思想》一章中已有评述,这里就不重复了。

  《易》分《经》、《传》两部分。《经》的内容在孔子以前就已经有了,《传》的内容则是后儒完成的。在扎子当时,《易》是一部讲阴阳八卦的占卜之书,内容神秘庞杂,在鲁国保存得比较完整,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可见他曾进行深入的研究。孔子曾吸取书中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来教育弟子。

  《春秋》成书于孔子去世前二年,是他亲自编著的。但作为教材用的《春秋》,大致有两种可能:其一,当时有《百国春秋》,即各诸侯国的"史记",内容无非是关于国家政绩。兴废的记载,孔子教学生用的可能就是这种《百国春秋》;其二,由于《百国春秋》卷帙浩繁,材料繁杂,孔子便以《鲁春秋》为蓝本,将各国"史记"中的主要大事统于一体,先作为教材用,后来才整理成现今的传本。《春秋》中包含了孔子的社会政治理论,定名分,寓褒贬,微言大义,是孔子对学生们进行政治和历史教育的教科书。③《礼记·孔子闲居》。

  ④《论语·述而》。

  ⑤《论语·八佾》。

  ⑥《论语·子罕》。

  ①见《论语·述而》和《论语·先进》。

  ②《礼记·乐记》。

  ③《论语·季氏》

  (三)体育锻炼和美育陶冶

  除"六经"外,孔子还有没有其他教材呢?从礼、乐。射、御、书、数的初级"六艺"来看,是还有一些技艺方面的教育内容的。孔子那个时代还没有"体育"这个名称,但"射"和"御"是属于现代体育的范畴的,孔子是注意到这方向的内容并身体力行地贯彻到教学中去的。孔子本人并非一个衰弱的老夫子,他志趣广泛,身体健壮,长得很高大①。春秋时期,人们的平均寿命比现在短,他活到七十三岁,是很少的高寿者之一,这与他注意身体的锻炼是很有关系的。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曾据《淮南子》说他"劲杓门之关",解为孔子是"千斤大力士",是有一定事实根据的。他经常带着弟子们到泗河岸边郊游。他喜欢爬山,"登泰山而小天下".至今泰山顶上还留有孔子登临处的遗迹。孔子对射箭和驾御马车是非常内行的、弟子们大部继承了他善射的传统。《史记·孔子世家》记载:"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冢,而诸儒亦讲礼乡饮大射于孔子冢。"司马迁曾亲临考察,观孔子乡射之遗风。清代学者颜元对孔子的体育教育思想曾作出客观的评价说;"孔门司行礼、乐、射、御之学,健人筋骨,和人血气,调人情性。"①可见孔子体育教育的意义,除了强身健体以外。还有陶冶性情的作用,这是和礼、乐的美育教养结合在一起的。

  孔子注重的美育,包括"文"与"质"两方面,具体的是指礼乐修养的外在美和内在美,他主张"君子成人之美"②、美即美德,其标准则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他称赞《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是因为这种音乐表现了虞舜谦让平和的美德,可以熏陶人的性情。孔子既然是伦理道德的理论家和实践家、就必然把美育和道德观念密切结合在一起。于是,美也就成了孔子的一个德目了。所以孔子注重的美,实际上多少也包含了我们现在所讲的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和环境美的某些内容。例如他的诗教是结合语言美的,他说的"文质彬彬"是结合行为美的,他提出的"智、仁、勇"是结合心灵美的,他主张"席不正不坐"是结合环境美的。孔子把美的观点与道德观点联系起来的教育实践,无疑是意义深远的。

  以上讲的加强品德修养,掌握文献知识,注重体育的锻炼和美育的陶冶,其目的是为了培养治世能人(土、君子)。从孔子的这些教育内容看来,其中不少合理的因素至今仍闪耀着光彩。但必须指出,孔子教学所使用的教材("六经")。即使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也是远远不能反映当时社会发展所己取得的成就的。当时工农业生产工具和战争用的武器,已由青铜器发展到铁器,农业上己使用牛耕,手工业制品从武器到精美的绢、帛、绨、缟以及钟、鼎等官廷用品和民间用品,无论在农艺、园艺。工艺和商业上,无论在天文。地理、历法、医学和烹调上,也无论在军事的战略战术上,都有了很大发展和进步。这些在孔子的教材("六经")中几乎很少甚至没有反映。我们在承认孔子在两千多年前那样的社会①据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身高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按周尺一尺折合现代公制为19.91厘米,则孔子身高约为1.91米。

  ①《颜习斋先生言行录》。

  ②《论语·颜渊》。

  条件下不愧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的同时。还必须指出他的很大的保守性和局限性,尽管孔子以后的。在封建社会束缚下的。中国停滞不前的局面,其中包括哲学社会科学上关于物质和精神孰先、真理能否被认识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和论证,以及自然科学方面理论和实验应用(特别是工农业生产方面)等停滞不前的情况,固然由多方面原因所造成,但毕竟也是和孔子思想及其在教学内容上的保守性、局限性的影响分不开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真正理解孔子,就不能正确评价孔子的教育成就,就可能陷于很大的片面性。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