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孔子评传 > 二、经济主张

二、经济主张

  孔子重人事,讲实际,反对空谈,所以他的经济主张都是较具体并有针对性的,既利于行,又易见效。在孔子看来,不是经济决定政治,而是政治决定经济,不是政治为经济服务,而是经济为政治服务。也就是说,他的经济思想和经济·272·孔子评传主张,都是为他的仁政德治的政治服务的。两千五百余年前的孔子,虽然在理论上把经济与政治的本来关系颠倒了,但我们仍能从颠倒了的关系中看到问题的实质。现在特就以下四个方面阐述孔子经济主张的主要内容。

  (一)在农业上主张决不能耽误农民季节性劳动时间,主张合理使用土地资源,爱惜良田

  中国古代特别是殷周以后,就一直明确了以农立国的国策。所谓国家经济就是农业经济,所谓社会生产就是农业生产。农业收成的丰歉,决定了国计民生的好坏。但农业季节性很强,所以孔子特别提出"使民以时"①、决不能耽误农民季节性劳动时间的主张。这是针对当时各级领主竞相侈靡,建宫室、治苑囿、修桥筑路等等,常常征用大批农业劳动力,以致影响季节性很强的农业生产,使土地荒芜,收成大减。这不仅影响了广大农业劳动者的生活,也大大降低了各级贵族统治阶级的收入。在这种情况下,孔子大声疾呼地提出"使民以时"的主张。同时,"使民以时"还有另一层意思,这就是他对当时用的周历不满,提出"行夏之时"②,即以夏历(夏代历法)代替周历(周代历法)。这在农业上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因为夏历即现在习惯上仍沿用的"农历"(对"公元"而言),以每年正月为第一个月,春、夏、秋、冬大体和自然现象相一致,亦即与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农业季节大体一致,而周历则把"农历"的十一月定为每年的第一个月(正月),向前移了两个月,这和农业的时令季节不相一致①。所以孔子从发展农业着眼,主张不用周历而用夏历。此外,还因为当时各级领主统治阶级在周历元旦之前都要征用大批劳力,为他们庆贺新年作各种准备,而此时正值夏历的九、十月间,是农作物收获、播种和贮藏的紧急和繁忙时刻,是农民一年中最关键的时刻,在这时征用劳力,将造成农业经济的莫大损失。孔子针对这一严重情况,提出改变历法,废除"周历","行夏之时",做到"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②,这样才能有利于农业生产,充实粮食的供应和贮备。孔子认为治国之道,重要的是一要人民安定,二要粮食充足,三要治丧尽礼,四要祭祀慎重("所重:民、食、丧、祭"③)。后二者为当时习俗所重,现在可以不谈,前二者现在仍有现实意义,孔子把它们放在前面,说明他思想上、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重实际的精神。"使民以时"和重民、重食的主张,后来为孟子所继承和发扬。孟子提出意义相同的农业上"不违农时"的主张(原话见本书第232页)。孔子的"仁政德治"和孟子的"王道",其实意思很相同。他们一方面重视劳心者(各级领主封建统治阶级和士)的地位,一方面轻视劳力者(农民、农奴、黎民、小人)的地位,而他们又不得不把实现"仁政德治"或"王道"的经济基础,主要是农业经济的重担压在农业劳动者身上。这种二重性的矛盾现象,正是贯串在从西周领主制到往后地主制长达三千年的封建社会的一条主线,理解它,也就基本上理解了封建社会和孔孟关于经济思想的实①子口:"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②《论语·卫灵公》。

  ①中国古代历法,是一个很复杂并颇带迷信成分的问题,但又是一个关系到日常生活尤其是农业生产的问题。特引程树德《论语集释》(《卫灵公上》第938页)有关此问题的一段话以供参考:"夏时谓以斗柄初昏建寅之月为岁首也。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故斗柄建此三辰之月,皆可以为岁首。而三代迭用之;夏以寅为人正,商以丑为地正,周以子为天正。然时以作事、则岁月自当以人为纪。"孔子所以主张"行夏之时",大概是"取其时之正与其令之善",较符合农业生产的季节性要求。②《论语·学而》。

  ③《论语·尧曰》。

  质。从孟子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作为孔子和孟子的"仁政德治"和"王道"标志的经济实体,不过是一幅封建社会满足于"周而复始"的停滞状态和自足自给的简单冉生产的小农经济景象。而在他们所在的那个社会的历史阶段,就这点也是一个难以实现的理想境界。这主要是因为:第一,他们访问了许多邦国,没有遇到一个他们所希望的"明君",遇到的都是些庸君、昏君,"贪冒无厌"的欲求不允许庸君、昏君这样做;第二,整个领主阶级和地主阶级的剥削本性不允许他们这样做。于是这十像孟子所描绘的小农经济的温饱景象,只能是一个无法实现的"美妙"意境,虽然在当时是颇有远见而现在仍有借鉴作用的意境。

  此外,孔子非常重视农用土地资源的合理使用。孔子在鲁国任中都宰和小司空(相当于现在的工程局长)时,曾将土地分为五类,即一是山林地带,二是川泽地带,三是丘陵地带,四是高原地带,五是平整地带(请参阅本书第54-55页),这样就可以根据不同土地因地制宜种植不同作物,就可以做到"物各得其所生之宜,咸得厥所"①。这在现在看来,已是普通常识,在两千余年前的时代,不能不说是农业上的一个进步。

  最后,还应特别指出,孔子是提倡"父死葬之以礼"的孝道的,但为了保护和节约可耕良田,又竭力主张"因陵为坟,不封不树"①,就是说,墓地只能选在山坡上("因陵为坟"),一不积土为坟("不封"),二不植树或树碑以为坟之屏蔽("不树"),以免占用良田②。那样提倡"父死葬之以礼"的孔子,在这里却又把保护良田、发展农业放在比墓葬更突出的地位,这说明一贯轻视农业劳动和技艺的孔子,在思想深处又是非常关注农业的实际效益的。

  ①《孔子家语·相鲁》。

  ①《孔子家语·相鲁》。

  ②此处"不封"作"不积土为坟"解,据《周易正义·系辞下》孔颖达疏"不积土为坟,是不封也";"不树"作"不植树或树碑以为坟之屏蔽"解,据《尔雅·释宫》"屏谓之树",即"树"是树立屏蔽,非植树,这里是两用(既指植树,又指树碑)而意译之。孔子"因陵为坟,不封不树"可有两层意思,一是孔子一贯主张"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就是说在礼仪问题上,反对奢侈浪费,提倡朴素俭约;在治丧问题上,反对仪文形式,提倡情真哀切;上面的话正符合这种精神。二是这样做,正可以不占用良田,不影响农业生产。

  (二)在手工业上主张招徕"百工",按各人劳动成绩付给工资

  前面已经说过,中国自古以来特别自西周以后即已明确了以农立国的国策,工业(主要是手工业)虽然已经逐渐开始被重视③,但是和农业相比,毕竟还处于次要的地位。当然,和重视农业成果而又轻视从事农业劳动的庶民和农奴等"小人"一样,对待手工业的情况亦复如此,即一方面重视和享用以至夸耀手工业创造的各类精美豪华的产品(包括官殿、礼器、服饰、用具等等),另一方面却又贬低手工业劳动者的社会地位。孔子比较重视手工业,并把"来百工"列为治理"天下国家"所必须遵循的九条原则("经")中的一条①。因为他知道,除了依靠农业提供粮食外,还必须依靠各种手工业工匠发展各类手工业,这样才能使必要的手工业产品富足起来,满足生活(首先是贵族的生活)、生产和战争武器的需要,所以说"来百工,则财用足"②。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沿袭西周以来手工业生产经验的积累和发展,手工业已有很大进步。当时的手工业大概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官工业,一类是亦农亦工"男耕女织"的家庭手工业,一类是私人专业手工业。孔子所提出的"来百工"看来主要是就第一类官工业而言。所谓官工业,就是为贵族统治阶级的服饰、礼器以及豪华生活奢侈品和作战武器的制作而设在王宫内的工场作坊。凡是国内具有一定专业技艺的各类工匠,都被官府无条件地征用,按专长分工作业,"处工就官府"③的总称为"百工"的各类工匠,"言百者举大数耳"④。所有官工都在各类工官(相当于现在的工头)的严格管辖下劳动,都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人身自由。他们不仅生活待遇很差,而且社会地位很低,不能和自由民并列,即《礼记·王制》所说"出乡不与土齿":士是自由民,齿是并列,意即离工场外出不得和自由民行坐相并列。由于工作时间长和饩廪(实物工资)微薄,加上各级工官的克扣剥削,许多工匠不得不寻找各种机会逃跑,所以百工的队伍很不稳定。孔子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来百工",以便使封建贵族国家通过百工生产向达到"财用足"的目的。孔子提出"来百工"是有条件的,这条件就是"饩廪称事",就是废除各级工官对百工的克扣剥削,改善他们的物质待遇,使他们取得应有的合理报酬。孔子认为,这样百工队伍就可稳定了。"饩廪称事"这句话,出自《礼记·中庸》,原文如下:"日省月试,饩廪称事,所以劝百工也。"大意是说,要逐日逐月地考查百工工作的勤惰,做到发给每个工人的工资口粮(饩廪)的数量和他工作成绩的好坏相一致。这样做,就是为③例如灭殷建周之初,鉴于殷俗酗酒之弊,乃严禁饮酒,饮者常处以极刑,唯独"百工"例外。周公曾下令对"百工"饮酒者"勿庸杀之"(《尚书·酒诰》),目的是为了利用他们的技艺创造财富,充实国用。周公如此重视手工业的作用,自然对孔子影响很大。

  ①《礼记·中庸》说:"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相传《中庸》系孔子之孙孔(子思)所作,主要追述孔子遗言,其基本精神和孔子思想相一致。(文中着重号系作者所加)

  ②《礼记·中庸》。

  ③《国语·齐语》。

  ④《周礼·考工记·疏》。

  了劝勉百工努力把工作做好①。在一定意义上讲,"饩廪称事"相当于现在的"按劳付酬"。在两千余年前的春秋时期,超经济剥削盛行,孔子在关于手工业工匠(百工)的工资(饩廪)问题上,能够提出"饩廪称事"的主张,这确实是难能可贵的。其可贵之处就在于明确地提出了反对残酷的超经济剥削,主张在当时条件许可之下合理地付给百工以应得的工资("饩廪称事")。这在现在看来,已是普通人都懂得的常识了,但即·278·孔子评传使是现在,真正地而不是歪曲地彻底实现"按劳付酬"("饩廪称事"),不仅在实践上,而且在理论上都尚非已经完全解决了的问题。在两千余年前的封建社会里,领主贵族阶级对人民的残酷的超经济剥削是"民三其力,二人于公,而衣食其一。公聚朽,而三老①冻馁。??民人痛疾"②,这就是说,当时的情况已严重到农民的劳动果实三分之二归公,自己只能以三分之一(再加上其他各种层层剥削,实际上连三分之一也得不到)维持衣食,公家粮库的粮食腐烂,而老人冻馁,??人民痛疾。百工的情况自然不会例外。在这种情况下,他主张"饩廪称事",自然是切中时弊的。孔子在对工人工资待遇问题上主张的相当于现代"按劳付酬"精神的"饩廪称事"这样的办法,不能不说在当时是有先驱意义的。

  一个生长在封建社会同时又一心一意地维护这个社会的制度的人,如果不是抱有"泛爱众,而亲仁"③的伟大思想家和政治家,能够透过时代的、社会的重重阻力而提出这样的主张吗?"饩廪称事"和"按劳付酬"这两个相隔两千余年各带有自己时代特点的不同提法,谁也不能否认它们之间在出发点上有一定程度的相似之处,这就足以显示出孔子这一主张的历史意义和价值了。

  ①孔颖达《疏》对这几句话作如下解释:"饮食粮廪,称当其事,功多则廪厚,功小则廪薄,是所以劝百工也。"(《十三经注疏》下册,中华书局影印本,①"三老"的"三"字,注家无定解,有的说指农、工、商三类老人,有的说上、中、下三类老人,似欠妥。古时"三"常作"多"字解。这里泛指"老人"义亦通。

  ②《左传·昭公三年》。

  ③《论语·学而》。

  (三)在商业上主张废关卡,统一度量衡,制止伪劣商品

  在孔子时代,"重本抑末"即重农抑商的思想,虽已开始萌芽,尚不严重。但全部《论语》找不到孔子贬低和轻蔑商业的言论,像对樊迟"问稼"、"问圃"那样的鄙视性言语一句也没有。特别对年轻时曾经营过商业活动的管仲①,仍褒扬他后来的功绩是"如其仁,如其仁"②。对他的学生子贡经商,成为巨富③,孔子赞扬说"端木赐(即子贡)不受约束,去做买卖,猜测行情,屡屡猜中"④。即此二例,就可以说明孔子对儒生经商并不反对。不仅如此,他还批评鲁襄公时仕鲁的臧文仲有三不仁,其中一不仁就是臧文仲置六关⑤向行商·280·孔子评传收税。后来孔子说服鲁襄公废除六关,目的是为了方便商贾和行人。这反映了孔子当时已有商业上不收税和少收税的开放性自由贸易的想法。他还提出"谨权量,审法度"①的统一度量衡的主张②,这对于稳定和发展商品流通,革除商品分量尺寸上弄虚作假的弊端是必要的前提。至于严禁市场中擅自抬价,更是端正经营作风。维护消费者利益的正确主张和措施。所有这些,在孔子仕鲁任中都宰和小司空期间,大概都曾付诸实施,结果是:"初,鲁之贩羊有沈犹氏者,常朝饮其羊以诈市人,??鬻六畜者饰之(矫饰外表一作者)以豫价(豫作班解,豫价即诳抬物价──作者)??三月,则鬻马牛者不豫价,卖羔豚者不加饰。"③整治三个月,成绩斐然如此,即使可能有点溢美之处,不能说没有一定事实根据。孔子还主张"器不雕伪"④。这句话对市场商品提出一个很重要的原则问题,即如何对待实用与形式和真与伪的问题。孔子主张的"器不雕伪"实质上就是提倡商品的外观要服从实用,并严禁以伪乱真。如果略有不足之处的话,就是他过分强调"不雕",假使再补充一句"雕不过质",即外观的美不应超过实用的质,那就更好了。但我们也不宜求全于古人,对两千多年前的孔子能提出"器不雕伪"的主张,已很值得我们借鉴了。

  ①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载管仲自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②《论语·宪问》。

  ③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载:"子贡??鬻财于曹鲁之间。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益。??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后儒多以孔子谈的"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这两句话是孔子表扬颜渊而讥讽子贡。如汉儒王充《论衡·知实篇》就认为"赐不受命"句是孔子"罪子贡善居积"。其实这些都是迂腐之见,曲解孔子。实际情况是春秋时期商业已有很大发展,而所有的商人巨贾都不直接参加生产劳动,此点和士阶层的儒者也很相似;且有的商人新贵己以币帛聘享诸侯,结交国君,出仕朝廷(子贡即为一例),而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孔子对商业采取了较现实的态度。因此,对"赐不受命"一语,不应认为是对子贡的讥讽而同样是褒词。

  ④见《论语·先进》。

  ⑤《孔子家语·颜回》原注:"六关,关名。鲁本无此关,文仲置之以税行者。"①《论语·尧曰》。

  ②这里"谨权量,审法度"的意思,就是谨慎审定衡量轻重(斤、两)的秤具,衡量容量(斗、升)的容具,衡量长度(丈、尺、寸)的量具。"法度",不是政治法律的概念,而是指衡量容量的容具。这句话用现代语讲,就是严格规定统一的度量衡制度。

  ③《荀子·儒效》④《孔子家语·相鲁》。

  (四)在消费上主张依"礼"而行。既反对奢侈,又反对吝啬

  消费是生产和分配的结果,有怎样的社会生产和分配,就有怎样的消费。前已指出,春秋时期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就是一方面各级贵族及其臣僚组成的等级森严的统治阶级(包括有些士在内),他们不参加生产劳动,但占有大部分社会财富,过着豪华的或富裕的生活;另一方面广大庶民包括农奴、自由农民和百工在内的被统治阶级,他们承担了全部社会生产劳动,劳动的成果通过统治阶级以各种形式的横征暴敛绝大部分彼剥夺,留给他们的只是勉强维持温饱,有时连温饱也难以维持的贫困生活。这就是当时整个社会生产、分配和消费的情况。因此,孔干谈的消费问题实际上主要是统治阶级内部如何分享从劳动人民剥夺来的财富问题,与广大被统治阶级──劳动人民关系甚少。而历代统治阶级及其知识分子总要以一定的温情脉脉的伦理道德观念美化他们的残酷剥削行为,一以自慰,同时安抚被剥削阶级。例如"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①,实际就是从生产关系和消费关系的现实经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伦理概括,这样就可以使统治阶级安于奢侈生活和被统治阶级安于贫困生活。从而使这种不公平的社会得以稳定和安宁。孔子在消费问题上的许多主张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中产生的。

  首先孔子企图用来做为消费分配标准的是"周礼"。用"礼"作为消费的准则,就是规定统治阶级内部尊卑的消费等级,包括衣。食。住、行的各种消费,都要以此为准。庶民不可能也没有条件实行这样的礼,所以《礼记·曲礼》上有这样的话:"礼不下庶人。"①孔子曾试图将庶人包括在礼之内,即"礼下庶人",他所说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②,实际上当然行不通。因为孔子所面临的正是"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由于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贵族内部以及整个社会的情况有了很大改变,孔子所要坚持的"周礼"的规范与约束即使在贵族统治阶级内部也已经失效。孔子自己就遇到许多违"周礼"之事。在这种情况下,他仍要固守以不合时宜的"周礼"作为贵族阶级消费分配的标准显然是行不通的,庶民则更谈不上了。虽然如此,他有些关于消费的主张还是值得注意和借鉴的。一是生活消费上知足的主张。关于知足的主张,有人误解为满足现状。不求进取的消极的意思。其实,这不是孔子的原意。孔子的原意是从积极方面着想的。他认为,一个知识分子(士)在物质生活上不必要求过高,在学习上和事业上则应严格要求自己。例如在学习和事业上,他说"学而不厌"③,又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④。在事业上当时的人称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⑤,就是经济思想说他是不怕困难、积极进取的人。他主张把主要精力放在事业、学习上,而不要把精力过分用在对生活享受的追求上。以至影响到学习与事业的进取,这怎能说是消极呢?如果说孔子在消费①《札记·中庸》。

  ①《礼记·曲礼》郑注:"为其遽于事,且不能备物。"意思就是他们生活贫困。无实行贵族才能做到的"周礼"所规定的物质条件。

  ②《论语·为政》。

  ③《论语·述而》。

  ④《论语·里仁》。

  ⑤《论语·宪问》。

  上知足的话是专对劳动人民而言,要劳动人民满足于生活的饥饿状态,那当然是不对的。但孔子这里主要是对知识分子(士)而言,要求知识分子学习上刻苦,事业上求进,这是无可厚非的,当然,所谓生活消费上知足,在现代意义上讲则是以能够保证必要的健康为前提。

  二是既反对奢侈,又反对吝啬的主张。孔子对整个贵族统治阶级(包括土在内)是一贯反对生活消费上的奢侈行为而提倡节俭的。例如.礼和丧在当时被认为是头等的大事,对于这种头等大事,孔子也主张"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①。意思就是说,即使举行隆重礼节这样大事,与其耗巨资讲排场,还不如采取节约俭朴的方式更好;举行丧祭,与其形式上仪礼齐备,不如内心真正悲痛更足以表示哀思之情。其他衣、食。住。行等,也主张所有贵族(包括士在内)要节约,力避奢侈。例如,孔子说"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下孙也,宁固"②,意思是奢侈豪华就显得傲慢,节俭朴素就显得寒酸,但与其傲慢,不如寒酸。又如孔子赞扬子路说:"衣敝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③意思就是说,芽破旧的丝棉袍与穿狐皮袍的人站在一起不感到羞耻难堪的只有于路这样的人。另外,甚至帽子这样的小事,孔子也很注意。他说:"麻冕,礼也;今也纯,俭。

  吾从众。"①这里说的是戴帽子,按照周礼规定应该戴麻制的帽子,但麻制的帽子费工、费事、费钱,当时有一种用黑丝织的帽子比较省工、省事。省钱,孔子就赞成采用丝制的帽子。但他认为俭约应有一定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变成吝啬,他也是反对的。孔子自己是一个慷慨的、助人为乐的人,例如,大概在他做大司寇时,他命弟子原思做他的管家,孔子给其粟九百(量不详──作者),原思嫌多推辞,孔子叫他不要客气,如果他用不了,就拿去帮助他乡里的穷苦人就是了。原文是:"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日:'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②因为孔子是助人为乐的,所以对吝啬采取非常严肃的态度,并加以反对。例如,周公是孔子最崇拜的人,而孔子认为一个人即使有周公那样完美的才德,如果犯有骄傲。吝啬的毛病,他的完美才德也就被淹没了,其他也就不值一观了。原文如下: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③不仅如此,孔子还把吝啬提到从政"四恶"之一:"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④",意思是说,如像给人以财物,当第七章经济思想给的时候又很吝啬就叫做小气的守财奴。

  三是赞成不违礼的合理享受。孔子常用周礼和义来约束人们的生活消费,认为生活享受不能违反礼的规范和义的准则.但并不是只讲礼义,不关心物质,①《论语·八佾》。

  ②《论语·述而》。

  ③《论语·子罕》。

  ①《论语。子罕》。

  ②《论语·雍也》。

  ③《论语·泰伯》。

  ④"有司"是贵族阶级官吏的一般称呼,多用于管财务。所谓"四恶"即"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论语·尧曰》)这里讲的有司显然是贬词,因此以"守财奴"(有司)表之。

  例如他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①,说明他在吃的问题上也是满讲究的。其他方面也如此,只是不要超过礼所规定的一定限度而已。当然,周礼规定的贵族统治阶级内部享受标准的高低,悬殊很大,现在看来并不合理,但当时孔子认为,有个标准(限度)总比漫无限制要好些。如果把这个标准调整得更公正些,更符合前面谈过的义利之辨的积极措施,那就更合理、更有现实意义了。

  ①《论语·乡党》。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