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孔子评传 > 第六章 政治思想

第六章 政治思想

  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是我国古代领主制封建社会向地主制封建社会过渡的一个大动荡时期。动荡混乱表现为子杀父、臣杀君、兄弟相残、权臣僭越,加之国人暴动、列国兼并、夷狄交侵,作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名存实亡。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孔子力图用和平手段消除纷乱,重整秩序,使整个社会按照以仁为内容、礼为形式的轨道运行,在政治上达到"仁政德治"、经济上达到人民富裕的天下安乐的理想境界。在孔子心目中,这个理想境界便是西周文武周公之治。孔子认为,政治上无道,经济上就不可能发展;只要政治有道(仁政德治),经济就理所当然地会发展繁荣起来。在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上,他是把经济从属于政治的。所以他首先担心的是政治上是否有道,而不是经济上是否贫穷("君子忧道不忧贫")①。孔子时代还没有严格科学意义上的政治经济学思想,还不可能理解政治与经济的正确关系,即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但在当时生产力很不发达的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封建社会里,在经济力量还没有发展到可以影响和决定政治方向,而政治力量可以影响、决定经济的盛衰的情况下,孔子首先强调政治,然后谈到经济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是有道理的,可以理解的。因此,本书也就按照孔子先政治、后经济这个序列,将经济思想放在下一章论述。

  ①《论语·卫灵公》。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