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孔子评传 > 二、幼年在贫贱中成长

二、幼年在贫贱中成长

  古鲁国是西周初年周公(姬旦)的封地,其长子伯禽赴鲁就国时,带去很多典章文物。到了春秋末年,人们认为周朝的典章文物都保存在鲁国③。颜徵在母子住在这样富有古文化传统的环境里,对孔子未来的教养和成长,是有很大影响的。由于缺乏史料,具体情况很难了

  ③胡仔《孔子编年》。

  ①叔梁纥突围救臧纥之战是鲁襄公十六年,五年后即鲁襄公二十二年,生孔子。孔子三岁(襄公二十四年),叔梁纥去世。《礼记·檀弓》和《孔子家语》记载,叔梁纥去世时年约七十岁左右,则襄公十七年应为六十三岁左右。②司马贞《史记索隐》:"此云野合者,盖谓梁纥老而徵在少,非当壮室初笄之礼,故云野合,谓不合礼仪。故《论语》云:'野哉由也',又:'先进于礼乐,野人也。'皆言野者是不合礼耳。"还有一种解释,认为"野合"就是在野外交配。如依此说,则孔子为私生子。历来儒家都讳避此说,好像有失"圣人"体面。其实即使是私生子,对孔子亦无所损,根本无须讳避。但前种说法比较合情合理,故从前说。①据传,颜徵在有好时,夫妇因望儿心切,按当时迷信习惯,于襄公二十二年夏历八月二十七日同去曲阜城东南的尼山亦名尼丘山(在叔梁纥家乡昌平乡陬邑境内)"祈祷山神"。"祈祷"后即到附近一个山洞中休息。不料即在洞中分娩,产下一于即孔丘。后人为了纪念颜徵在母子,名此洞为"坤灵洞",又名"夫子洞",此洞至今还在。大概司马迁说的"祷于尼丘得孔子",即根据这个传说。或此传说是根据司马迁说的那句话衍生出来,亦未可知。特将当地调查所得录供参考。②现山东曲阜城内,孔庙东侧仍有一条阙里街,街的北尽头即孔子故居。据传,颜姓是曲阜大族,孔子弟子中有不少是姓颜的曲阜人。林春溥《开卷偶得》(卷六)说:"《仲尼弟子传》颜氏居其八:颜路、颜由、颜幸。颜高、颜祖、颜之仆、颜哙、颜何,皆鲁人。颜之推曰:'仲尼母族"。"颜之推认为以上八人,都是颜徵在本家("仲尼母族"),可见颜氏娘家确是曲阜大族。若果如此,颜徵在带着三岁孤儿(孔丘)回到曲阜,找个存身之处也就不很困难了。③《左传·昭公二年》:"晋侯使韩宣子来聘。??观书于大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

  解。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出下面几个问题:

  (一)颜徵在为什么要迁居曲阜?

  (二)她凭什么条件能在曲阜城内安家?

  (三)她如何维持母子生活?

  (四)她怎样培养和教育孔丘?

  提出这些问题是很自然的。探讨这些问题是历史的要求,也是逻辑的要求,但文献典籍在这方面缺乏足够的资料。有些考据家甚至对颜徵在这个人的存在也采取怀疑和不承认的态度①,这是未必恰当的。根据已有的即使是片断的文献资料,对以上四个问题作一些探索,还是可能的、必要的。例如对第一个问题,显然颜徵在为了避免妻、妾、子、女间复杂的家庭矛盾,确以离开叔梁纥家为较好的选择。对第二个问题,根据叔梁纥没落贵族的身份,陬邑大夫的地位,"以勇力闻于诸侯"的声誉,加上徵在的娘家(颜姓)是曲阜大族,这些条件大概给徵在在曲阜城安家提供了方便。对第三个问题,孔子自己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可见主要靠母子勤劳俭朴维持清贫生活。对第四个问题,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说到"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可见孔子从小好学,一定和母爱、母教有关。在叔梁纥去世后,孔丘这个三岁孤儿,如果没有一位贤母的抚养和教导,他能否生存下来,能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巨人,都是很难说的。这位贤母就是一向不被重视的默默无闻的颜徵在。谈孔子生平而不谈孔子的母亲,不谈颜徵在,不能说是很公平的。实事求是的。但由于文献不足,我们也只能把问题提出来,至于进一步阐明,则有待于更多的新资料(包括地下发掘材料)的发现。关于孔子幼少年时代情况,有几件事是可以征信的:第一件是《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他不是像一般儿童那样好玩耍,而是经常把祭祀时存放供品用的方形和圆形俎豆等祭器摆列出来,练习磕头行礼。这在现在是不可思议的,但在当时贵族社会十分重视祭祀礼仪的情况下是很自然的。这除了社会的耳濡目染的影响外,和颜徵在的家庭教育也是分不开的①。颜徵在当然希望孔丘能学好这些东西,作为将来回到贵族行列中去的阶梯。第二件是孔母之死。颜徵在二十岁左右正当青春年华之时,就死了丈夫,带着三岁的孤儿,离开了复杂矛盾的叔梁纥家(陬邑),来到鲁都曲阜定居,既要操心维持母子生活,教育孤儿,又不可避免地带着年轻寡妇凄凉的沉重心情,终于在三十多岁就与世长辞了。这对孔丘当然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他那时只有十六七岁②。由于他自幼受到严格母教,因而"十五而志于学",大概十六七岁时已懂得一些"礼"和"为人处世"的道理。所以在含悲处理母亲丧事中,并不慌乱,比

  ①崔述就是代表。他说:"余按,孔子之母名,见于《礼记·檀弓》篇,其称为颜氏女,则本之于《史记·孔子世家》。然他经传初未有言者也。??故今不录。虽名氏亦缺之,以昭慎重。"(《洙泗考信录》卷之一)《檀弓》。《史记》,离孔子尚不远,本之传闻,而肯定颜徵在其人,事实上是合情的,逻辑上是合理的,因为如无颜徵在其人,则孔丘将从何而生?而《檀弓》。《史记》据传闻而记之,正好填补历史空白,是有益无害的。认为凡不见经传者一概不可信,一概不承认,这种迷信经传、作茧自缚的态度,于历史何补?故不从。①郑环《孔子世家考》:"圣母(指颜徵在--作者)豫市礼器,以供嬉戏,其隐合太任胎教之道者与?"可见徵在在孔子幼小时就常买礼器给他作玩具。相传文王母太任性端诚庄,及有孕,能以胎教而生文王。将徵在比太任不是没有道理的。②《阙里志·年谱》、胡仔《孔子编年》等认为孔子二十四岁母死。崔述认为"年谱以为二十四岁,亦臆断也"(《洙泗考信录》卷之一),故不取。此从《史记·孔子世家》。《世家》将"孔子母死"系于"孔子年十七"之前。

  较沉着。那时儿女办理父母丧事,要符合一定习俗的礼仪,而孔父叔梁纥既然生前是网邑大夫,在治理孔母丧事时,当然更要合于一定礼仪。这里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父母要合葬而孔丘却不知父亲墓穴确址。父亲去世时孔丘只三岁,不知父墓,情有可原,而颜徵在一直没有把墓地告诉孔丘,这是后人议论不一的。司马迁也认为是"母讳之也",即母亲对儿于讳避了父墓所在。为什么要讳避呢?也有许多猜测。对此,还是唐司马贞说得比较合情理。他说,徵在以十六七岁的妙龄少女嫁给叔梁纥,不久梁纥老死,作为少年寡妇的徵在,按当时社会习俗要避嫌,不能相从送葬,因而不知叔梁纥墓在何处,无可告知,并非讳避①。孔丘只得把母亲棺柩停放在"五父之衢"②,借以引人注意,好问询父墓处,后来有一位陬邑车夫(挽夫,一作曼父)的母亲,原来是和颜徵在很合得来的邻居,她知道梁纥墓在何处,便告诉了孔子,孔子方得将父母合葬于防③。防即今曲阜东十余公里的防山,现在这里有梁公林(林或作"陵"),相传为埋葬孔子父母及伯尼的地方。从此以后,年仅十六七岁的孤儿孔丘,就要在当时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独自谋生。学习和奋斗了。第三件是孔母死后不久,鲁国贵族季孙氏①请士一级的贵族(贵族最低级的是士)宴会。那时孔丘丧母不久,孝服未除,以为自己是已故叔梁纥武士之子,大概也有资格参加,于是就跟别人走了进去。哪知季孙氏的家臣叫阳虎的②,以侮慢的态度呵斥孔丘说:"季家宴请的是士,谁宴请你呢!"于是孔丘只好退了出来③。这是十七八岁的孔丘想进入贵族社会时所遭遇到的当头一棒。这样的侮慢和打击,孔丘只好默默地忍受下来。此事没有使他灰心,反而更加激励他奋发学习的信心和决心。这里,在孔子幼少年生活的简略叙述中,有两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一是在鲁都曲阜古文化特别是礼的感染下,在他纯洁的幼小心灵深处,对当时由来已久的等级森严的贵族政治制度本身,没有感到任何一点抵触的地方,却是以膜拜敬畏之心,由衷地顺从和接受了。也许他后来在政治观。社会观上的好古、信古、复古的保守思想,在这时就埋下根苗了!二是尽管他从小贫贱,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冷落以至阳虎的侮慢,即使对现实社会有不满处,却一点也没有抱怨贵族宗法。等级制度本身。孔子一生认为挽救"礼崩乐坏"的局面。必须维护贵族统治,恢复

  ①司马贞《史记索隐》:"徵在笄年适于梁纥。无几而(梁纥)老死,是少寡,盖以为嫌,不从送葬,故不知坟处,遂不告耳,非讳之也。"《礼记·檀弓上第三》在"孔子少孤,不知其墓"条下的注中有以下说法:"徵在耻其与夫不备礼为妻,见孔子知礼,故不告。言不知其墓者,谓不委曲适知柩之所在,不是全不知墓之去处。其或出辞人告,总望本处而拜。今将欲合葬,须正知处所,故云不知其墓。"②衢指四通八达的道路,五父之衢即名叫五父地方的路口。

  ③《礼记·檀弓上第三》孔颖达注疏:"于是陬曼父之母,素与孔子母相善。见孔子殡母于外,怪问孔子,孔子因其所怪,遂问陬曼父之母,始知父墓所在,然后得以父母尸柩合葬于防。"①季孙氏系指季平子,名季孙如意。季孙氏,孟孙氏(亦作仲孙氏)和叔孙氏是鲁国的三大贵族,都是鲁桓公(前711-前694年在位)之子季友、仲庆父(即孟氏)和叔牙的后裔,称为"三桓",当时掌握鲁国大权,季孙氏权力最大。②阳虎一作阳货,是季孙氏家当权的家臣,曾一度掌握了季孙氏一家的大权,而且还控制了整个鲁国的大权。孔子后来曾指责他"陪臣执国命";"陪臣"指大夫的家臣,意即季孙氏大夫的家臣把持了鲁国的政权。③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要,季氏飨士,孔子与往。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孔子由是退。"

  西周文、武、周公之治,以实现其仁政德治的"理想",结果是到处碰壁。这种思想不同样在这时就已埋下根苗了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