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世界首富坎普拉德 > 坎普拉德和宜家(12)

坎普拉德和宜家(12)

  有几次,坎普拉德接受了任务,到火车站迎接前来做演讲的珀·英格达尔。

  他领着他到开会地点。英格达尔戴着厚厚的眼镜,几乎什么也看不见,甚至无法自己过马路。这使坎普拉德对他还多了一点同情,他想帮助他。

  除此之外,还有对他的能力与智慧的仰慕:每当坎普拉德大声为他读完一个专栏,英格达尔都能立即背诵下来,而且一字不差。

  英格达尔是个十足的种族主义者,特别反对犹太人。他总是反复地讲种族的混合带来的糟糕结果。试图使坎普拉德相信种族混合是错误的举动。

  有一阵子,他们走得很近,坎普拉德非常尊敬英格达尔。甚至约定由坎普拉德替他出一本书。书名是《政治教育》。

  在坎普拉德第一次结婚之前,即将成为坎普拉德妻子的珂尔斯汀和他讨论是否应当邀请英格达尔出席他们的婚礼。他们还没有作出决定,英格达尔就寄来了一份结婚礼物——基纳散兹纺织厂上好的装饰面料,他兄弟是那里的经理。

  没有退后的余地了。英格达尔也已经为坎普拉德特意写好了致新婚诗一首(他已经出版了好几本诗集,如果做一个诗人的话,也许他的命运要好过做一个政治家)。坎普拉德邀请了几个好朋友到索尔纳教堂参加婚礼。

  坎普拉德邀请他出席自己和第一任妻子的婚礼。英格达尔来了,并且发表了漂亮的演说。

  随这封邀请函寄出的信在1994年秋天被《快报》登出,成为坎普拉德与纳粹联系的证据。此后,这件事被一再渲染,酿成了1994年的那场大风暴,给宜家和坎普拉德都带来了厄运。《快报》使者拿出了两页纸,那是用来说明坎普拉德曾在1958年的时候还参加了在马尔默举行的欧洲法西斯集会的铁证。

  16岁到25岁之间的这段思想混乱让坎普拉德付出了惨痛代价。他在完成自己的心灵洗礼后又要面对公众的审判。他把宜家和他自己都推到了一个危险的边缘。

  媒体的紧追不舍让坎普拉德恼火,他不停地追问:一个人年轻时犯下的错误,什么时候才能得到谅解呢?真的有谁会误解坎普拉德对自己的错误所产生的后悔与悲伤吗?难道坎普拉德由一位德国祖母带大,有一位德国父亲,也都成了罪过吗?

  1994年11月,宜家整个管理层都被动员起来。一个战时委员会宣告成立,由集团总裁安德斯·默伯格指挥,密切关注媒体动态。

  当天,许多商场经理到埃耳姆哈耳特来参加《宜家之路》教程培训。晚上,坎普拉德与他们见面,并讲授《一个家具商的誓约》的第一课,这是构建宜家之家企业文化的必修课。他镇定自若。

  “事实,而且只要事实本身。”他甚至引用了出庭作证时的誓词表达自己永不妥协。

  全世界的传媒迅速地做出反应。

  在这之前,坎普拉德给全体宜家员工的写了一封公开信,这封信发表在《埃耳姆哈耳特论坛报》,没多久,它就翻译成了宜家世界中的各种语言。

  这封信抬头是“亲爱的家人”,所用的标题是《坎普拉德最惨痛的失败》。信中写道:

  你们也有过年轻的时候,也许你也会在多年以后发觉,年轻时的一些事有多么荒唐,多么愚蠢。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你一定更可以理解坎普拉德此刻的心情。更何况,那都是些已经五六十年以前的往事呢。现在回过头想想,坎普拉德才知道自己早该把这件事也算做一次重大失败的,不过亡羊补牢,还不算晚。

  信的最后,他没忘记提醒大家进军中国。他以那句经典的习惯用语结尾:“漫漫征途刚刚起步——宜家的员工们拥有美好的未来。”

  媒体不久又“揭露”了“宜家的创建接受纳粹资助”的内幕,这条消息得到了英格达尔儿子的证实。

  “他们可以指控坎普拉德谋杀,但不会是借钱。”这样的报道让他无法忍受。

  就在这时,坎普拉德收到一份来自埃耳姆哈耳特的传真,上面有几百名公司员工的签名,上面写着:

  坎普拉德,宜家的员工和你同在,随时随地支持你——宜家之家,瑞典分支。

  在冰冷的孤立中得到亲人的温暖,这位强硬的男子汉像个孩子似的哭起来。

  随后发给全体宜家员工的传真,题目是《无法不流泪》。

  宜家高层积极搜集各种资料来回击媒体的不实报道。在坎普拉德亲自给员工们写了一封信后,在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与年轻时的思想划清界限之后(“感到耻辱”,“十分后悔”,“坎普拉德真是愚蠢透顶”以及“坎普拉德不敢说不”等),这件事暂告段落。

  战时委员会解散。宜家终于熬过有史以来最艰难的媒体危机时期,开始新的历程。因为英格瓦·坎普拉德的坦诚,宜家对外表现出空前的团结。这也成为宜家精神胜利的一次象征。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