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贾谊评传 > 二 陆贾和晁错的辩证法思想

二 陆贾和晁错的辩证法思想

  陆贾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及对立概念之间互相转化的思想,晁错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均是颇有特点的。在这一节,我们将分别介绍和分析这些思想。

  (一)陆贾论通与塞

  陆贾十分重视事物的普遍联系。他用"通"表示事物之间的联系,用"塞"表示事物之间的联系被割断。陆贾讲的"通"包括两类,其一指"道"的通;其二,指通言路、通消息。

  陆贾说:"修父子之礼,以及君臣之序,乃大地之通道,圣人之所不失也。"(《慎微》)把父子之礼,君臣之序说成是"天地之通道",这当然是不对的,我们引证这段话不在于讨论这个"通道"的具体内容,而在于陆贾提出的"通道"这个概念本身。它表明陆贾认识到有某种普遍的、共同的规律存在,正是由于有这种"通道",才使不同的事物或人们之间能够互相沟通。陆贾不仅承认"通道",而且认为它就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为人们的日用常行所必需。这就是他说的"故设道者易见晓,所以通凡人之心而达不能之行。道者,人之所行也,夫大道履之而行则无不能,故谓之道。"(同上)正因为道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所以它才能"通凡人之心",也才能为"人之所行"。反之,如果把道看成脱离现实生活的东西,而去"苦身劳形,入深山??求不死之道,非所以通世防非者也。"(同上)这说明,如果离开现实生活去求道,实际上是"不通"。这就告诉人们,如果采取"避世"的态度,是无法把握"通道"的。所以陆贾极力反对这种错误的态度,认为"杀身以避难则非计也,怀道而避世则不忠也。"(同上)他认为作为一个"君子",即使"居乱世"也必须掌握"天地之通道",只有这样才能"抑定狐疑,通塞理顺??动应枢机,俯仰进退,与道为俱。"(同上)陆贾对避世之士的批判,实际上是要求人们不要自我封闭,而要做一个关心现实,有益于社会和治道的人。

  如果说,避世之士的"不通"是故意自我闭塞的话,那么还有一些人的"不通"则不是本人不愿用世,而是客观环境闭塞造成了不通。陆贾在《资质》中指出:"质美者以通为贵,才良者以显为能。"他以楩楠豫章等天下名木为例,指出尽管它们生于深山之中,产于溪谷之傍,但由于它们可以"因江河之道,而达于京师之下",经过匠人的加工,可以"上为帝王之御物,下则赐公卿",可谓身价百倍。可是一些同样的木材,由于高山阻隔,"广者无舟车之通,狭者无步担之蹊,商贾所不至,工匠所不窥,知者所不见,见者所不知,功弃而德亡,腐朽而枯伤,转于百仞之壑,惕然而独僵。当斯之时,不如道傍之枯杨。"这种杨树质地虽不高贵,但由于它们生长在大都之广地,近于大匠之名工,因此反而得以重用,"大者治罇,小者治觞,饰以丹漆,致以明光,上备大牢,春秋礼库,褒以文彩,立礼矜庄,冠带正容,对酒行觞,卿士列位,布陈宫堂,望之者目眩,近之者鼻芳。"两种质地相差悬殊的木材,由于它们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结果遭遇也截然不同,高贵的楩楠豫章独僵于深山之中,而质地低劣的杨柳却可以高踞于庙堂之上。这种不同的遭遇说明了什么问题呢?陆贾说:故事闭之则绝,吹之则通,抑之则沉,兴之则扬,处地楩梓,贱干枯杨。德美非不相绝也,才力非不相悬也,彼则槁枯而远弃,此则为宗庙之器者,通与不通亦如是也。陆贾分析自然事物的通与不通造成完全不同后果本身并不是目的,其目的在于说明人才问题上的不通所造成的危害性。所以当他分析了楩梓与枯杨之"通与不通亦如是也"之后,接着便指出:夫穷泽之民,据犁嗝报(唐晏云:嗝疑是之假借,《说文》:裘里也,以缯傅于革也。报当作服)之士,或怀不羁之才,身有尧舜禹皋之美,纲纪存乎身,万世之术藏于心,然身不用于世者,□□之通故也。夫公卿之子弟,贵戚之党友,虽无过人之才,然在尊重之位者,辅助者强,饰之者巧,靡不达也。

  这就是说,由于仕途的不通,可以使一些身怀美才高术的人无法用世,相反,却使一些庸碌之辈居尊重之位。

  陆贾对通的论述表明,他对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有一定的认识。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所以他反对个人自绝于社会,怀道避世,独善其身;也反对社会内部,特别是君民之间的隔绝,主张"上"要明于"下",选贤举能。而这一切,又都是为了更好地贯彻他"以仁义为本"的治道。

  (二)陆贾论古与今

  陆贾对通与塞的论述,主要是强调社会生活中各种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即横向联系;而他对古与今的论述,则是强调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普遍联系,即纵向联系。他十分重视古今一致,主张古为今用,其目的是为了使自己的"以仁义为本"的主张落实到现实的政治实践中。

  在《述事》篇中,陆贾开门见山地指出:"善言古者合之于今,能术(述)远者考之于近。故说事者上陈五帝之功而思之于身,下列桀纣之败而戒之于己,则德可以配日月,行可以合神灵。登高及远,达幽洞冥,听之无声,视之无形,世人莫睹其兆,莫知其情,校修五经之本末,道德之真伪,既□其意而不见其人。"陆贾的这段话显然脱胎于《老子》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日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洁,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老子这里显然是讲道体,而陆贾讲的"听之无声,视之无形"的东西也是指的道。但陆贾的道与老子的道有两点明显不同之处。其一,老子认为道是根本无法感知,只能靠直觉来体认;而陆贾则认为尽管道"听之无声,视之无形",但却可以通过言古合今、述远考近的办法,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即所谓"达幽洞冥"。其二,老子主张厚古薄今,所以他主张"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而陆贾则主张厚今薄古,他之所以强调"善言古者合之于今,能述远者考之于近",正是为了要人们注重现实。他还尖锐地批评那种只重传闻、不重现实的厚古薄今思想:"世俗以为自古而传之者为重,以今之作者为轻,淡于所见,甘于所闻,惑于外貌,失于中情。"就是说,如果只重传闻而轻视实践的检验,是难免只见现象不见本质的。

  为什么古可以为今用呢?陆贾认为是因为古今之间具有某种同一性,这种同一性就是道。不论是古人还是今人,其行事处世均必须"与道合",即按规律办事。而这种道又不是遥远的,不可捉摸的东西,它就存在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具体事物之中。所以陆贾说:道近不必出于久远,取其至要而有成。《春秋》上不及五帝,下不至三王,述齐桓、晋文之小善,鲁之十二公,至今之为政,足以知成败之效,何必于三王?故古人之所行者,亦与今世同。立事者不离道德,调弦者不失官商,天道调四时,人道治五常,周公与尧舜合符瑞,二世与桀纣同祸殃,文王生于东夷,大禹出于西羌,世殊而地绝,法合而度同,故圣贤与道合,愚者与祸同,怀德者应以福,挟恶者报以凶,德薄者位危,去道者身亡,万世不易法,古今同纪纲。(《术事》)

  这段话中有些句子虽然带有神秘主义的色彩,但其基本意思却是明确的,即不论是古人还是今人,尽管他们之间世殊而地绝,但他们行事必须按法度却是相同的。如果立事不离道德,就可以成为尧舜、周公一样的圣人;反之,就会和桀纣及秦二世一样,成为万世罪人。正因为如此,所以陆贾认为只要是合乎规律的事情就应该去办,而不必顾及到古人是否做过,或古代权威的书上是否说过。他说:"故制事者因其则,服药者因其良,书不必起仲尼之门.药不必出扁鹊之方,合之者善可以为法,因世而权行。"(同上)不拘泥于陈法,强调"因世而权行",鲜明地体现了陆贾务实的政治态度,这种思想正是先秦法家"论世之事,因为之备"(《韩非子·五蠹》)观点的继承。

  (三)陆贾的矛盾观

  陆贾的《新语》中有不少关于矛盾的论述。他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上至日月星辰、春夏秋冬四时变化,下至"跂行喘息蜎飞蠕动之类,水生陆行根著叶长之属",它们运动变化都是由于"气感相应而成者也"(《道基》)。陆贾这里讲的"气",是指阴阳二气。正是阴阳二气的互相感应,才引起了各种事物的运动变化,就自然界来说,"阳成雷电,阴成雪霜,养育群生,一茂一亡,润之以风雨,曝之以日光,温之以节气,降之以殒霜",正是这些对立现象的反复作用,才使万物得以生长。至于人类社会,陆贾认为矛盾也是普遍存在的。在《新语》中他反复论证的道德与刑法、仁义与威力、义与利、善与恶、福与祸等等,便是社会生活中一些带普遍性的矛盾。在这些矛盾中,陆贾又着重抓住仁义道德与刑法威力这对主要矛盾展开他的论述,从而得出了他的"以仁义为本"的政治思想。这表明,陆贾很善于抓主要矛盾。

  陆贾认为,矛盾的两个互相对立的方面,有的是可以互相补充的,例如大禹"决江疏河,通之四渎,致之于海,大小相引,高下相受,百川顺流,各归其所。"(《道基》)这里的大小、高下虽是相反的概念,但又是互相补充的。有些矛盾着的对立双方,却无法调和:"忠进谗退,直立邪亡,道行奸止(原文为"正",据唐晏本改--引者),不得两张。"(同上)所谓"不得两张"是说,忠与谗、直与邪、道与奸这些对立的人物不可能同时并存、和平共处,要扶植正义的力量就必须打击邪恶势力。

  陆贾矛盾观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他不是单纯地停留在对各种矛盾现象的揭露上,而是着眼于矛盾现象的同一性、特别是它们的相互转化。这一点与他重普遍联系的思想也是一致的。因为不同现象之间,特别是对立现象之间之所以能够互相联系,正是通过转化这个中介。列宁说:"一切都是互为中介,连成一体,通过转化而联系的。"(《哲学笔记》第79 页)陆贾当然不可能有这么高的理论自觉,但是他通过自己丰富的政治斗争实践,已经接触到了这一认识。

  陆贾转化思想的立足点,是继承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以及柔弱胜刚强的思想,教导人们善于利用矛盾的转化,因势利导去夺取政治斗争的胜利。他说的"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奸逾炽,兵马益设而敌人逾多"(《无为》),正是为了说明如果不顾客观条件一味地有为,主观蛮干,必然是自找麻烦,适得其反。他说:"怀刚者久而缺,持柔者久而长,躁疾者为厥速,迟重者为常存,尚勇者为悔近,温厚者行宽舒,怀促急者必有所亏,柔懦者制刚强。"(《辅政》)正是为了说明刚、躁疾和勇之不可恃,而必须以柔道持之。所谓"柔道",即仁义道德,而要以仁义道德治天下,又必须正确处理内与外、近与远、小与大、幽与彰的关系。陆贾说:"夫建大功于天下者,必先修于闺门之内;垂大名于万世者,必先行之于纤微之事。"(《慎微》)这里便涉及到远与近、大与小之间的转化问题。老子曾提出"为大于其细"的思想。他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第六十三章)这告诉人们,大与小、难与易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不要一味地贪高骛远,要知道大事是从小事做起的,难事是从易事做起的,只要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去干,即使你不去想追求大功,大功也会自然而然地到来。陆贾对老子的这种"为大于其细"的思想是心领神会的。所以他一则日仁义之治是"行之于亲近而疏远悦,修之于闺门之内而名誉驰于外"(《道基》):二则曰"求远者不可失之于近,治影者不可忘其容"(《术事》);三则曰伊尹和曾子是"修之于内著之于外,行之于小显之于大"(《慎微》);四则日"治外者必调内,平远者必正近"(《怀虑》)。这些言论表明,陆贾对大小、远近、内外之间的辩证转化理解是比较深刻的。陆贾进一步指出,凡是那些真正懂得这些辩证关系,并按照这种由内到外、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的模式进行修养的人,便可以象"汤武之君"、"伊吕之臣"那样,在政治斗争中"以寡服众,以弱制强"(《慎微》)。这里,陆贾又谈到了众与寡、强与弱之间的辩证转化。由此可见,陆贾对矛盾转化思想的理解的确是比较深刻的。

  (四)晁错的军事辩证法思想

  晁错作为西汉前期的一个很有作为的政治家,他的一些重要政治主张,都是基于对当时社会矛盾的深刻分析之后得出来的。例如,他根据当时"法律贱商人,商人己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论贵粟疏》)这样一个尖锐的社会矛盾,提出了"欲民务农,在于贵粟"的政治主张。又如,他根据当时诸侯王地方政权与汉王朝中央政府的矛盾已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即所谓"削之亦反,不削亦反"的状况,因而提出了"削之,其反亟,祸小"(《削藩策》)的政治主张。但是晁错的辩证法思想有特点之处还在军事方面。在论及对匈奴的战事时,晁错的一些见解,颇富辩证法的精神。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善于分析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主张以我之长制敌人之短。他说:今匈奴地形技艺与中国异。上下山阪(坡),出入溪涧,中国之马弗与也;险道倾仄,且驰且射,中国之骑弗与也;风雨疲劳,饥渴不困,中国之人弗与也:此匈奴之长技也。若夫平原易地,轻车突骑,则匈奴之众易挠乱也;劲弯长戟,射疏及远,则匈奴之弓弗能格也;坚甲利刃,长短相杂,游弩往来,什伍俱前,则匈奴之兵弗能当也;材官驺发,矢道同的,则匈奴之革笥术荐弗能支也;下马地斗,剑戟相接,去就相薄,则匈奴之足弗能给也:此中国之长技也。以此观之,匈奴之长技三,中国之长技五。陛下又兴数十万之众,以诛数万之匈奴,众寡之计,以一击十之术也。(《言兵事疏》)辩证法认为,要解决矛盾就必须研究矛盾双方的情况,具体来说,就是要了解矛盾的每一方面各占何等的地位,各用何种具体形式和对方发生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的关系,在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中,以及依存破裂后,又各用何种具体的方法和对方作斗争。这种方法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亦是孙子所说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谋功》)从晁错对匈奴和汉王朝双方力量对比优劣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孙子这一思想是深有领会的。

  二、十分重视将在战争中的作用,但亦不排斥兵民。晁错指出:"兵法曰'有必胜之将,无必胜之民。'由此观之,安边境,立功名,在于良将,不可不择也。"(《言兵事疏》)晁错这一认识是总结西汉初期与匈奴斗争的历史经验得出来的。因为自从吕后以来,陇西三次被匈奴围困,损伤了民众的斗志,失去了胜利的信心。可是后来的陇西官吏,遵照文帝的指示,团结广大官兵,磨练他们的战斗意志,发动那些曾受创伤的民众,打击乘胜入侵的匈奴,以少击众,杀了一个匈奴王,打败了敌人。晁错由此得出结论:"非陇西之民有勇怯,乃将吏之制巧拙异也。"(同上)事实证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能否夺取战争的胜利,的确取决于战争指导者的指挥艺术。晁错虽然十分重视将领在战争中的主导作用,但决不排斥兵民的基础作用。他曾说过:"卒不可用,以其将予敌也"(同上)。就是说,如果士兵不顶用,等于把将领交给敌人。又说:"凡民守战至死而不降北者,以计为之也。故战胜守固则有拜爵之赏,攻城屠邑则得其财卤以富家室,故能使其众蒙矢石,赴汤火,视死如生。"(《守边劝农疏》)这说明,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就必须充分调动战士和民众的积极性,给他们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晁错的劝民实边等建议,就是企图用禄利调动兵民抗击匈奴的积极性。

  三、从实际情况出发,决定战略战术。晁错曾十分详细地谈到,在什么样的地形下,使用什么样的武器最能发挥作用,这反映了他从实际出发决定战略战术的思想。例如他指出,一丈五尺宽的沟渠,能淹没兵车的流水,山林茂密,石头堆积,河水长流,丘陵起伏,草木丛生,这是适合步兵作战的地形,战车和骑兵二不当一。土山丘陵连绵不断,平原旷野,这是适合战车和骑兵的地形,步兵十不当一。平原与丘陵相距很远,其间又有河流山谷,居高临下,这是适合弓箭手作战的地形,用短兵器的士兵百不当一。两军阵地相近,地平草浅,可以前进,可以后退,这是发挥长戟作用的有利地形,使用剑盾的士兵三不当一。芦苇、竹蒿丛生,茂密的草木枝叶相接,这是发挥短矛作用的有利地形,用长戟的士兵二不当一。道路弯曲隐蔽,险隘重叠,这是发挥剑盾作用的有利地形,弓弩手三不当一。(《言兵事疏》,译文据中华本《晁错及其著作》)晁错的这些论述说明,要充分发挥不同兵种和武器的作用,战争的指挥者就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根据不同的地形地势,采取不同的战术。这一思想显然是符合辩证法关于用不同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这一要求的。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