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蒋介石全传 > 巧攀孙中山,乱世中夺权 发家的根基——出任黄埔校长
谈到蒋介石的起家,就必然要涉及到一个现代革命史上响当当的名字——黄埔军校。孙中山在经过一生摸索之后,认识到建立革命军队的重要性,在苏联、中共的帮助下创办了黄埔军校,而将至关重要的校长一职交给了蒋介石。
南国风云变幻莫测,革命道路曲折异常,1922年孙中山经历了一个难忘的夏天。盛夏8月14日,他在汪精卫、蒋介石等人陪同下,经香港回到上海。痛定思痛,孙盘算着许多问题,寻求着新的途径,动极思静,蒋在上海待了几天,再游普陀山去了。
但革命的火炬没有熄灭,不久,退往江西的许崇智、黄大伟部又打回福建,10月12日攻入福州,孙中山甚喜,将它改为“东路讨贼军”。“贼”者当是陈炯明了。许被任命为总司令,蒋又被任命为该部参谋长。
10月22日,蒋到福州第二军军部报到。他看得出来,这里的官佐们并不欢迎他。事后,他回忆道:当时军中将领,界限甚深,每相排挤,凡是总理亲信者,必欲去之而后快。
“总理亲信”这话有些朝自己脸上贴金,中国人拉帮结派事儿多的是!“合则留,不合则去”11月,蒋又回到上海。上海滩是迷人的:苏州河畔,花街柳陌,楚馆秦楼,“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孙中山看到这位爱将还是那个犟脾气,再次耐心开导,勉励他坚忍耐烦,劳怨不避。
大道理管住了小道理,蒋事后说了这段心路变化过程:
……离闽回沪,面请任何工作都不敢违命。惟望准我不再回闽,……然总理再强我回闽,余乃仍从命返任。
“东路军”征伐顺利,12月19日又克泉州;福建得手,随即西指广州。
同时,广西刘震寰的桂军也加入了讨陈行列,被编为”西路讨贼军”。12月底,西路军控制了两广之间的门户——梧州,顺江东下,也向广州进伐。
1923年新年伊始,陈炯明明显地走着下坡路了:此时,他外有强敌压境,内有将士倒戈,9月丢肇庆,10月又失三水。潮水涌来,堤垸溃决,于是龙王庙搬家。16日,陈将军只好放弃广州,循原路回到了惠州。
就在当天夜晚,西路军进入广州城。刘震寰很礼貌,立即电请上海孙中山返粤,再任大元帅。
陈炯明7个月之前的16日发难,踞广州发号施令:7个月之后的又一个16日,从广州逃之夭夭,丢盔弃甲。
平心而论,陈将军政治要求不算很高:在大军阀保护下,做一个民国时代的“两广总督”而已。但: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孙中山再次回到岭南。3月2日,大广州成立了“大本营”,这是孙在广州第三次建立政权了。蒋被委为大本营参谋长。这个军职,不同以往,仅在“一人之下”,是蒋用“永丰患难”换来的信任。时蒋患眼疾,不能南下就任。
权位是那么令人神往!此时又发生一场“沈鸿英叛变”。沈,土匪出身的军阀,参加滇桂联军驱逐陈炯明。入驻广州以后,也为江山多姿倾倒,想自任为广东总司令。此人准备乘召开江防司令部会议的机会,一举杀害广东省长胡汉民及广州卫戍司令部魏邦平和邹鲁等人。但做得不太周密,结果是魏被逮捕,而胡、邹却逃了出来。
事件发生后,孙中山接受了沈的”悔过”,将沈部调出广州,移防江北。但沈移驻花县新街(今新华镇)后,便与北洋政府勾结起来。4月16日居然受命为“广东将军”,锋芒南指,打算攫取广州了。于是孙电召蒋回广州,命杨希闵、朱培德率部合力讨平之。像沈鸿英这类政变,类似《水浒传》李鬼“剪径”:吓得住就捞几钱散碎银子,吓不住就跑;沈率残部逃回江西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盘踞东江的陈炯明经过几个月的将息,在春暖花开季节又卷土重来。5月9日攻占龙门,接着进击石龙,西向窥伺广州。梅县、潮州、汕头又被夺去。蒋随孙亲赴石龙前线协助指挥。6月16日克惠州,陈部又收缩了。
蒋身为行营参谋长,位虽高,但人事不能构成系统,受到忌刻,孤掌难鸣,他又不干了。7月12日,蒋挂冠而去,又飞到上海那个小安乐窝去了。不久,他给孙复了一信,解释个中缘由:倾轧之祸,甚于壅蔽,娼嫉之惠,烈于竞争,此岂愚如中正者所能忍受哉。
蒋介石在孙中山面前,经常“违命”:或拒不到职;或勉强成行;或在任上干了一段时间便拂袖而去。如此这般,南来北往,北往南来,次数是很多的(汪荣祖、李敖作了统计,多达14次)这种作风,跟“总理信徒”、跟“革命军人”的身份是大相径庭的。个中缘由首先是蒋自恃有才,他知道孙需要他。人才越是稀少,越有人欣赏“千呼万唤始出来”——当事人自我欣赏,观众席上也有人欣赏,另外,还有其他因素,蒋恋家乡:高堂白发、娇妻弱子、衣锦还乡;蒋恋上海:十里洋场、财源茂盛、人面桃花;蒋性格暴烈:“酒逢知己干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三句话合不来,打马便走。
但这些都还是次要的,核心的东西在于权位二字。如果他是独当一面,而不是“寄人篱下”;他当的是司令官、而不是参谋长;他是不会擅离职守的。一般地说,自恃有“将才”的人都有这个特点:最欣赏一声令下,万马奔腾,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无坚不摧,无攻不克,千军万马听命于一人,“欲与天公试比高”。蒋不过在这方面更为突出而已。
蒋介石早期军政生涯中有一件大事,便是受孙中山委派率领“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去苏联考察。此次考察,对于蒋介石在北伐战争中地位的奠定,颇为重要,我们略述其前前后后。
孙中山离开广州到上海不久,即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帮助下开始进行改组国民党的准备工作。1923年8月16日孙中山委派蒋介石率领由沈定一、王登云和张太雷组成的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赴苏联考察军事、政治和党务,并洽谈苏联援助等事宜。蒋介石所以之被孙中山选中担当此任,是因为他懂军事,并对苏俄一向比较关注。蒋介石同当时国民党中的许多人一样,对十月革命的性质并无明确的认识,但苏俄作为革命成功的榜样,对一直在失败中奋斗的革命党人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蒋介石从1919年开始学习俄文,阅读有关俄国革命的书籍,还撰写过关于“俄国劳农政府”的文章。他在1921年3月5日给孙中山的主张缓选总统的信中,曾建议“放弃外交,以苏俄自强自立为师法”。广州蒙难期间,孙中山关于苏俄问题的论述,对蒋介石也有一定的影响。蒋介石不仅对联合苏俄怀有热情,对改革党务也抱关切态度。1922年8月29日致书廖仲恺、汪精卫,提议“对个人问题,尚请孙先生注意及之,党约不改,党务终难整顿,乘此时机,改正誓书,收容一般有为青年,则党势必能增大”。此外,蒋介石本人也曾有志于西图。因此,孙中山便委派蒋介石去学习、考察俄国革命经验。
代表团在苏联期间,受到共产国际和苏联政府的热情接待,先后会晤了苏联外交人民委员齐切林、中央委员会书记鲁祖塔克、红军总司令加米涅夫、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加里宁、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托洛茨基等党政军重要领导人,就援助广州政府的各种形式进行了商谈。代表团参观了莫斯科和列宁格勒,进行了多方面的考察,听取了革命、建军以及经济工作的经验,还应邀出席了11月25日召开的共产国际执委会会议,并在会上作了关于中国革命运动状况与国民党内部情况的报告,增进了双方的了解。总的说来,代表团的这次出使是成功的,“经过一番切实考察,知道红军的组织和共产党森严纪律,遂为日后回国后改组本党和创建党军之一大动机”。
这次出使苏俄,蒋介石的感受是多方面的。他认为苏军中军事指挥官与党代表的分工负责制是其优点,“苏俄各地皆有少年共产党支部,集中青年力量,以充实改造基础,是其第一优良政策”;他看到苏俄的武器研究程度可与欧美各国相竞,“为之感唏不置”;在参加十月革命纪念会时,他听了海军官兵讲述革命经历,“心颇感动”;在苏期间,读马克思学说上半部,颇为厌倦,至下半部,“则觉亦有至理”。他对苏俄革命经验的一些方面颇有赞许,也对另一些方面觉得不满,心怀疑虑。与苏俄外交部关于蒙古问题的会谈,使蒋介石开始怀疑其诚意;特别引起他不快的,是共产国际委员会主席团通过的《关于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和国民党问题的决议》,阅后怫然曰:“吁!观其论调,不认识友党如此,应愧自居为世界革命之中心”’;在苏中国留学生对国民党内弊病的批评言论,也使蒋介石大为恼火,愤愤不平。多种情绪感于一怀,使他对联俄联共政策形成了新的看法。他以实用主义的眼光看待苏俄建军的经验、政党的严密组织及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认为这些适用于中国现状,但却极力排斥苏俄的社会改革政策。他以民族主义的眼光来看待苏俄的外交政策,以及共产国际对兄弟党的态度,不能不使他对未来的两国及两党关系疑心重重。
回国后,蒋介石向孙中山汇报了苏俄建军等成功经验,也谈了上述疑虑。孙中山认为后者未免顾虑过甚,不以为然。其后不久,蒋介石因闹情绪而辞去筹办陆军军官学校的筹备委员会委员长之职,在给孙中山的信中,陈述自己的委屈并重申对改组工作的意见:“吾党自去岁以来,不可谓非新旧过渡之时期。然无论将来新势力扩张至如何地步,皆不能抹杀此旧日之系统。何况新势力尚未扩张,且其成败犹在不可知之数,岂能置旧日系统于不顾乎!”他在致廖仲恺的信中,更明确地写道:“俄党殊无诚意可言……俄党对中国之惟一方针,乃在造成中国共产党为其正统,决不信吾党可与之始终合作,以互策成功者也。……彼之所谓国际主义与世界革命者,皆不外恺撒之帝国主义。”对孙中山在改组问题上的某些作法表示不满。
蒋介石理解孙中山采取联俄联共政策的动机。多年民主革命运动的屡遭失败,西方列强对中国革命的敌视态度,使孙中山陷于绝望之中。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孙中山“遇到了十月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握住了苏俄向他伸出的友谊之手,确立了联俄联共政策。但这一政策的基本前提是共产组织,甚至苏维埃制度,事实均不能引用于中国”。在这一点上,即对待共产主义的问题上,蒋介石与孙中山的态度一致。但对现实政治生活中兴起的中国共产党,他们的态度却有很大差异。孙中山的联共有其理论基础,当然它是模糊和矛盾的。尽管他仍坚持“共产主义”“不能引用于中国”,但却认为在理论上共产主义可溶于三民主义之中。在政治实践中,他并没有怀疑有任何政治集团可以动摇他的领导地位。所以他欢迎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为国民党补充新鲜血液,使其获得新的生命力,以实现他的三民主义理想。在这一点上,蒋介石则不同。他从资产阶级的政治权术角度考虑问题,不希望在孙中山为首的队伍中出现一种新的、与自己平等的力量。他凭其多年政治斗争和派系斗争的经验,不可能看不到中国共产党的潜在力量,且恐其成为日后实现个人政治野心和抱负的强劲对手,因而“随时提防和限制共产党”。这正是他日后向右转以致完全走到这个政策对立面的思想基础。
以严格的理论尺度衡量,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资产阶级,由于本身的阶级局限,不会也不可能创建出完整意义的统一战线理论。但十月革命以后的东方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民族资产阶级无不碰到这一现实问题。当然,是否能够实现同无产阶级的统一战线、统一战线的强度及其存在时限和发展前途,关键在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该社会中的力量构成和对比。孙中山和蒋介石都以不同方式模糊地论及这一问题。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决定,蒋介石所提及的“新系统”,实质上就是中国资产阶级的统战问题,只是他们所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孙中山主要强调联合,蒋介石强调在联俄联共的同时防俄防共,以便始终确保资产阶级和“旧系统”在国民党中的领导地位。这不仅是个人的喜好、品格所决定的,而是发生于近代中国的革命性质及其存在两种前途的可能性所决定的。
对待联俄联共政策的分歧,在孙、蒋关系上投下了阴影。同时,蒋介石恃功索权的情绪又加深了它的程度。蒋介石把联共政策和自己的升迁交织在一起看待,在提出新旧系统问题的同时,提醒孙中山注意自己在白鹅潭的功绩,并对孙中山对自己的使用颇有微词:“先生今日之于中正,其果深信乎?抑未之深信乎?中正实不敢臆断。”这正是自永丰舰患难以后孙、蒋关系新变化的特征,一方面反映了孙、蒋关系更加亲密,蒋介石能以直率方式同孙中山对话;另一方面说明随着两者之间关系的发展,蒋介石地位的提高,他的个人野心也在增长。
孙中山非常清楚改组的阻力,知道自己周围的人真正认识到联俄联共意义的只是极少数。他把对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持有异议的人分为两类:“出诸敌人破坏之行为”和“无意识之疑虑”。他显然是把蒋介石归入了后一类,而把他的意见视为同志内部的正常分歧。孙中山作为掌握全局的领袖,需要容纳各种不同意见,在工作进程中逐步加以解决,使其渐趋统一。另外,蒋介石受传统伦理思想熏染,头脑中不乏报恩效忠等观念,孙中山的知遇之恩,他是不能忘怀的。出于某种感戴和忠诚,虽然思想上还存有异议,但在行动上仍能按其指引的方向走。同时蒋介石也希望孙中山的事业取得进步和成功,因为他自己的命运与之紧密相连,追随孙中山才有他个人的地位和发展。蒋介石的政治嗅觉并不迟钝,他不会看不到处境艰难的国民党需要苏联援助的迫切性以及共产党对于工农群众的号召力。他非常清楚联俄联共对粤局“大有可为”。正是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双方虽然在改组问题上存在着认识上的差别,但并不影响蒋介石在现实的斗争中仍能作为孙中山的助手继续发挥作用,执行其政策。
孙中山在长期革命实践中深知革命武装的重要性,建立一支党军的愿望由来已久,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他决心采纳苏联红军的经验,着手创建自己的革命武装,第一步是建立军官学校,培养骨干。国民党一大召开期间,孙中山正式下令筹办陆军军官学校,任蒋介石为筹备委员会委员长。
军校筹办之初,条件异常困难:校舍急需整修,学校经费没有固定来源,四周怀有敌意的大小军阀对之虎视眈眈。蒋介石上任不到一个月,就因开办预算被扣之事愤然辞职。孙中山见到辞呈后批示:“务须任劳任怨,百折不回,从穷苦中去奋斗,故不准辞职。”随后又电催蒋介石迅即回粤,批评道:“且兄在职,辞呈未准,何得拂然而行?希即返,勿延误。”在鼓励和批评的同时,又采纳了蒋介石的一些意见,使这位闹情绪的助手重新归职任事。不久。又正式任命蒋介石为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兼粤军总司令部参谋长。
孙中山非常重视军校工作,他自兼军校总理,亲自主持开学典礼,还经常抽时间到军校讲话,视察操练。蒋介石这时也逐渐领悟到掌握军校和军队的重要性,办校的热情渐增。他一改以往花天酒地的生活作风和浮躁轻慢的工作态度,摆出一副励精图治的姿态。他办事勤奋,治军严整,日常事务不论大小都要过问,还时常巡视宿舍,检查内务。为联络与学员的感情,他经常找学生个别谈话,与学生共同进餐。他亲题“亲爱精诚”的校训,注意团结,使建校初期两党党员的关系较为融洽。孙中山的苦心、苏联的帮助、共产党人的努力、蒋介石的认真工作,使军校办得生气勃勃,在一个时期内体现了国共合作所取得的成效。
蒋介石以往的工作大都属于单纯军事性质,其政治理论尚未表现出来。出任军校校长是他首次担任军政合一的职务,虽然没有思想理论意义的建树,但其不同于孙中山的思想倾向和特点已经显露出来。蒋介石十分强调以三民主义作为建军办校的指导思想,大讲苏联红军及革命成功的经验。但是从来没有全面和真正理解三民主义精髓的蒋介石,是否把三民主义的核心尤其是民权和民生思想传授给学生是不难想像的。蒋介石还强调军人的服从精神及勇于牺牲精神,将此置之于忠孝仁爱的伦理基础上,并印发《曾胡治兵语录》供师生学习,称其为“不惟治兵者之至宝,实为治心治国者之良现”,要求大家将其作为治军治国之本。这实质上是以儒家的“修身治家齐国平天下”的信条训练军队。这种以孔孟之道与流行思想相糅合的作法,不是蒋介石的首创,也不是他思想模式的独有特点,而是近代以来,站在传统封建文化和地主阶级立场上吸收西方思想人们的共同特征,其发展趋势是经过一段新旧思想并用过程之后自觉或不自觉地向封建传统复归。作为以封建文化土壤培植起来的蒋介石这样做是不足为怪的。
蒋介石很相信曾国藩相人的工夫,他曾经专门研究曾国藩用人得失,并将其用在自己的识人、用人上。
相人就是通过一个人的言谈举止看人的气质、精神风貌等,曾国藩相人技术很高,有些人只要见过一次,基本就能断定此人能够干什么,能不能重用等等。相传有一次,中国第一个留学生容闳到曾国藩幕府,曾国藩看了大为赞赏,当即委托其在美国采购机器,并负责召集中国学生去美国留学事宜,很多人担心容闳会不会携款跑了,但曾国藩非常自信地说:“容闳言谈稳重,举止端庄,不是这样的人。”事实证明曾国藩判断的正确,容闳果然将两件事情都办得很好。碰巧同一天晚清维新人士王韬求见,当时王在香港办报,以文名天下,见到曾国藩口若悬河,但曾国藩不为其所动,旁边幕僚告诫曾国藩说:“大帅如果不用此人,应将其杀掉,否则可能会有洪杨事!”曾国藩听了不吭一声,非常冷淡地让王离开,事后曾国藩说:“此人好色多言,不会有什么出息。”王后来默默无闻,一生也没有做成大事情。
蒋介石一生模仿曾国藩为人做事,用人上也多用曾国藩的办法,通过小事和语言观察对方,凡是被他相中的人就能够得到重用; 反之,即使有天大本领,不但不为蒋介石重用,反而为蒋介石怀疑、提防。
蒋介石建立黄埔军校的时候,就是用这种方式得来他后来最为倚重的三位大将。
陈诚身材矮小,其貌不扬,进入黄埔军校读书之后,虽然暗中下决心要创出一番事业,无奈个人条件有限,很多公开的集体活动,很少能够看到他的身影,更无法和当时的黄埔三杰:陈赓、蒋先云和贺衷寒相比,很长时间里蒋介石并不看重陈诚。
一次,蒋介石夜晚查哨,看见房间里有微弱的光,蒋介石以为又是士兵不按照作息时间休息,十分生气,立即推开门,准备大声训斥。结果推开门一看,只见一个士兵正点着蜡烛,借助这个微弱的光看书,蒋介石以为是小说之类闲书,一把夺过来一看,原来是《三民主义》,立即转怒为喜,再看看陈诚,其貌虽然一般,但眉宇之中透露出一股英气,神态自然,并没有因为有人突然夺书而惊慌。
蒋介石问道:‘你是哪里人?”
陈诚回答:“我是学生陈诚,浙江人。”
蒋介石听后诺诺两声,嘱咐好好休息就走了。但第二天,蒋介石宣布陈诚为少尉排长,令很多不看重陈的人大吃一惊。
蒋介石看到陈诚夜晚攻读,认为其精神可嘉,仪表言谈大方得体。加上又是浙江人,不提拔陈诚才是件怪事。
胡宗南原先是一个小学教师,因为争夺校长一职失败,愤而投军。但因为个头太小,被拒绝于门外,碰巧邓演达看见胡宗南据理力争,个子虽然小,但言辞激烈,条理清楚,投军热情很高,就网开一面,破格录取。胡宗南入学后,表现平平,因为自身条件不行,很少人认识他,但胡宗南自有升迁妙计。
胡发现蒋介石是一个爱早起的人,每天天不亮准时到操场跑步,不论天气状况如何都是如此。胡决定每天要比校长更早起,到操场练操,希望能够引起蒋介石注意。果然,蒋介石每天跑步,操场都是空无一人,现在居然发现有人比他还早,就问:“前面是谁?”胡宗南道:“是学生胡宗南!”
一个月下来,蒋介石对胡宗南这个名字,印象很深。他私下调阅了胡宗南的案卷,发现这也是一个浙江人,于是刻意培养。1930年中原大战的时候,胡宗南30岁就担任了蒋介石的王牌师师长。
除了从小事观察人之外,蒋介石还看重一个人的气量和才识。
汤恩伯出身贫寒,早有投军之志,但苦于无钱。正好当时浙江省第一师师长是陈仪,汤恩伯毛遂自荐,陈一见倾心,满口承诺,出面负责保送并资助他到日本留学。陈家兄弟多,但后代很少,陈只收养了一个女儿,陈非常孤独,待汤恩伯就像儿子一样。在汤回国的时候,陈已经投入蒋介石手下,并深得蒋介石重用。陈向蒋介石推荐汤恩伯,蒋介石见汤之后,果然觉得仪表不凡,随之命其到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担任大队长。汤虽然由陈推荐,又是浙江人,但不是蒋介石亲自选拔,所以开始对汤并不重视。后来陈仪点拔他,说蒋介石最喜欢《步兵操典》一书,建议他写文章以引起蒋介石重视。
汤恩伯早年就以文名,写文章是拿手好戏,当即写了一篇《步兵中队操练之研究》,送给蒋介石。
蒋介石看了汤的文章,觉得是一个人才,但还要考验考验他。当时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校长是张治中,蒋介石成立教导师的时候,张治中推荐汤担任教导师团长,请示蒋介石,却遭到蒋介石拒绝。蒋介石说汤不会管钱,表示对其能力没有把握。实际上是考验汤的反应,看其是否有不满情绪。
果然,几天之后,蒋介石召见汤,劈头就问:“前次文白提你做团长,我不同意,你是否有意见?”
汤挺直身体回答:“军人自当报效国家,至于个人进退是委员长的事情,不是我应该问的。”
一句话说到蒋介石心坎上,于是越级提拔汤为教导师第一旅旅长,连团长这个级别都越过去了。
蒋介石除了从小事观察人之外,还特别注意第一印象和谈话,他认为谈话可以看出人是否有条理,反应是否快等等。
对于谈话对象,蒋介石最看不惯的是对方惊慌失措,因此见蒋介石最重要的是冷静,不能慌乱。曾经有一个旅长被蒋介石召见,竟然害怕得浑身发抖,蒋介石问的话一句也答不来,蒋介石很奇怪地问:“你是不是穿得太少啊!”那人竟然号陶大哭,蒋介石很尴尬,拂袖而去。其次,如果对方对蒋介石问话含糊其词,不能明确回答,就可能要倒霉。一次在战争前线,蒋介石问一位团长,他的部队减员多少?还有多少粮食?这位团长回答正确,但用了很多大概、也许等词汇,蒋介石当即训斥,并将其就地免职。蒋介石认为在战场是不能用大概、也许这些词汇的。很多人了解蒋介石的脾气,即使不知道,也马上就胡扯一个数字,蒋介石看对方答得快,以为对方思路清晰,工作负责,往往给予嘉奖。
最后,在谈话结束后,应该注意蒋介石的表情,如果蒋介石有结束谈话的意思,应该马上走,而且不能回头。据说有一个师长在被升迁的时候,得到蒋介石召见,在下台阶的时候,摔了一下,蒋介石认为此人不稳重沉着,刚刚下发的委任状又扣下了。这个人师长没有当成,还不知道为什么。还有一个参谋,跟随蒋介石多年,一次在蒋介石上汽车的时候,他不慎将包掉在地上,蒋介石当时很不满意:“你是怎么搞的,连皮包都搞不好!”后来这人外调任职,跟蒋介石辞行,谁知道蒋介石还记得这件事情,说:“我看你已经不能办什么事情了,你还是回去休息吧!”丢了一次皮包,将自己大好前程也丢了,可谓是“伴君如伴虎”啊!
蒋介石虽然好“相人”,但他的工夫显然没有曾国藩的技术高,曾国藩幕府中的人物才能出众,在晚清政坛呼风唤雨,而蒋介石所任用的人,大都是草包,即使他最看中的三个大将,也是胜仗打得少,败仗一大堆。
徐向前在黄埔的时候,有一次蒋介石找其到办公室谈话。徐向前生性腼腆,不爱说话,蒋介石问一句他答一句,没有更多的话,加上一口山西口音,讲的话蒋介石听得很费劲,又见徐的背有些弯,人长得不“威武”。蒋介石见了之后,没有说几句话,便让他走了,望着徐向前的背影。连说:“不可用也。”结果被蒋介石认为“不可用”的徐向前,在共产党领导的队伍中大展雄才,创建鄂豫皖根据地,后来又开创川陕根据地,将蒋介石的部队打得望风而逃,后来成为新中国的十大元帅之一,这是蒋介石所想像不到的,也说明了蒋介石的“相人”技术实在令人怀疑。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