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和珅:二号人物 > 第一章 命中注定要当官

第一章 命中注定要当官

  和珅这个普通的孩子变了,逐渐变得不再普通了。他由一个无忧无虑的天真少年迅速地成长为一个少年老成的汉子。他知道,要想改变自己现在的命运,要想恢复甚至超过自家原有的幸福,今后就只能靠自己了。

  和大人不姓“和”

  说起和珅的姓名,恐怕很多读者都会错误地认为,和珅嘛,当然是姓和名珅啦。这一回,诸位还真的是说错了。

  读者判断有误,也不都是读者的责任。在现今所有的关于和珅的影视剧作品——包括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铁齿铜牙纪晓岚》(1~4)和《乾隆王朝》在内,所有的剧情里面的人物都是直接称呼和珅为“和珅”的。

  其实,这真是大错而特错了。

  那么,真实意义上的和珅应该姓什么、叫什么呢?

  和珅姓“钮祜禄氏”,原名善保,上学以后才由学校的先生改名叫和珅。“和珅”是其满语名字的音译,如果直译成汉文应该是“三纲之纲”的意思。当然,如果单纯按照汉语的字面意思来解释,那就完全是另外的一层意思了:“和”的解释有很多,不用细说了;而“珅”字,据《集韵》的解释,是“美玉”。

  也就是说,他的全名应该是叫“钮祜禄.善保”,后来改名字叫“钮祜禄.和珅”,故其全名应该是叫“钮祜禄.和珅”。在本书后面的内容里,我们为了方便起见,就直呼其名为和珅。

  “钮祜禄氏”,亦写作“钮祜鲁氏”。这是一个满洲人的贵族姓氏,一个很不平凡的姓氏。

  钮祜禄氏家族出了很多的名人,其中最有名的要算和珅了。清初时有额亦都,满洲镶黄旗,清太祖赐号巴图鲁。康熙帝时期有名臣遏必隆。清代后宫中的后妃亦有多位来自钮祜禄氏,乾隆皇帝的生母即是。

  传统上,汉族人的姓一般来讲是一个字,是为单姓,如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之类;也有少数是两个字的复姓。

  这些汉族人的两个字的复姓的命名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是因地名而得,如东郭、南郭、东门、西门、左丘等;

  第二是因官名而得,如司马、司徒、司空、司寇等;

  第三直接来源于少数民族的姓,如宇文、慕容、第五、万俟等。

  清朝的时候,满洲人单姓的很少,一般都是两个字以上的复姓。据《清朝通志.氏族略》称,满族共有姓氏647个,其中十分之三是见于其先祖《金史》中的女真姓氏,还有一部分是以地名命之的,另有一部分满族姓氏则是汉姓。蒙古族投降后金之后,一些蒙族姓氏也成为满洲姓氏中的一部分。这些满洲人复姓的命名原则与汉族人的复姓的命名原则大同小异,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第一是因部落名称、地域名称而得的姓。最为典型的如慈禧太后的姓氏“叶赫纳喇”:“叶赫纳喇氏”又被后人简称为“纳喇氏”,也称作“那拉氏”。这其中,“叶赫”是部落名称;“纳喇”是当地一条河流的名称,也就是地域名称。除此之外,还有居住在马佳地方的“马佳氏”、居住佟佳地方的“佟佳氏”(“佟佳氏”是满洲人最大的姓氏,1912年满清政权灭亡后多改姓“佟”)、居住宁古塔地区的“宁古塔氏”、居住乌苏里江边的“乌苏里氏”等。

  第二是直接来源于其他少数民族的姓。如“博尔济吉特氏”等。“博尔济吉特氏”源出于蒙古的黄金家族“孛儿只斤氏”。“孛儿只斤氏”原是蒙古民族的民族英雄铁木真(成吉思汗)的姓氏——也就是说“博尔济吉特氏”的人们原本应该是铁木真(成吉思汗)的直系后裔。“孛儿只斤”的原意为“蓝眼睛的人”——也就是说“博尔济吉特氏”这个姓氏的人们原本应该有一些欧洲人的血统。1912年满清政权灭亡后,原来满洲族和蒙古族的“博尔济吉特氏”已经改姓鲍、包、宝等姓。也就是说,今天满族和蒙古族中姓鲍、包、宝的人,他们都应该是成吉思汗的嫡系后裔。

  第三是以所崇拜的图腾作为姓氏的。最为典型的如和珅的姓“钮祜禄氏”等。

  “钮祜禄氏”家族在大清朝可是一个很大、很古老的姓氏。清朝时期编撰的《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里面有关于这个姓氏来源的详细记载。这本书里记载说,“钮祜禄氏”是满洲人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是女真时期就有的一个姓氏。这本书里面还记载说,“钮祜禄氏”原来主要分布在松花江流域、牡丹江流域、长白山山区。

  “钮祜禄”,在满语里原本的意思是一种凶猛的动物——“狼”。“狼”是满族的先世女真族崇拜的最为重要的图腾之一,女真人出于对“狼”的崇拜,而以其为姓氏。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钮祜禄”这个姓氏的称谓曾几度变化:辽代称“敌烈氏”,金代称“女奚列氏”,元代称“亦气烈氏”,明代开始称为“钮祜禄氏”。

  说起来,“敌烈”原本是辽、金时期游牧于今蒙古国东部克鲁伦河下游的一个中国古代游牧部族,亦有迪烈、敌烈、敌刺、敌拉、迪烈、迪烈德、迭烈德、达里底得等翻译名称。

  敌烈部分布在胪朐河(今克鲁伦河)下游南北,西接鞑靼(阻卜),东邻乌古,内分八部,故又被称为敌烈八部。以游牧、渔猎为业的敌烈部可能来源于北朝时的地豆于部。敌烈部与其姊妹部落乌古部并称为契丹北边大部。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在神册四年(919年)征服乌古部后,敌烈部于天显五年(930年)降辽,此后叛服不定。统和十二年(994年),辽圣宗命萧绰与萧挞凛经略之,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萧绰在敌烈诸部建立镇州、防州和维州三城以镇胁敌烈诸部,并西捍鞑靼。此后,敌烈部方才真正臣服辽朝。辽道宗咸雍四年(1068年),置乌古敌烈部都统军司。寿昌二年(1096年),又将敌烈、乌古部迁于乌纳水。金朝灭亡辽朝后,耶律大石率余众西迁中亚,敌烈部亦有一部分随其西迁,余部降金。金朝后将敌烈部同乌古部东迁至庞葛城(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其后,敌烈部逐渐与当地居民融合,敌烈部之名也再不见于史书——代之而起的,是“女奚列氏”这个庞大的部落家族。

  金朝时期,“女奚列氏”这个庞大的部落家族人口众多,势力强大,在金国时期出政为官者、执旗掌军者不在少数。其中,比较知名者有先后担任刑部员外郎、户部郎中、太子左谕德、谏议大夫、提点近侍局、保大军节度使、翰林学士、参议陕西路安抚司事的金中期的女奚列守愚和担任同知会州事的金末期的女奚列甫家。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与女奚列甫家同一时期的,曾经先后担任西宁州刺史、通远军节度使、陇安军节度使、金安军节度使、最后在蒙古灭金的战争中宁死不屈的女奚列资禄本是汉人,名张资禄,生前因功被金朝皇帝赐姓“女奚列氏”——由此可见“女奚列氏”在金朝皇帝心目中的地位之高。

  蒙古灭金之后,金朝皇帝眼中的强悍姓氏“女奚列氏”被蒙古人称为“亦气烈氏”。可能出于史料记载匮乏的原因,当然也有可能是真的“亦气烈氏”本身已经失去了往昔强悍的原因,“亦气烈氏”在元朝的史料中很少见诸记载,更别说曾经出现哪些名人了。

  时至明朝,“亦气烈氏”被改称为“钮祜禄氏”。因为人口众多而分布在不同地域的钮祜禄氏,在日后清朝编写的《御制八旗氏族通谱》中又往往被分为“长白山地方钮祜禄氏”和“英额地方钮祜禄氏”两支——前者以努尔哈赤手下的五大开国功臣之一的额亦都为始祖,后者则分别以赖卢浑、噶哈察鸾为始祖。其实,只要我们认真阅读《御制八旗氏族通谱》便可知道,这两支钮祜禄氏都是同一个祖先——索和济巴颜的后代。而且,从索和济巴颜起,直到他的曾孙萨尔都巴图鲁,四代人都是居住在长白山的。

  话说萨尔都巴图鲁有四个儿子:老大噶哈察鸾是最先移居英额地方的,老四额素勒勒巴克什的儿子赖卢浑是“后移居英额地方”的。其实,萨尔都巴图鲁的二儿子阿陵阿拜颜(拜颜,满语,亦称巴延、巴颜,意为富翁)也曾移居英额,他的儿子叫都陵阿,孙子就是努尔哈赤手下的五大开国功臣之一的额亦都。额亦都年幼时,父母为仇家所杀,到十三岁时,额亦都才“手刃其仇,避走嘉木瑚地,依于其姑”——正是为了突出努尔哈赤手下的五大开国功臣之一的额亦都及其家族的显赫地位,《御制八旗氏族通谱》中,“钮祜禄氏”才会被人为地分为“长白山地方钮祜禄氏”和“英额地方钮祜禄氏”两支。

  这其中,和珅一家就属于英额地方钮祜禄氏,其直系先祖就是萨尔都巴图鲁的长子噶哈察鸾。不过,这些都是后话,我们后面再讲。

  清朝灭亡后,很多复姓的满族人也都像“钮祜禄氏”一样,都已经改为单姓了。如爱新觉罗,原来的意思是“金”,清朝灭亡后很多原来姓“爱新觉罗”的人都已经改姓“金”了;也有少数没有改的,如爱新觉罗.启功先生。又如慈禧太后的姓是“叶赫那拉”,清朝灭亡后很多这个姓的人大都已经改姓“叶”或“那”了。

  “钮祜禄氏”也不例外。清朝灭亡后,有一些这个姓氏的满洲人在清朝灭亡后按照“钮祜禄氏”的汉语第一个音节的音译改姓“钮”了,还有更多的这个姓氏的满洲人则是按照“钮祜禄氏”一词的汉语意译“狼”的谐音而改姓为“郎”,还有人把“钮”字的“金”旁去掉改为姓“丑”的。

  当然,我们知道,汉族也有“丑”姓,这里不可混为一谈。另外,还需要提醒读者朋友们的是,满族的“丑”姓还有另外一种由来:满族瑚图氏,满语为“丑鬼”之意,世居叶赫地方,后大多改为汉字单姓为胡氏、包氏,也有以汉译本义改汉字单姓为丑氏者。

  话说到这里,我们便知道,今天“钮”姓或“郎”姓的满族人和“丑”姓部分的满族人,其先祖都应该与和珅家族同源。

  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如果非得“较真儿”的话,这各种影视剧中,称和珅为“和中堂”、“和大人”是错误的,应该称“钮祜禄中堂”、“钮祜禄大人”,至少也应该称“钮中堂”、“钮大人”才对,就更别说电视连续剧《铁齿铜牙纪晓岚》(1~4)中乾隆皇帝居然称呼和珅为“和二”,那真是非常明显的、历史上决然不可能发生的错误了。

  此外,在满族的历史上,还有满洲八大姓的说法,现今通行的说法指的是:佟(佟佳)、关(瓜尔佳)、马(马佳)、索(索绰罗)、齐(齐佳)、富(富察)、那(纳喇)、郎(钮祜禄)八姓。此外尚有将伊尔根觉罗、舒穆禄、费莫、董鄂、辉发、乌喇、兆佳等姓氏列入。关于这方面的详细情况,请读者参见《满族八大姓》一书。

  生在满洲正红旗下

  满洲人不但有八大姓,还有八旗制度。每一个满洲人都应该是在旗的,和珅的家庭也不例外。

  说起八旗制度,我们的读者并不陌生。影视剧中八旗子弟以服饰颜色为划分,各自为营,给观众以鲜明的印象。

  八旗制度起源于牛录制。其前身是女真人建立的金政权时期(1125~1234年)实行的“猛安谋克制度”。原始社会后期,征掠﹑围猎时设军事首领,随后发展为固定的军事组织,猛安谋克被作为军事编制的单位。按女真语义,猛安本义为“千”;谋克本义为“族”。猛安、谋克有时作为女真人户的代称,《金史.兵志》记载:“猛安者,千夫长也,谋克者,百夫长也。”1114年,金太祖始定制,又以三百户为谋克,谋克十为猛安。

  满洲人前身为女真人,他们出兵或打猎,亦设有首领。出兵或打猎时按族、党、屯、寨进行,每人出一支箭,十人为一牛录(汉语“箭”的意思),其中设一首领,叫“牛录额真”(汉语译为“佐领”)。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在牛录制的基础上建立了黄、白、红、蓝四旗,分别打黄旗、白旗、红旗、蓝旗。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扩大为八旗。原四旗名称冠以“正”,另四旗名称以黄、白、红、蓝冠以“镶”,即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新增的四旗的旗子,镶黄旗的旗子在黄色旗上镶红边,镶白旗的旗子在白色旗上镶红边,镶红旗的旗子在红色旗上镶白边,镶蓝旗的旗子则在蓝色旗上镶红边。

  每旗原则上应该包含25个牛录,每个牛录有300人,共计7500人。但是实际上,每旗的牛录数量都是不一样的、都不是固定的、都是随时可以按照皇帝个人的爱好而不断变更的。如努尔哈赤在位时期的八旗牛录数量按从多到少大致是这样分布的:正黄旗45个牛录,镶蓝旗33个牛录,镶红旗26个牛录,正红旗25个牛录,正白旗25个牛录,镶黄旗20个牛录,正蓝旗21个牛录,镶白旗15个牛录。

  牛录的长官叫牛录额真。5个牛录为一个甲喇(汉语“队”的意思),首领叫甲喇额真(汉语译为“参领”)。5个甲喇为一个固山(汉语“旗”的意思),首领叫固山额真(汉语译为“都统”)。每个固山设左右两个梅勒额真(副都统)。一个固山即为一旗,八旗的最高统帅叫“汗”,先是努尔哈赤,后是皇太极,固山额真由其子侄担任。努尔哈赤与各旗旗主都有精锐卫队,叫“巴牙喇”。

  八旗制度是军政合一、兵民一体的军事政治制度。牛录额真(“佐领”)既是生产的组织者又是战斗的指挥者,其所属的每个成员都既是生产者又是战斗者。作为军事制度,有前锋、骁骑和护军之分:前锋披坚甲,持武器冲锋在前;骁骑披轻甲,从后冲击;护军是精兵,相机行事。满洲八旗、蒙古八旗的主体是骑兵,他们的普通士兵分为三个等级——马兵、战兵和守兵,军饷依次降低。普通的满洲八旗、蒙古八旗男子,十岁开始每三年可以参加考试,达标为守兵,享有军饷;以后每三年可以参加晋级考试,考试合格升入高一级,增加军饷。无论是马兵、战兵还是守兵等,都与他们所负责的具体工作无关,只是不同等级的职称。除普通士兵外,八旗还设有官阶和职务不同的军官,如满洲、蒙古、汉军八旗的最高长官“都统”;负责驻防旗之一旗军政诸务的“协领”;以及其下的佐领、领催、骁骑校等。

  八旗制度还是一种经济制度。各种行政经费是按牛录为单位分摊的。每个牛录派男丁10人和牛10头在空地上种粮食,收获的物品都要归公。

  八旗制度还是一种行政制度。各级大小官员除是生产的组织者、战斗指挥员外,还是行政官员,也就是说,八旗充当了国家机构。

  努尔哈赤创建了满洲八旗,皇太极又发展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一共有二十四旗。以后又将达斡尔、鄂伦春等少数民族,编入“布特哈八旗”,也就是打胜八旗。但是,这些都通称八旗。入关后,八旗成为军事组织,并分为京师八旗与驻防八旗,分给土地,发给兵饷。八旗士兵的待遇,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物质上,都要比绿营士兵优越得多。

  八旗本无高下之分。清朝入关以前,宗室亦分八旗,镶黄旗属于皇帝一人统属。后皇权进一步加强,正黄旗亦归皇帝统属。代善(清太祖次子)统管正红旗;庄亲王舒尔哈齐(努尔哈赤之弟)的儿子济尔哈朗统管镶蓝旗;清太祖十四子多尔衮与清太祖十二子阿济格统领镶白旗;清太祖十五子多铎统领正白旗;代善长子岳托统领镶红旗;太祖五子莽古尔泰掌管正蓝旗。正蓝旗归皇太极亲统后,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三旗便成了由皇帝亲自统领的亲兵,身份高贵,条件待遇优厚,称为“上三旗”。如此始有上三旗,下五旗之分。顺治初年,多尔衮将当时亲领的正白旗纳入上三旗而将正蓝旗降入下五旗。多尔衮病逝后,顺治也将正白旗纳入上三旗,宗室王公皆分隶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等五旗,皇子分府全部拨入这五旗。此后清代八旗高下之分就成了定制。

  入关后,八旗逐渐有了上三旗与下五旗之分。上三旗是指镶黄、正白、正黄三旗,上三旗为“天子自将”,归皇帝自领,地位高贵,人多势众,构成了八旗的核心;其他下五旗,是诸王、贝勒、贝子等宗室贵族的分封之地,发展到后来,旗主权力被削弱,八旗全归皇帝统领。上三旗与下五旗的分治造成了正身旗人社会地位事实上的差别,这是八旗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是以皇权为代表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的明显标志。

  上三旗守卫皇城,挑取侍卫,皇帝外出时担任扈从,是皇帝最倚重的亲军。下五旗除守卫京城外,还被大批派往各地驻防戍卫。圣祖幼年即位时,以索尼(正黄旗)、苏克萨哈(正白旗)、遏必隆、鳌拜(镶黄旗)为四辅政大臣,均出身上三旗,这就说明上三旗人在参与政治方面也享有极大的优势。

  为了破除上三旗人与下五旗人的隔阂、鼓励下五旗人建功立业,皇帝特别建立了“抬旗”制度。由满洲下五旗,抬入上三旗者,谓之抬旗。“抬”意即由下往上升,也算是给下五旗人一个向上“晋级”的途径。其本支子孙准一同抬旗,同胞兄弟仍隶属于原旗。皇太后、太后母家在下五旗的均准予抬旗。如“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她原本是镶蓝旗人,后被抬入镶黄旗。

  以后,随着时局的发展,抬旗的方式也多样化了。上三旗的汉军可以抬入同一旗下的满洲旗。圣祖生母孝康皇后一家,佟佳氏,原隶镶黄旗汉军,后抬入镶黄旗满洲,后族抬旗自此始。另外,包衣旗人也可以拔出内务府抬入满洲旗。不同形式的“抬旗”,成为清代满、蒙、汉军旗人间,上三旗人与下五旗人间,正身旗人与非正身旗人间,成分流通的一种特殊途径。

  至清末,正黄旗是八旗满洲中人口最多的一个,下辖92个整佐领又2个半分佐领,约3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5万人。镶黄旗的规模是下辖84个整佐领又

  2个半分佐领,约2.6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正白旗的规模为下辖86个整佐领,约2.6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

  万人。镶白旗的规模是下辖84个整佐领,约2.6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正蓝旗的规模是下辖83个整佐领又11个半分佐领,约2.6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镶蓝旗的规模是下辖87个整佐领又1个半分佐领,约2.7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5万人。镶红旗的规模是下辖86个整佐领,约2.6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

  和珅的家庭归属满洲正红旗二甲喇管辖,至清末是八旗中人口最少的一个旗,规模是下辖74个整佐领,兵丁2.3万人,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1.5万人。正红旗的名人,除了我们这本书里面讲到的大贪官和珅及其家人外,还有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及其祖上。

  清代八旗之一的满洲正红旗原来居住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的东部,属于比较早就归顺了努尔哈赤的女真部族。满洲正红旗始建于大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因为旗色为纯红而得名,正红旗属于下五旗,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

  清军入关以后,无论是满洲八旗还是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官兵,都居住在北京内城。

  顺治年间,镶黄旗居安定门内,正白旗居东直门内,镶白旗居朝阳门内,正蓝旗居崇文门内,该四旗称为“左翼”。正黄旗居德胜门内,正红旗居西直门内,镶红旗居阜成门内,镶蓝旗居宣武门内,该四旗称为“右翼”。当时,分居于北京内城的清八旗官兵,形成明显但不甚规则的圈层结构,其中满洲八旗分居于皇城四周,为最内一圈层,其外为蒙古八旗,再外为汉军八旗。这种状态反映了清朝统治者对不同族属的官兵信任程度的差异。

  康熙年间,无论是满洲八旗还是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的官兵,都开始居住在北京城外。

  同一时期,清室开始营建北京西郊的皇家园林。先是在已荒废的明武清侯李伟的清华园基础上兴建起畅春园(在北京大学校园西边),作为康熙皇帝和皇太后避暑休闲的场所。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又在畅春园北修建圆明园,并赐予皇四子胤禛。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康熙皇帝驾崩后,雍亲王胤禛继位,改元雍正。此后以至乾隆年间,又大规模地扩建圆明园,并在东侧水磨村增建长春园,将圆明园东南墙外的以交辉园为主的几家私园归并改造,改名为绮春园。这样一来,由紧相毗连的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就构成有“万园之园”盛誉的优美辉煌的皇家离宫——圆明三园。自雍正以后,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等几朝皇帝,每年都要在圆明园居住几个月,并上朝理政,圆明园遂成为紫禁城之外的另一座皇宫。

  为了护卫圆明园的安全,于雍正二年(1724年)始设圆明园八旗护军营,在圆明园周围修建营房八所,每所营房建有官房一千五百余间,并有垣墙围绕,从北京城内的满洲八旗中挑选部分官兵前往驻扎。其中,镶黄旗营房在圆明园后树村西,正白旗营房在树村东,镶白旗营房在长春园东北,正黄旗营房在圆明园西北角外的萧家河村北,正红旗营房在北安河桥西北,镶红旗营房在玉泉山东北,正蓝旗营房在海淀东,镶蓝旗营房在清漪园(颐和园)南蓝靛厂。除正白旗另有一处小营房外,其他各旗都集中驻扎一处。每处营房驻有官兵四五百名,按照军职高低分配住房,多者十三间,少者三两间。清朝灭亡之后,这些圆明园八旗营房都无一例外地演变成村落民居,散布于圆明园遗址周围,只有蓝旗营、镶白旗、正黄旗、镶红旗等地名宣示着这些村庄的来历。

  乾隆年间,无论是满洲八旗还是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官兵,都开始大规模地居住在北京城外。

  乾隆十四年(1749年),乾隆皇帝在香山设立一营“特种兵”,专门训练官兵爬云梯、攻城池的技艺战法,名为健锐云梯营。健锐云梯营的官兵都是此前征剿大小金川战役中的精锐之旅,骁勇善战。当时有八旗官兵千余名,分为左右两翼,左翼有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右翼有正黄、正红、镶蓝、镶红四旗。左翼建有四层碉楼十四座,三层碉楼十八座;右翼建有五层碉楼二座,四层碉楼十座,三层碉楼二十四座,供训练官兵爬云梯、登城头的技能使用。健锐云梯八旗官兵后又增加千余名。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到香山静宜园时,专门赐健锐云梯营军士饭食,以示犒赏和关怀。后来,乾隆皇帝多次到香山健锐营检阅练兵状况,并大加赞扬。如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乾隆皇帝在他所写的《御制阅武诗》中就描述道:“八旗子弟兵,健锐此居营。聚处无他诱,勤操自致精。一时看斫阵,异日待干城。亦已收明效,西师颇著名。”由此可知,在乾隆皇帝平定新疆回部时,健锐云梯营的官兵发挥了威力,“所至奋勇先登,屡奏攻坚陷阵之捷,遂成大功”。而香山健锐云梯营八旗的营房就散布在香山东麓。这就是今香山公园前为什么有团城、阅武楼和镶黄北营、镶黄西营、正白旗、镶白旗、正蓝旗、正黄旗、正红旗、镶红旗、镶蓝旗等村庄与地名的缘故。

  不过,今天北京地区分别归属于海淀区和昌平区管辖的西三旗、西二旗、东三旗、东二旗等地名却与满洲的八旗制度无关,它们源于明朝的军制。

  西三旗、西二旗、东三旗、东二旗几个村庄的形成与得名,是明代有部分军队在这一带牧马的结果。明代的军制是在一些要害之地设置卫或所,以尽保家卫国之责。一般地说,一个卫有5600人,一个千户所有1120人,一个百户所有112人。每个所统领2个总旗,10个小旗。每个小旗有10名兵卒,每个总旗有50名兵卒。可见,明代军队的编制,最基层单位也称为“旗”,犹如今天的“班”。明代为了抗御蒙古势力卷土重来,在大规模修筑长城的同时,还在长城沿线设置了九个镇,也称“九边”,统领大批卫所官兵保卫边防。为了供给沿边驻军所需的战马,在内地设立了许多牧马草场和马房,抽调部分官兵专门牧马、养马,甚至民间也承担了繁重的为官府养马的任务。有明一代,北京地区的牧马草场和马房很多,其中在西三旗东边的黄土店就有一处,称为黄土店马房。那时候,在黄土店周围没有几个村庄,到处是青草茂盛的空旷之地,被分派到黄土店马房牧马、养马的官军,按照所编的小旗散布其间牧马。西三旗、西二旗、东三旗、东二旗等村庄就是明代牧马的各小旗官军的驻地,后来演变成村落,并以当时小旗的编号和所处方位命名。在今清河镇东边、清河北岸有个村庄名为“马房”,则是明代清河马房的遗存。而在昌平小汤山的南边、温榆河北岸也有一个“马房”村,则是属于小汤山马房的范围了。明代北京地区马房之多,由此可见一斑。

  他和颐和园同年

  说起和珅出生的时间,我相信,广大的读者朋友们虽然一下子并不能具体说出和珅出生的年、月、日,但是我们能够看出影视剧作品中的一些问题:

  在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和《铁齿铜牙纪晓岚》(1~4)这几部影视剧作品中,和珅的年龄似乎与刘墉、纪晓岚、乾隆皇帝差不多大。我们可以从这两部影视剧作品中,得出一个认识:这四个人的年龄应该差不多。

  但是,到了电视连续剧《乾隆王朝》这部影视剧作品里,和珅的年龄似乎与刘墉、纪晓岚、乾隆皇帝相差很多,和珅的年龄似乎要比刘墉、纪晓岚、乾隆皇帝的年龄小上很多。

  那么,哪部影视剧作品里面描写的和珅的年龄更加接近历史的真实面目呢?

  正确答案无疑是偏向于电视连续剧《乾隆王朝》这部影视剧作品的。

  据考证,和珅在大清乾隆十五年(农历庚午年,生肖马年)五月二十八日(1750年7月1日)出生,也就是说和珅出生的时候,乾隆都当了15年皇上了,和珅要比乾隆皇帝的年龄小39岁。如果照此比照下去的话,那么,和珅要比出生于1719年的刘墉小31岁;要比出生于1724年的纪晓岚小26岁。

  也就是说,在这四个人中,乾隆皇帝的年龄最大,刘墉的年龄其次,纪晓岚的年龄再次,和珅的年龄最小。

  由此看来,至少从年龄上面来说,电视连续剧《乾隆王朝》这部影视剧作品更加接近历史的真实。而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和《铁齿铜牙纪晓岚》(1~4)等几部影视剧作品对于和珅年龄的描述明显是错误的。

  和珅出生的这一年——1750年,GDP占当时世界总量约32%的中国大清王朝的乾隆皇帝先是在这一年的阴历二月初二——民间所说的“龙抬头”的这一天,奉其生母崇庆皇太后——电视连续剧《后宫.甄嬛传》中甄嬛的原型——的懿旨,从京师出发,开始了历时35天的巡幸五台山的游历活动。此后不久,乾隆皇帝为迎接于次年到来的其生母崇庆皇太后六十岁大寿,决定在好山园旧址挖湖堆山、大兴土木,营建清漪园——日后闻名中外的颐和园,这是在和珅出生前40天的事情。

  和珅出生四个月后,乾隆皇帝又来到少林寺游历,因以少林寺方丈室为行宫,故此后的少林寺方丈室也被称为“龙庭”。

  又过了不足一个月,西藏发生了袭封郡王、主持全藏行政事务的珠尔默特那木扎勒作乱事件,旋即被达赖喇嘛平定。

  话说到这里,您看到了吧,此时此刻的大清王朝的乾隆皇帝,还是非常注重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的处理的,还是非常注重搞好不同民族、不同宗教的协调一致的。

  随着和珅的出生,大清王朝还有一些重要的人物去世,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雍正皇帝手下最关键的武将之一的功绩卓著的“超勇”亲王固伦额驸、定边左副将军策凌(1672~1750年),以及雍正皇帝手下最重要的文臣之一的左副都御史李绂(1675~1750年)。当然,这一年去世的还有日本的樱町天皇(1720~1750年)和德国著名音乐家巴赫(1685~1750年)。

  由此看来,和珅出生的这一年,也算得上是个多事之秋了。

  他家成了恭王府

  和珅出生的地点是在哪里呢?包括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铁齿铜牙纪晓岚》(1~4)和《乾隆王朝》在内的所有的影视剧作品似乎都没有触及这个问题。

  不过,从前面我们对于满洲八旗在北京城内外的驻防情况的叙述中,我们可以做出如下的推断:

  既然满洲正红旗在北京生活的地域有北京城内的西直门内、北京城外的北安河桥西北、北京城外的香山附近三处,那么,我们可以推断,和珅出生的地点就应该是上面三处地址中的一处。

  北京城外香山附近的满洲八旗实际上是乾隆年间才开始有满洲人居住的,和珅出生的地点应该是不在这里的。和珅出生的地点应该是其他两处地点中的一处。

  其实,和珅就出生在我们今天的首都北京市西城区的西四北头条的东头,坐落在著名古刹“广济寺”(今中国佛教协会驻地)的后面。当然,大清王朝的时候,这个地方不叫西四北头条,而是应该叫驴肉胡同,民国年间又被改为“礼路胡同”。

  那个时候,这个驴肉胡同是满洲正红旗人居住的地区。

  驴肉胡同这一名称来自明朝。当时,此地尚用于养驴。清朝的时候,这里被改建成住宅。和珅的父亲钮祜禄.常保乾隆年间便在此购房居住。

  当然,人家和珅后来发迹了,发迹了以后的和珅就不在这儿住了,和珅就找了这么一个地方:北海的北边,前海的西边,后海的南边。他选择这么一个三角地,北海、前海、后海的正中间,建了一个特别豪华的别墅,他们家后来就在那儿住。北京据说有两条龙脉,一是土龙,即故宫的龙脉;二是水龙,指后海和北海一线。而恭王府正好在后海和北海之间的连接线上,即龙脉上,就其选址而言,它占据京城绝佳的位置。“月牙河绕宅如龙蟠,西山远望如虎踞。”这是史书上对恭王府的描述。根据现有的文献记载,元、明两朝这里曾是一座规模宏大、香火旺盛的寺院,皇帝也曾来这里礼佛上香。后寺院逐渐荒废,直到清入主北京之后,这里开始建造起院落,供内务府旗人居住。乾隆四十年前后,和珅相中了这块风水宝地,以高价买下了这里的多处房产。

  这个地儿在哪儿我们知道呀,就在今天北京市西城区的柳荫街,在北京市第十三中学的对面。

  聪明的读者已经意识到了,不对呀,这不是恭王府吗?对啊,这就是恭王府呀!

  恭王府被称为“半部清朝史”。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与恭王府最有名的三代主人密切相关。恭王府这个府第的第一位主人就是和珅,这里是和珅最开始修建的嘛,原本就是和珅的家产。后来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娶了乾隆皇帝的女儿固伦和孝公主,这座府邸成了一座实际上的公主府。

  和珅后来被抄家后,这个产业归了庆僖亲王永璘所有。据说,早在和珅当道时,乾隆的诸位皇子便凑在一起,商量着将来不管谁当了皇帝,都要“办”掉和珅。唯有这位叫永璘的皇子对皇位不感兴趣,只说:“将来不论哪位兄长当了皇帝,只要把和珅这座豪宅赏给我就知足了。”说到庆僖亲王永璘,我们或许还想不起这是哪号人物,但若提起他的孙子——那个与李鸿章一起同八国联军签订《辛丑条约》的庆亲王奕劻,恐怕大家就知道了。奕劻也算得上是慈禧太后的宠臣之一,也曾以辅国将军的身份在这座府里居住。

  后来,和珅的宅邸又几经辗转,最后就落到了我们所熟知的恭亲王奕.的手里,于是才有了我们通常所说的这个“恭王府”的名字。这座有名的恭王府,前半部分是富丽堂皇的府邸,后半部分是幽深秀丽的古典园林,总占地面积将近6万平方米,相当于一个国家体育馆!不仅如此,现在的郭沫若纪念馆,原来也是和珅府第的一部分,当时,这个院子是和珅家养马的马棚。

  诸位,下次再去参观的时候,我要提醒大家注意一下,大家要看看那里面的建筑,它们大部分都是和珅活着的时候由和珅亲自设计、命手下人建造的。

  不过,需要提醒读者朋友们注意的是,虽然日后发了家的和珅已经不居住在驴肉胡同了,可是驴肉胡同仍然是和珅、和琳两兄弟的家产。直到道光三年(1843年),和珅的儿媳、乾隆皇帝的小女儿固伦和孝公主逝世后,和珅的孙子福恩被道光皇帝没收了所有府第,命令福恩又住回了他们家的老宅子——驴肉胡同。清末名将僧格林沁(博尔济吉特氏,历任御前大臣、都统等职)在驴肉胡同也拥有产业,1865年僧格林沁战死之后,这所宅院重归和珅的后代。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和珅的六世孙恪仁北上东三省以逃离战乱,自始,驴肉胡同逐渐成为民居。

  名门之子不愁就业

  清朝刚刚建立,入关的时候,和珅的祖先因为跟着清太祖和清太宗不断地打仗,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给和珅他们家留下了三等轻车都尉和一等云骑尉这两个世袭的职务。

  也就是说,和珅一出生,他将来一定就会当官,就会担任三等轻车都尉和一等云骑尉这两个职务。

  这里,我们就要给读者朋友们交代一下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和珅的家谱世系,也就是和珅的先祖传承问题,二是三等轻车都尉和一等云骑尉这两个职务的问题。先来看看和珅的家谱世系问题。

  我在前面曾经给读者朋友们介绍过,和珅一家属于英额地方钮祜禄氏。“英额”指辽宁省东部的“英崿(额)峪”地方。因为此地盛产一种名叫“英崿秋”的野生小果子,酸甜可口,非常好吃,在清朝是一种进贡品,故名“英额峪”。“英额峪”这个地方,现在叫“英额门”,是今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境内的一个乡镇。此地有一条小河名“英额河”,从这里流向西南兴京(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界,最后注入浑河。当时此地是一个小小的军事、交通要地,设有“柳条边门”(明朝所修“柳条边墙”的“边门”即“英额门”)。此地离后金国的都城“费阿拉”与“赫图阿拉”不远,其地位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我在前面曾经给读者朋友们介绍过,根据《御制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一书记载,和珅的直系先祖叫噶哈察鸾,其旗籍属于满洲“正红旗”。他在后金国建立初期,就归顺了努尔哈赤,成为了八旗军的一员战将。他是赖卢浑都督的亲伯父。

  根据《御制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五.噶哈察鸾篇》的记载,我们可以知道,噶哈察鸾虽然是最早移居英额地方的,但是直到他的四世孙倭琛时,这一家族的人们才有所作为,才被记入《御制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御制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录了噶哈察鸾的众多四世孙,但都没有记载他们与噶哈察鸾之间具体的世系关系。也就是说,只知道他们的四世祖是噶哈察鸾,而不知道每位四世孙的父、祖、曾祖是谁。

  根据《御制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的记载,我们还可以知道,噶哈察鸾的四世孙倭琛在清军入关时,曾以“前锋”的身份从征山西,攻打蒲城(今山西省永济县)时,首先登上城楼。攻克该城后,因军功被赐予“巴图鲁”(满语,即“勇士”、“英雄”之意)称号,授骑都尉官职。后来,由于他在攻打浙江舟山时又立下战功,而加一等云骑尉,官至杭州副都统。噶哈察鸾的另外三个四世孙,一个叫阿尔吉禅官至郎中,兼佐领;另两个分别叫雅尔吉与达珠瑚,都曾任护军校的官职。

  噶哈察鸾的五世孙锡礼浑也曾任护军校;纳鼐曾任山西布政使;常绶曾任给事中;图尔泰与爱唐阿二人都曾担任过御史,兼佐领;拉汉泰曾任郎中;察哈达曾任笔帖式;郎深泰曾任佐领;尼雅哈纳,由闲散兵丁随清军入关经北京,征伐山东,由于梯攻河间府时,首先登上城墙,于是清军很快攻下该城,因战功赐“巴图鲁”称号,并被授予三等轻车都尉世职(正三品,每年的俸禄大约为禄米80石,奉银160两)。

  尼雅哈纳死后,其子鄂锡礼袭职,遇恩诏加二等轻车都尉。鄂锡礼死后,由其弟蒙鄂绰袭职。蒙鄂绰死后,由其子武勒袭职。武勒死后,由其亲叔之子(即堂弟)长生袭职。长生死后,由其子阿哈硕色袭职,并兼任佐领;同时由于他在从征新疆准噶尔的战争中,在一个叫和通呼尔哈脑尔的地方,“击贼身亡”而受到嘉奖。阿哈硕色死后,其叔父伊兰泰袭职时,削去了恩诏所加之职,仍曾袭三等轻车都尉,历任护军统领,兼佐领。伊兰泰死后,由尼雅哈纳的四世孙、和珅的父亲钮祜禄.常保袭职;后因追叙阿哈硕色的战功,赠一等云骑尉。常保死后,由其长子钮祜禄.善保(也就是和珅)承袭其职。

  从以上叙述不难看出,和珅家族世代行伍,并获有战功;特别是其高祖(即五世祖)尼雅哈纳凭借战功,为其后代挣下了一个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职,可以“世袭罔替”。和珅的父亲常保袭职后,还曾担任过福建副都统的官职。皇上还因追叙他兄弟阿哈硕色的军功,又特别赐予了他家一个一等云骑尉的官职。

  下面再来说说三等轻车都尉和一等云骑尉这两个职务和俸禄的问题。

  轻车都尉,是清朝政府为了酬劳功臣、奖励阵亡官弁、推恩外戚,以及嘉奖其他有特殊意义或功勋的人员,如优遇孔孟等先圣先贤后裔,封赐前朝功臣子孙等而规定可以世代承袭的爵位之一。清代的世袭爵位制度,分为九级二十七等爵位。它们是:

  公,分一至三等公,超品;

  侯,分一等侯兼一云骑尉,一等至三等侯,超品;

  伯,分一等伯兼一云骑尉,一等至三等伯,超品;

  子,分一等子兼一云骑尉,一等至三等子,正一品;

  男,分一等男兼一云骑尉,一等至三等男,正二品;

  轻车都尉,分一等轻车都尉兼一云骑尉,一等至三等轻车都尉,正三品;

  骑都尉,分骑都尉兼一云骑尉和骑都尉二等,正四品;

  云骑尉,正五品;

  恩骑尉,正七品。

  至于俸禄多少的问题,大清王朝规定:

  一等公岁支俸银七百两,二等公六百八十二两,三等公六百六十两;

  一等侯又一云骑尉六百三十五两,一等侯六百一十两,二等侯五百八十五两,三等侯五百六十两;

  一等伯又一云骑尉五百三十五两,一等伯五百一十两,二等伯四百八十五两,三等伯四百六十两;

  一等子又一云骑尉四百三十五两,一等子四百一十两,二等子三百八十五两,三等子三百六十两;

  一等男又一云骑尉三百三十五两,一等男三百一十两,二等男二百八十五两,三等男二百六十两;

  一等轻车都尉又一云骑尉二百三十五两,一等轻车都尉二百一十两,二等轻车都尉一百八十五两,三等轻车都尉一百六十两;

  骑都尉又一云骑尉一百三十五两,骑都尉一百一十两;云骑尉八十五两;恩骑尉四十五两;

  不列等的闲散公二百五十五两;闲散侯二百三十两;伯品级官二百零五两;子品级官一百八十两;男品级官一百五十五两;轻车都尉品级官一百三十两;骑都尉品级官一百零五两;云骑尉品级官八十两;

  凡在京八旗世爵,每俸银一两,兼支给米一斛。

  这里需要提醒读者朋友们注意的是,斛是容量单位:古代十升为斗,十斗为斛,一斛相当于一石。一说清代一斛为五斗,相当于“半石”。

  话说到这里,我们便可以很轻松地算出钮祜禄.和珅家族每年的固定收入(不计算这个家族成员在任其他职务时的工资和津贴):

  三等轻车都尉的年俸是160两,云骑尉的年俸是白银85两以上,两者相加多达245两。这个数字,对官府来说可能是个很少的数字,但对普通的黎民百姓来说,应该算是非常之多了。按当时的大米价格计算,1两银子,能买上白米100斤;245两银子,能买2.45万斤大米,再加上府上男丁的“钱粮”和女子的“花粉钱”,这总数得有多少呢?要知道,当时乡村中的中小地主,一年也不可能收取1万斤稻谷地租的。

  好啦,我们继续讨论和珅的先祖这一话题。

  综上所述,轻车都尉是一个世袭的职务,是和珅的祖先给他留下来的。它的品级是正三品。与它相适应的文职京官有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大理寺卿等;文职外官有顺天府尹、奉天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等。与它相适应的武职京官有一等侍卫等;武职外官有城守卫、参将、指挥使等。

  我们由轻车都尉的品级是正三品可以看出,和珅的先祖在为大清朝立下的战功还是很了不起的。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可以说,和珅他的确是将门之后。

  下面就该介绍一下和珅的父母了。先来介绍一下和珅的父亲钮祜禄.常保。

  话说到这里,有的读者朋友会想:父亲叫“常保”,儿子叫“善保”,这都哪儿和哪儿啊?其实很正常,“常保”也好,“善保”也罢,都是满语的音译,跟汉语字面上的意思完全没有任何关系。好啦,我们继续介绍和珅的父亲钮祜禄.常保。

  常保在世袭了三等轻车都尉后,曾经因为在战场上屡立战功而不断升迁,最终担任了福建副都统的职务。

  都统,这是一个什么官职呢?

  清朝的时候,在边疆地区派驻将军和都统(个别重要的内地地区也有派驻),负责节制八旗驻防军,有的还兼管绿营,但是都是偏重于军事事务的内容。但是,在边疆地区的都统和将军,都是代表皇帝全权处理该地区镇抚事宜的,不只是军事长官,也兼具有行政职能,有的时候还具有外交使命。都统与将军一样,是个从一品的官职,副都统是个正二品的官职,都属于封疆大吏。因此,福建副都统就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政府派驻福建地区的特命全权代表,节制一切党、政、军事务。应该说,这是一个很高的官职了。

  关于常保在福建副都统任上的情况,资料却比较少,甚至他是哪一年到福建赴任的,都无法查到。正史中基本上没有记载,野史和笔记小说则说他为人中正平和,做官清正廉明。常保虽然身为福建副都统,却并不贪黩,除了薪俸,很少有额外的收入。加上他多年戍守在外,却把老婆孩子留在京城,身边只有一个或几个小妾,一家人两地分居,开支未免要大一些,因此没有为子孙留下多少家产。也就是说,和珅出生时,他们全家虽然衣食无忧,但也不过混个温饱有余、富裕不足而已。

  再来说说和珅的母亲。

  和珅的母亲出身名门,是总督江南河道提督军务(俗称江南河道总督或南河总督)嘉谟庶出的女儿。和珅的继母是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镶白旗蒙古都统、充上书房总谙达、东阁大学士、太子太保伍弥泰(伍弥氏,蒙古正黄旗人)的女儿。看出来没有,无论是亲生母亲,还是继母,那都是有头有脸儿的人家。

  当然,我们由此也可以看出,幼年的和珅真是衣食无愁啊!

  从小立志只能靠自己

  但是,和珅3岁这一年,他家发生了一场大变故。他的母亲在生和珅的弟弟的时候难产,他弟弟活了,母亲却死了。和珅的母亲到底是死于难产,还是死于产后失调,正史、野史均无确切的记载。而此时和珅的父亲常保是在北京,还是已经在福建任上,正史、野史也没有确切的记载。

  话说到这里的时候,读者朋友们当然会有个萦绕已久的问题会再次映入脑海:和珅的父亲常保,为什么不把老婆孩子带在身边呢?

  原因很简单:此时的钮祜禄.常保,家大业大,没个人管理不行。

  亲生母亲去世之后,和珅、和琳兄弟二人就开始了与继母一起相处的时光。关于这段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正史上当然不会有任何记载,野史笔记上则肯定会有关于和珅、和琳兄弟二人的继母对待孩子十分苛刻的记载。其实,这些都很好理解。正史上没有记载,是因为当时的和珅、和琳兄弟二人尚未出名,完全没有引起相关史家的关注。野史笔记上记载和珅、和琳兄弟二人遭到继母虐待,则完全出于中国国情:您想啊,和珅、和琳兄弟二人毕竟不是自己亲生的儿子,故而继母不喜欢和珅、和琳兄弟二人,其实完全是人之常情,言语不太好听,也肯定会经常发生。而这些,当然会在年纪幼小的和珅、和琳兄弟二人心底里造成强烈的反差和巨大的阴影。

  话说到现在,我想起了两句中国古话,一句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另一句则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简直是太适合和珅、和琳兄弟二人的遭遇了。和珅9岁的时候,他家又出了一件大事,和珅、和琳兄弟二人的父亲钮祜禄.常保因病去世,死在了福建副都统任上。一如前面所说,和珅、和琳兄弟二人的父亲钮祜禄.常保到底是因何死亡,正史、野史均无记载。只是有野史笔记记载说:钮祜禄.常保任上的小妾们为了各自的子女,把常保的财产瓜分之后,纷纷离散了,连常保的灵柩都没有运回北京来。

  话说到这里,我们便可以理解,9岁的和珅、7岁的和琳兄弟二人,无父无母——这童年,真够不幸的了。不过,此时此刻,要说这俩孩子是孤儿吧,还不对。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那个时候的家庭和咱现在还不一样,咱现在都实行一夫一妻制,那个时候不是,大官的家庭,谁家不是三妻四妾的?和珅的父亲常保也是如此,三妻四妾的。和珅的母亲死了,和珅的父亲死了,但是和珅父亲的三妻四妾还在。你想想,和珅再要钱跟谁要去?咱们给起个名吧,跟自己的姨要去?人家不是没钱,有钱,有钱也不能给你和珅啊!和珅的父母一死,他父亲的小妾们都只顾着瓜分家产、努力地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人,谁还顾得上照管和珅呀。您想想,可怜的和珅兄弟两个人,从他们父亲死以后,他们过的是什么日子呀!肯定是非常悲惨的——即使像野史笔记记载的那样,和珅、和琳兄弟二人有外祖父一家照顾,我们相信,和珅、和琳兄弟二人的日常生活,也好不到哪里去。

  9岁的一个孩子,要承担如此沉重的生活重担,应该说是非常艰难的。这种艰难困苦的生活也一定会在这个9岁的孩子的心理上产生重要的影响。

  逐渐地,和珅这个普通的孩子变了,逐渐变得不再普通了。他由一个无忧无虑的天真少年迅速地成长为一个少年老成的汉子。他知道,要想改变自己现在的命运,要想恢复甚至超过自家原有的幸福,今后就只能靠自己了。

  靠自己?说起来似乎很容易,但是做起来难呀。即使在现在,搁在我们谁的身上,也是很难改变自己的命运的。要是搁在一般的人身上,最大的可能,也就是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成长为一个社会上很平凡的人——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很小的无名官员而已,这样家庭出身的孩子是绝对不会做出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业来的。

  少年时代的和珅在逐渐地成长着。在这个时期,他天天盼望着,夜夜梦想着,如果哪一天,我若能够见到皇上就好了。因为,见到皇上,是和珅、和琳兄弟二人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此时的和珅打心底里想着,如果让我见到皇上,就凭我的才能,我一定能够赢得皇帝的青睐,皇帝也一定能够赏识我。

  您说,这不是白日做梦吗?就凭您?一个无父无母的孩子?吃了今天的饭,明天的饭还不定有没有呢?虽说家庭背景不错,但也都是过往,也有些家底,但也大都没有自己的份儿,您还想见到皇上?皇上是您这么小的一个人物那么容易见得了的?

  但是,虽说历史不能假设,但可谓无巧不成书,您还别说,没过多久,和珅他还就真的见着皇上了;而且皇上一看见他,一眼就相中他这个有着诸多不幸的孩子了。您说,这个话是打哪儿说起的呢?话还要从他的读书生涯谈起。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