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傅玄评传 > 一、天体学说新义

  一、天体学说新义

  天体是如何运行的呢?杨泉认为,"就浑天之说,则斗极不正;若用盖天,则日月出入不定",对"浑天说"与"盖天说"作了批评,似乎赞同"宣夜说"。他没有评论"宣夜说",很容易使我们相信他大概是"宣夜说"的拥护者。但是,仔细分析,情形不完全是如此。

  (一)"地有形而天无体"

  所谓"地有形","盖天说"描述成"中高外下"的半球体,"浑天说"解释为"如鸡中黄"的"孤居"球体,"宣夜说"只讲天在上、地在下,重点讨论天,没有深入说清"地"是什么形状。杨泉对"地"作了新的解说。

  如:(地)形西北高而东南下,东西长,南北短,其尽四海者也。

  夫土地皆有形名,而人莫察焉。有龟龙体,有麟凤形貌,有弓弩势,有斗石象,有张舒形,有塞闭容,有隐真之安,有累卵之危,有膏英之利,有嵴崅之害。此十形者,气势之始终,阴阳之所极也。

  九州之外皆水也。

  杨泉所说的"地"、"土地",就是神州大地,即中央王朝统辖的"九州"。"九州之外皆水",大地之表是由"九州"之土和环绕"九州"的水共同组成的。"九州"之地,既不是球体,也不是半球体,而是随处有异、"皆有形名"的不规则状态,总的走势是"西北高而东南下",基本格局是"东西长,南北短"。这一认识以往有人谈过,但不是从天体学的角度阐述的。①讨论天体,必须先弄明白地体。杨泉对大地的描述,有合理的成分,质① 按:"盖天说"讲"日月右行"。此处"日月不行","不"当是"右"之误。

  ① 例如《山海经》、《淮南子》所记共工与颛顼争帝的神话传说,提到"天 倾西北"、"地不满东南"云云。虽然《淮南子·天文训》论及天地日月以及阴阳 之精,是天体学的早期著作,但对大地的描述仍取诸传说。

  之局部,能够成立;但有明显的缺陷,置于总体,不能成立,既不如"浑天说"那样具有科学性,也不如"盖天说"那样有一定的合理性,其实是"宣夜说"理解的情形。

  但是,"九州之外皆水"却是一个重要命题。这个命题,是杨泉、虞耸二人同时或错前错后提出的。虞耸在《穹天论》里认为,天幕"周接四海之表",实际上也说出了水环绕陆地的存在形态。杨泉的表述更明确、更具体。杨泉、虞耸虽然不了解"九州"之外还有其他陆地的存在、水陆相连构成地球这样的事实,但是从地表意义上作出这样的推测,却有合理的成分。今天我们生存的地球,几大洲陆地被海洋环绕。所谓"九州之外皆水",部分反映出这一科学认识。水的存在问题是"浑天说"引起"学者多疑"的一个原围。因为"浑天说"认为,天外有水,地下也有水,"天出入水中","日出入地中",尽管用浑天仪测量天体,星见星没,合符如神,但是自王充起,始终提出水来质疑,总是令人不能完全信服。因此,杨泉、虞耸发表了各自的看法,认同的是"盖天说"、"宣夜说"关于天上、地下的结论,采纳的是"宣夜说"的地表意见。

  所谓"天无体",则显然是"宣夜说"的认识。"盖天说"、"浑天说"都限定了天体的界限,或为"盖"或有"表",不论夸张到离地面如何遥远的距离,总归是有边缘有形状的。"宣夜说"提出天体"无质""无极"的假设,认为宇宙无限。这是很了不起的学说。杨泉赞成"宣夜说",但没有停留在"宣夜说"的基础上,而是有更新的发明,这就是"元气"的引入。

  按照"宣夜说",天空中有"气",这种"气"能让日月星辰或行或止,发生运动,但日月星辰却是"自然浮生"的存在,它们与"气"的关系仅仅体现在行止状态上,不发生内在联系。"气"不是"元气",这两个概念还不是一回事。杨泉关于"元气"的认识,后面我们还要专门讨论,此处不再详论。

  这里,我们要说明的是:根据杨泉"地有形而天无体"的结论,仍然不能对水的存在作出圆满的解释。九州之外水的延伸,到底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杨泉并没有说。他对"地"是这样认识的:地者,底也,底之言著也,阴体下著也。

  "地"在下,"地"由不规则的"九州"及其外的"水"形成。

  这与其后虞喜的说法相近。虞喜"因宣夜之说作《安天论》",称"天高穷于无穷,地深测于不测",突出的是上下垂直意义上大地的存在特点,而对地表周边的极限没有交代,或有意回避了。有的论著认为,杨泉的天体说是"浑天说",或综合了"浑天"、"宣夜"二说的成果,①这是不正确的。因为杨泉对宇宙看法的局限性,恰恰反映在他没有采纳"浑天说"对地体的科学论断上。如果他将这一论断也引入"地有形"的认识中,那么他将建立① 侯外庐等著《中国思想史》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57 年版)、侯外庐主 编《中国哲学简史》上册(中国青年出版社1963 年版),在正文或前言中明言, 杨泉借用了"浑天说"的理论。萧萐父《略论杨泉》(《武汉大学学报》1980 年 第4 期)一文提出,杨泉"综合了'浑天'、'宣夜'两派学说的积极成果";不 过,后来他在主编的《中国哲学史》里不再提"浑天说",只说杨泉主张"宣夜 说","综合了宣夜说的积极成果",论点有所变化。

  一种惊人绝伦的全新学说。试想,"天无体","地有形"而为"鸡中黄"式的球体,再加上"九州之外皆水",合在一起,不就是我们今天认识到的宇宙存在的形式吗?可惜不是这样,也不可能是这样。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赞成或倾向"宣夜说"的天文学家,绝对不会兼收"浑天说"的理论,却有可能采取"盖天说"对地体的立场。下面我们就会发现,杨泉是综合了"宣夜说"与"盖天说"两家理论的。

  (二)天体的运转特点

  "宣夜说"将"气"的概念引入天体,赋予"气"推动日月星辰"或行或止"的决定作用,这是"浑夭说"、"盖天说"没有言及的新思路。但是,"宣夜说"又认为,天体运行"无所根系",除"辰极常居其所"外,其他日月众星"伏见无常","迟疾任情"(《晋书·天文志上》),没有什么规律可言,这是它不如"盖天说"、"浑天说"具有说服力的地方。

  杨泉接受了"宣夜说"关于天体"无极"的理论,部分接受了"宣夜说"关于天地之间存在"气"的观点,将"气"改换成"元气",增加了新的内涵;同时扬弃了"宣夜说"对天体运行的理论,吸收了"盖天说"合理的成分,建立了自己的新学说。他在《太元经》中说:天气左转,星辰右行;阴阳运度,报返相迎。

  "盖天说"认为,天体自行左转过程中释放出"阳气"和"阴气","气"对天体不发生反作用。杨泉这里用了"天气"的概念。"天气"不是天体,它分阴阳,这与"盖天说"有联系;"阴阳运度",对天体产生作用,这又有"宣夜说"的意思。扬雄当初主张"盖天说"时,被桓谭一"难之",就"不解"了。"不解"的原因是"复难知"杨泉如今发现的"天气"理论,并不见得其说就根本不可取。在《物理论》中,杨泉是这样说的:天者,旋也,均也①。积阳为刚,其体回旋,群生之所大仰。

  北极,天之中,阳气之北极也。极南为太阳,极北为人阴。太阴则无光,太阳则能照,故为昏明寒暑之极也。

  斗极所以成寒暑。

  日者,太阳之精也。夏则阳盛阴衰,故昼长夜短;冬则阴盛阳衰,故昼短夜长。气之引也,行阴阳之道长,故出入卯西之北;行阴阳之道短,故出入卯西之南。春秋阴阳等,故日行中平,昼夜等也。天体以北极为中,在阴阳二气的作用下,有规律地旋转,形成昼夜变化,出现春夏秋冬。很显然,这是用"盖天说"完善"宣夜说",以"宣夜说"解释"盖天说"的一种新观点。不错,杨泉既批评了"浑天说"造成"斗极不正"之失,也批评了"盖天说"导致"日月出入不定"的弊端。但是,"斗极不正"决不能含糊,必须确定它是"天之中"的位置;"日月出入不定"则可以通过确定斗极位置,从而解释"不定"的变化原因。因而相比较而言,"浑天说"干脆不可取,"盖天说"倒有改造以后成立的可能性。杨泉将"宣夜说"中"气之引"作为前提条件,然后对"阴阳之道"以斗极为中的运转轨道作了新的调整,说明它变化的情形。这其中受到姚信、虞耸两位南方学者新说的影响。姚信主① "均"即"钧"也,旋转之意。《淮南子·原道》:"钧旋毂转。""钧"指转轮,用为动词,则成旋转之意。

  "浑天",以人体比拟天体,解释天运南北、昼夜变化、天气寒热;虞耸主"盖天",坚持"日绕辰极"之说,又以斗极与地面形成的倾斜角度立论。

  杨泉从姚信、虞耸二说中都受到有益的启示。不过,天之北南不是像人体脐之上下一样,为高低之别,而成阴阳之分;斗极为中的日行轨迹也不是一种固定角度,而是随时变动的。经过这样一番改造以后,"盖天说"关于天体运转的理论才能成立。我们不妨这样概括杨泉的思路:天体运行不是车轮式地绕"地"而转,也不是磨盘式地在"地"上而旋,而是如杂技表演中的绳圈那样,有中心,但角度可以不时变化。

  综上所述,杨泉认为"地有形而天无体",近乎"宣夜说";天地运转的特点,类似"盖天说"。无论归于"宣夜说"或"盖天说",都没有全面反映出他的学说面貌;即便用"宣夜说"与"盖天说"相结合去解释,也不很准确。因为他的学说中还有"元气"这一最富创见的概念,是与三说中任何一说都有本质上的差异的。"元气"需要专门讨论。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